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公立醫院首臺數位化光導PET-CT落戶省直中醫院

2020-12-05 身邊24小時

20號,全市公立醫院首臺數位化光導PET-CT落戶省直中醫院。PET-CT是通過形態解剖信息與功能代謝信息精準融合來診斷疾病的高端影像設備,能夠一次掃描全身成像,了解體內有無腫瘤、腫瘤良性惡性、惡性腫瘤侵犯哪些部位、腫瘤治療成效如何,幫助醫生合理制定治療方案,更好地為患者健康保駕護航。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省直中醫院院長 徐偉輝:發現身體裡面最細微的病灶,對腫瘤患者療效的判斷、愈後的判斷都可以提供非常精準的診斷服務。

據了解,省直中醫院共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引進了這臺PET-CT設備,還將通過資源共享,讓這臺診療設備帶動株洲整體腫瘤學科的發展。

市衛健委副主任 姚智輝:我們株洲這是第一臺公立醫院的PET-CT,對株洲的老百姓來說,這是個大好事,我們不用出市就能夠進行高精尖的醫療技術檢查,同時對我們株洲整體的腫瘤技術的提高,也能夠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株洲市廣播電視臺記者孫晨譯報導,編輯李晶晶整理。

【來源:直播株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株洲市公立醫院首臺PET-CT落戶省直中醫院 為患者帶來福音
    這一結果讓李女士如臨大敵,為此她到省內多家醫院就診,都考慮雙肺轉移瘤,但是均未找到原發腫瘤。「醫生們建議我做PET-CT檢查,但是在長沙至少要排一周的隊,來回跑很麻煩。」李女士告訴記者,經過多方了解,她得知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引進了株洲市公立醫院第一臺PET-CT,當天便來到醫院進行預約,第二天做檢查,第三天就拿到了結果。
  • 我市公立醫院引入首臺PET-CT
    株洲日報記者 劉瓊通訊員/譚盼盼株洲日報訊 11月20日,省直中醫院舉行了PET-CT(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開機儀式,這是我市公立醫院引入的首臺PET-CT。當天,來自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核醫學與PET影像中心、湖南省PET質量控制中心的專家就各自臨床研究領域做了專業報告,闡述了PET-CT在相關臨床領域疾病診斷治療中的應用,「隨著醫療科技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現代醫學也開始從單一的醫學模式向多元化的醫學模式拓展,精準醫療已成為發展趨勢。」
  • 以「航母」助力 為發展賦能——株洲公立醫院首臺PET-CT開機儀式在...
    在省委省政府、省衛健委、省財政廳、株洲市委市政府等各級黨委政府領導關心下,在全院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省直中醫院緊扣時代脈搏,把握大勢,在株洲地區率先引進影像醫療中的「航空母艦」——數位化光導PET-CT,填補了株洲公立醫院核醫學領域的空白。11月20日上午,PET-CT開機儀式在醫院隆重舉行。
  • 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引進株洲首臺PET-CT
    11月20日上午,PET-CT開機儀式在湖南省直中醫醫院舉行。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在株洲地區率先引進影像醫療中的「航空母艦」——數位化光導PET-CT,填補了株洲公立醫院核醫學領域的空白。儀式由院長徐偉輝主持,株洲市衛健委副主任姚智輝,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核醫學與PET中心主任胡碩教授,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核醫學與PET影像中心主任、湖南省PET質量控制中心主任王雲華教授受邀出席儀式現場。
  • 河源市公立醫院首臺3.0T磁共振(MRI)落戶河源市中醫院
    24日上午,河源市公立醫院首臺3.0T磁共振(MRI)啟用儀式在河源市中醫院舉行,來自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專家、市領導及相關醫護人員共20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河源市公立醫院首臺3.0T磁共振(MRI)啟用儀式活動現場。黃敏立攝。
  • 首臺全景動態掃描PET-CT落戶上海中山醫院
    今天,全球首臺全景動態掃描PET-CT uEXPLORER 探索者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完成裝機,即將進入臨床驗證階段。全球首臺uEXPLORER落戶中山,對科研與臨床都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真正實現了醫療設備在世界範圍內的領跑,代表著中山與聯影合作的又一碩果。未來,中山將與聯影繼續攜手,在創新之路上不斷前行。」
  • 高端體檢設備落戶海南 首臺PET/CT在301分院啟用
    南海網三亞8月27日消息(通訊員 張向東 鮑磊 南海網見習記者馬偉元)8月27日,記者從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獲悉,該醫院引進海南省首臺PET/CT,並正式投入使用,PET/CT的引進結束了海南省多年以來無PET/CT的歷史,有助於推動海南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 全球首臺全景動態PET-CT落戶中山醫院
    全球首臺全景動態PET-CT落戶中山醫院 2019-04-23 12 2019年04月23日 12:43 來源:文匯報 參與互動    全球首臺全景動態
  • 高端全息數位化神器PET-CT落戶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通訊員 張延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冬梅10月16日上午,全球最尖端全息數位化PET-CT系統在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啟用。這標誌著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的影像檢查進入了分子影像領域!金秋逢盛會,古滕迎嘉賓。
  • 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結果出爐,寶安中醫院(集團)獲評國家監測...
    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結果出爐,寶安中醫院(集團)獲評國家監測指標等級A等 2020-07-11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朝陽市首臺全身PET-CT在市二院正式投入使用
    12月28日,遼寧省朝陽市第二醫院最新引進的112環數字光導PET-CT uMI 780正式投入使用。該款PET-CT配置112環數字光導PET探測器和128層時空CT探測器,一次檢查可完成全身臟器掃描,發現潛在疾患,是朝陽市引入的首臺PET-CT,全省僅有3臺。
  • 全市首個數字天象廳落戶光明小學
    全市首個數字天象廳落戶光明小學 這裡可以真實感受各類「天文奇觀」 發布日期:2019-11-04 08:38 信息來源:嘉興日報瀏覽次數: 記者日前從南湖區教育體育局獲悉,全市首個數字天象廳已正式落戶光明小學。據悉,該天象廳也是浙江省為數不多的準專業性的數字天象廳之一。  這幾天,光明小學操場邊矗立起了一個白色半圓形球體,它就是即將落成的「光明天象廳」,將為渴望天文知識的孩子們打開一扇探索星空的窗戶。  2015年,光明小學配置了第一臺天文望遠鏡,孩子們開始和天文結緣。
  • 21家公立醫院的亂收費花招被揭穿!
    首發|福建新消費自今年5月以來,福建省寧德市市場監管局開展公立醫院違規收費問題專項治理,重點檢查全市公立醫療機構2018年1月以來的醫療服務收費情況據了解,寧德共有公立醫療機構155家,其中21家普遍存在的違規收費行為有分解收費、超標準收費、重複收費、套高項目收費、收取一次性低值耗材的費用。
  • 順利完成高難度橋小腦區腫瘤切除手術 省直中醫院神經外科走在省內...
    株洲新聞網8月3日訊(通訊員 李鑫 唐奇勇 張倩 記者 向胤蓉)7月31日,省直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金海泉教授帶領團隊順利完成一例顱內巨大左側橋小腦區腫瘤切除術,完全切除病變,這是省直中醫院神經外科手術技術難度的又一次拓展,也標誌著省直中醫院的顱內腫瘤手術在神經外科領域走在了省內前沿。
  • PET-CT落戶安陽開機儀式暨分子影像精準診療與新技術應用論壇大會...
    8月8日, PET-CT落戶安陽開機儀式暨分子影像精準診療與新技術應用論壇大會在安陽迎賓館隆重召開,副市長李長治出席,市衛健委主任王永斌、中國抗癌協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樊衛、河南省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韓星敏、中國抗癌協會核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楊輝、山東省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楊國仁、河南省抗癌協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高永舉、河南省腫瘤醫院PET-CT主任楊建偉、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區總經理李秀勤和市直
  • 世界頂尖儀器落戶駐馬店這個醫院!快看是哪?
    世界頂尖儀器落戶駐馬店這個醫院!快看是哪?1月18日上午,豫南第一臺3.0T定量圖譜核磁開機儀式在駐馬店市中醫院舉行。河南省人民醫院朱紹成教授,河南省中醫一附院張嵐教授,駐馬店市中醫院副院長呂洪範、工會主席王淑平、副院長楊冰、紀檢書記陳曉軍及駐馬店市中醫院中層領導、市縣醫院的相關科室主任共300餘人參加了開機儀式。會議由駐馬店市中醫院副院長楊冰主持。
  • 速讀長三角:上海市一醫院啟用華東地區首個「零X線導管室」
    上海 傳統造影或被取代:市一醫院啟用華東地區首個「零X線導管室」近日,華東地區首個標準化X Ray-Free綠色電生理導管室(以下簡稱「零X線導管室」)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正式啟用,並順利完成一臺「綠色
  • 公立醫院在道義與營利間徘徊
    「你說現在的公立醫院,是政府辦的醫院嗎?」廣東省一位三甲醫院院長反問記者。他所在的這家醫院一年可以獲取將近1000萬元財政補貼,約佔醫院每年總支出的10%,同時,每年還可以獲得市醫保中心近100萬元的醫保獎勵(相當於純利潤)。
  • 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引進首臺彩色光譜CT:火眼金睛辨早癌
    2020年07月06日 18:32:12 來源:中新網福建 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引進首臺彩色光譜CT  中新網福建新聞7月6日電(記者 吳晟煒)近日,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健康管理(治未病)中心成功引進彩色光譜CT
  • 全市醫學影像雲中心初步建成 17家市級醫院接入雲中心,放射類影像...
    重慶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李珩 實習生 王玉英)9月15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衛生健康委獲悉,全市醫學影像雲中心已初步建成,17家市級醫院接入雲中心,醫生可以跨院調閱放射類影像數據,讓患者少跑路,也讓病情診斷更為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