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越來越發達的社會,不管是在商場裡,飯店裡,還是大街上,幾乎人人都有一臺手機,手機的出現也極大地便利了我們的生活,感覺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行動支付的出現更是讓我們發現了手機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很多事情都能通過手機支付完成,聊天、工作、學習我們都需要用到手機,這也就增加了我們眼睛和手機屏幕的接觸率,對很多人來說,每天眼睛看到最多的就是手機屏幕,勢必會對眼睛造成一定傷害,但是目前很多手機都搭載了護眼模式,那護眼模式是不是真的能夠保護我們的眼睛呢?
護眼模式有一部分廠商是通過修改屏幕色溫而達到的。色溫是定義光源顏色的物理量,我們通常稱的暖光色溫較低,冷光則色溫較高,手機廠商通過增加黃色調等方式使屏幕手機變「黃」,形成柔和的黃光屏幕模式。隨著人們對自己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在選購手機的時候也會注意屏幕的材質和傷害,因此很多手機廠商開發了護眼模式,並且在發布新機的時候將通過德國萊茵護眼認證作為一大賣點。
長時間使用手機會對眼睛造成傷害,最常見的就是容易引起視疲勞和近視,長期看手機閃爍的手機屏幕容易刺激眼睛引起酸脹不適等視疲勞症狀,長時間近距離看手機會影響眼部調節功能,使青少年近視加深。另外,長時間使用手機還容易引起乾眼症,正常情況下,人們通過眨眼時淚液在眼睛表面均勻分布形成淚膜,起到滋潤作用。玩手機時由於注意力過於集中,自然眨眼次數大大減少,對淚膜的形成造成了影響,從而會引起眼部乾澀等症狀。
那所謂的手機護眼模式真的能夠保護我們的眼睛嗎?答案是不一定,如果僅僅通過調整色溫增加屏幕黃色調而不改變用眼習慣,用眼距離環境光照強度等其他因素的情況下,長時間看手機仍有可能對眼睛造成傷害,並不能真正達到護眼的作用。
要保護好我們的眼睛,還是需要我們改變自己的用眼方式和用眼習慣,多參加戶外活動,每天白天戶外活動兩小時,有助於減少近視發病率,每隔40到45分鐘,放鬆一下眼部,養成做眼保健操的習慣,注意燈光的亮度要穩定無閃爍,光線要柔和均勻無眩光,保持合適的用眼距離,做到這些,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我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