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食人族」的歷史:最高壽命80,至今還活躍在恆河流域

2020-12-04 酒鬼說事

01

大概四五年前,香港《東方日報》報導一則新聞,揭露了印度「食屍族」的內幕!

根據愛爾蘭攝影師梅森介紹,在印度北部的恆河流域,有一個生活極其怪異的「食屍族」群體。

梅森曾與他們在一起生活過,他了解到,這個族群的人會把恆河裡的屍體撈起來,並挖出屍肉來食用。

他們相信死者擁有神秘的力量,除了吃掉屍體外,他們還會將骨灰塗抹在全身,用人頭骨作為杯子喝水,甚至將屍體作為睡床。

梅森還提到,這些人怪異的行為可能受宗教的影響,他們經常衣衫襤、蓬頭垢面,希望被視為社會上最卑微的人。他們的最高壽命可達80歲。

你沒有看錯,這則報導來自科技騰飛、思想進步的21世紀,當人們都在憧憬美好未來的同時,印度竟然還有一群人以腐爛、發臭的屍體為食,忍受著人間至苦。

人們很難相信,但這卻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這些「食屍族」不為填飽肚子,更不可能因為這些腐爛、發臭的屍體味道鮮美,而是他們的宗教信仰所趨勢。

圍繞著印度恆河,我們可以去追尋這些屍體的來源以及相關宗教的蹤跡!

02

事發地點竟然在印度恆河流域,這條萬眾矚目的「聖河」立馬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為什麼恆河會有大量的屍體存在?它與「食屍族」又有怎樣的聯繫呢?

在中國,如果你沒聽過長城,你會被人們笑掉大牙。然而在印度,但凡你說你沒有去過恆河,可能人們都很難理解。

恆河是印度最神聖、最重要的河流,是印度許多宗教的發源地,多年來在印度人的生活上、精神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教徒們把恆河視為「聖河」與「母親」,將恆河水視為「福水」。

只要在「聖河」中沐浴一次,就可以洗盡人間的罪孽,只要能喝上一口「福水」,就可以延年益壽,遠離災病。

每個印度人都渴望到恆河沐浴一次,渴望帶上一桶恆河水回家,吃飯喝水的時候滴上一滴。

如果有印度人能夠在恆河岸邊壽終正寢,那將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有的會選擇火葬,將骨灰灑入河中;有的會選擇水葬,伴隨著恆河之水漂流,來世將會享福無窮,並伴隨恆河女神升天。

因此!在恆河之上,每年都會有大量的老者的屍體漂浮,而這些屍體,便成了這些「食屍族」的食物。

恆河的屍體來源終於找到了,那麼關於恆河的宗教中,有沒有「食屍族」的相關線索呢?

03

印度是全球「宗教大國」,宗教複雜,有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錫克教……數不勝數!

宗教滲透到印度社會與文化的每一部分,影響著每一個印度人。而作為印度「聖河」的恆河,幾乎與所有的宗教都有密切聯繫。

在我們大部分人看來,印度的恆河垃圾成災,牛糞、屎尿齊飛,是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

印度政府每年治理恆河水汙染費用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而且印度有8成的疾病,以及1/3的死亡跟水汙染有關。

儘管如此,印度教徒仍然視恆河為「聖河」,幾乎所有宗教都流傳著一個關於恆河的傳說。

每隔12年,印度都會舉辦一場規模盛大的「沐浴節」,被稱為「恆河祭」,又稱「大壺節」!

到了朝聖的時間,人們不遠千裡、扶老攜幼爭相趕往聖地享受「沐浴」,此時的恆河水寒冷刺骨,人們認為寒冷可以衝刷罪孽,加速輪迴……

朝聖者的數量非常龐大,即便有政府組織秩序也跟不上速度,比如在阿拉哈巴德市,6周內要接納7000多萬朝聖者。但這只是冰山一角。

在這裡,由當地政府組織秩序,每次下水2.5萬人,但是限定時間僅1分鐘,時間一到立馬換班。12年難得一見的「大壺節」,許多人也是悻悻而歸!

朝聖者多為宗教教徒,以印度教為主,也有苦行僧、薩圖賢哲、瑜伽士也會趕這次朝聖!而苦行僧從不缺席……

食用恆河「屍體」的「食屍族」,最大的嫌疑就是苦行僧……

04

苦行僧以忍受痛苦來達到修行的目的!

苦行僧在印度長期存在,大概有1千多年的歷史了,而且人數非常龐大,達到400萬–500萬人。

除了大部分窮人之外,也有少數的中產階級、百萬富翁,甚至是達官顯貴。他們在進行苦行期間,一旦頓悟,便散盡家財,遠離家人,從此踏上居無定所、流浪漂泊的苦行生涯。

苦行僧的修行方式非常特別,與梅森介紹的「食屍族」非常相似。他們視自己的身體為罪惡的載體,必須忍受人間至苦,才能獲得精神的自由和靈魂的解脫。

他們常常把自己打扮得蓬頭垢面、衣衫褸,想盡各種各樣的手段「折磨」自己的軀體,達到忍受世上最劇烈的痛苦的目的。比如練習絕食、走火炭、睡釘床等等。

為了達到苦行的目的,有的苦行僧花樣百出,甚至主動吸食大麻,導致雙眼通紅……

所謂的苦行僧,站在我們的角度就是「自虐」!

此外!苦行僧分為天衣派與青衣派。天衣派的主要特徵是赤裸身體,將灰燼塗抹在身上,代表著罪孽、死亡和再生。與梅森生活過的「食屍族」也有塗抹骨灰的習慣,他們應該就是天衣派的苦行僧。

對於苦行僧來說,吃那些漂浮在恆河上的死屍也是一種修行的方式。人體是臭皮囊,是罪惡的載體,吃掉他們,不僅能使死者的靈魂再生,而且能達到苦行的目的,使自己的靈魂更快得以解脫。

這些腐爛的屍體不是屍體,而是上天給他們的禮物,是來幫助其修行、輪迴的。因此這些苦行僧不會放過這次修行的機會。

相關焦點

  • 恆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還是印度教的聖河
    恆河,中文又譯為殑伽河、強伽河、岡底斯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恆河,流經印度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爾邦、恰爾肯德邦、西孟加拉邦後,進入孟加拉國,改稱帕德瑪河。恆河,會合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國境內的下遊賈木納河,最後注入孟加拉灣,其入海河段稱為梅克納河。
  • 印度恐怖食人族:生吃死人肉 以屍體為床(圖)
    印度恐怖食人族:生吃死人肉 以屍體為床(圖)total_title  【環球網報導 記者朱盈庫】據外媒3月14日報導,一個讓人恐懼的食人族以屍體為床,不斷刷新著人們對「怪誕」概念的下限。這個叫做The Aghori的食人族群居在印度東北部的恆河邊,他們會用火化後屍體的骨灰塗抹身體,還用頭骨喝水。雖然這個食人族只生吃死人的肉,但他們還是嚇到了當地人。  秉持獨身主義、大膽的37歲攝影師Darragh Mason深入這個食人族,用鏡頭記錄下他們日常的生活。Darragh說:「他們因為從恆河中將死屍拖出來並食用而聞名。」
  • 印度食屍者:吃恆河屍體,用灰燼擦臉,他們的存在是什麼
    ——米·左琴科(蘇)文章分類|歷史奇文文章字數|2016字,閱讀約5分鐘「食屍鬼」的形象經常出現在各種童話故事中,常被長輩當作恐嚇不聽話孩子的最佳對象。雖然世人常常津津樂道,但沒有人會相信世界上真的存在食人族。
  • 「幹了這碗恆河水,來世還做印度人」,印度人的壽命出乎大家意料
    而恆河則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印度文化,恆河是印度人心中的聖河,是女神的化身,用恆河水洗澡,可以洗盡人身的罪孽。恆河發源地是喜馬拉雅山的冰雪,融化後匯流成河從印度北部浩浩蕩蕩流過恆河平原,沿途滋養了無數的印度百姓,也有少量河段經過孟加拉國,在大恆河流域大部分都在印度境內,有許許多多關於恆河的民俗傳說,勾化出兩岸獨特的風土人情和歷史風韻,凸顯了恆河的高貴與聖潔。
  • 印度恆河佛教的發源地,你不知道有多髒?
    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加姆爾的甘戈特力,注入孟加拉灣,流域面積佔印度領土1/4,養育著高度密集的人口。印度恆河河口處的年平均流量為2.51萬立方米/秒,其中在印度境內長2071千米,流域面積95萬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為1.25萬立方米/秒。恆河流域人民在種族上屬於混合來源。在流域的西部和中部,他們原為雅利安人的後裔。後來,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波斯人與阿拉伯人從西面到來,與他們混合起來。
  • 印度瓦拉納西的僧人,被稱為印度的食人族,常常不穿衣服到處走
    在《The Himalayan Aghori》影片中,講述了一個關於食人族的故事,Aghori翻譯為中文就是食人族的意思,影片中展現了一個Aghori為了心中的正義而暴力譴責邪惡的形象,而這種人是信仰印度教的其中一個派別,但是其他派別的人卻很歧視他們,甚至對他們很恐懼,
  • 吐蕃強盛時期佔領過恆河流域嗎
    在西羌諸部中的發羌、唐旄早在公元1~2世紀時即居住在析支水迤西,其地距中原絕遠,互無往還。《新唐書》據此認定吐蕃人系發羌的後裔。也有的說法認為吐蕃是鮮卑族的南涼王朝禿髮利鹿孤之後,還有關於吐蕃人的祖先是由印度徙入的說法,但主流觀點還是認同古羌人西遷而形成吐蕃之說。在吐蕃誕生之前整個青藏高原幾乎處於蠻荒時代。
  • 印度為恆河授予人權,還配了監護人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杜天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3日報導,印度北方邦高等法院近日宣布,恆河和其支流亞穆納河為生物實體法院方面稱,此舉是為了這一流域免受進一步的汙染。印度也因此成為第二個「將河流變成人」的國家。恆河被印度人視為「聖河」,但其嚴重的汙染程度卻是「世界級」的。CNN報導稱,印度法官的裁決賦予了這兩條河流人類的地位,也就是說如果對恆河和亞穆納河進行汙染和傷害,就會導致與傷人罪同等的後果。
  • 恆河護衛隊!印度將嚴懲汙染恆河行為:違者罰款收監
    近日,據外媒報導,印度政府擬出臺一項新法案,對汙染恆河和妨礙恆河水體流動的行為予以嚴懲,最高將被罰款5億盧比(約合5000萬元),最高刑期5年。報導中指出,該法案共列出12級不同罪行,包括非法建造港口碼頭、妨礙水體流動、破壞或汙染恆河及其支流等。
  • 印度恆河的源頭來自中國這條河,如果斷堤的話,印度就完了
    我們說起印度的「母親河」,總是津津樂道。而處在印度的人們之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幹了這碗恆河水,來生還做印度人」,可見印度人對自己的母親河是如此的熱愛。可能他們不知道,印度的恆河其實來自中國的「雅魯藏布江」,這條雅魯藏布江可是養育了印度成千上萬的人。
  • 話說印度歷史
    亞洲南部,三大半島,包括:阿拉伯大半島,印度大半島,中南大半島。印度大半島,或稱次大陸,包括三大區域:北印的印度河-恆河平原,南印的德幹高原,和印度半島南端。在三個區域中,北方平原的地位最為重要,印度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大都發生於這裡,北印又分為印度河流域地區和恆河流域地區,東部的恆河流域誕生過印度早期的許多重要國家,但其政治中心地位在穆斯林入侵以後被西北部的德裡取代。
  • 古印度文明:為什麼興起於印度河,而不是自然條件更好的恆河?
    古印度有一東一西兩條大河,也就是恆河與印度河,它們從白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奔流而下,孕育並滋養了燦爛的古印度文明。從自然條件來看,恆河流域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而印度河流域大部分地區氣候乾旱。然而,古印度文明起源地卻是印度河流域,恆河流域直到公元前六世紀才逐漸繁榮起來,這是什麼原因呢?
  • 印度恐怖的食屍族!滿臉塗骨灰,與屍體為伴!
    在印度北部恆河流域一帶,有一個「食屍族」,生活極為怪異。Aghoris人是印度教的一個分支,他們至今仍保留著食人的習俗。
  • 食人魚不可怕,印度真實的食人族才可怕,他們食人只因一個禮儀
    那麼食人族呢?世界上真的有食人族,在印度河流域,Aghori人——印度教的一支教派,吃人肉是他們的宗教儀式。義大利攝影師克裡斯提諾居然在恆河沿岸找到了他們,並用鏡頭記錄下了他們的生活Aghori屬於印度教,但是北印度的人們對他們心懷恐懼,因為他們有吃人的儀式,被稱作食人族。當然他們不是生吞活剝,他們只吃已經死去的人。一個Aghori僧侶,據稱擁有看到未來的能力。
  • 恆河美景:印度的聖河,印度人的母親河
    恆河,是印度人的聖河。豐沛的河水哺育著兩岸的土地。恆河流域,也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印度人更是把恆河成為「母親河」。千百年來,一直保持了濃鬱的民俗和文化色彩。印度人把恆河當成「聖河」,認為恆河水是聖水,虔誠地信仰,在恆河裡面洗澡,可以洗滌靈魂,純潔思想。
  • 印度的「聖河」恆河,河水髒得嚇人,卻是印度人的信仰之河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經創造了人類歷史上著名的「恆河文明」。恆河在宗教上的重要性可能超過世界上的任何河流,它從遠古就受到崇敬,今天則被印度教徒視為最神聖的河流,被印度人民尊稱為「聖河」。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全長2700公裡,流經恆河平原,流域面積佔印度領土四分之一,養育著高度密集的人口。勤勞的恆河流域人民世世代代在這裡勞動生息,創造出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印度文明。恆河垃圾泛濫,河水渾濁,髒得讓人想吐,曾經被評為世界五條汙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
  • 後浪科學——沒有食人族!扒一扒關於食人族的那些謠言
    既然對於食人族的研究就是沒有任何進展,那這件事到底是為啥在歐洲瘋傳呢?其實說起這個事就不得不又揭開這個歐洲的黑歷史,這個新大陸的土著們自打碰上了歐洲人的這個遠洋船隊之後就遭了殃,土著們大量的被歐洲人抓去做奴隸,甚至梵蒂岡的教皇都養了不少的土著奴隸。
  • 衛星地圖:漫步在印度大平原上的恆河,難怪能輕鬆養活4億人口?
    廣袤的南亞次大陸上,介於喜馬拉雅山脈和德幹高原之間的印度大平原聞名於世。如今,這個面積高達75萬平方千米的平原因歷史原因分為兩部,西部的印度河平原大部位於巴基斯坦境內,而東部面積達51萬平方千米的恆河平原大部位於印度境內。
  • 印度恆河水這麼髒,為何人們仍然飲用恆河水?解析印度恆河文明
    今天推薦給大家的是《印度恆河水這麼髒,為何人們仍然飲用恆河水?解析印度恆河文明》,希望可以豐富大家的歷史知識和精神生活。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在此謝過。原標題:印度恆河水這麼髒,為何人們仍然飲用恆河水?解析印度恆河文明
  • 訥爾默達河,阿拉伯海與恆河流域間的要道
    印度中部河流,源出中央邦中東部的邁格拉嶺(MaikalaRange)。曲折穿越門德拉丘陵,後在大理石峽進入溫迪亞(Vindhya)山和索德布爾(Satpura)山之間的構造槽。2世紀時希臘地理學家託勒密稱之為訥曼德(Namade),它一直是阿拉伯海與恆河流域間的要道。訥爾默達河流域位於印度中西部,大約處在東經70°~78°、北緯20°~23°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