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DC調光就真能護眼了嗎?也許知道這些後你會有些失望

2020-12-05 機智萬象

對於手機圈來說,三四月份除了各大手機品牌的旗艦機型的陸續亮相外,可能「DC調光」作為與手機圈有關的一個關鍵詞,也算是引起網友們熱議的關鍵詞之一了。而隨著各大品牌相繼公布了自家的「DC調光」的解決方案和支持機型後,貌似網友們也都如釋重負一般,關於「DC調光」的熱度也開始慢慢降了下來。但是,有了「DC調光」就真的是有了護眼的尚方寶劍了嗎?LCD屏就真的比OLED護眼嗎?也許知道了這些信息,大家還是會覺得,「還是遠離手機屏幕最護眼」。

其實,隨著移動網際網路進入3G時代以及智慧型手機的不斷普及,用戶對於手機的依賴也基本是以人眼可見的速度在不對提升,特別是進入4G時代以後,隨著智慧型手機APP爆發式的增長,讓用戶已經不得不把手機幾乎當做了人體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器官」了。根據comScore的2018年跨平臺未來焦點報告中顯示,中國成年人(18歲以上)平均每天花2小時51分鐘在智慧型手機上。顯然,對於生活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年輕人來說,這可能只是個最低值,每天5、6個小時的亮屏時間早已司空見慣。

而隨著用戶對於手機小屏幕使用時長的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在手機應用給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在刷屏一段時間後,眼鏡會出現乾澀、刺痛等問題,進而還會影響睡眠質量,甚至導致頭痛、視力下降等健康問題,並且隨著使用手機時間越來越長,出現這些不適的情況也越來越頻繁。而也就是近年來,消費者對於眼睛健康的關注開始越來越多,手機廠商也開始陸續對手機屏幕的顯示做出了調整,比如護眼屏、護眼模式等說辭也漸漸多了起來。特別是今年各大手機品牌對於「DC調光」的熱捧,更是再次引起了用戶對於手機護眼模式的關注。那麼,到底是否有了「DC調光」就能高枕無憂了呢?怎樣用手機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對眼睛的危害?

其實要想有效護眼,首先要從光的本質說起。其實相信上過初中的小夥伴們應該都還有印象,其中就有對光的特性的定義,光具有波粒二重性,也就是說,光繼有波的特性,也有物質的特性。那麼既然有波的特性,就會有不同的波長,眾所周知,在生活中,不同顏色的光都有不同的波長,而不同波長的光,也有不同的特點。一般人眼可以感知的電磁波的波長在400~760nm之間,這其中便囊括了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

而近年來,隨著科技研究公布的成果來看,對於人眼損傷最為嚴重的就是所有顏色光波中的藍光,也就是波長處於400~500nm的光,它是人眼可見光中波長最短的,也是攜帶能量最高、穿透性最強的一種光。有相關研究表示:這種相對較高能量的藍光會使眼睛內的黃斑區(視網膜中央視覺細胞最集中的部位)毒素量增高,造成不可能的視覺損傷,威脅到我們的眼底健康,其中波長為400~450nm的高能短波藍光更是致使眼睛受損的元兇,而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等電子設備均會產生此類藍光。不過,好在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開始愈加重視屏幕護眼,而「德國萊茵TV 低藍光認證」這些文字,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了手機品牌對外宣傳的海報和發布會上。不過,雖然手機中的護眼模式確實能有效濾掉部分藍光,但不同手機的濾藍光效果也存在差異。那手機屏幕上所發出的藍光到底對我們的眼鏡有多大危害呢?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視覺健康實驗室在14年曾聯合溫州醫科大做過藍光視網膜損傷實驗,使用超過1500 lx照度的藍光持續照射視網膜細胞達3小時,視網膜細胞出現了活力下降和凋亡的情況。

看到這裡,可能不少網友覺得小編是不是有些跑偏了,說的是「DC調光」,怎麼說了半天的藍光的呢?其實這裡小編是想表達,對於什麼傷害最深的,不一定就是被手機品牌所熱炒的話題。下邊咱們就言歸正傳。說到「DC調光」的由來,首先是有不少網友開始突然指責OLED屏手機屏幕晃動的「辣眼睛」,畢竟由於技術問題此前OLED屏為了保證屏幕使用的耐久性和色彩體驗,無法做到DC調光,而採用的是PWM調光。兩種調光的視覺差異可能對於大多數人並沒有太明顯的感覺,但是對於部分視覺敏感的用戶來說,可能會感覺了屏幕閃爍的情況出現。那麼DC調光一定優於PWM調光麼?

在此,咱們就暫時不對兩種調光模式的優劣做出任何評價,但是目前可以確定的是,根據各大品牌推出的「DC調光」解決方案來看,其實從本質上來看,由於受制於屏廠屏幕出廠的技術封裝,手機廠家智能通過軟體系統來推出所謂的「DC調光」,而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調光的本質問題,其原理很簡單,功率=電壓*電流,若想調整功率只需保證電壓或電流不變,調節另一個變量即可,功率越高屏幕也就越亮,反之亦然。而PWM調光則與DC調光不同,原理簡單來說就是運用「亮、滅、亮、滅…」的不斷交替來改變屏幕亮度。若要降低屏幕亮度,只需讓「亮滅」交替的間隔拉長即可,每秒鐘內「亮滅」交替的次數也就延伸出了頻閃這一概念。一般來說,超過70Hz的頻閃人眼就感受不到閃爍了,只會感到明暗。那麼,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採用DC調光的LCD屏就真的比採用PWM的OLED屏護眼呢?

首先,由於工作原理的不同,在控制屏幕閃爍方面,採用DC調光確實比採用PWM在頻率方面更有優勢,特別是隨著亮度月底,對於人眼的刺激就越明顯。但是,根據咱們前面所說的對人眼傷害最大的卻不是閃爍,而是藍光,而這就要從發光原理上來說了。LCD屏本身帶有背光板,光線從背光板發出,透過濾光片,即可讓每個像素點顯示紅綠藍三基色,通過調節三基色比例以顯示出不同的色彩。也就是說無論採用何種調光方式,都不可能阻擋LCD屏發出藍光。OLED屏則截然不同,其並沒有背光板,每個像素獨立發光。所以,其發出藍光的量相對於LCD還是相對要少一些的。

所以,儘管OLED顯示屏存在PWM調光問題,但這並不代表LCD屏就一定比OLED屏護眼。LCD屏的背光板會帶來額外的藍光,只是藍光帶來的損害相比「頻閃」更加不易察覺,所以經常會給人LCD屏看上去更護眼、更舒服的錯覺。其實無論是頻閃還是藍光,它們對於人眼的危害都是潛在的,在日常使用中還伴隨著使用時長,環境光,手機與眼睛的距離等一系列不可量化的不確定因素,這些都有可能左右你用眼的舒適度。

由此可以看出,無論採用何種調光方式,使用手機時間過長,特別是在暗光場景下觀看屏幕時間過長,都會對用戶的眼鏡帶來不適和疲勞的感覺。因此,我們在使用手機時應時刻注意用眼健康,最好十幾分鐘左右就轉動眼球,向遠處眺望。長時間用眼後應做眼保健操以舒緩眼部壓力,常備眼藥水以滋潤眼球。

相關焦點

  • 開啟DC調光就能護眼?千萬別被套路了
    伴隨屏幕尺寸的不斷增大以及用眼時間的增長,我們經常發現,在使用一段時間手機後,眼鏡會出現乾澀、刺痛等問題,進而還會影響睡眠質量,甚至導致頭痛、視力下降等健康問題。因此,經常會有論調倡導大家儘量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話雖沒錯,但這並非是本篇文章的討論重點,筆者想跟大家聊聊,在替代手機的下一代硬體誕生之前,怎樣用手機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對眼睛的危害。
  • 眾多大廠跟進的DC調光是什麼?
    「黑鯊專有全程DC調光,不辣眼」 並自稱是「這個星球你能買到的最好的AMOLED屏」,這是何等的自信?
  • 如何成為一款護眼顯示器 調光和藍光很重要!
    現在市面上的顯示器產品有非常多,它們大都宣稱自己擁有護眼功能,不過這些功能真的對我們的眼睛有所幫助嗎?不妨來看看這篇文章!不看時長說傷眼其實有點危言聳聽。要知道我們的眼睛一直在接受各種反射光,顯示器中最具有能量的其實就是顯示器的藍光問題,一般顯示器中LED發光源中的藍光會對眼睛造成傷害,藍光是長最短、能量最強、最接近紫外線的高能短波藍光,它對眼睛造成的傷害是永久性的。不過藍光造成的傷害和用眼時長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不是長期盯著屏幕造成的傷害還是非常小的。建議長期用電腦辦公的人群最好還是帶上放藍光眼鏡。
  • DC調光是個什麼鬼?這篇文章總算給說明白了!
    業內普遍認為低健康風險的頻閃範圍應該在1250Hz以上,但有些人只要頻閃頻率超過200Hz就沒什麼感覺,而有些人哪怕面對1500Hz的頻閃,大腦和視網膜組織仍能檢測到並作出反應,具體表現就是眼睛疲勞和偏頭疼的問題。如果手機屏幕的頻閃頻率始終在你身體的耐受線以下,長時間的注視能不難受嗎?
  • 「護眼神器」防藍光眼鏡真能護眼嗎? 專家:並非人人適用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護眼神器」防藍光眼鏡真能護眼嗎&nbsp&nbsp&nbsp&nbsp專家稱可過濾部分有害藍光,並非人人適用&nbsp&nbsp
  • OLED屏不辣眼 眾多大廠跟進的DC調光解析
    「黑鯊專有全程DC調光,不辣眼」 並自稱是「這個星球你能買到的最好的AMOLED屏」,這是何等的自信?還有,為啥屏幕還會辣眼?目前許多旗艦機,都採用了三星的OLED屏,大家是否有這個體會?那為啥OLED屏幕不用DC調光呢?
  • 手機「護眼模式」,真的能護眼嗎
    雖然大部分手機都能開啟「護眼模式」,但是「護眼模式」真能護眼嗎?手機護眼模式真的有用嗎?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先來看看長時間使用手機會給眼睛造成哪些傷害:一、容易引起乾眼症正常情況下,人們通過眨眼使淚液在眼睛表面均勻分布形成淚膜,起到滋潤作用。
  • 手機自帶的護眼模式真的能保護眼睛嗎?
    我們知道手機的藍光,是對眼睛極其有害的光線,在短時間內也許沒事,但是玩手機的時間太長,就會引發眼睛疲勞,能量的累積還會令視網膜的感光細胞發生氧化損傷,導致視功能衰退,出現視物模糊,甚至近視度數加深的情況。所以如果可以減少藍光進入眼睛,是有一定的護眼作用的。
  • 護眼投影儀、抗藍光眼鏡,真護眼嗎?
    人民日報指出,我國青少年近視率排名世界第一,幾乎每3個人中就有一個近視。近視率的攀升也讓不少商家看到了商機,推出了什麼護眼儀、護眼投影儀,抗藍光眼鏡等,更有商家推出恢復視力的保健品。那麼這些產品都有用嗎?護眼護眼,到底怎麼做最護眼呢?
  • 滴眼藥水、換綠色壁紙、手機護眼模式,這些護眼方法真的有用嗎?
    雖然大家都知道,少看電子產品就能緩解眼酸;可是網際網路時代,大人辦公、孩子學習都離不開電子產品。更何況手機、平板這麼好玩,怎麼可能放棄!那手機、平板、電腦離不開,眼睛酸脹、模糊該怎麼辦呢?這時候,你一定會想起常聽的,「多看看綠色,能放鬆眼睛」。
  • 借你一雙慧眼,教你認清真護眼顯示器
    兩大隱形傷眼元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們日常所使用的LED燈其實有兩大隱形的傷眼元兇——短波藍光和頻閃,並且包括但不限於LED燈具,在我們日常使用的顯示器上也同樣存在,因為目前的顯示器絕大部分都是採用的LED背光。LED 背光與我們使用的其他LED燈具一樣,它會發出不同光譜的光線。
  • 喝粥真能養胃?牛奶真能助眠?是時候幹掉這些「健康謠言」了
    央視《是真的嗎》節目組,將龍井、普洱和菊花茶都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菊花茶和普洱,無論現泡還是隔夜的茶水,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均低於0.2mg/L;而龍井現泡同樣低於0.2mg/L,而放置12h和24h後,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分別是0.25mg/L、0.26mg/L。但這均低於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的,不超過1mg/L的標準。
  • dc調光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用 小米9正內測DC調光功能
    有網友提到了mura這個詞彙,是指顯示器亮度不均勻, 造成各種痕跡的現象。DC調光通常情況下可以解決色偏問題。­  什麼是DC調光?­  根據國際照明協會技術報告CIE TN006-2016定義,閃爍可以分為「閃爍、閃爍效應和幻影效應」3種,後兩者分別指觀察物體和觀察者移動時的物理效應。
  • 防藍光手機膜真的有用嗎?真的能起到護眼效果嗎?
    為了迎合大眾的需求,鋼化膜的種類也多了起來,有高清的,防指紋的,甚至還有能防藍光的。在網購或者線下選擇的時候,大家現在都傾向於廣告宣傳中具有護眼功能的鋼化膜。各大商家宣傳藍光鋼化膜,可以保護視力,是否真實可信。關於這個問題,有必要提前給大家科普一下藍光的相關知識。
  • dc調光和pwm調光哪個好區別在哪 DC調光是什麼意思
    近日「DC調光」這個技術名詞在手機圈火了,黑鯊遊戲手機2在AMOLED屏幕基礎上加入了DC調光方案,支持全程DC調光,號稱屏幕不辣眼,隨著小米、魅族、vivo、OPPO、華為等廠商紛紛表示要開發DC調光,引發不少的關注,熱度討論量便驟然增加。那麼,DC調光是什麼意思?它與普通的PWM調光有什麼區別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下。
  • 闢謠|防藍光眼鏡、護眼模式有用嗎?保護眼睛更需要注意這6點
    這些操作真的有效果嗎?1. 電腦桌面調成綠色?反而可能更刺眼很多人聽說綠色養眼,於是把手機電腦平板等的屏幕統統換成了綠色。其實沒啥用,人家說的綠色護眼,指的是花草樹木。原因是:青草和樹木的青色和綠色,不僅能吸收強光中對眼睛有害的紫外線,同時還能減少因強光對眼睛所產生的耀眼。電腦手機的屏幕調成綠色和花草樹木的綠色本質是不一樣的,屏幕自己就是帶光的,又不會吸收強光。
  • 終於知道為什麼即使LCD更護眼,但多數人還是會選擇OLED了
    一般情況下,旗艦手機都會標配OLED全面屏,而LCD屏大部分出現在一些中低端產品上(蘋果除外),所以才會有很多人認為OLED屏更加高級。熟悉硬體知識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單論護眼效果的話,LCD屏是完勝於OLED屏的。既然如此,為什麼現在的旗艦機願意配備傷眼的OLED屏呢?
  • 親,挑個護眼檯燈嗎?可以在線檢查孩子寫作業的那種
    護眼燈除了護眼還能幹什麼?你也許想不到,但小米生態鏈企業創米,幫你全都考慮到了。最近創米推出了一款極為特別的新品檯燈眾籌活動,這款名為款小白智能看護燈在長效護眼的同時,主打智能看護功能。一鍵呼叫的按鈕直接在燈座上,採用觸摸按鍵,輕輕觸碰後,檯燈會對手機發送呼叫指令,按下後手機收到消息提醒,接通後便可實現視頻通話,溝通快速且便捷。這顆1080P攝像頭具體參數為f/2.4,150°廣角,支持H.265視頻編碼,雲臺可345°手動旋轉。如果孩子不想處於被看護模式,可以手動轉動攝像頭,拒絕父母看護。
  • 央視每周質量報告:「護眼燈」真能護眼嗎?
    愛護眼睛,保護視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尤其是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在好好學習的同時保護好眼睛,就給孩子買了「護眼燈」。然而有專家指出,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很多「護眼燈」,並不能真正達到廣告上說的保護眼睛的功效。
  • 「護眼燈」真能護眼? 實驗數據告訴你真相!
    市場裡檯燈品類眾多,但有一種類型特別暢銷,那就是「護眼燈」。因為「護眼」,它即便昂貴,消費者也樂意買帳。不過,以「護眼」為名的檯燈真的能護眼?我們用實驗說話!根據國家規定,色溫可調節的led燈具,如色溫超過4000K,應有下述內容的警示語:建議夜間色溫調至4000K以下。色溫不可調節的檯燈,如果色溫標稱高於4000K的LED燈具,應包括下述內容警示語:其不適合夜晚使用。工程師利用光譜彩色照度計,對樣品檯燈進行了了色溫檢測,它是色溫數值為401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