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公立醫院引入首臺PET-CT

2020-12-01 瀟湘名醫

株洲日報記者 劉瓊

通訊員/譚盼盼

株洲日報訊 11月20日,省直中醫院舉行了PET-CT(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開機儀式,這是我市公立醫院引入的首臺PET-CT。

據悉,PET-CT主要用於腫瘤分期、活性定位、療效隨訪、診斷復發、腫瘤篩查、腫塊定性。此外,它還可用於神經系統疾病(癲癇、早老性痴呆、帕金森氏病),在心血管系統(心肌存活評價)、炎症和感染病灶定位等多個方面,也有較大的潛力。

當天,來自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核醫學與PET影像中心、湖南省PET質量控制中心的專家就各自臨床研究領域做了專業報告,闡述了PET-CT在相關臨床領域疾病診斷治療中的應用,

「隨著醫療科技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現代醫學也開始從單一的醫學模式向多元化的醫學模式拓展,精準醫療已成為發展趨勢。」省直中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院引入PET-CT,旨在打造以腫瘤診療為特色的「強專科、大綜合」品牌,為健康株洲建設貢獻力量。

【來源:株洲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全市公立醫院首臺數位化光導PET-CT落戶省直中醫院
    20號,全市公立醫院首臺數位化光導PET-CT落戶省直中醫院。據了解,省直中醫院共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引進了這臺PET-CT設備,還將通過資源共享,讓這臺診療設備帶動株洲整體腫瘤學科的發展。市衛健委副主任 姚智輝:我們株洲這是第一臺公立醫院的PET-CT,對株洲的老百姓來說,這是個大好事,我們不用出市就能夠進行高精尖的醫療技術檢查,同時對我們株洲整體的腫瘤技術的提高,也能夠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株洲市廣播電視臺記者孫晨譯報導,編輯李晶晶整理。
  • 高端體檢設備落戶海南 首臺PET/CT在301分院啟用
    南海網三亞8月27日消息(通訊員 張向東 鮑磊 南海網見習記者馬偉元)8月27日,記者從解放軍總醫院海南分院獲悉,該醫院引進海南省首臺PET/CT,並正式投入使用,PET/CT的引進結束了海南省多年以來無PET/CT的歷史,有助於推動海南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 株洲市公立醫院首臺PET-CT落戶省直中醫院 為患者帶來福音
    這一結果讓李女士如臨大敵,為此她到省內多家醫院就診,都考慮雙肺轉移瘤,但是均未找到原發腫瘤。「醫生們建議我做PET-CT檢查,但是在長沙至少要排一周的隊,來回跑很麻煩。」李女士告訴記者,經過多方了解,她得知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引進了株洲市公立醫院第一臺PET-CT,當天便來到醫院進行預約,第二天做檢查,第三天就拿到了結果。
  • 以「航母」助力 為發展賦能——株洲公立醫院首臺PET-CT開機儀式在...
    在省委省政府、省衛健委、省財政廳、株洲市委市政府等各級黨委政府領導關心下,在全院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省直中醫院緊扣時代脈搏,把握大勢,在株洲地區率先引進影像醫療中的「航空母艦」——數位化光導PET-CT,填補了株洲公立醫院核醫學領域的空白。11月20日上午,PET-CT開機儀式在醫院隆重舉行。
  • 河源市公立醫院首臺3.0T磁共振(MRI)落戶河源市中醫院
    24日上午,河源市公立醫院首臺3.0T磁共振(MRI)啟用儀式在河源市中醫院舉行,來自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專家、市領導及相關醫護人員共20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河源市公立醫院首臺3.0T磁共振(MRI)啟用儀式活動現場。黃敏立攝。
  • 全球首臺全景動態PET-CT落戶中山醫院
    全球首臺全景動態PET-CT落戶中山醫院 2019-04-23 12 2019年04月23日 12:43 來源:文匯報 參與互動    全球首臺全景動態
  • 首臺全景動態掃描PET-CT落戶上海中山醫院
    今天,全球首臺全景動態掃描PET-CT uEXPLORER 探索者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完成裝機,即將進入臨床驗證階段。▲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顧建英一行參觀視察uEXPLORER我們第一時間趕赴中山醫院,直擊現場,完整地記錄了全球首臺uEXPLORER從入場到裝機的每一個環節
  • 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引進株洲首臺PET-CT
    11月20日上午,PET-CT開機儀式在湖南省直中醫醫院舉行。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在株洲地區率先引進影像醫療中的「航空母艦」——數位化光導PET-CT,填補了株洲公立醫院核醫學領域的空白。儀式由院長徐偉輝主持,株洲市衛健委副主任姚智輝,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核醫學與PET中心主任胡碩教授,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核醫學與PET影像中心主任、湖南省PET質量控制中心主任王雲華教授受邀出席儀式現場。
  • 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引進首臺彩色光譜CT:火眼金睛辨早癌
    2020年07月06日 18:32:12 來源:中新網福建 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引進首臺彩色光譜CT  中新網福建新聞7月6日電(記者 吳晟煒)近日,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健康管理(治未病)中心成功引進彩色光譜CT
  • 朝陽市首臺全身PET-CT在市二院正式投入使用
    12月28日,遼寧省朝陽市第二醫院最新引進的112環數字光導PET-CT uMI 780正式投入使用。該款PET-CT配置112環數字光導PET探測器和128層時空CT探測器,一次檢查可完成全身臟器掃描,發現潛在疾患,是朝陽市引入的首臺PET-CT,全省僅有3臺。
  • 濟南:市屬公立醫院調整醫療服務價格 CT、磁共振檢查費擬下調
    跟隨駐濟省(部)屬醫院取消醫用耗材加成的步伐,濟南市屬各級醫療機構已於10日取消了醫用耗材加成,但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還在試行階段。  市屬各級公立醫療機構取消醫用耗材加成   據了解,按照省政府和省醫療保障局的統一要求,濟南市醫療保障局起草了《關於取消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加成調整部分醫療服務價格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時間為12月10日至12月16日。
  • 自貢首臺全身PET-CT投入使用
    自貢觀察 張潔 四川在線記者 秦勇近日,自貢市四醫院引進的高端96環超速高清PET-CT正式投入使用。該設備將探測病變的PET和解剖結構的CT有機結合,優勢互補,一次檢查可完成全身臟器掃描,能對疾病進行早發現、早診斷,從源頭上遏制疾病的進一步惡化,起到良好的「防癌」效果,是自貢市首臺PET-CT。
  • 阜陽首臺方艙CT終於來了,這個「大傢伙」太厲害了
    近日,阜陽市人民醫院這個「大傢伙」亮了,阜陽首臺方艙CT來了。10月23日,一個像貨櫃一樣的特殊裝備——方艙CT,正式進駐阜陽市人民醫院南區,待安裝調試完畢後將正式投入使用,這也是阜陽市首臺方艙CT。
  • 第一篇---你所不了解的PET和PET-CT(產品篇)
    1974年第一臺商業化PET進入臨床,1992年第一臺全身PET開始使用,隨著 2003年帶16排CT的全身PET-CT開始商用,全球各大廠商停止了單獨PET的生產銷售。 PET/CT作為核醫學科的新銳檢查手段,是醫學影像界的又一次革命,正如其名字裡含有的Pet(寵物)一樣,其已經成為現代核醫學科的新寵,到目前為止國內各大醫院核醫學科已經裝機200餘臺,而且隨著市場準入的門檻逐漸降低,未來有可能進入醫保或部分進入醫保以及諸如聯影等國內公司等在大型醫療裝備方面的國產化努力,其裝機數量逐漸呈現井噴態勢。
  • 成都西北門醫療資源再次升級,又一國家公立三甲醫院正式開診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石小宏)6月30日上午,位於成都市金牛區與郫都區交界處的成都三六三醫院犀浦院區正式開診,成為犀浦首家三甲醫院。三六三醫院犀浦院區位於郫都區犀浦校園路東段550號,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功能於一體的國家公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據了解,三六三醫院是在1972年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籌建,1979年正式開診,為西南醫科大學非直管附屬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區域聯盟中心醫院。武侯院區與犀浦院區佔地面積共計近百畝,規劃床位近2000張。
  • 全市醫學影像雲中心初步建成 17家市級醫院接入雲中心,放射類影像...
    「這就意味著不同醫院的醫生可共享這些電子病歷。」梅政成說,普通市民也可以通過電子健康卡查詢自己以往的就診信息。目前,我市已基本實現貧困人口發放電子健康卡全覆蓋。去年,我市還啟動了全市醫學影像雲中心建設,目前已實現17家市級醫院放射類影像數據集中存儲和跨院調閱功能,推動數字醫學影像雲服務創新發展,醫生可以院內和跨院查看x光片、ct等。
  • 公立醫院在道義與營利間徘徊
    「你說現在的公立醫院,是政府辦的醫院嗎?」廣東省一位三甲醫院院長反問記者。他所在的這家醫院一年可以獲取將近1000萬元財政補貼,約佔醫院每年總支出的10%,同時,每年還可以獲得市醫保中心近100萬元的醫保獎勵(相當於純利潤)。
  • 全球首臺全景動態PET-CT成像系統落戶中山...
    日前,全球首臺全景動態PET-CT成像系統 uEXPLORER探索者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完成裝機,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這臺2米長的全球首臺全景動態PET-CT成像系統可一次實現整個人體的全景採集,並完成所有組織和器官同時成像。
  • 打響公立醫院改革攻堅戰
    全國政協委員董協良建議,推動公立醫院走向「法人化」。在「法人化」的制度環境中,所有公立醫院同衛生行政部門脫離行政關係,成為完整意義上的獨立法人。   「溫家寶總理在第一任總理報告中提出五項醫改大政策,公共衛生、醫保覆蓋面問題、解決醫療資格問題、基本藥物目錄,四項都成功了。如今卻只有公立醫院的改革沒有成功。」
  • 我市有44個省級首臺(套)裝備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黃文珍 通訊員陳默涵)記者從市工信局獲悉,日前,2020年福建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與智能製造裝備認定名單確定,74個企業產品進入名單,其中我市有15個產品入列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與智能製造裝備,數量位居全省第二。截至目前,我市累計已有44個產品獲評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與智能製造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