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化石燃料環繞地球一周,太陽能飛機「Solar Impulse」的挑戰【2】

2020-11-24 人民網財經頻道

翼展超過波音747

而且,因為機體要搭載乘員,單是輕是不夠的。還必須具備強度,採用足以抵禦陣風、氣壓和氣溫變化的結構。經過不斷摸索,我們最終找到了滿足上述要素的答案。

——應運而生的就是下圖中的飛機吧。

一眼就可以看出,太陽能飛機的機翼非常長。翼展為72米,比波音747-8I的68.5米還要長。機翼上安裝了約1.7萬個吸收太陽能發電的太陽能電池單元。單元產生的電能用來驅動四臺最大功率為17馬力的馬達,左右各兩臺,多餘的部分儲存在蓄電池中。

每臺馬達的最大輸出功率約為17馬力。配合輸出功率,螺旋槳的轉數降低到了525轉/分鐘。在夜晚的時候,為了最大限度減少耗電,飛機的飛行高度會從8500米逐漸下降到1500米,像滑翔機一樣飛行。

與機翼相比,機體本身的長度極短,類似於滑翔機的形狀。這樣做的目的都是為了減輕重量,總重量只有2300公斤。僅相當於一輛乘用車的重量。電池、馬達和太陽能電池板佔據了大部分重量,單是電池就達到了633公斤。因此,為了最大限度減少多餘的重量,實現輕量化,機殼材料採用了碳纖維。

信息技術當然也得到了充分利用。機體信息利用傳感器逐次採集,在對數百個以上的參數進行實時分析後,發送給飛行員和管理系統。環球飛行的關鍵——放電和充電的平衡隨時受到監控,按照飛行條件,調整到最佳的輸出水平。

有制約才有發展

——項目的進展可謂是一波三折。

皮卡爾:現在技術上依然有需要克服的課題,今後估計還會出現其他課題。但反過來說,正是因為存在制約,才催生出了新的創新。

當然,單靠我們的團隊無法解決所有的課題。開發也藉助了外部的幫助。核心開發組大約有50人左右,除這部分人員外,還有80位技術夥伴,以及超過100位的外部專家提供了支持。

為了這個項目,還有不少企業無私地提供了技術幫助。提供通信設備的通信公司瑞士電信為我們專門開發了飛機上配備的超輕量小型基站。使飛行員在飛行之中,能夠隨時隨地通過衛星手機進行通話。

對於太陽能單元技術、機殼材料、馬達、電池等技術,合作企業的援助同樣不可或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Solar Impulse是一項打破了國家和企業界線的大型項目。

——請問提供支持的企業有哪些?

皮卡爾:因為項目始於瑞士,所以主要夥伴是瑞士的大型企業。包括了化學企業Solvay、高級鐘錶企業歐米茄、在日本也開展業務的迅達、設備企業ABB等70多家企業。

除此之外,維珍集團的創始人理察·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等名人也以個人名義給予協助,美國谷歌等跨國企業也在2013年宣布提供支持。日本企業中,豐田的當地法人贊助了普銳斯。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Solar Impulse項目的創意雖然來自瑞士,但實現藉助了全球各地企業與個人的力量。

——正式飛行即將於2015年展開,現在的準備情況如何?

我們正在以2014年完成的正式機為基礎,反覆進行測試飛行。與此同時,飛行員的訓練也已經漸入佳境。到正式飛行的時候,駕駛員要在沒有加壓的3.8立方米的駕駛艙中呆上5~6天。最高飛行高度達到8500米,睡眠時間約為1天2小時。要想在這樣的極限狀態下冷靜駕駛,需要反覆進行嚴格訓練。

首先拿出形態。批評算不得本事

——既然有這麼多的困難,為何還要繼續探險?

那是因為我們需要展現這樣一個理念:難題是可以解決的。在過去,沒有任何一個專家相信不使用化石燃料的飛機能夠實現。但我們逐漸使其成形,所以想法也發生了改變。

因此,展示形態非常重要。倘若只是討論和批評,是個人就能辦到。這個項目一旦成功,無疑將會成為能源產業的轉折點。

正式飛行的時間定在2015年4月,出發地為中東地區。如果計劃順利,飛機將會在4月下旬前後穿越日本上空。

就個人而言,我希望讓更多的日本企業了解我們的活動。並且成為我們的夥伴。2014年是瑞士與日本建交150周年。對於雙方進一步加深關係,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我衷心期待在飛行成功之後,在富士山旁做一次紀念飛行。(日經技術在線!供稿)

相關焦點

  • Solar Impulse 2:這架飛機將僅用太陽能環遊地球
    2的工作團隊透露,太陽能飛機Solar Impulse 2有望實現零加油全球飛行,目前,團隊透露了旅程的航線並且有望在3月份實現飛行。——這架「打了雞血」的不需要燃料的飛機自然是根本停不下來的,可是飛行員們可不是「太陽能」版的,他們需要休息時間和補充能量。
  • solar impulse
    solarimpulse 本專題為雷鋒網的solar impulse專題,內容全部來自雷鋒網精心選擇與solar impulse相關的最近資訊,雷鋒網讀懂智能與未來,擁有solar impulse資訊的信息,在這裡你能看到未來的世界。
  • Solar Impulse 2太陽能飛機停飛,因為電池過熱……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一直關注Solar Impulse 2的動態,在它橫跨太平洋打破記錄的飛行之後,其全球之旅暫時停止了,原因是電池問題。近日,在一份聲明中,Solar Impulse團隊表示,這架太陽能飛機上的電池存在過熱的問題,在從名古屋飛往夏威夷期間產生了「不可逆的損壞」。這架飛機現如今仍在夏威夷,而且得呆上數月時間進行維修,恢復飛行的時間需要等到來年春天。在聲明中,Solar Impulse表示,在從日本起飛的這段旅程中,飛機的發熱比預期的速度更快。
  • Solar Impulse 2太陽能飛機:環遊世界已經啟程
    一名團隊成員對其處女航感到十分滿意。Solar Impulse 2淨重5000磅(約合2268千克),翼展比波音747要長一些,但它極其環保——零排放。因為它的機翼覆蓋著太陽能電池板,能為四個電池提供電力。飛機的起動速度可以達到90碼(144公裡/時),接近專業賽車的速度。
  • 太陽能飛機Solar Impulse 2明日將開啟環球航行
    網易科技訊 3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由瑞士設計的第二代太陽能飛機Solar Impulse 2將於明日開啟環球之旅,全程均以太陽能為動力。如果天氣允許,飛機將在阿布達比當地時間清晨起飛。這次環球航行原定於本月初,但由於天氣不利,計劃推遲。此次飛行大約將耗費5個月時間,全程達21748英裡,分為12段完成。伯特蘭•皮卡德(Bertrand Piccard)和安德烈•博爾施伯格(André Borschberg)將共同承擔500小時的駕駛任務。
  • 史丹福大學開發太陽能電池散熱技術,可使模塊溫度下降18度以上
    【相關新聞】 【氫社會的真實】(三)日本提倡的氫產業金字塔 【氫社會的真實】(二)日本領跑家用燃料電池 零化石燃料環繞地球一周,太陽能飛機「Solar Impulse」的挑戰 三菱化學:有機薄膜太陽能電池將在「零能耗建築」上大顯身手
  • 太陽能飛機Solar Impulse 2抵達夏威夷,創下最遠飛行距離
    還記得早前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多次報導過的全太陽能飛機Solar Impulse 2(以下簡稱「SI2」)嗎?沒錯,就是那架在今年3月份開始啟動全球飛行計劃的太陽能飛機。如今外媒消息稱,在夏威夷時間 7月3號早上5時55分左右,SI2安全降落在當地的Kalaeloa機場。根據消息,SI2由日本名古屋飛往夏威夷的過程中,共費時117小時零 52 分鐘,飛了大約 7200公裡,創下最遠太陽能飛機飛行距離紀錄。
  • Solar Impulse 2:靠太陽能環遊世界第二彈
    Solar Impulse公司最近揭開了一款新型飛機Solar Impulse 2的面紗,這款飛機可以僅靠太陽能飛行。Solar Impulse 2為單座飛機,僅重5000磅(約2268千克),機翼長236英尺(約72米)。機翼由超過17000塊太陽能電池覆蓋,提供太陽能。製造者聲稱,這款飛機比其前一代效能更高,也更出色,可在5天內安全地完成橫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飛行。在去年,前一代飛機Solar Impulse僅靠太陽能驅動,完成了橫跨美國的飛行。
  • 兩小時環遊地球一周?飛機與火箭一體的新嘗試
    而且,現在已有一些高新技術公司在開發火箭與飛機一體的「飛機」,試圖在將來讓人類不到兩個小時就可以環遊地球一周,同時領略太空美景。 火箭飛機:太空飛船2號 位於美國的維珍銀河公司在研發「太空飛船2號」亞軌道飛行火箭,這架火箭與飛機一體的太空飛船身長18.3米,高5.5米,翼展有8.3米,並有機翼,最高速度可達4000千米/小時。
  • 沒耗一滴油,太陽能飛機Solar Impulse僅用23天完成環球旅行
    微信號:ilieyun)】7月28日報導 (編譯:蔡妙嫻)在阿聯首都阿布達比成功著陸後,太陽能飛機他們的旅程曾遇到過機械障礙,飛機的平均時速也只能達到美國街道的法定時速標準。不過,在經歷千難萬險後,他們還是於本周二造成結束了這場只依賴太陽能的環球飛行之旅。2015年3月9日,瑞士飛行員Bertrand Piccard和André Borschberg開始了他們的旅行。兩人在單座駕駛艙內輪流駕駛,飛越26700多英裡,歷經全球17個站,共耗時23天。
  • 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
    太陽作為人類最寶貴的能源之一,自地球的生命誕生以來,太陽就在源源不斷的為這個世界輸送著它的能量,目前,隨著地球化石燃料日益減少,各種依靠太陽能源的工具相繼出現,下面就給各位介紹這架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號稱能永久飛行,還無需燃料,下面跟巴拉排行榜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FIE | Special Column: Solar Energy Conversion (「太陽能轉換...
    FIE | Special Column: Solar Energy Conversion (「太陽能轉換」專欄)美國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的張蕾和張俊卿撰寫的綜述論文「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CO? photoreduction」總結了近年來MOFs在光催化還原二氧化碳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
  • 浙江人成功徒步環繞地球一周 耗時七年
    早在16世紀,葡萄牙人麥哲倫率領船隊,首次實現環繞地球一周。幾百多年過去,如今交通發達,環繞地球一周,似乎已只是時間問題。但你是否可以想像,曾有人僅靠雙腳和自行車,完成環繞地球一周。他叫潘德明,浙江湖州人,畢業於湖州二中。
  • 輕小型太陽能/氫能無人機發展綜述
    本文總結了輕小型太陽能、氫能無人機的發展歷程;梳理了相關的關鍵技術,並對太陽能、氫能無人機的總體設計方法和能源動力系統的發展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最後,展望了該類無人機的發展趨勢,並對所面臨的挑戰進行了預測。
  • 火箭與飛機一體的環球飛機
    而且,現在已有一些高新技術公司在開發火箭與飛機一體的「飛機」,試圖在將來讓人類不到兩個小時就可以環遊地球一周,同時領略太空美景。而混合動力火箭引擎的燃料既有固體也有液體,它不僅能產生很可觀的推力,還能跟液體火箭引擎一樣隨意操作,並且比固體火箭引擎更安全。另外,太空飛船2號有著自己的燃料「配方」。太空飛船2號的火箭引擎將用熱塑性聚醯胺(也就是俗稱的「尼龍」)作為固體燃料,同時搭配一氧化二氮、甲烷和氦氣。
  • 不用添加任何燃料 全球最大太陽能飛機飛越太平洋
    Piccard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的飛行員,這架飛機於當地時間23日上午降落在舊金山灣區,完成了飛越太平洋的壯舉。去年3月,陽光動力2號從阿布達比起飛,途經阿曼,印度,緬甸,中國,日本和美國。飛機由兩名飛行員操控,交替飛行。
  • 揭秘太陽能飛機環球飛行:只為一個願景
    飛機中途將在印度、緬甸、中國重慶、南京、夏威夷、美國鳳凰城、歐洲南部等地進行短暫停留以更換飛行員。陽光動力2號的環球旅程中,最具挑戰的當屬橫跨太平洋和橫跨大西洋的航段。橫跨太平洋由於路途過於遙遠被分割成了從南京到夏威夷、夏威夷到鳳凰城兩個五天五夜的航段,橫跨大西洋則是又一段可能持續三天到五天五夜的路程。
  • Solar Impulse 2再啟航 下一站加州山景
    從去年七月就因為電池受損卡在夏威夷的 Solar Impulse 2,如今終於完成修理,再次啟程前往下一站加州。自從去年三月自阿布達比起飛以來,SI2 已經停留阿曼、印度、緬甸、中國、日本等地,雖然接著就在夏威夷動彈不得,但反正速度從來就不是問題——SI2 的目的是環球一周,同時展示綠色能源的進展。
  • Solar Impulse 2 Completes First Ever Atlantic Crossing by...
    Solar Impulse 2 has completed the first ever crossing of the Atlantic by a solar-powered aeroplane, landing
  • 全球最大太陽能飛機完成美國旅程 已環繞大半個地球(圖)
    當地時間8月25日,瑞士西部帕耶恩,平流層太陽能飛機項目的發起人拉斐爾·多姆詹成功在一家太陽能飛機上完成跳傘,創下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