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縣瓦屋塘鎮掃黑除惡文藝匯演暨平安家庭頒獎活動。資料圖
紅網時刻通訊員 譚歷偉 綏寧報導
1月12日,據湖南省綏寧縣委政法委消息:綏寧縣連續3年獲評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成功創建全省平安縣。
3年來,綏寧縣紮實推動平安建設各項工作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六聯」機制相長,激活「一池春水」;「四源」「五治」相融,淨化「源頭活水」;「三心」「二線」相連,試水「一衣帶水」,以「三相四水」創新性系列舉措鑄就平安綏寧「金名片」。
「六聯」機制相長,激活「一池春水」
綏寧縣委、縣政府歷年高度重視平安建設,深刻認識制度優勢是轉化為治理效能的根本保障。在高水平平安建設邊試點邊建設的過程中,該縣探索並建立起矛盾糾紛聯調、社會治安聯防、突出問題聯治、基層平安聯創、基礎硬體聯建、社會管理聯抓等「六聯」機制。
該縣繼承發揚好「楓橋經驗」,加強人民調解組織建設,注重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銜接配合,逐步建立起以縣級矛調中心、鄉鎮綜治中心和信訪超市、村(社區)訴源治理工作站和人民調解員工作室、行業調解協會為「橋頭堡」的多層次、寬領域、較規範的新時期人民調解組織網絡體系,實行聯動聯調,實現三級覆蓋。據不完全統計,該縣各級調解組織平均每年排查矛盾糾紛上萬次,調解各類矛盾糾紛2000件以上,調解成功率保持在95%以上。
有序推進「天網」建設,不斷夯實「地網」,織密治安防控「天羅地網」。3年來,該縣新安裝高清電子探頭1000餘個,各鄉鎮主要交通路口電子卡口做到全覆蓋,250多支「寶慶大叔」治安巡邏隊和平安守護聯盟實現常態化巡邏,全縣刑事發案率持續下降。
該縣持續深化平安創建活動,每年精心組織開展「平安家庭」等平安創建活動。同時,深化「三聯三送五促」活動,創新開展以「百家單位聯鄉村、千名幹部下基層、萬戶群眾創平安」為主題的平安聯創聯建活動,並大力推進機關單位與鄉鎮聯點共建,切實加強平安基礎設施建設。
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座談會進村(社區)。資料圖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實行聯抓聯管。每年年初,綜治、信訪、維穩、反邪同籤一份責任狀,年底一併表彰獎勵,全縣形成「大綜治」工作格局。持續破解基層社會治理資源整合難題,賦予鄉鎮對下轄村(社區)、轄區企事業單位和鄉鎮本級下設部門、二級機構的平安建設工作評先評優考核權,最大限度激發基層組織內生動力。
「四源」「五治」相融,淨化「源頭活水」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推進常規的整治和「行業清源」的基礎上,綏寧縣圍繞矛盾少、訪量少、訴訟少、發案少「四少」目標,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為契機,生動實踐「五治融合」,創新推出「四源治理」。
堅持以政治強引領、以法治強保障、以德治強教化、以自治強活力、以智治強支撐,縱向打造善治「指揮鏈」,橫向建起共治「同心圓」,「五治融合」融出新天地,「神奇綠洲」提質升級為「平安高地」。據不完全統計,全縣3240名「五位一體」的網格員、250餘支「寶慶大叔」義務巡邏隊、13個行業組織協會、10類2340個村民議事會等社會組織常年活躍在2960個網格,3年來累計為民辦實事、做好事、化心事、解難事20000餘件。為跑出智能化、精細化社會治理「加速度」,該縣創新推出平安建設「綏事辦」微信小程序矩陣,實現「對矛盾糾紛隨時報,對治安和安全生產隱患隨時拍,對治安聯防打卡隨時巡,對微網格隨時考,對群眾參與社會治理隨時獎」。該項目已入圍全省攻堅克難案例評選。
綏寧縣「寶慶大叔」開展治安巡邏。資料圖
該縣始終高舉法治大旗和法律利劍,大力整頓亂源、整治訴源、整飭訪源、整合警源。對於社會亂源,堅持出實招、用實勁,持續深入開展大排查、大整治,成效顯著。對於訴源,按下矛盾訴前化解的「快捷鍵」,築牢矛盾糾紛外溢的「防火牆」。對於警源,搭建平臺聚力,持續打擊發力。對於訪源,持之以恆控增量、防變量、減存量,下好源頭預防的「先手棋」,牽住問題解決的「牛鼻子」,戴上責任信訪的「緊箍咒」。截至2020年底,全縣實現連續40個月無進京非正常上訪。
「三心」「二線」相連,試水「一衣帶水」
綏寧縣屬典型的偏遠山區縣,地廣人稀特徵顯著,人民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訴求和參與渠道不暢等現實狀況之間矛盾十分突出,成為提升縣域社會治理效能的「攔路石」。綏寧縣委、縣政府立足實情,試水將群眾路線從網下延伸至網上,「一衣帶水」串起黨群、幹群和群眾鄰裡。
走實走好網上網下兩條群眾路線。把平安建設微信群和監督服務微信群「合二為一」,按照「一網格一群、一戶一人或多人實名入群」原則,全縣組建809個平安建設與監督服務微信群。截至目前,入群人數達到8萬餘人,基本做到戶戶入群、全縣覆蓋;群眾線上反映各類問題1700餘個,線上線下解決問題1700餘個,有力促推「陽光政府」「陽光司法」「陽光村務」建設。
組織幹部現場參觀學習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資料圖
架起黨群、幹群和群眾鄰裡之間的連心橋。在微信群無縫對接網格群的基礎上,該縣積極推動各級領導幹部、「兩代表一委員」進村(居)、小區、網格自治微信群,直抵社情民意節點,直觀群眾關注焦點,直面社會治理痛點,高位推動問題解決。該縣在城鄉以每10戶為一個聯防單位,全面推動聯防聯控、互幫互助、鄰裡守望、智能報警、智慧預警、智慧消防的城鄉「戶幫戶」末端感知系統建設,並實現與用戶手機、微信群平臺的互聯互通,做實城鄉治安防控「微單元」。線上群眾自治線路開通以來,全縣幹部走訪群眾7萬餘人次,幫助群眾實現「微心願」超過2萬個。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