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智慧型手機,都自帶護眼模式。
在一些APP上,比如電子書上,也有夜間模式使用。
不管是護眼模式還是夜間模式,它們的原理都是一樣的,通過調低色溫來減少藍光的強度。
我們知道手機的藍光,是對眼睛極其有害的光線,在短時間內也許沒事,但是玩手機的時間太長,就會引發眼睛疲勞,能量的累積還會令視網膜的感光細胞發生氧化損傷,導致視功能衰退,出現視物模糊,甚至近視度數加深的情況。
所以如果可以減少藍光進入眼睛,是有一定的護眼作用的。
使用專門測量手機光譜的儀器——分光光譜儀,來看看開啟手機護眼模式之後,藍光究竟有沒有衰減,藍光能減少多少?
護眼模式測量結果
打開護眼模式前後的手機光譜,如上左圖。從這個測量結果來看,開啟護眼模式後藍光衰減了22%,雖說藍光的峰值沒有明顯降低很多,但還是有減少一些藍光,所以護眼模式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但是開啟護眼模式之後,減少藍光危害的同時,屏幕也會出現變暗變黃的問題,這可能會導致用眼更費勁或加深近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屬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指出,無論是黑屏模式、夜間模式、護眼模式,都是透過降低屏幕亮度,以減少亮光對眼睛的刺激。面板光色變暗,或可減少長期使用的累積傷害,但如果光色太暗,用眼恐要更費力,加深近視度數。
當屏幕變暗時,光線太弱,會導致眼睛的瞳孔異常緊張變大,想要增加進光量,這無意之中也增加了更多的藍光進到眼底,使得藍光傷害更嚴重。同時瞳孔長時間一直張大,會導致眼睛疲勞犯困,用眼更費力。
所以還是不建議使用護眼模式來保護眼睛。如果自己經常玩手機電腦,這類高藍光來源的電子產品,最好還是使用專業的護眼方法,戴上防藍光眼鏡。
好的防藍光眼鏡,可以真正降低手機電腦的藍光,減弱藍光對眼睛的危害,同時不會有護眼模式屏幕變暗變黃的問題。在晚上的時候,也可以防止房間的LED燈產生的藍光傷眼。
你自己或者身邊的朋友,有24小時全天候開護眼模式的習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