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精家長在微信群飆英文髒話罵老師,只因孩子學號是14

2020-12-06 育兒網

這年頭,家長和老師一言不合就開撕的事不少見。但因為孩子學號直接飆英文辱罵老師還真是第一次見,上海一位家長的激烈不文明行文真讓人大開眼界。

在孩子的班級群裡,一位家長和老師確認自己孩子學號是不是14號,之後竟然飆出了一串英文髒話。

群裡的其他家長自然看不下去,紛紛提醒他注意文明用語。但這一勸阻卻更是讓這位家長「戲精」上身。

講真,學號只是方便學校管理。因為這就大發雷霆,講老師有問題太過分了。即便不滿,也可以和老師協商啊~這位家長還對勸阻自己的家長很不客氣。有家長主動提出換號,這位家長又覺得面子上過不去了,試圖給自己找臺階:學號安排不公開不公平。然後有家長拍老師馬屁,甚至提出應該按國際慣例取消14這個數字。這這這,戲真多!

最近,還有一個怒斥老師在班級群留言的微博引起熱議。起因就是老師在班級群裡發了2則消息,稱拿一些學習態度有問題的孩子沒辦法,希望家長能參與到孩子的輔導中來。就這樣的提醒卻招來一位家長的不滿,認為為人師表不該這麼講話。

其實,這位老師也就是提醒家長們幫助孩子端正學習態度,不然老師費再大的勁兒也很難有效果。不知道這話怎麼就戳中了這位家長的「玻璃心」?難道認為孩子上學了就等於老師和學校全權負責了嗎?!

只要外界有批評孩子的聲音,一些家長就很敏感,憤憤不平,認為自己孩子被不公平對待。這些家長可能認為自己在維護孩子,事實上最終很可能和他們的本意背道而馳,會害了孩子。若是孩子出了什麼問題,家長不能及時和老師溝通,不配合老師工作,很有可能讓老師對其敬而遠之,也許會導致自己孩子被其他孩子疏遠。學校是孩子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學會如何和老師、同學們相處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會直接影響他未來的人際關係。

如果家長對老師有情緒,那麼孩子很可能受到影響不再那麼尊重老師,聽老師話。慢慢地,老師也可能不再像以前那樣關注孩子。而孩子被老師漠視,被同學疏遠,也會慢慢不喜歡上學,不敢和人溝通交往,甚至嚴重影響日常活動。

作為家長,應努力做好孩子和老師之間的橋梁,而不是拖後腿。這裡有一些建議,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 支持,並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把老師的要求落實到實處。

2. 孩子本身有什麼問題建議私下解決,最好不要拿到班級群裡來討論,更不要用質疑的語氣質問老師。畢竟班級群是老師向家長傳達消息的地方。

3. 信任老師,不要對老師抱有敵對情緒,冷靜對待老師「投訴」。即便認為老師做法有失公允或不妥,也要克制情緒去和老師溝通。

4. 尊重老師,不拜託、不要求老師對自家孩子特殊照顧。

與您共同探討育兒及育兒有關的生活方式

相關焦點

  • 「戲精寶媽」群裡飈英文,看著都替她覺得尷尬:高級中透露著詭異
    隨著即時通訊越來越便利,基本上每個群體之間都習慣了在手機裡建一個群聊,就連學校也不例外。現在的孩子們一入學,老師們就會讓家長們加入班級家長群,目的是方便老師與家長們溝通。但是這些群的作用卻慢慢地變味、走樣了。
  • 幼兒園表演服現英文髒話 家長質疑後被踢出群
    5月10日,靜寧縣一位幼兒家長的一條朋友圈被廣泛轉發成為熱點,其原因是幼兒園訂購演出服現英文低俗字眼,家長向老師反映情況,卻被踢出群聊,一時間,網友間也是炸了鍋。王先生告訴記者,本來挺好的事,孩子也高興,結果王先生在看到樣品時卻傻眼了,「衣服款式挺漂亮,就是覺得哪裡不對勁,結果我仔細一看,衣服胸前印著反寫的英文『BITCH』,這是髒話啊,怎麼能印在衣服上?」在確認自己沒有看錯後,王先生趕緊在班級群裡向老師反映了這一情況。
  • 孩子手機被沒收家長發質疑後 班主任是這樣回復的
    現在,微信群成了老師和家長聯繫的主要方式。可以說,一個幾十、上百人的小小微信群,就是一個「複雜的江湖」。最近微博上有博主曬出了這樣一組微信聊天對話,引起網友熱議。也有人聲援班主任網友熱評:@_水凝煙_:個人還是認同老師的,校方一而再的要求不可以帶智能機,家裡還置若罔聞,本就是家長的不對,老師有情緒也正常,想想我們管一個孩子都心力交瘁,老師要管幾十個孩子,家子還不配合,還質疑,老師也是正常人,能不發火嗎@一顆戰桃:看評論就知道教師地位有多低了操的心多 挨的罵多 賺的錢少 尤其班主任 也不想想班主任管著不讓帶手機是為了誰
  • 鸚鵡被英國野生動物園除名,只因狂對遊客罵髒話...
    據悉,這五隻非洲灰鸚鵡是在8月15日同一周內被領養的,也是在疫情隔離時,它們有了獨處的機會,便在此期間互相教對方罵髒話。在隔離期過後,這群鸚鵡被放置回歸動物園的野外,從此開始不停對來往的顧客說髒話,最終被投訴,不得不重新隔離起來。
  • 小學生家長微信群的樂與苦
    繪圖/陳 靜微信的廣泛使用,衍生出了方便人們溝通交流的微信群。對於學生家長來說,家長微信群是他們手機裡不能被忽視的群之一——老師們會在群裡布置作業、通報孩子在校情況、發布重要通知等;家長們若有疑問,也會在群裡與老師溝通。
  • 「家長群」內外老師和家長各執一詞,到底誰在掙扎?
    廣州的小學二年級學生家長林麗說,老師每天都會在家長群裡總結學生的情況,上午總結孩子前一天完成作業的情況,下午總結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做得不好的學生會被老師在家長群裡「提醒」。「老師不會點出孩子的名字,但是會寫出孩子的學號,家長們私下裡把這種被老師點學號叫做『掛號』,所以,只要看到家長群發信息了,我第一反應就是擔心兒子被『掛號』了。」林麗說。
  • 「家長反對亂收費被踢群」反映了什麼
    他反映,9月中旬,班級微信群裡發了一則通知,說是為了美化教室環境,需要家長交錢,柯先生的愛人在群裡提意見說這錢不應該家長出,結果被班主任踢出群。事後,他的女兒被老師安排在最後一排,用最矮的課桌。(10月2日中國之聲)看到這條新聞,怕是很多家長都會有很強的「熟悉感」和「代入感」,隨之而來的還有一陣唏噓。
  • 男子微信群冒充老師行騙:複製頭像名字等信息,多名家長中招
    如果沒有人細心到辨別他的微信號,他就可以以假亂真,借你的口在微信裡為所欲為。  最近,黑龍江齊齊哈爾市的孔女士,就在孩子所在幼兒園的家長群裡遇到了一個假冒的老師。  冒充老師微信群裡借錢 家長被騙  前幾天,齊齊哈爾市的孔女士在她孩子所在幼兒園的家長微信群聊中看到了一條信息
  • ...分數與學號對應公布,並標明平均分和優生率。家長質疑如何區分...
    【小學老師被指按學號公布成績引家長不滿】7月19日,四川自貢,某小學三年級數學老師按學號變相公布成績引家長不滿,一家長反映該老師當眾對「考得撇」的孩子言語辱罵。家長提供的成績單上,分數與學號對應公布,並標明平均分和優生率。家長質疑如何區分優差生,「一次考試差了,就不是優生了?」
  • 杭州濱江區推出班級微信群管理規範,要求老師和家長…
    會上,市教育局根據家長、老師、校長以及專家的發言,整理出目前「家長群」存在的問題:首先,家長群太多、打卡任務繁重,釘釘群、QQ群、微信群等,大量的群消息讓家長們應接不暇,不僅耗費大量翻閱時間,還可能錯漏信息。其次,考試、作業情況在家長群裡公開點名,給學生、家長帶來較大心理壓力。
  • 網絡潮語影響孩子 小學生說"草泥馬"老師批"講髒話"
    「草泥馬」作比喻,沒想到關於「草泥馬」的對話卻被「檢舉」給了班主任老師,帶頭的孩子「不幸」被老師叫來家長予以批評。壓根兒沒想到草泥馬是髒話的孩子感到無比委屈,在家長的建議下,他寫了一篇特殊的「道歉作文」向老師加以解釋。揚子晚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隨著網絡信息的鋪天蓋地,一些帶有調侃甚至罵人性質的網絡流行語竟也不可避免地侵蝕到小學生的生活裡。
  • 罰學生寫146行拼音:太過情緒化的老師,是孩子厭學的根源!
    孩子左邊臉蛋泛紫的位置是孩子自己在教室的課桌上不小心碰的,至於老師擰孩子的說法,不過是孩子三番五次破壞課堂紀律後,老師無奈地做了一個假手勢,其整個過程教室裡的監控攝像也都進行了還原。父母愛孩子,這是本能,但盲目的護犢不僅不是對孩子好,反而會成為禍害孩子的根源。很多家長就像戲精一樣,在有老師的群裡對老師百般尊敬,在沒有老師的群裡卻對老師各種抱怨。
  • 陝西商洛初一女生稱頻遭老師髒話辱罵,家長不相信,讓孩子帶錄音筆...
    婷婷(化名):「從早上晨讀一直到晚自習,只要有他的課,基本上都會罵我一節課,少的話六七次,多的話七八次八九次那樣子,就是上著上著課,無緣無故,他想起來就罵我。婷婷(化名):「只要一接觸,老師背後就在那罵他們,說是不能跟我在一起,要是跟那二X在一塊,你們也會被傳染成二X。」
  • 是什麼原因讓家長成為了孩子的同學!成為孩子的老師?
    是科技的進步,微信惹的禍! 微信帶來了交流溝通的方便,也帶來了矛盾。 微信家長群: 試問一下誰不反對微信家長群!!
  • 讀書 | 罵髒話能減輕工作壓力?
    比如在職場上,髒話能加強同事之間的聯繫紐帶。罵髒話在減輕工作壓力甚至身體痛感的作用,勝過任何團隊建設活動。「說髒話會使人心率加快並給予大腦暴力的暗示,但也會降低實際使用暴力的概率。髒話的內涵遠不止野性的嚎叫,它們傳達的是複雜的信息、社群性的語言,承載的是個人的情感、集體的文化。
  • 小學生《髒話風波》火了,百字作文20個成語,老師看後開心一整天
    老師看完這篇作文之後,也是頗為感動,直言:「老師感到很開心,班級裡的男孩子成長為男子漢了」。還對作文中的成語運用,進行了誇讚,說小學生「妙語連珠」,對成語的運用,可以讓他開心一整天!不過家長們看到這篇作文後,就不免擔心了,孩子整天處在一個具有「髒話風波」的班級,會不會被帶壞呢?
  • 哈哈哈~海寧一家長為這事求助老師,微信群炸鍋!每個家長都要遇到
    乖兒子,老爸也不會啊…其餘家長這樣回復……小王爸爸以前自己英文就沒學好,這可難了……小李媽媽取的英文名肯定不能與別人重複,要雅致、好聽……小張媽媽現在孩子有三個名字了,大名、小名、英文名。當天的家長群裡家長取不來英文名,請求老師幫助咋回事呢?
  • 罵髒話這件事
    我有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我認為敢講髒話的男人乃是真男人真性情;明明氣到要死還憋著的就是偽君子。我知道這樣判斷人的方法是很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但是一個男人在我面前講髒話的時候,雖然我會故作矜持地說,哎呀,你怎麼講髒話。但是心裡還是熱血沸騰,立刻覺得這就是個可以託付終身的人(也許人家不願意接受託付)。我的意思並不是講說,插隊被人罵還在馬街的那種。而是「燕趙多慷慨之士」的那種遼闊的國罵。
  • 家長壓力巨大,老師無可奈何
    很多家長在感嘆「壓垮一個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的同時,繼續大倒「苦水」;而老師們也頻頻「發聲」,有人說自己到了深夜11點還在微信群裡回復家長的諮詢信息,還有人稱自己從未在家長群中給學生布置作業……隨著「家長退群」事件持續發酵,江西、遼寧等省紛紛出臺文件,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
  • 「倔強爸爸」走紅,反覆修改家長群名稱,老師哭笑不得:移出群聊
    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家長要和老師經常保持聯繫,了解他們的在校表現和學習情況。之前家長只能通過電話或者面談的方式和老師交流,現如今通訊技術發展聊天群成了家校交流的便捷工具。學校為了方便發布通知,及時跟家長取得聯繫,會讓每位班主任建立一個家長群,這樣能隨時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