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首臺3.0T磁核共振成像系統投用 醫院承諾:磁共振檢查3天完成

2021-01-07 瀟湘晨報

中國義烏網1月5日訊(記者 龔書弘 通訊員 金南星 編輯 童曉)1月1日,經過一系列安裝調試培訓,浙大四院備受矚目的3.0T磁核共振成像系統正式投入使用。據了解,這臺高端磁共振是浙中地區最先進的磁共振設備,也是義烏地區唯一一臺3.0T磁共振。

浙大四院是浙中百姓家門口的省級醫院,新設備投入使用後,2臺磁共振設備同時運行,每天8:00-22:00提供不間斷檢查服務,將徹底改變排磁共振檢查預約隊伍長、等候時間久的局面。

「新年伊始,我院影像醫學中心向社會大眾鄭重承諾,除增強MRI等特殊情況外,門診、住院病人核磁共振均能在3天內完成。」浙大四院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醫院引進的是最新發布的高端磁共振新品——SIGNA TM Architect 3.0T,具有70cm大孔徑,能夠實現精準臨床科研成像,支持更複雜、高清的成像技術,帶來高質量、高效率的成像能力。

「精準醫療,影像先行,無論是患者體驗,還是從更深層的影像精準重建角度來看,這款機器都帶來了顛覆性的創新,讓醫生在應對各類疾病影像診斷時,更加有信心。」上述負責人表示。

依託於高端機器的強大功能,浙大四院影像科可以開展技術含量更高的影像檢查,例如過去不能做的小腸MR大範圍檢查現在已經可以開展,讓有需求的患者在義烏本地就可以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免去了前往杭州帶來的種種麻煩,就醫體驗跨越式提高。

【來源:中國義烏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河源市公立醫院首臺3.0T磁共振(MRI)落戶河源市中醫院
    24日上午,河源市公立醫院首臺3.0T磁共振(MRI)啟用儀式在河源市中醫院舉行,來自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專家、市領導及相關醫護人員共20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河源市公立醫院首臺3.0T磁共振(MRI)啟用儀式活動現場。黃敏立攝。
  • 江蘇首臺智慧型生命感知磁共振在中大醫院投入使用
    無需屏氣、噪音更小、圖像更精準、一鍵定位……近日,江蘇省內首臺擁有各種智慧型功能的生命感知磁共振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已投入使用。這個「讓設備配合患者」的最新3.0T磁共振檢查不再冷冰冰,而是化身成暖心「大白」,因為它最懂醫患的心。
  • 我院引進廊坊市首臺「3.0T高端超導磁共振」
    這是廊坊市首臺3.0T高端磁共振成像系統,搭載了 此醫療重器的引進,使我院成為全省唯一一家同時擁有三臺超導磁共振,其中包括一臺「3.0T超導磁共振」儀器的縣級醫院。
  • 全市首臺!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啟用3.0T磁共振儀
    近日,惠州首臺西門子3.0T磁共振儀在市中心人民醫院完成裝機調試並正式投入使用。據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相關負責人介紹,與傳統磁共振儀相比,3.0T磁共振儀掃描速度更快、圖像清晰度更高、後處理功能更加強大。
  • 市人民醫院新增一臺3.0T超高場磁共振
    國產3.0T頂級磁共振成像系統投入使用 磁共振檢查可以提供豐富的影像診斷信息,是目前臨床上最先進、最重要的輔助檢查之一,具備無輻射、精準高效及軟組織解析度高等多項優勢。近日,梅州市人民醫院新增一臺上海聯影公司的光梭uMR780 3.0T 頂級磁共振成像系統,已正式投入使用。
  • 太和縣人民醫院開展3.0T磁共振下的臂叢神經成像技術
    前些日子,56歲的王大爺因車禍外傷到太和縣人醫院治療,醫生檢查後發現他的左側上肢活動障礙,肌肉完全麻痺,觸診肌肉完全沒有收縮力,醫生根據豐富的臨床經驗,懷疑是左側臂叢神經損傷,王大爺到磁共振室做了臂叢神經檢查,成像顯示左側C5-T1臂叢神經根斷裂,及時發現接受治療,避免了嚴重的後遺症。
  • 2019年我國磁共振成像行業發展研究
    磁共振成像是一種較新的醫學成像技術,國際上從1982年才正式用於臨床。在近40年的時間裡,磁共振成像技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已與X線成像、超聲成像、核醫學成像並列構成影像學四大檢查手段。
  • 2分鐘完成整個人體掃描! 全球首臺全景動態PET-CT成像系統落戶中山...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4月24日報導:掃描速度提高40倍,2-3分鐘即能完成整個人體完全掃描成像。日前,全球首臺全景動態PET-CT成像系統 uEXPLORER探索者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完成裝機,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這臺2米長的全球首臺全景動態PET-CT成像系統可一次實現整個人體的全景採集,並完成所有組織和器官同時成像。
  • 2019年我國磁共振成像(MRI)行業發展研究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聲明:本文為火石創造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網站、公眾號等轉載需經授權。磁共振成像是一種較新的醫學成像技術,國際上從1982年才正式用於臨床。
  • 飛利浦醫療保健發布全新一代3.0T磁共振
    巨大的病人檢查負荷,如何精益求精?個性醫療時代的到來,如何精確定量?這是目前影像學界熱議的話題。 作為醫療影像行業的全球領導者,飛利浦於2012年推出全球首臺全數字磁共振 Ingenia,實現了業界首創的數字線圈、數字接口與全程數字傳輸,突破了傳統磁共振模擬信號源的瓶頸,最終保證獲得原始圖像信號的100%真實還原。
  • 昆明市兒童醫院再添「重器」 3.0T光速科研磁共振投入使用
    為滿足廣大患兒就醫需求和醫院科研需求,經過前期安裝、調試、機組全系統測試、人員培訓後,昆明市兒童醫院引進的飛利浦 3.0T 光速科研磁共振Ingenia CX投入使用,該設備具備業內頂尖的梯度場強和切換率、未來的新技術全數字、獨特的四維多源發射技術,壓縮感知技術、科研軟體APT成像、高清微米成像、心臟脂肪定量成像。
  • 女性的守護天使:金醫Skyra3.0T磁共振乳腺精準檢查
    金鄉縣人民醫院最新引進的西門子全新一代Skyra3.0T磁共振自10月20日開機以來,最大限度利用其高組織對比度、高信噪比圖像、高掃描速度等優勢性能,已為427例不同病症的患者進行了全方位、更精細化的影像檢查服務,與原有1.5T磁共振同時運行,形成優勢資源互補,現已成為我院臨床精準治療強有力的
  • ...磁共振?隱藏功能打破傳統禁忌,滬上首臺全自動抗磁共振起搏器植入
    今年73歲的黃先生(化名)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被診斷為房室傳導阻滯,植入起搏器是救治病人的唯一有效手段。讓黃先生沒有想到的是,他意外成為了上海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考慮到黃先生的年齡和基礎疾病狀況,專家們為他植入上海首臺全自動抗磁共振起搏器。
  • 植入起搏器,不能做磁共振?隱藏功能打破傳統禁忌,滬上首臺全自動抗...
    今年73歲的黃先生(化名)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被診斷為房室傳導阻滯,植入起搏器是救治病人的唯一有效手段。讓黃先生沒有想到的是,他意外成為了上海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考慮到黃先生的年齡和基礎疾病狀況,專家們為他植入上海首臺全自動抗磁共振起搏器。
  • 市一醫院完成滬上首臺全自動抗磁共振起搏器植入手術...
    然而據統計,50%-75%的患者在置入起搏器後有進行磁共振檢查的需求,但傳統的心臟起搏器在接受磁共振檢查時會發生參數紊亂、電極穿孔甚至死亡風險。近年來雖有磁共振兼容起搏器問世,但其核磁檢查流程非常繁瑣,為醫護和患者帶來很大不便。
  • 磁共振成像能否取代CT成像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最近有好多患者及其家屬認為磁共振沒有輻射,又顯示的很清楚,還能多方位成像,優點那麼多,不理解為什麼醫生還讓他們來回折騰?做了CT還要做磁共振檢查?做了磁共振還要做CT呢?
  • GE醫療發布3.0T磁共振新品 SIGNA Pioneer Elite
    GE國產智造引領第二代磁體均勻度水平近5年來,雖然國內市場磁共振設備的保有量持續上升,3.0T高場強磁共振的保有量年增長率超過20%,但整體保有量仍然偏低,腫瘤、心血管類疾病對於影像檢查量的持續攀升更是帶來對磁共振掃描速度、更早期發現病灶的大量需求。
  • 「壓縮時間,感知精華」西北首臺3.0T光速科研型磁共振在蘭大二院...
    ingenia cx 3.0t中國甘肅網5月21日訊 (本網記者 王莉文)近日,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核磁共振科再添新「武器」,西北地區第一臺超高端臨床科研型磁共振飛利浦Ingenia 3.0T CX(以下稱:3.0T CX)光速磁共振正式投入臨床使用。
  • 上海首臺新一代高端核磁共振機在閔行誕生 已在這家醫院投入使用
    但是當他不得不用到這個機器的時候,一定是希望能用到質量最好、體驗舒適、檢查結果最快、性價比最高的產品。一款名為」盛世「的新一代1.5T高端磁共振已「橫空出世」。這項由東軟醫療研發成功的創新技術就誕生在位於閔行的紫竹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其上海首機即將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閔行分院投入使用。
  • 高唐縣人民醫院先進設備(一)|美國GE Signal超導3.0T核磁共振
    ▲美國 GE Signal超導 3.0T 磁共振3.0T磁共振成像無輻射,軟組織解析度高,多方位成像,是腦與脊髓病變的首選檢查方法。它具有掃描速度快、圖像清晰度高等特點,由於其掃描層更薄,更有利於捕捉到微小的病變結構,通過進行多方位三維處理,提高病灶的檢出率,為疾病的早期診斷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