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臺全景動態PET-CT落戶中山醫院

2020-11-22 中國新聞網

全球首臺全景動態PET-CT落戶中山醫院

2019-04-23 12:43:00來源:文匯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邢天然

2019年04月23日 12:43 來源:文匯報

參與互動 

  全球首臺全景動態PET-CT落戶中山醫院

  上海「醫研產」結合再育新成果,國產尖端醫療器械邁入臨床試驗階段

  本報訊 (記者唐聞佳 通訊員齊璐璐 金曉璐)上海「醫研產」結合再育新成果:昨天,全球首臺全景動態PET-CT成像系統——uExplorer探索者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完成裝機,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作為世界上首臺可對整個人體同時進行3D顯像的醫療成像系統,uExplorer探索者將PET系統的掃描速度提高了40倍,平均2至3分鐘即能完成整個人體的完全成像,檢查時病人接受的輻射量減少至原來的1/40。

  專家介紹,PET-CT是高端PET掃描儀和先進螺旋CT設備的一體化融合,臨床將主要應用於腫瘤、腦和心血管等領域重大疾病的早期發現和診斷。值得一提的是,uExplorer探索者的研發成功和安裝使用是「醫研產」結合的又一創新成果。作為全程參與研發專家,中山醫院核醫學科主任石洪成教授介紹,去年9月中山醫院就與聯影完成了世界首批全身動態PET/CT人體圖像採集,並設計、實施了第一套核醫學專業標準的全身動態圖像採集工作流程。

  此後,中山醫院核醫學團隊與聯影技術團隊又共同挖掘該設備在臨床及科研應用的潛力,制定了首個臨床試驗研究方案。

  一個月前,中山醫院與聯影共同設計並實施符合國家標準的設備臨床驗證全部方案。中山醫院在包括場地規劃、施工、設備進場及安裝流程的設計、實施、監察和資源協調方面做了大量創新工作,確保了設備的順利安裝,也健全和完善了該系統的出廠配置和對安裝場地的標準。

  醫療創新,離不開醫院和企業的精誠合作。中山醫院副院長顧建英介紹,早在2014年,中山醫院就與聯影確定戰略合作關係,引 入DR、CT、MR、PET-CT和PET/MRI等全線醫學影像設備,建設了華東地區唯一的國產醫療設備臨床應用示範基地及精準醫學影像研究中心,共同探索「醫研產」結合的創新模式。去年10月28日,雙方共同參與協作的PET/MRI成像系統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認證,正式推向市場。

  「醫研產良性循環,將進一步助力『中國智造』診療新技術躋身國際先進行列。」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醫院院長樊嘉表示,uExplorer探索者的臨床試驗將很快展開,有望為我們揭示許多過去渴望得到卻無法獲得的信息,更好地對人體全身性疾病、微小病灶代謝變化與新藥研發展開新一輪探索。

相關焦點

  • 首臺全景動態掃描PET-CT落戶上海中山醫院
    今天,全球首臺全景動態掃描PET-CT uEXPLORER 探索者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完成裝機,即將進入臨床驗證階段。▲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顧建英一行參觀視察uEXPLORER我們第一時間趕赴中山醫院,直擊現場,完整地記錄了全球首臺uEXPLORER從入場到裝機的每一個環節
  • 全球首臺全景動態PET-CT成像系統落戶中山...
    日前,全球首臺全景動態PET-CT成像系統 uEXPLORER探索者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完成裝機,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這臺2米長的全球首臺全景動態PET-CT成像系統可一次實現整個人體的全景採集,並完成所有組織和器官同時成像。
  • 高端體檢設備落戶海南 首臺PET/CT在301分院啟用
    南海網三亞8月27日消息(通訊員 張向東 鮑磊 南海網見習記者馬偉元)8月27日,記者從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獲悉,該醫院引進海南省首臺PET/CT,並正式投入使用,PET/CT的引進結束了海南省多年以來無PET/CT的歷史,有助於推動海南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 工博會|這款全景動態PET-CT可清晰觀測藥物代謝全過程
    工博會|這款全景動態PET-CT可清晰觀測藥物代謝全過程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2019-09-19 07:38 來源:
  • 世界首款全景動態PET-CT落戶河南省醫,3分鐘檢出微小病灶
    5月29日,世界首款「uEXPLORER 探索者」全景動態PET-CT落戶河南省人民醫院並順利運行。 兩個多月來,已為一千多位患者進行掃描檢查,其中還有不少癌細胞遠端轉移、擴散全身的患者。
  • 世界首款全景動態PET-CT
    自5月 29 日,世界首款「UEXPLORER 探索者」全景動態 PET-CT落戶河南省人民醫院並順利運行以來—— 日前,河南省人民醫院影像科團隊應用全景動態PET-CT成功檢測出直徑小於5毫米的微小淋巴結轉移,並經過病理證實,這將使得腫瘤的早期診斷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 全市公立醫院首臺數位化光導PET-CT落戶省直中醫院
    20號,全市公立醫院首臺數位化光導PET-CT落戶省直中醫院。據了解,省直中醫院共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引進了這臺PET-CT設備,還將通過資源共享,讓這臺診療設備帶動株洲整體腫瘤學科的發展。市衛健委副主任 姚智輝:我們株洲這是第一臺公立醫院的PET-CT,對株洲的老百姓來說,這是個大好事,我們不用出市就能夠進行高精尖的醫療技術檢查,同時對我們株洲整體的腫瘤技術的提高,也能夠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株洲市廣播電視臺記者孫晨譯報導,編輯李晶晶整理。
  • 我市公立醫院引入首臺PET-CT
    株洲日報記者 劉瓊通訊員/譚盼盼株洲日報訊 11月20日,省直中醫院舉行了PET-CT(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開機儀式,這是我市公立醫院引入的首臺PET-CT。當天,來自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核醫學與PET影像中心、湖南省PET質量控制中心的專家就各自臨床研究領域做了專業報告,闡述了PET-CT在相關臨床領域疾病診斷治療中的應用,「隨著醫療科技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現代醫學也開始從單一的醫學模式向多元化的醫學模式拓展,精準醫療已成為發展趨勢。」
  • 上海聯影破冰美國:PET-CT全球最大市場迎來首臺「中國智造」
    圖說:聯影智能數字PET-CT在首家美國客戶處裝機,醫院設備主管在現場留影 來源/採訪對象提供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亞寧)既是發源地又擁有全球最大、最成熟PET-CT市場的美國,首次落戶了「中國智造」的PET-CT。
  • 高端全息數位化神器PET-CT落戶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通訊員 張延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冬梅10月16日上午,全球最尖端全息數位化PET-CT系統在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啟用。這標誌著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的影像檢查進入了分子影像領域!金秋逢盛會,古滕迎嘉賓。
  • 名醫工作室專科聯盟落戶寶山!家門口就能看中山醫院「一號難求」的...
    剛剛揭牌僅5個月的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吳淞醫院今天迎來「大動作」:中山醫院醫聯體包括胸部腫瘤外科聯盟、檢驗醫學聯盟和腫瘤專科聯盟等8個專科聯盟,「大國工匠」周平紅教授內鏡工作站、董健教授骨科名醫工作室「組團」落戶吳淞醫院。
  • 湖北省首臺TrueBeam醫用直線加速器落戶襄陽市中心醫院
    湖北省首臺TrueBeam醫用直線加速器落戶襄陽市中心醫院 2021年1月8日,襄陽市中心醫院舉行高端腫瘤放療設備—TrueBeam醫用直線加速器開機儀式。
  • 西安高尚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全球首款全身動態 4D PET/CT
    西安高尚醫學影像診斷中心是廣東高尚醫學影像科技集團打造的連鎖型第三方醫學影像診斷中心,中心配置有德國西門子全球首款全身動態 4D PET/CT、 128 層 4D 螺旋 CT、世界首臺掌上人工智慧CT、3.0T 磁共振、數位化 X 線攝影系統、乳腺 DR 以及多臺新一代 GE 彩色超聲等一系列專業影像診斷設備
  • 中山醫院樊嘉團隊實現肝癌診治重大突破,誕生兩項「全球首例」自主...
    醫產研「中山智造」模式誕生兩項「全球首例」自主創新研發成果。今天上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召開的論壇傳出消息:中科院院士、中山醫院院長樊嘉教授,副院長周儉教授領銜團隊,在肝癌診治領域實現兩項重大研發成果。
  • 株洲市公立醫院首臺PET-CT落戶省直中醫院 為患者帶來福音
    這一結果讓李女士如臨大敵,為此她到省內多家醫院就診,都考慮雙肺轉移瘤,但是均未找到原發腫瘤。「醫生們建議我做PET-CT檢查,但是在長沙至少要排一周的隊,來回跑很麻煩。」李女士告訴記者,經過多方了解,她得知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引進了株洲市公立醫院第一臺PET-CT,當天便來到醫院進行預約,第二天做檢查,第三天就拿到了結果。
  • 第一篇---你所不了解的PET和PET-CT(產品篇)
    1974年第一臺商業化PET進入臨床,1992年第一臺全身PET開始使用,隨著 2003年帶16排CT的全身PET-CT開始商用,全球各大廠商停止了單獨PET的生產銷售。 PET/CT作為核醫學科的新銳檢查手段,是醫學影像界的又一次革命,正如其名字裡含有的Pet(寵物)一樣,其已經成為現代核醫學科的新寵,到目前為止國內各大醫院核醫學科已經裝機200餘臺,而且隨著市場準入的門檻逐漸降低,未來有可能進入醫保或部分進入醫保以及諸如聯影等國內公司等在大型醫療裝備方面的國產化努力,其裝機數量逐漸呈現井噴態勢。
  • 全球首臺可旋轉的雙姿態核磁共振成像儀有望落戶寧諾
    眼下,全球液氦價格持續飆升。作為核磁共振超導磁體的理想冷凍氣體,液氦在核磁共振成像儀(MRI)的用量佔用了全球氦氣供應的近25%。然而自然界中氦資源含量極微,加之氦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全球氦資源中國僅有0.2%。
  • 全球首臺可旋轉的雙姿態核磁共振成像儀有望落戶寧諾
    眼下,全球液氦價格持續飆升。作為核磁共振超導磁體的理想冷凍氣體,液氦在核磁共振成像儀(MRI)的用量佔用了全球氦氣供應的近25%。然而自然界中氦資源含量極微,加之氦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全球氦資源中國僅有0.2%。因此,近年來全球各大科研機構和磁共振生產廠家都在做一件事,就是不遺餘力探索研發少液氦乃至無液氦超導MRI系統。
  • 浦東首臺「人體哈勃望遠鏡」落戶仁濟
    近2米的超大軸向視野30-40倍的超高靈敏度2.9mm的超高解析度掃描時產生的輻射劑量降低至傳統設備的1/40隻要2分鐘就能完成全身多組織器官的高清動態成像在微小腫瘤病灶檢出、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及部分非腫瘤病變的診斷中具有獨特優勢......這就是剛剛在仁濟醫院完成裝機的全景動態PET-CT
  • 人體探測的哈勃望遠鏡落戶仁濟醫院
    近日,全景動態PET—CT成像系統uEXPLORER(探索者)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核醫學科完成裝機。這臺2米長的全景動態PET—CT成像系統可一次實現整個人體的全景採集,並完成所有組織和器官同時成像。該設備問世曾被評為「2018年全球十大科學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