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0億市值的立訊精密貴嗎?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雪球

立訊精密,一個千億市值的大公司是如何能保持40%以上的業績增速極速狂奔?未來還會持續多久?

立訊精密掌權人王來春,曾經的富士康廠妹為何能逆襲富士康?

近百倍動態PE的立訊精密現在還貴嗎?為何仍被睿遠傅鵬博、交銀施洛德王崇等頂級投資人重倉持有?

帶著這幾個問題,今天證星研究院嘗試著去解釋A股白馬成長之王立訊精密的核心邏輯。

立訊精密這家公司大部分投資人都很熟,好公司這個印象其實很多人都是有的。但除了數據表現外,好在哪裡?很多人可能說不出個所以然,從而導致沒買而錯失好標的。

立訊精密近年來大量業績來自於蘋果,如果要做立訊精密的未來業績預估其實是不難的。難就難在定性分析。

作者:證券之星

01

定性分析

維持40%+增速的3大核心競爭力

立訊精密說白了其實就是做代工的。代工其實是個辛苦活手藝活,雖然有了一紙圖紙誰都能做,但也不是誰都能做好的。就像每個人都有十隻手指,但只有少數人能當鋼琴家。所以代工行業的核心是什麼?最重要的就是品控和執行效率。考驗的是能否滿足客戶需求的落地能力。

蘋果現在是立訊精密的大客戶,作為蘋果的代工其實是幸運的,蘋果雖然要求高,但反過來也能提高自身的代工品質和實力。

對蘋果來說,立訊精密就是一個越用越舒服的小弟,讓向東就向東,讓向西向西,而且經常超預期(快、好、省)。所以會不斷給立訊傾斜資源,並逐漸替代一些用得不順手佔比又高的老供應商。當然從供應鏈管理的角度看也不會讓立訊一家獨大。但某些代工廠以前的份額太大了,那就留出了較大替代空間。

這也是近年來立訊業績高速增長的一個邏輯。那麼立訊是如何保證能讓蘋果滿意的代工品質和效率的?

1、 吃苦耐勞且懂得分享的領導人

王來春是立訊精密的董事長,她出身農村,初中畢業,一開始曾是富士康的員工,後來受郭臺銘激勵創辦了立訊,早期的立訊其實大部分接的還是富士康的訂單。但現在立訊已經市值超過鴻海了。王來春是吃過苦的,她有著中國傳統勞動人民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而這種品質在代工行業就是核心競爭力。中國人吃苦耐勞便宜又好用,通過不斷學習和競爭,早期的臺企慢慢失去競爭力了。吃苦耐勞的另一個體現表現在王來春做事一向親力親為,就連一些普通的記者朋友來訪都會親自接待、講解、送客。

更難能可貴的是立訊非常懂得分享,就拿最近收購緯創舉例,立訊33億買了經營不善的緯創,緯創領導反手30億入股立訊分享立訊的優秀增長,而立訊也反手切入蘋果整機代工業務,捆綁了利益,實現共贏。

2、 高效能打的團隊

這裡截取十年來一直強力推薦立訊精密的新財富分析師鄢凡的觀點,鄢凡是分析師裡最早堅定發現立訊價值的分析師:

「立訊精密深諳如何吸引與留住人才,使人才與企業文化深度融合,形成人造環境、環境造人的良性循環,這也是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將「品質第一」深入企業價值觀,除了不斷通過科學有效的質量管理方法,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外,更是將質量保證高度融入到產品的設計、製造、檢驗全鏈條流程中。

公司擁有一套先進、完整的NPI(新產品導入)管理流程,從產品的開發設計源頭階段開始管控品質質量,為產品的順利量產打下了堅實基礎。

優秀的企業文化,表現在團隊協作和使命必達,以及主人翁精神。不論是老員工還是新同仁,立訊有眾多優秀的核心幹部,就是一個擁有優秀DNA的培養平臺,公司找的核心人員也是與公司文化契合度非常高的。製造業是比較辛苦的行業,所以選人非常關鍵。從董事長往下有不到300人的核心幹部團隊,他們的觀念和能力能符合公司發展的需求。」

立訊能打是一次次勝仗打出來的,舉個最近的例子:AirPods最早的組裝廠家其實是英業達,但是英業達非常不能打,產能提不上來也就算了,良率也不高。後來蘋果找了立訊。

在經歷初期的產能爬坡之後,僅到17年底,AirPods的發貨周期就被立訊縮短到三天,良率接近100%。庫克樂死了,並稱讚「他們超一流的工廠將了不起的精良工藝和細思融入AirPods的製造」。現在有空上網搜的話還能找到庫克樂得合不攏嘴的照片。

真是沒有對比沒有傷害,一些曾經牛的臺灣代工和立訊比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3、 野心勃勃的業務布局

按照鄢凡的說法:「公司管理層密切跟蹤行業主流發展趨勢,定期召開內部研討會議,未雨綢繆、積極探討當前產品及業務天花板,從自身專業角度出發,進行行業深度調研,通過不斷地沙盤演練,探尋企業未來發展新航向。」

這也是立訊業績飛速增長的又一動力源,立訊對現有業務永遠不滿足。最近收購緯創切入整機代工其實早已是立訊的慣用套路。這樣的併購整合例子之前在已經出現了很多次。

11年併購崑山聯滔電子切入蘋果產業鏈,併購科爾通訊,切入華為供應鏈

12年併購福建源光電裝切入汽車電子領域

16年併購蘇州美特,切入聲學領域,並藉助AirPods業績暴增。

按照立訊19年年報的說法,從產品技術的角度看,通訊產業的發展軌跡將與消費電子產業類似,硬體將向集成化、微小化發展。在4G走向5G的技術變革中,基站向多埠、多波數趨勢發展,小型化對精密製造的要求不斷提高,立訊在5G通信(基站天線、濾波器以及整機、高速連接)等的超預期彈性較大。

而短期蘋果無線耳機、applewatch都是近幾年馬上就能帶動業績的。

02

定量分析

目前的立訊還能繼續持有嗎?

按照目前立訊精密的市值,9%的貼現率反過來推,未來的5年的增速應該要維持在50%增速的這個水平上才能保持目前的這個市值。立訊精密現在貴不貴的問題也就轉化成了未來五年能否保持50%增速的問題。

那麼立訊能做到這樣的增速嗎?

我們剛才說短期蘋果無線耳機、applewatch都是近幾年馬上就能帶動業績的。立訊精密營收大頭在消費電子上。所以只要消費電子基本盤的增速保持在這個水平,其他潛力更大的領域就根本不用考慮了,發揮得好那是超預期。據推測AirPods(市佔率70%以上)在消費電子業務裡佔了40%以上。作為爆款市佔率和滲透率的提升空間仍大,不少分析師認為這塊業務50%的增長是可期的。隨著蘋果新機不附帶有線耳機,AirPods繼續駛入快車道。所以立訊近半的利潤增速還是有一個保障的。另一方面看applewatch,中金預計立訊將在2020下半年切入Apple Watch的組裝和SiP環節,市場潛力較AirPods並不遜色。這一塊也是可以期待的。以上兩塊已經大致推動近了50%的業績增速。

同時隨著切入整機業務增加行業話語權,未來立訊還將斬獲蘋果其他產品及非蘋客戶的系統組裝訂單,帶來數倍甚至十倍級增長空間。

所以如果樂觀估計未來5、6年是有可能達到這樣的一個增速,立訊精密的股價就會緩慢上漲,高於預期的話會加速上漲,低於預期可能存在下跌的風險。

這都沒算上通訊行業、智能汽車等系列有想像空間的業務。這幾個方向立訊已經做好了技術儲備,可以說目前立訊的精密製造能力地基已經打牢。按照鄢凡的說法就是公司目前從零件、模塊到系統方案均已完成整體發展框架的搭建並已實現核心產品的布局,並且在良效率方面取得業界領先地位。隨著通訊產業的硬體向集成化、微小化發展後,可以期待經常創造驚喜的立訊精密,既然能得到難伺候的蘋果眷顧,其他顧客的要求那也太容易了。

相關焦點

  • 市值超過富士康,開搶iPhone整機代工 立訊精密的逆襲與野望
    本報記者 陳佳嵐 廣州/深圳報導在立訊精密(002475.SZ)市值趕超鴻海被市場廣泛關注,立訊精密的擴張也在加速中。《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多個信源獲悉,立訊精密通過收購緯創位於崑山的組裝廠有意入局iPhone組裝業務的事情在產業鏈上遊已是人所共知。
  • 立訊精密控股股東高位套現近70億 或與收購緯創崑山工廠有關
    對此,立訊精密於7月22日晚間發布公告表示,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訊有限」)及其一致行動人王來勝於7月22日減持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共計1.30億股,佔公司總股本1.85%。公告表示,減持資金擬主要用於償還立訊有限銀行借款及支持立訊精密相關資金需求。
  • 立訊精密:小小代工廠如何做到10年50倍?
    立訊精密2010年上市至今,市值從幾十億元上漲至如今的超4000億元人民幣,成為了A股兩百多家電子企業裡的老大,也是中小板近千隻股票裡的市值第一。假設你在上市之初買入10萬元立訊精密,如今市值將突破500萬元,這回報比在10年前買入茅臺還要高得多。
  • 新能源汽車隱形「王者」:舜宇光學市值摸上2200億 機構估值冰火兩...
    今日早盤,港股恒生科技指數率先啟動,中芯國際一度漲超4%,市值重返2000億港元,網易、京東、阿里巴巴集體高開,舜宇光學科技受銷售數據刺激漲超6%,續創204.60港元新高,市值一度站上2200億港元。作為中國內陸乃至全球最大的手機和汽車鏡頭供應商,舜宇光學主要的股價波動幾乎都來自出貨量的影響。
  • 立訊精密:一個富士康打工妹,20年成就的百億傳奇
    2009年9月,富港電子的公司出資4000萬元認繳了立訊精密400萬股,並以3.08%的股權成為立訊精密第三大股東——富港電子控股股東為正崴精密,實際控制人正是郭臺銘胞弟郭臺強。各方資料顯示,正是不斷藉助富士康背後的推力,2010年9月15日,立訊精密終於上市,當年其營收10.11億,利潤1.16億。
  • 2020年中國電子行業上市企業市值排行榜
    中商情報網訊: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20年12月30日,2020年中國電子行業306家上市企業總市值累計達6.71萬億元。其中,海康威視總市值排名第一,達到4386.73億元。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2020年中國電子行業306家上市企業市值前十排名企業依次為、海康威視、立訊精密、工業富聯、京東方A、中芯國際-U、韋爾股份、藍思科技、歌爾股份、聞泰科技、三安光電。其中,市值超過千億元的企業共計13家。
  • 華為概念股立訊精密關注度「燃爆」,超200家機構電話調研,重陽投資...
    立訊精密獲百家調研從調研熱度看,中美貿易摩擦、5G、新能源等成為上周熱詞。尤其是中美貿易摩擦的話題,在立訊精密、工業富聯、順絡電子、星星科技、伊之密、多氟多、中科創達、通宇通信、鵬鼎控股等多家公司的調研記錄中均有所涉及。華為概念股立訊精密是其中最受矚目的公司,也是上周收穫最多機構調研的公司。
  • 3D遊戲引擎Unity上市:市值180億 紅杉銀湖是股東
    Unity此次發行25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為13億美元。Unity開盤價為75美元,較發行價漲44.2%,市值一度超200億美元;收盤後Unity股價為68.35美元,較發行價上漲31.44%,市值為180億美元。Unity取消了180天禁售期。典型企業IPO案例中,內部人士和員工須持有股票的禁售期通常為6個月。
  • 市值4500億,寧德時代未來還有提升空間嗎?
    鈦媒體註:本文來自於億歐網,文丨樸正浩,編輯丨楊雅茹,鈦媒體經授權發布。突發利空,股市的暴風雨席捲國內市場。8月12日,A股市場個股漲少跌多,跌停個股家數增加至22家,市場較為低迷。在所有大盤中,寧德時代也未能倖免。8月12日,寧德時代收盤價195.73元,股價下跌1.36%,總市值為4559.48億元,對應PE TTM為107。
  • 拼多多試與阿里平分秋色,市值與京東分庭抗禮,黃崢要崛起了?
    抓住這個機會,拼多多又重新制定好了一份再融資計劃,這個王牌計劃預計在全國市場獲利能夠超過15億美元。這次計劃的融資總額基本與半年前拼多多首次公開發行時的融資額持平。因此在這個有利時機下,拼多多也為未來和其他電子商業的博弈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 立訊精密:控股股東質押2800萬股,因新產業投資資金需求
    每經AI快訊,立訊精密(SZ 002475,收盤價:60.01元)1月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立訊有限於2021年1月7日質押2800萬股,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0.98%。截至本公告日,公司控股股東立訊有限累計質押股數約為6.51億股,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22.68%。
  • 265億市值!山西美錦能源上榜2020胡潤中國民營500強
    最近,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20世茂海峽•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按照企業市值或估值進行排名,世界晉商網發現,山西美錦能源以265億的市值排在第445位,是山西唯一上榜的企業。而在《2019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中,美錦能源市值340億,排名208位。
  • [質押]立訊精密:控股股東部分股權質押
    [質押]立訊精密:控股股東部分股權質押 時間:2021年01月08日 19:05:41&nbsp中財網 原標題:立訊精密:關於控股股東部分股權質押的公告證券代碼:002475 證券簡稱:立訊精密 公告編號:2021-003 債券代碼:128136 債券簡稱:立訊轉債 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控股股東部分股權質押的公告
  • 化工龍頭萬華化學市值突破3000億 還有上漲動力嗎?
    原標題:化工龍頭萬華化學市值突破3000億,還有上漲動力嗎? 摘要 【化工龍頭萬華化學市值突破3000億 還有上漲動力嗎?】
  • 特斯拉市值首次突破5000億美元
    股價上漲,特斯拉的市值也有明顯增加。按24日收盤時的價格計算,特斯拉的市值為5264.45美元,首次超過5000億美元,較前一交易日收盤時的4946.62億美元增加317.83億美元。  報導稱,特斯拉股價飆漲得益於市場認為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的未來十分光明。
  • 漢能薄膜發電市值突破2000億港元
    在香港上市的全球光伏龍頭股—漢能薄膜發電(00566)的股價大幅上漲,帶動市值穩穩站立於2000億港元的新臺階,成為全球首家市值超過2000億港元的光伏企業,相當於排名第二的美國First Solar市值的4.5倍。  截至昨日收盤時,漢能薄膜發電股價報5.25港元,創下52周以來新高。
  • GDP遭反超,豪宅70萬一平,市值差距再縮小
    此外,香港較為知名的山頂、淺水灣等地區的豪宅價格,更是動輒數億港元。香港地產諮詢網顯示,一座名為淺水灣道110號的豪宅售價就高達3.5億港元,每平尺單價8.5萬港元,也就是約每平米70萬人民幣。03 兩大交易所PK市值差距縮小至4萬多億,深圳本地共349隻A股股票最後,我們從上市公司的角度對兩個城市進行PK。
  • 鋰電池廠商億緯鋰能市值蒸發超百億,成敗皆因電子菸
    自9月12日起,動力電池廠商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300014.SZ,下稱億緯鋰能)股價連續下跌。截至9月23日,報收31.4元/股,較9月11日的45.1元/股已下跌30%,市值蒸發超過130億元。9月11日,正是美國對外頒布調味電子菸的銷售禁令的日子。次日,億緯鋰能股價跌停。
  • 中國市值500強中的灣區企業:市值規模佔全國1/4,廣深造企能力強
    21數據新聞實驗室公布的2020年中國市值500強榜單顯示,上榜的500家公司,總市值達到93.07萬億元,接近中國一年的GDP,並以6%的公司數量,貢獻了市場上68%的市值。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上市公司數達117家,接近四分之一,達到23.4%;總市值超過四分之一,達24.98萬億元,成為中國市值500強的一個重要集聚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於粵港澳大灣區企業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