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概四五年前,香港《東方日報》報導一則新聞,揭露了印度「食屍族」的內幕!
根據愛爾蘭攝影師梅森介紹,在印度北部的恆河流域,有一個生活極其怪異的「食屍族」群體。
梅森曾與他們在一起生活過,他了解到,這個族群的人會把恆河裡的屍體撈起來,並挖出屍肉來食用。
他們相信死者擁有神秘的力量,除了吃掉屍體外,他們還會將骨灰塗抹在全身,用人頭骨作為杯子喝水,甚至將屍體作為睡床。
梅森還提到,這些人怪異的行為可能受宗教的影響,他們經常衣衫襤、蓬頭垢面,希望被視為社會上最卑微的人。他們的最高壽命可達80歲。
你沒有看錯,這則報導來自科技騰飛、思想進步的21世紀,當人們都在憧憬美好未來的同時,印度竟然還有一群人以腐爛、發臭的屍體為食,忍受著人間至苦。
人們很難相信,但這卻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這些「食屍族」不為填飽肚子,更不可能因為這些腐爛、發臭的屍體味道鮮美,而是他們的宗教信仰所趨勢。
圍繞著印度恆河,我們可以去追尋這些屍體的來源以及相關宗教的蹤跡!
02
事發地點竟然在印度恆河流域,這條萬眾矚目的「聖河」立馬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為什麼恆河會有大量的屍體存在?它與「食屍族」又有怎樣的聯繫呢?
在中國,如果你沒聽過長城,你會被人們笑掉大牙。然而在印度,但凡你說你沒有去過恆河,可能人們都很難理解。
恆河是印度最神聖、最重要的河流,是印度許多宗教的發源地,多年來在印度人的生活上、精神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教徒們把恆河視為「聖河」與「母親」,將恆河水視為「福水」。
只要在「聖河」中沐浴一次,就可以洗盡人間的罪孽,只要能喝上一口「福水」,就可以延年益壽,遠離災病。
每個印度人都渴望到恆河沐浴一次,渴望帶上一桶恆河水回家,吃飯喝水的時候滴上一滴。
如果有印度人能夠在恆河岸邊壽終正寢,那將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有的會選擇火葬,將骨灰灑入河中;有的會選擇水葬,伴隨著恆河之水漂流,來世將會享福無窮,並伴隨恆河女神升天。
因此!在恆河之上,每年都會有大量的老者的屍體漂浮,而這些屍體,便成了這些「食屍族」的食物。
恆河的屍體來源終於找到了,那麼關於恆河的宗教中,有沒有「食屍族」的相關線索呢?
03
印度是全球「宗教大國」,宗教複雜,有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錫克教……數不勝數!
宗教滲透到印度社會與文化的每一部分,影響著每一個印度人。而作為印度「聖河」的恆河,幾乎與所有的宗教都有密切聯繫。
在我們大部分人看來,印度的恆河垃圾成災,牛糞、屎尿齊飛,是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
印度政府每年治理恆河水汙染費用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而且印度有8成的疾病,以及1/3的死亡跟水汙染有關。
儘管如此,印度教徒仍然視恆河為「聖河」,幾乎所有宗教都流傳著一個關於恆河的傳說。
每隔12年,印度都會舉辦一場規模盛大的「沐浴節」,被稱為「恆河祭」,又稱「大壺節」!
到了朝聖的時間,人們不遠千裡、扶老攜幼爭相趕往聖地享受「沐浴」,此時的恆河水寒冷刺骨,人們認為寒冷可以衝刷罪孽,加速輪迴……
朝聖者的數量非常龐大,即便有政府組織秩序也跟不上速度,比如在阿拉哈巴德市,6周內要接納7000多萬朝聖者。但這只是冰山一角。
在這裡,由當地政府組織秩序,每次下水2.5萬人,但是限定時間僅1分鐘,時間一到立馬換班。12年難得一見的「大壺節」,許多人也是悻悻而歸!
朝聖者多為宗教教徒,以印度教為主,也有苦行僧、薩圖賢哲、瑜伽士也會趕這次朝聖!而苦行僧從不缺席……
食用恆河「屍體」的「食屍族」,最大的嫌疑就是苦行僧……
04
苦行僧以忍受痛苦來達到修行的目的!
苦行僧在印度長期存在,大概有1千多年的歷史了,而且人數非常龐大,達到400萬–500萬人。
除了大部分窮人之外,也有少數的中產階級、百萬富翁,甚至是達官顯貴。他們在進行苦行期間,一旦頓悟,便散盡家財,遠離家人,從此踏上居無定所、流浪漂泊的苦行生涯。
苦行僧的修行方式非常特別,與梅森介紹的「食屍族」非常相似。他們視自己的身體為罪惡的載體,必須忍受人間至苦,才能獲得精神的自由和靈魂的解脫。
他們常常把自己打扮得蓬頭垢面、衣衫褸,想盡各種各樣的手段「折磨」自己的軀體,達到忍受世上最劇烈的痛苦的目的。比如練習絕食、走火炭、睡釘床等等。
為了達到苦行的目的,有的苦行僧花樣百出,甚至主動吸食大麻,導致雙眼通紅……
所謂的苦行僧,站在我們的角度就是「自虐」!
此外!苦行僧分為天衣派與青衣派。天衣派的主要特徵是赤裸身體,將灰燼塗抹在身上,代表著罪孽、死亡和再生。與梅森生活過的「食屍族」也有塗抹骨灰的習慣,他們應該就是天衣派的苦行僧。
對於苦行僧來說,吃那些漂浮在恆河上的死屍也是一種修行的方式。人體是臭皮囊,是罪惡的載體,吃掉他們,不僅能使死者的靈魂再生,而且能達到苦行的目的,使自己的靈魂更快得以解脫。
這些腐爛的屍體不是屍體,而是上天給他們的禮物,是來幫助其修行、輪迴的。因此這些苦行僧不會放過這次修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