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蛇身上63條寄生蟲 市疾控:切勿生食野生蛇、青蛙

2020-12-05 杭網原創

    看到青蛙腿裡發現的寄生蟲,讓人覺得有點頭皮發麻

    杭州網訊杭州市疾控中心最近的一次調查顯示,一條蛇身上,能發現63條寄生蟲;杭州的野生青蛙25%感染裂頭蚴,這個數字在蛇類之中更是驚人的100%。市疾控中心地方病寄生蟲病防治所所長徐衛民提醒市民們:野生的蛇和青蛙,沒有完全燒熟,千萬不要吃。

    杭州野蛇100%感染裂頭蚴

    夏日來臨,青蛙和蛇類活躍起來了,愛吃野味的朋友們是不是又蠢蠢欲動了?

    為了解本地野生青蛙、蛇感染曼氏裂頭蚴的情況,本月初,杭州市疾控中心地方病寄生蟲病防治所所長徐衛民帶著5名同事到餘杭黃湖鎮進行調查,結果有點嚴重:25%的青蛙被感染,而蛇的感染率高達100%。

    疾控人員抓了三條野生烏梢蛇,還有幾袋青蛙,拿回實驗室逐只進行了解剖。

    慢慢剝下蛇皮,皮下就有白色的小蟲子像小雨點似的掉下來,用小鑷子把白色的小蟲子撿到玻璃平皿中,只見小蟲子在慢慢扭動,蛇的肌肉和內臟中也有。最多的一條蛇感染了63條曼氏裂頭蚴,最少的也有48條,長的裂頭蚴有35公分。

    在解剖青蛙過程中,在青蛙的腿部肌肉和背腹部肌肉中也有小蟲子,其中又以腿部肌肉寄生最為常見。28隻青蛙發現有7隻有裂頭蚴寄生,一隻青蛙中最多檢出9條裂頭蚴。

    吃了沒燒熟的青蛙 8歲孩子眼睛長了「腫瘤」

    為了嘗鮮吃蛙肉、蛇肉,甚至生食蛇血、蛇膽會得曼氏裂頭蚴病。

    8歲的圓圓(化名)家住淳安農村,自小就在田間撒歡,最喜歡釣青蛙、捉蝌蚪。最近,他右眼上眼眶腫脹,一開始家長以為是蚊蟲叮咬的,塗了點外用藥膏後消腫了。誰想到20多天後,眼眶又腫起來了,而且眼睛也不舒服了,塗藥膏不管用,滴眼藥水也不見好轉。

    轉到省裡的大醫院,懷疑是腫瘤,進行手術切除腫塊後,才在術後病理診斷中發現原來病因是寄生蟲。經過疾控中心技術人員辨認和血清學檢驗,確認這種寄生蟲就是一種曼氏裂頭蚴。

    徐所長說,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這名小患者在田間捕釣青蛙後,常常會自己剝皮處理,家裡燒了後吃蛙肉。因此,他很可能是吃了沒燒熟的青蛙肉或捉青蛙或剝皮過程裂頭蚴通過傷口、皮膚黏膜感染的。

    100℃高溫燒2分鐘 曼氏裂頭蚴才會死

    切勿食用沒燒熟的野生蛇、青蛙

    「要殺死曼氏裂頭蚴,起碼在100℃高溫中燒2分鐘。」徐衛民所長說。

    曼氏裂頭蚴是迭宮絛蟲的一種幼蟲,主要寄生於青蛙、蛇的體內。人感染裂頭蚴後,潛伏期長短不一,一般6~12天,經消化道感染者潛伏期長,多為1至數年。

    人感染裂頭蚴引起裂頭蚴病,其危害程度非常大,裂頭蚴在人體內隨處遊走,會導致人眼、皮下、口腔頜面、裂頭蚴病、中樞神經系統、內臟等部位的裂頭蚴病,嚴重者可致眼睛失明、癲癇樣發作或肢體癱瘓等。

    讓徐所長印象深刻的,是曾經一位31歲的周先生。裂頭蚴在他體內潛伏14年,遊走到腦部,導致他這十多年來經常會突然劇烈眩暈,手腳抽搐,然後昏迷,最後也是接受了手術治療才逐漸康復。這位周先生就經常吃爆炒青蛙,自己也曾在農田裡抓過幾次青蛙吃。

    「看看爆炒青蛙燒熟了,實際上青蛙肉尤其是青蛙腿部肌肉發達,青蛙肉的中心溫度可能還沒達到100℃,外熟裡生,仍然有機會感染裂頭蚴。因此,預防裂頭蚴病的最好辦法就是不生食或半生食蛙、蛇肉等,不生食蛇膽和蛇血,不飲用生水,更不要聽信偏方生吞青蛙和蝌蚪。」徐所長提醒大家,野味不是不能吃,但一定一定要燒熟。

相關焦點

  • 青蛙體內藏著可怕的寄生蟲
    本報訊(通訊員 施水泉 實習生 俞柳青 記者 葛婷婷)細如髮絲的白色蟲子寄生在青蛙體內,一旦進入人體,可能使人失明、癱瘓。昨天,市疾控中心公布一項調查報告,本地部分青蛙體內藏有一種寄生蟲——曼氏裂頭蚴。  省、市疾控中心和餘杭區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日前到餘杭區勾莊和瓶窯兩地進行了蛙體內曼氏裂頭蚴感染情況的調查。
  • 雲南野生動物園百條蛇冬眠結束 飼養員進行人工填食
    雲南野生動物園百條蛇冬眠結束 飼養員進行人工填食   中新網昆明2月24日電 (記者 史廣林)隨著春天的到來,氣溫逐漸升高,蛇從冬眠的狀態中醒來,爬出冬眠的洞外活動筋骨。
  • 疑吃不熟青蛙 她眼窩裡爬出一條46釐米寄生蟲
    經鑑定為曼氏裂頭蚴,醫生懷疑是吃不熟的青蛙肉而致寄生蟲侵入體內  三年前,周女士的右側面頰部結節,四處求醫無果。今年7月,她的左眼開始紅腫疼痛,感覺有東西在爬。幾天前,東莞康華醫院眼科醫生從她的左眼裡揪出一條長達46釐米的乳白色的蟲子。
  • 2歲男童生吞青蛙治癲癇 體內長出寄生蟲
    研究發現廣東感染裂頭蚴病病例國內最多吃烏梢蛇「田雞」等蛇蛙類感染風險非常高「好噁心!2歲男童生吞青蛙治癲癇,體內長出裂頭蚴寄生蟲! 」「十歲男孩頻發抽搐,原來是腦內蟲子惹的禍」……最近幾年,裂頭蚴寄生人體致病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烏梢蛇、虎紋蛙寄生裂頭蚴的 比例都在一半以上;廣東是發病病例報導最多的省份,感染人數是第二位的1.5倍。
  • 2歲男童生吞青蛙治癲癇 體內長裂頭蚴寄生蟲
    廣州日報記者王燕 攝研究發現廣東感染裂頭蚴病病例國內最多吃烏梢蛇「田雞」等蛇蛙類感染風險非常高「好噁心!2歲男童生吞青蛙治癲癇,體內長出裂頭蚴寄生蟲! 」「十歲男孩頻發抽搐,原來是腦內蟲子惹的禍」……最近幾年,裂頭蚴寄生人體致病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
  • 長沙抓獲野生蛇倒賣嫌犯 野生五步蛇200元一斤
    一條條鮮活的蛇,在商家的刀下頃刻身首分離。屏幕截圖口味蛇、姜辣蛇,長沙人愛吃蛇是出了名的。據統計,長沙日均吃蛇達10噸以上。可是你知道這些蛇從何而來嗎?6月21日,長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配合市森林公安成功抓捕專門運送野生蛇等動物的長途車輛。但令人咋舌的是,根據該協會在「護蛇行動」中掌握的信息,長沙日消費10噸蛇中,有三分之二是野生蛇。
  • 遊蛇科(黃頷蛇科)紫沙蛇屬 花條蛇屬 砂警蛇屬
    遊蛇科(黃頷蛇科)紫沙蛇屬2種小型蛇。分布於東南亞,包括印尼群島和菲律賓列島在內。棲居森林。食蜥蜴和青蛙。卵胎生。附註:此夜行性蛇種有三角形的長頭部 大眼睛和垂直的瞳孔,形似蝮蛇。以上4張為 Psammodynastes pulverulentus 茶斑蛇(紫沙蛇)花條蛇屬34種(3種無法找到圖片)小型到中等大型,身體細長。
  • 蒼鷺的身上「長」出了一條蛇鰻
    但它身上還長著另一個生物的頭。當這個神秘生物飛過時,天邊捲起狂風,且身後還有狐狸、老鷹等動物跟隨。當地居民認為是神獸轉世,紛紛抬頭致敬。,是一條蛇鰻魚。最驚悚的是這條蛇鰻是從蒼鷺的肚子裡鑽出來的。而蛇鰻是如何保證既不缺氧還能有精力「鑽山打洞」的呢?
  • 漁夫、青蛙與蛇
    哲理的故事一個漁夫看到船邊有一條蛇,口中正銜著一隻青蛙。看到垂死掙扎的青蛙,漁夫覺得它很可憐,便動了惻隱之心,把青蛙從蛇的口中救了出來。但隨後,漁夫又開始為那條蛇將要挨餓而感到難過。因為沒有什麼吃的東西,他便拿出一瓶酒往蛇的口中滴了幾滴。蛇喝了酒後高興地遊走了,青蛙也為重獲新生而高興,漁夫則為自己的善舉而感到快樂。漁夫認為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 吃青蛙 可導致眼睛失明
    據央視近日,浙江省、市、區三級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杭州餘杭區對青蛙進行了檢測,衛生部門發現,青蛙體內曼氏裂頭蚴感染的情況非常嚴重。工作人員從兩地共抓獲青蛙176隻,解剖的結果令人吃驚。  曼氏裂頭蚴是一種食源性寄生蟲,呈線型,顏色和蛙肉差不多。
  • 夢見有蛇在身上爬來爬去怎麼回事 夢見有蛇在身上爬是好是壞
    夢見有蛇在身上爬來爬去怎麼回事夢見蛇,主移徙事。《敦煌本夢書》女人夢見蛇,自己和孩子都會病倒。夢見蛇,大多都是表示性愛關係,有性需求的象徵,而如果蛇是捲曲狀的的,表示目前的你正沉溺在性愛的關係裡,另外也有疾忌心不斷增高的警告。
  • 寄生蟲入侵19歲男生大腦 這些偏方你別信
    這可絕對不是在危言聳聽,而是真實發生在小文(化名)身上的事情。19歲的他,到底是做了什麼還是吃了什麼,竟然遭遇寄生蟲入侵大腦這樣的事情?根據病情、檢查結果和以往的經驗提示,功能神經外科主任楊治權教授懷疑他頭部的異物可能是一條寄生蟲。這時,小文才回憶起2年前的一件事情。
  • 活久見,蒼鷺的身上居然「長」了條蛇鰻
    但它身上還長著另一個生物的頭。當這個神秘生物飛過時,天邊捲起狂風,且身後還有狐狸、老鷹等動物跟隨。當地居民認為是神獸轉世,紛紛抬頭致敬。咳咳,再說下去我自己可都快要信了。但是不瞞你說,當時我看到這張照片的時候,還是依然被驚到了的。這組照片來自於美國德拉瓦州的一名業餘攝影師。
  • 男子抓了一條蛇,曬圖後評論炸了!
    近日,浙江杭州蕭山一網友在網上發帖說,她的公公抓了一條「超級毒蛇」五步蛇,準備拿來泡酒喝。男子手中的這條五步蛇,身形粗壯,頭部被緊緊捏住,張開大嘴露出尖牙。發帖的姑娘說,這條蛇有兩斤多重,洗過之後被公公拿去泡酒了。她覺得老一輩喝了很多年,應該沒壞處,還能治病。然而,評論區不少網友卻對此疑慮重重。
  • 野味市場活殺買賣蛇等多種保護動物 執法部門出擊
    有觀眾向我們反映,在嘉興市秀洲區新塍鎮的鎮郊結合部,有一個不正規的馬路菜場,攤位上賣的菜,基本上都是野生保護動物。是真是假,記者進行了暗訪。這個馬路菜場,在新塍鎮的東市梢,馬路兩側擺滿了攤位,這是兩隻刺蝟,老闆賣20塊一隻。
  • 蒼鷺的身上居然「長」了條蛇鰻
    但它身上還長著另一個生物的頭。當這個神秘生物飛過時,天邊捲起狂風,且身後還有狐狸、老鷹等動物跟隨。當地居民認為是神獸轉世,紛紛抬頭致敬。咳咳,再說下去我自己可都快要信了。但是不瞞你說,當時我看到這張照片的時候,還是依然被驚到了的。
  • 「雙節」期間,市北民警捕蛇又救鳥 結果都是國家保護動物
    丘鷸性格孤僻,喜歡獨自在黃昏時活動,主要以蚯蚓為食,平時極難見到。它廣布於北美洲、歐洲和亞洲大部分地區,在我國東北和新疆繁殖,遷徙時各地可見。目前正是丘鷸遷徙的季節。丘鷸已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也是我省重點保護動物。
  • 動物園百條蛇冬眠結束不進食 飼養員人工填食(圖)
    圖為飼養員對蛇餵食泥鰍。白拓攝中新網昆明2月24日電(記者史廣林)隨著春天的到來,氣溫逐漸升高,蛇從冬眠的狀態中醒來,爬出冬眠的洞外活動筋骨。然而,雲南野生動物園的100多條蛇雖然開始活動了,卻仍然不吃不喝,對送到跟前的食物置若罔聞。24日,雲南野生動物園的獸醫和飼養員給蛇們來了一次人工填食,幫助它們延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