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現在的很多智慧型手機都有一個「護眼模式」,其中iPhone叫做「Night Shift」,三星就直接叫做「護眼模式」。
很多小夥伴都會啟用這個功能,而開啟這個功能之後,大家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屏幕會變黃變暗,光線柔和些,沒有那麼偏白。
那麼這個護眼模式的原理是什麼,究竟能不能護眼?先說原理,所謂的「護眼模式」,其實是減少屏幕的藍光,從而減少對眼睛的傷害。
藍光是什麼?藍光是指液晶屏幕發出的波長在400nm—500納米之間的光,這部分的光線能夠直接穿透眼睛的角膜和晶狀體,到達視網膜,從而誘發眼睛疲勞、乾眼、生物鐘紊亂等不適症狀。
而「護眼模式」則是調節屏幕色溫,讓藍光減少,利用的是紅和黃光柔和產生光線,所以我們看到屏幕會變黃變暗就是這原因。
但事實上,經過很多機構的測試,一般智慧型手機在開啟「護眼模式」下,藍光是會減少,但不會真正的完全沒有,減少比例大約在30%-40%左右。
這就意味著還有原本6-7成左右的藍光一樣會傷害你的眼睛,只是情況稍好一點,沒有原來那麼嚴重了而已,同時由於「護眼模式」會導致屏幕變暗,所以眼睛的負擔也會相應的增加。
可見,綜合起來看,「護眼模式」能夠減少藍光對眼睛的傷害,但卻並不是萬能的,只能部分減少,所以日常我們還是要注意用眼的,不是開戶了「護眼模式」就萬事大吉了。
另外減少藍光還有一些辦法,比如藍光的膜啊,藍光眼鏡啊,這些都能夠有效的減少藍光,但都不是可以百分百的防止藍光的,只能一定程度上減少。
前幾天,我看到某國產品牌的廣告,說研發了護眼晶片,能夠通過CPU智能控制屏幕來減少藍光,從而達到護眼效果,至於是真是假,我就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