集齊逾60億元成交體量 碳交易市場開啟窗口期

2020-11-22 環保在線

  【中國環保在線 清潔能源】儘管迄今只納入了電力行業,但中國碳交易排放市場仍在加速前行。來自日前召開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公開消息稱,未來作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政策工具的定位,碳市場將有步驟地輻射至全國範圍內。此外,業界疾呼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也正逐步成型。

 

  處在拐點中的碳排放交易早已不是一個新鮮詞。「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我們用市場機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大的制度創新。」在日前召開的國新辦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司長李高說道。李高同時也是生態環境部「三定方案」公布後個真正意義上亮相發布會的「新司長」。
 

  這個規模也遠遠超過世界上正在運行的任何一個碳市場。截至目前,試點地區碳排放配額成交量達到了2.7億噸二氧化碳,成交金額超過了60億。而在節能減排降低碳強度方面,開展碳交易試點的地區碳排放總量和強度實現雙降。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碳強度)比2005年下降近50%,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轉。這也意味著,我國提前3年實現了2020年的碳強度下降目標。據估算,每減少一噸二氧化碳排放,將相應減少約3.2公斤二氧化硫和2.8公斤氮氧化物排放。
 

  2017年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的發布,標誌著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的正式啟動。此後,針對2016年、2017年的碳排放數據報告、核算、核查工作一直在持續推進。在此之前,從2011年起我國就開始在7個省市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2013年,深圳啟動實際交易,拉開了中國碳市場的帷幕,各試點省市隨後也逐步啟動運行。從2014年開始,試點碳市場陸續上線交易。
 

  從企業角度來看,碳交易排放將激勵其一方面加大節能減排力度,通過科技創新降低排放強度,另一方面加大清潔能源開發力度。誠如管理水平高、單位產品排放低的企業,隨著碳市場的實施,它生產得越多,獲得的配額相應的就會越多。根據當前的試算結果,80%的企業獲得的配額與其排放量基本平衡,略有不足的可通過強化節能管理等手段自我消化。
 

  據世界銀行預計,2020年以後,中國碳市場規模將達萬億元。這也意味著對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從工作安排上來講,要按照先易後難、穩中求進的工作安排,分階段、分步驟地推進碳市場建設。」李高進一步指出,此外,還要建立全國碳排放權註冊登記系統和碳排放權交易系統。隨著整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平穩啟動、平穩運行,逐步擴大參與碳市場的行業範圍、交易主體範圍,增加相應的交易品種已是大勢所趨。
 

  接下來會加大相關工作力度,爭取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實現整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上線交易,充分發揮碳市場對減排溫室氣體、降低全社會減排成本的作用。生態環境部還將圍繞碳市場開展對相關部門、地方、企業以及第三方核查機構的能力建設。推動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做好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報告、核查和配額管理工作,進一步強化能力建設。李高在發布會上還透露,將加快推動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的出臺,相關的配套制度都在起草過程當中。
 

  為進一步加快碳市場建設,完成相關法規制度建設成為題中之義。除了2014年國家發改委頒布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以外,目前發揮效力的主要是地方性政府規章和政策性文件。作為全國碳市場建設運行的基礎法律框架,《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經多次修改,現正在和相關部門積極協調,爭取儘快出臺。而條例出臺後,將對企業的履約能夠形成比較強的約束。

相關焦點

  • 土地市場火熱,4月300城土地成交價創2018年以來新高
    近期,部分城市土地市場格外火熱。就在「五一」假期的前一天(4月30日),南京、紹興、佛山、揚州4城土拍大戲同日上演,多宗地塊經過超百輪競價才成交,溢價率最高近90%。來自研究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4月土地市場量價齊升,高溢價地塊頻現,「地王」再現。
  • 首屆中國(珠海)國際遊艇展人氣旺 3天成交逾億元
    [摘要]珠澳『24小時通關時代』的開啟、粵澳推進服務貿易自由化、港珠澳大橋2016年通車等諸多機遇的疊加,粵港澳三地遊艇產業合作發展迎來最好時機。首屆中國(珠海)國際遊艇展昨日落下帷幕,展期3天共有3萬餘次人參觀,現場成交活躍,各種合同、協議、意向成交的遊艇共計20多艘,實際成交10艘,現場成交額就超過1億元人民幣。
  • 滬指暴漲4.24%兩市半日成交逼近萬億!券商股掀漲停潮
    6日早盤,A股高開後大幅攀升,滬指站上3200點,大漲逾4%,續創近15個月新高;深成指漲逾3%。截至午間收盤,滬指報3286.60點,漲4.24%,成交4341億元;深成指報12842.30點,漲3.29%,成交5064億元。兩市早盤成交額累計逼近萬億元。
  • 滬指暴漲4.24%,兩市半日成交逼近萬億!券商股掀漲停潮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6日電 6日早盤,A股高開後大幅攀升,滬指站上3200點,大漲逾4%,續創近15個月新高;深成指漲逾3%。滬指早盤走勢 來源:Wind截至午間收盤,滬指報3286.60點,漲4.24%,成交4341億元;深成指報12842.30點,漲3.29%,成交5064億元。兩市早盤成交額累計逼近萬億元。
  • 試點碳市場的市場表現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
    經過 7 個試點碳市場幾年的試驗,2017年 12 月 19 日,中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正式開啟全國統一的運行。  (二)建立全國碳交易市場的意義  建設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創新實踐。
  • 2020年版中國碳交易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國作為截至**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已在國內部分地區建立碳市場交易試點,在實現碳減排目標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從**年開展碳交易試點。截至**年**月**日,已啟動交易的試點省市累計總成交量約856萬噸二氧化碳,總成交額約3.38億元。我國已成為繼歐盟之後的全球第二大碳交易市場。
  • 中國碳交易市場啟動對地區碳排放效率的影響
    面對這一嚴峻的現實,中國政府將降低碳排放、發展低碳經濟作為國家戰略,並向全世界作出鄭重承諾,2020年碳排放強度在2005年的基礎上降低40%~45%,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下降60%~65%。
  • 支付寶「集福」難度低,半天 30 萬人集齊,集福有彩蛋
    1月25日早間消息,支付寶「集五福」活動於今天凌晨正式開始,集福活動開始到現在僅過了11個小時,就已經有超過30萬的用戶集齊了福卡,從集齊的數據來看,今年的福卡集齊難度並不高,最終將於2月4日22:18分正式開獎。與去年相同,今年同樣採用拼手氣的方式分得5億元。
  • 2020年版中國碳交易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自**年以來,多地碳排放交易市場成交量價齊升,全國碳排放市場開始步入活躍期,推動碳交易加速駛入快車道。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碳交易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認為,碳交易市場可以簡單地分為配額交易市場和自願交易市場。
  • 真正的碳交易還有多遠
    推進碳交易無疑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重要推動手段,按照國家發改委的部署,今明兩年,北京、上海、廣東等7個省市會啟動碳交易試點,並最終指向一個統一的全國市場。  主持人:作為節能減排的重要一環,碳交易市場在中國已經有了多年的規劃和籌備。已經出臺的試點方案和細則,能夠真正地激活這個市場呢?
  • 碳稅的作用及其與碳交易的比較分析
    英國在2013年啟動了「地板碳價」機制,即設定碳價下限,一旦EU ETS碳市場中的碳價達不到設定的地板價,英國政府就通過稅收來彌補差額。「地板碳價」作用於電力行業[2],用碳稅彌補機制來減少碳交易中的價格動蕩,穩定預期,促進低碳投資。
  • 滬指盤中創近34個月新高 北向資金淨流出逾40億元
    12月2日,滬深兩市成交總額8810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8650億元增加160億元。其中,滬市成交3833億元,比上一交易日3853億元減少20億元,深市成交4977億元。滬深兩市共有65隻股票漲幅在9%以上,10隻股票跌幅在9%以上。北向資金12月2日合計淨流出40.25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出8.48億元,深股通淨流出31.77億元。
  • 2017年正式啟動 全國統一碳交易體系呼之欲出
    2017年正式啟動 全國統一碳交易體系呼之欲出   1997年,全世界在日本開了一次氣候大會,籤訂了的《京都協定書》,規定了各發達國家的碳排放量指標。由於許多國家碳實際排放量低於分配額度,便將富餘的排放量指標賣給碳排放量大於配額的國家。這就形成了一個國際碳交易市場。
  • 我國首次發布碳交易統計指數反映市場走勢
    4月30日,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內唯一一家專業從事碳資產經營業務的公司——上海置信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正式發布「置信碳指數」,這是我國首個反映碳交易市場總體運行情況和碳價格走勢的統計指數
  • 碳交易機制
    碳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採用的市場機制。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通過艱難談判,於1992年5月9日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簡稱《公約》)。1997年12月於日本京都通過了《公約》的第一個附加協議,即《京都議定書》(簡稱《議定書》)。
  • 太平山頂豪宅供應奇缺、量價齊升 內地富豪掃入逾8億港元香港豪宅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深度丨內地富豪大手筆掃入逾8億港元香港豪宅!太平山頂豪宅供應奇缺 量價齊升擁有香港太平山頂的一棟花園洋房,俯瞰維多利亞港,一直是很多內地富豪夢寐以求的。新年伊始,內地富豪再度現身香港超級豪宅市場,錄得多宗大額交易。
  • 2月樓市「有點難」:60城不再賣房,10城零成交,500多億不翼而飛
    1,60個城市不再賣房。1月26日,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倡議房地產開發企業暫停售樓處銷售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包括湛江市、福州市、成都、南昌、贛州、宜昌、廣州部分樓盤、福州、昆明、三亞、瀋陽、海口等超過60個城市暫停商品房銷售,部分省市要求在售樓盤售樓處、房產中介機構暫停對外營業。
  • 戰報|永樂2020首拍24.9億元強勢收官:5件過億拍品點燃市場
    十八大專場,2100餘件拍品,最終斬獲24.9億元的總成交,創造3個白手套專場,5件拍品過億、25件超千萬成交的漂亮成績單。而這份答卷也指明了一點:特殊時期的藝術品市場並不差錢,許多資金正在尋找保值標的,拍賣行需要做的是準確掌握市場脈搏,並推出迎合藏家需求的作品。
  • 強力新材:董事配偶窗口期違規買入5300股 獲利近萬元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宋維東)強力新材(300429)5月6日晚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劉劍文配偶徐志英於當日賣出了此前在窗口期違規買入的5300股公司股票,扣除稅費後盈利9994.49元。根據劉劍文及其配偶的承諾,該收益歸上市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