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臺新一代高端核磁共振機在閔行誕生 已在這家醫院投入使用

2021-01-13 瀟湘晨報

大多數普通人聽到「核磁共振」幾個字時,內心會本能地抗拒或者說恐懼。但是當他不得不用到這個機器的時候,一定是希望能用到質量最好、體驗舒適、檢查結果最快、性價比最高的產品。

一款名為」盛世「的新一代1.5T高端磁共振已「橫空出世」。這項由東軟醫療研發成功的創新技術就誕生在位於閔行的紫竹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其上海首機即將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閔行分院投入使用。

「實現全身各部位的穩定高清成像;不但能豐富影像診斷能力,對上海放射學科的發展進步會產生很大助力」,12月26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閔行分院磁共振啟動儀式上,來自全國多家三甲醫院的學科大咖給予了高度評價。

圖片說明: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行分院盛世磁共振啟動

一次掃描可獲取8種對比圖像

代表當今高端磁共振技術

東軟與閔行的合作要追溯到2017年。2017年5月上海市和閔行區合力推動了東軟醫療全球磁共振研發中心落戶上海,不僅為上海高端醫療設備產業的發展注入新鮮活力,也助推了上海市十三五的「創新驅動發展」目標實現。

「東軟醫療將全球磁共振研發中心落戶上海,正是看到了上海在科技、人才、政策、產業鏈資源以及創新生態等多方面的優勢」,東軟醫療CEO武少傑稱,正是在這個研發中心,誕生了今天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閔行分院啟動的新一代1.5T高端磁共振——盛世。

圖片說明:位於紫竹科學園區的東軟醫療全球磁共振研發中心,新一代1.5T高端磁共振——盛世就是在這裡誕生的

此次落戶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閔行分院的NeuMR 1.5T盛世磁共振具有放心易用、圖像穩定、創新應用三大優勢,它以人性化關愛為出發點,「四心」設計讓掃描更便捷舒適;以Dixon壓脂為代表的臨床應用讓圖像更穩定;定量一鍵腦(BrainQuant)技術可快速一鍵獲得8種對比圖像(除普通對比外還包括定量成像),達到「讓臨床更科研、讓科研更臨床」的效果,代表了當今高端的磁共振技術;同時能解決70%常見疾病掃描,醫院使用率高,在醫療服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圖片說明:一般的磁共振,床的寬度在60釐米,這款寬度75釐米

成立於2004年的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三甲腫瘤專科醫院,閔行分院由復旦大學與閔行區政府聯合創立,繼承了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先進醫療經驗,也獲得了區政府直接領導的政策與資源優勢,使地處閔行地區的病人可就近享受一流專家的診療服務。在階段性的臨床試用後,閔行區腫瘤醫院影像科負責人陳雷主任稱,「它的點墨成像技術在軟組織腫瘤成像中具備非常明顯的優勢,全面提高了對腫瘤疾病的診療能力」。先進的1.5T磁共振落地後,將 在東軟醫療 研發團隊及臨床知識團隊的密切合作下, 在完成醫療工作的同時加強科研投入, 開發新的研究項目, 把科研成果切實落地, 轉化為更好的服務於腫瘤患者的武器。

先進技術誕生於紫竹科學園區

閔行首用的上海首臺裝機設備

閔行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宇劍表示,十四五期間,閔行將充分發揮 南北聯動空間戰略 優勢, 推動 新一輪更高水平 發展。 南北聯動的南部就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 紫竹高新區、 馬橋人工智慧創新實驗區及 上海航天城 等 重要高端科研 力量, 推動閔行先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 依託堅實的產業基礎, 充沛的科教人才, 豐富的載體資源,完善的基礎設施, 已形成以高端裝備、人工智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為引領的先進位造業發展格局。

上海東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作為中國大型醫療設備和醫療信息化的領導者, 2017年入 駐紫竹高新區, 是閔行區乃至上海市 生物醫藥 高端醫療器械發展的 重要力量 和主力軍之一, 通過4年的努力東軟自主研發了高端1.5T盛世磁共振, 為國家高端醫療器械 發展 做出了重要貢獻。這臺設備的研發包括定量一鍵腦等具有行業領先的創新應用技術,都是在紫竹、在閔行、在上海完成的。

圖片說明:為國家高端醫療器械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陳 宇劍表示,未來閔行將以 最大的熱忱、最優的服務、最高的效率, 進一步支持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 助力各類企業各類機構 在閔行的發展, 為上海 建設 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做出 閔行的新的 更大貢獻。

國產設備得到用戶廣泛認可

曾是國產首臺CT的創造者

據了解,東軟醫療在20餘年的發展歷程中,一直致力於推動提升醫療衛生水平,造福人民生命健康並在高端醫療設備領域全面布局,持續創新。東軟醫療作為國產首臺CT的創造者,已成為擁有數位化醫學診療設備、體外診斷設備及試劑、MDaaS解決方案、設備服務與培訓四大業務領域、九大產品線的臨床診療全面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不僅有磁共振在上海裝機,其256層CT、高端血管機以及PET/CT也都陸續落戶上海。

此次落地腫瘤醫院閔行分院的「盛世」得到了用戶的廣泛認可。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放射科主任詹松華認為,磁共振圖像的優點是對比多、序列多、臨床應用廣,缺點是掃描時間長,現在這個缺點正被東軟醫療克服,其常規影像完全可以和進口的媲美;長徵醫院影像與核醫學科主任劉士遠表示,東軟磁共振能在上海裝機,說明設備實力得到了眾多磁共振專家的認可。

圖片說明:是時候來一張圖像了

「NeuMR 1.5T盛世磁共振無論從圖像質量、臨床應用,還是功能成像等方面都具有廣闊應用場景」,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放射線科主任張惠茅教授通過線上分享了使用體會,她說目前盛世在其醫院的掃描量是每天60-80人,非常欣喜地看到它出色的BrainQuant定量成像和脂肪抑制技術。

東軟醫療表示希望未來能與更多醫院開展全方位合作,形成前沿的臨床與科研課題,推動磁共振技術在腫瘤預防、診斷、治療、康復等各方面再上新高度,造福患者、方便廣大醫生。

【來源:今日閔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陪家人看病 印度一男子慘被吸進核磁共振機
    印度一名男子在一家醫院被吸進核磁共振機,繼而吸入過量液氧死亡,當事醫護人員受到調查。這一事件26日發生在孟買市奈爾醫院。法新社和印度媒體29日援引警方消息報導,根據初步調查結果,死亡男子32歲,當時陪同家人在醫院看病。
  • 國家電投引進國內首臺最強燃氣輪發電機組,將用在上海閔行發電廠
    中國引進首臺GT36-S5型H級燃氣輪機,發生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的首日。國家電投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11月5日與上海電氣、義大利安薩爾多公司三方籤訂了燃氣輪機設備及相關服務採購框架協議,成功為中國引進第一臺GT36-S5型H級燃氣輪機。安薩爾多能源有限公司CEO朱賽佩·贊皮尼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毫無疑問安薩爾多會繼續紮根於中國市場,也銷售更多的燃氣機。
  • 上海首臺太陽能光伏發電加裝電梯投入併網運行 有望實現使用周期內...
    原標題:上海首臺太陽能光伏發電加裝電梯上午投入併網運行 有望實現使用周期內的零電費  正逢立秋節氣,今天上午,上海首臺太陽能光伏發電加裝電梯,在普陀區曹楊新村街道桂巷新村39號樓投入併網運行,不僅有望實現使用周期內的零電費,還能補貼電梯的維護保養費用,實現「讓陽光來加入我們的加裝電梯方案,使用綠色清潔能源,讓天更藍、空氣更新鮮」這一夢想。
  • 江蘇首臺智慧型生命感知磁共振在中大醫院投入使用
    無需屏氣、噪音更小、圖像更精準、一鍵定位……近日,江蘇省內首臺擁有各種智慧型功能的生命感知磁共振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已投入使用。這個「讓設備配合患者」的最新3.0T磁共振檢查不再冷冰冰,而是化身成暖心「大白」,因為它最懂醫患的心。
  • 2年縮短為6個月 政策紅利下上海這家醫院投用「放療超人」
    原標題:2年縮短為6個月,政策紅利下上海這家醫院投用「放療超人」  上海國際醫學中心放療中心內引進的美國最新一代直線加速器醫院供圖引進一臺千萬級醫用設備,以往需要2年走完流程,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只用了6個月便正式投入使用。  1月11日,國際領先的放療設備——美國最新一代直線加速器VitalBeam即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即日起,即可接受患者預約。  這得益於相關政策的出臺。
  • 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樣機在濰坊高新區誕生
    魯網濰坊8月19日訊(記者 張盟)8月18日,由濰坊新力超導磁電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樣機順利通過權威部門檢測,打破了該項技術的國際壟斷,標誌著濰坊高新區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再出新成果。
  • 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問世
    原標題: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問世   8月18日,全球首臺3.0T/850型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樣機通過了專家組檢測。它的問世不僅打破了國外技術長期壟斷,也標誌著我國高端醫療影像裝備研發已走在世界前列。   核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導磁體是核磁共振系統中最核心的部件,其磁場強度、穩定度、均勻度對系統形成的圖像影響較大。相比傳統的1.5T核磁共振系統,具有成像速度快、圖像質量高、掃描噪音小等明顯的技術優勢,使患者可得到最快捷、最精準的診斷,為疾病的有效治療贏得寶貴時機。
  • 高端體檢設備落戶海南 首臺PET/CT在301分院啟用
    南海網三亞8月27日消息(通訊員 張向東 鮑磊 南海網見習記者馬偉元)8月27日,記者從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獲悉,該醫院引進海南省首臺PET/CT,並正式投入使用,PET/CT的引進結束了海南省多年以來無PET/CT的歷史,有助於推動海南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 高端儀器被壟斷 科學家如何應對——北大核磁中心維權始末
    甘曉攝  在我國,核磁共振、電鏡、液相色譜—質譜聯用等高端科研儀器市場被國外廠商壟斷已是不爭的事實。受整體製造業水平影響,國內科研工作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依然將高度依賴進口高性能儀器設備。  除了在長期戰略上繼續加強高端科研儀器研發和生產,當科學家作為消費者遭遇「被壟斷」的種種問題時,應該採取怎樣的策略?
  • 又籤34個項目,總投資77.13億元,上海閔行招商引資位居全市前列
    立足上海、連結長三角、輻射全國 今年以來,閔行全區上下堅持「兩手抓、兩不誤」,持續加大投資促進力度,區級重點招商項目庫年內累計新增項目達286個,已確認的計劃總投資額逾2000億元,眾多投資項目紛至沓來體現了企業對閔行投資環境的認可,也體現了閔行立足上海、連結長三角、輻射全國的信心和決心。
  • 上海18家醫院購買35臺進口高端醫療設備 致力提升健康上海建設能級
    11月8日電 (記者 陳靜)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和18家上海市級醫院的代表8日與來自全球五家國際跨國醫療器械廠商及外貿代理機構的代表共同籤署了大型醫用設備集中採購協議書,意向採購金額達4.8億元人民幣。
  • 自貢首臺全身PET-CT投入使用
    自貢觀察 張潔 四川在線記者 秦勇近日,自貢市四醫院引進的高端96環超速高清PET-CT正式投入使用。該設備將探測病變的PET和解剖結構的CT有機結合,優勢互補,一次檢查可完成全身臟器掃描,能對疾病進行早發現、早診斷,從源頭上遏制疾病的進一步惡化,起到良好的「防癌」效果,是自貢市首臺PET-CT。
  • 朝陽市首臺全身PET-CT在市二院正式投入使用
    12月28日,遼寧省朝陽市第二醫院最新引進的112環數字光導PET-CT uMI 780正式投入使用。該款PET-CT配置112環數字光導PET探測器和128層時空CT探測器,一次檢查可完成全身臟器掃描,發現潛在疾患,是朝陽市引入的首臺PET-CT,全省僅有3臺。
  • 義烏首臺3.0T磁核共振成像系統投用 醫院承諾:磁共振檢查3天完成
    中國義烏網1月5日訊(記者 龔書弘 通訊員 金南星 編輯 童曉)1月1日,經過一系列安裝調試培訓,浙大四院備受矚目的3.0T磁核共振成像系統正式投入使用。據了解,這臺高端磁共振是浙中地區最先進的磁共振設備,也是義烏地區唯一一臺3.0T磁共振。
  • 珠海香洲區人民醫院引進高端磁共振設備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達為了進一步提高醫院影像專業診治水平,近日,珠海香洲區人民醫院新購置了一臺飛利浦公司1.5T磁共振機,經過安裝調試,目前正式投入使用。今年65歲的市民趙阿婆是一名康復科患者,長期左膝關節疼痛,聽說該院新引進了一臺磁共振設備,檢查更精細、清晰,她主動與醫生溝通,想使用磁共振替代CT檢查。綜合評估後,前往放射科進行了左膝關節磁共振掃描,並在兩個小時後取到了詳細的診斷報告,阿婆和家屬都非常滿意。
  • 中標| 上海電建中標上海閔行發電廠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工程...
    近日,上海電建中標上海閔行發電廠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工程項目。  閔行發電廠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示範工程規劃建設2臺468兆瓦的F級和3臺745兆瓦的H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本期規劃建設1臺2號468兆瓦和1臺3號745兆瓦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
  • 全球首臺全景動態PET-CT落戶中山醫院
    全球首臺全景動態PET-CT落戶中山醫院 2019-04-23 12參與互動    全球首臺全景動態PET-CT落戶中山醫院
  • 中國首套IMAX新一代雷射放映系統落戶上海
    中國首套IMAX新一代雷射放映系統落戶上海 點擊圖片看下一頁     上海熱線訊,昨天(8月31
  • 上海交大-閔行醫療機器人產業園啟動成立
    截止目前,產業園已有8個產業化和初創項目入駐產業園空間,產品涉及手術、康復、醫學成像、腫瘤物理治療器械等高端醫療機器人領域。林忠欽在致辭中指出,上海交大-閔行醫療機器人產業園的落成和啟動,標誌著閔行區與上海交大新一輪戰略合作又取得一重大進展這充分體現了區校雙方對產學研合作的高度重視。上海交大師資隊伍強大,科研實力雄厚,學科專業與閔行區產業發展高度契合。
  • 龍湖上海閔行天街盛大開業,TOD巨製助力城市更新
    TOD商業巨擘匯集40餘家南閔行首店龍湖上海閔行天街位於南閔行板塊,周圍集聚了上海航天城和人工智慧未來小鎮,以及紫竹高新區和閔行經濟開發區兩大國家產業園,同時,相鄰上海交通大學等3所知名高等院校、14座高級商務辦公樓,155個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