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
作者:亓寧
新能源汽車風暴愈演愈烈,一家隱形的王者不知不覺站上了巔峰。
今日早盤,港股恒生科技指數率先啟動,中芯國際一度漲超4%,市值重返2000億港元,網易、京東、阿里巴巴集體高開,舜宇光學科技受銷售數據刺激漲超6%,續創204.60港元新高,市值一度站上2200億港元。
作為中國內陸乃至全球最大的手機和汽車鏡頭供應商,舜宇光學主要的股價波動幾乎都來自出貨量的影響。儘管疫情對全球智慧型手機、汽車新車銷量造成較大衝擊,舜宇光學年內股價仍走出了翻倍行情,2019年初至今已漲超2倍,市值增逾千億港元。
剛剛公布的12月銷量數據較11月明顯好轉,車載鏡頭增勢較手機鏡頭明顯強勁,刺激股價的同時,市場對新能源紅利也產生了更大想像空間。
對於舜宇光學接下來的股價走勢,機構分歧嚴重。基於智慧型手機與汽車領域的良好前景,交銀國際早間上調舜宇光學目標價至220港元,而高盛則寄予沽售評級目標價僅為81港元,野村在微幅調高目標價至165港元的同時,評級從「中性」降至「減持」。
截至1月11日收盤,舜宇光學漲幅降至4.44%,股價報198.40港元,最新市盈率45.76倍,位列港股電子零件之首。此前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發布研報稱,預期舜宇光學將在2022年擴產蘋果鏡頭,進一步制衡蘋果另外兩大鏡頭供應商大立光、玉晶光。
另一邊,由特斯拉與蔚來掀起的新能源汽車之戰,或將成為這一全球最大車載鏡頭供應商的另一機遇。
蘋果產業鏈真香 舜宇光學或靠華為崛起
在疫情衝擊與川普打壓下,年內A股、港股科技板塊可謂跌宕起伏,風頭先後「輸」給醫藥、消費、新能源等抱團股,且出現了明顯的行情分化。
以半導體板塊為例,高有漲超20倍的立昂微、斯達半導,低有跌超30%的睿能科技、歐比特,而大陸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自7月登陸科創板至今股價不漲反跌,跌幅超過3成,港股也在估值質疑下隨之從高點狂瀉。其它龍頭諸如韋爾股份、卓勝微、北方華創等雖動輒也是翻倍行情,但較「酒茅」、「乳茅」、「醬茅」、「水茅」、「鋰茅」則「遜色」不少。
在備受關注的智能機產業鏈,A股立訊精密、歌爾股份獨佔鰲頭,港股舜宇光學同樣滿身光環。在各路「茅臺」新高之際,港股舜宇光學科技擔起了「鏡頭茅」的角色,屢創新高。
回顧2020年1月初,舜宇光學科技股價一度觸及57.097港元,至今已經漲逾200%。同期,立訊精密、歌爾股份最高漲幅分別超過145%、240%。據金融界《財經天眼》統計,A股整個蘋果產業鏈去年年初至今市值累計增加逾萬億元,其中,立訊精密、藍思科技、歌爾股份分別增加2311.77億元、1034.54億元、709.61億元。
相比榜上蘋果的同行歐菲光,舜宇光學此前主要客戶是華為、小米等國產手機品牌,前者去年上半年得益於蘋果訂單淨利潤同比大增,但因其歷史基本面問題二級市場表現不佳。早在去年10月,天風證券郭明錤就預測,隨著舜宇光學iPad 5P鏡頭開發進度高於預期,公司已經取得開發新款2H21 iPhone 7P鏡頭資格,舜宇光學或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出貨新iPhone 7P廣角鏡頭,出貨比重預計達10%,iPad 5P鏡頭預計今年一季度量產,出貨比重將達15–20%。
光學龍頭衝擊2200億市值 「鏡頭茅臺」名副其實
資料顯示,舜宇光學成立於1984年,主要從事光學及相關產品以及科學儀器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覆蓋光學零件(包括玻璃球面及非球面鏡片、平面產品、手機鏡頭、車載鏡頭、安防監控鏡頭及其他各種鏡頭)、光電產品,(包括手機攝像模組、三維(3D)光電產品、車載模組及其他光電模組)、光學儀器(包括顯微鏡及智能檢測設備),主要應用於手機、數位相機、車載成像及傳感系統、安防監控系統等消費電子領域。
有第三方數據顯示,舜宇光學在手機攝像鏡頭與手機攝像模組市佔率全球前二,車載光學鏡頭市佔率連續多年穩居全球第一。
根據2020年半年報,舜宇光學合計實現營收188.64億元,同比增長21.1%,歸屬股東淨利潤同比增長22.2%至人民幣17.5億元。其中光學產品收入148.74億元,同比增長27.3%,佔比78.8%;光學零件收入約38.64億元,同比增長2.4%,佔總收入比例約為20.5%,其中車載鏡頭受疫情影響出口下降,出貨量2050.60萬件同比下降8.7%,但仍保持全球第一。此外,光學儀器業務收入1.27億元,佔比不足1%。
就在日前,舜宇光學公布去年12月出貨量,其中手機鏡頭出貨量1.3億件,同比增長2.5%;車載鏡頭出貨量573.6萬件,同比增長37.3%;手機攝像模組出貨量4529.1萬件,同比下滑23.9%。
超預期數據刺激下,公司股價飆升,市值一度超過2200億港元。此前11月,因晶片短缺等原因,公司出貨量出現下滑。
估值分歧機構「打架」 新能源能給多大支撐?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隨著全球經濟逐漸復甦,汽車產業供應為舜宇光學提供了重要業績支撐。早在10月份,舜宇光學車載鏡頭出貨量達到670萬片,同比增幅達到43.0%。
基於智慧型手機和汽車領域前景良好,交銀國際將舜宇光學科技目標價由185港元上調18.9%至220港元,重申「買入」評級。
交銀國際認為,未來車輛需求逐步恢復,尤其電動汽車(通常配備ADAS和許多攝像頭)的強勁增長前景,疊加更多跡象顯示2021年及以後車企將推出自動駕駛解決方案,舜宇光學將成為這些趨勢的主要受益者,驅動其車載鏡頭和其他汽車零部件業務(LiDAR)的發展。
就在近期,特斯拉電動車「地震」級降價、蔚來首款高端電動轎車等對風口上的新能源可謂火上澆油。從此次蔚來發布的新款電動轎車ET7來看,除了超續航半固態電池外,蔚來還試圖在自動駕駛上「挑戰」特斯拉,涉及技術包括8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雷射雷達等。而舜宇光學在半年報中就提到,其應用於主流自動駕駛平臺的800萬像素車載鏡頭已獲主要客戶量產許可,雷射雷達、AR等其他車載光學器件業務的拓展也取得重要進展。
從盈利能力來看,舜宇光學綜合毛利率常年維持在19%左右,去年上半年光學零件業務毛利率41.5%,佔比最小的光學儀器業務毛利率約為38.6%,而收入主要來源光電產品毛利率雖較上年接近翻倍,但僅為11.1%。由此看來,未來新業務尤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增量或為公司貢獻新的增長極。
就在交銀國際上調舜宇光學目標價的同時,野村也將目標價由165港元調高至168港元,但評級卻由「中性」降至「減持」,高盛則直接給出了沽售評級,目標價僅為81港元。
在此之前,中金科技組就提示,不宜對四季度出貨量過分樂觀,但看好新的蘋果鏡頭業務的中長期發展前景和車載鏡頭業務滲透率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