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學生寫146行拼音:太過情緒化的老師,是孩子厭學的根源!

2020-12-04 曦曦媽談教育

在成長的道路上,孩子若是能夠遇到一個好老師,對孩子的整個人生而言無疑是一件幸事。但如果遇到了一個讓孩子永遠無法釋懷的老師,於孩子而言便是人生暗淡無色的開端。

女兒今年剛剛進入小學一年級,我個人挺喜歡班主任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她不止一次在家長會上提到,她絕不會強調孩子一定要寫多少排漢字,寫多少行拼音,她的原則是寫少寫好。翻開孩子在校的課堂作業本,我們發現孩子們寫得真的不多,一個生字無非就重複寫三四個而已,但老師批閱後的每一個生字都是規範書寫的。

為此,閨蜜羨慕到不行,昨天她又在群裡抱怨:「我們那個班主任老師太過情緒化了,上個星期默寫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有一部分孩子沒有寫得規矩,她一生氣就讓每個孩子每個拼音寫兩排。聲母23個,韻母24個,整體認讀音節16個,每兩行就有146行了,這對於一個剛上一年級的孩子而言,興趣啟蒙才是關鍵,如此懲罰無疑有些太嚴酷了。孩子們一個個都寫得無精打採,有的甚至累趴在家裡的書桌上了。」

老師,是孩子學習之路的領航者,按道理而言激發孩子學習興趣,應該是孩子啟蒙時期的關鍵一步。但如果孩子恰巧遇到了過分喜歡情緒化的老師,於孩子而言無疑就成了厭學的開端。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協調此關係,才能有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呢?

(1)有問題先私聊老師,不要著急的在各種場合大肆張揚。

上個月,女兒所在班級的一位男生家長,早上送完孩子之後便在校門口極其大聲地喧譁,其內容便是自己的兒子被老師打青了臉蛋。聽著那位家長的片面之詞,很多其他班的家長迅速圍了過來,紛紛好奇究竟怎麼回事兒。

她義憤填膺地告訴大家:「我兒子,一年級四班的,被老師揪青臉蛋好幾天了都不敢說,若不是昨晚逼問孩子,我竟然還被蒙在鼓裡……」據說,她還將此事舉報到了學校校長那裡,為的就是幫助孩子鳴不平。

然而,事情的真相併不是像她說的那般。孩子左邊臉蛋泛紫的位置是孩子自己在教室的課桌上不小心碰的,至於老師擰孩子的說法,不過是孩子三番五次破壞課堂紀律後,老師無奈地做了一個假手勢,其整個過程教室裡的監控攝像也都進行了還原。

父母愛孩子,這是本能,但盲目的護犢不僅不是對孩子好,反而會成為禍害孩子的根源。很多家長就像戲精一樣,在有老師的群裡對老師百般尊敬,在沒有老師的群裡卻對老師各種抱怨。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更離不開老師的教誨。如果爸媽長期在孩子面前詆毀老師,不僅有損老師的威嚴,也會是致使孩子目中無人的前期體現。有問題先私聊老師,不要著急的在各種場合大肆張揚,這樣做既保全了老師的顏面,自己也更能夠站在理性的角度上分析問題。

(2)不做老師盲目的崇拜者,引導孩子學會去除汙穢,吸取精華。

作為一個成年人,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錯的,我想在每一位家長心中,都是有一桿秤的。有的家長表面上開玩笑,嘲笑孩子把老師的話當作聖旨,但其實家長本身又何嘗不是老師的盲目崇拜者呢?

為了不得罪老師,為了老師不給自己的孩子穿小鞋,很多家長都甘願做老師的盲目崇拜者。有的老師講髒話,在聽完孩子的抱怨之後,家長不僅不會站在公正的角度看待問題,反而會責備孩子不該錙銖必較;有的老師性情急躁易動手,家長往往會將此歸結為恨鐵不成鋼的憤怒,反過來對於孩子的心聲卻不願意聆聽……

表姐的女兒剛上初一那會兒,對班主任的印象極其糟糕,孩子常常告訴表姐,班主任太沒素質和修養,張口閉口都是粗話,簡直糟糕透頂了。

表姐並沒有粗暴的怪孩子錙銖必較,首先是同情孩子的遭遇,對孩子的怨氣表示真誠的理解;其次便是引導孩子認識人無完人的事實,告訴孩子哪怕是老師,他也是有缺點存在的;最後便是教會孩子自動屏蔽老師的缺點,盡力發現老師在教學中所做的努力,使孩子對課程、對老師的喜歡勝過對老師的挑剔。

(3)家校共育,才能養出優秀的孩子。

昨天,女兒的班主任在班級群裡發了課文一和課文二的生字詞圖片,並配上文字:

「今天教了孩子們回家怎樣拼讀和組詞,以及怎麼書空,希望家長們在家要督促孩子進行鞏固。另外,自課後服務開展以來,很多家長完全放手了,其實課後服務只是在校完成了書面的作業,每天語文課都要學習新知識和完成課堂作業,所以回家必須要多讀。

請重視老師布置的讀的作業,不要回家就是看電視、玩遊戲。習慣的養成不在一朝一夕,而在日復一日的堅持,在孩子如此重要的基礎階段,希望你我共同努力!」

上周,女兒所在的班級進行了第三單元的語文科目測試,班裡竟然有考三十多分的孩子!三單元從複韻母ai、ei、ui,講到了後鼻韻母ang、eng、ing、ong,一個剛上一年級的孩子,但凡是家長課後用點心,孩子恐怕也不至於考這麼一點分數吧。

平日裡,老師並沒有布置書寫的家庭作業,周末的時候偶爾會發一兩頁練習在群裡,自願練習的家長給孩子列印出來練習即可。雖然每一次老師都把答案發在了群裡,可很多家長依然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別說核對孩子是否做正確了,哪怕孩子做漏了很多個題目,家長依然只是按部就班地拍張照片發群裡就完事兒了。

「我花錢把孩子送去學校,我就可以當甩手掌柜了」,這就是很多家長內心的真實寫照!但其實想要孩子健康成長,家校共育才是最佳選擇。

————————

您認同曦曦媽的觀點嗎?對此您又有怎樣的看法呢?歡迎跟我一起探討探討哦。

相關焦點

  • 重點中學的「好學生」出現嚴重厭學情緒,有4種原因,分班佔一種
    當有更優秀的學生出現,或者當本次考試成績差了,這些學生就顯得沒那麼「好」了!如果一個性格開朗、善於交談的學生,是不太可能有「嚴重的厭學情緒」的,因為他了解自己的成績,明白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如果學習成績上出現了一些問題,那麼他會及時地跟老師進行溝通解決,因此,這類學生基本上是不會出現嚴重厭學情緒的。
  • 睿智燈塔-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怎麼辦,如何避免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對於每個家庭來說,孩子的教育是頭等大事。可是,對於孩子而言,學習卻是一件無趣並且非常痛苦的事,甚至還很有可能出現厭學情緒,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怎麼辦,如何避免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呢?前段時間,一位家長給我們睿智燈塔的後臺留言,說他的孩子今年上三年級,一、二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還不錯,平均每科都能達到95分以上,家長也是很欣慰。
  • 學生被罰抄表情包:創新的「檢討」方式令人哭笑不得
    從學生時代走過的我們,或許都經歷或感受過老師豐富多彩的懲罰方式。上課遲到、作業沒有按時完成、不遵守課堂紀律等等學生容易犯的錯誤都難逃老師的法眼和相應的處罰,當然,懲罰不是目的,老師希望通過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適當地懲罰,讓學生改正錯誤並成長。
  • 兒子上課傳紙條被罰抄1000遍,我教兒子理解老師,卻被專家批評了
    孩子成績不好,很多父母會把原因簡單歸結為不夠努力、不夠認真。其實,很多孩子會因為不喜歡某一科老師,或者和某個同學有矛盾,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這學期以來,我兒子就和班主任比較犯衝,狀況頻出。 一、兒子與老師犯衝的日子 1、上課傳紙條?
  • 孩子厭學了怎麼辦?別著急,先聽聽教育專家怎麼說
    據家長反映,這個孩子不愛上學,不願見老師,甚至每到上學前,孩子就喊「肚子疼」、「頭痛」等以此來推脫;孩子不願做作業,一看書就犯困;雖然偶然也看書,但卻一點也「看不進去」;不願大人過問學習上的事情,對大人的詢問常用沉默代替回答,或者表現得很煩躁,亦或者轉移話題。面對這樣的一個孩子相信大家都會感到一陣頭痛。
  • 老師讓學生們寫作業,還給他們放音樂,這樣的教學方式你認同嗎
    每個學科老師,到了這個階段都比較辛苦,負責的老師還會加班。當然也不是我們真心想給學生留堂,而是想通過留堂寫作業的方式,多給孩子們一些學習的空間,也讓家長省點心,畢竟期末輔導寫作業的強度,要比日常輔導寫作業激烈多了。既然是學習困難戶,那麼老師在輔導過程中,也會身心俱疲。不好好寫作業,不專心,打擾其他同學寫作業……這些毛病,老師該怎處理呢?
  • 因為沒完成作業,被老師罰學驢叫,何至於此
    我想問一下那些學生們,你曾經被自己的老師怎樣懲罰過,有沒有那麼一瞬間覺得面子和尊嚴都沒了。我也想問一下家長們,你們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犯了錯是怎麼被懲罰的嗎?也許那些家長會說犯錯就應該被罰,可你知道自己的孩子被罰得有多誇張和絕望嗎?
  • 把臉畫在後腦勺,被老師罰畫100張素描,誰看到老師的良苦用心?
    事情大概是這樣的,該小哥為了在課堂上玩手機看漫畫,竟然在自己的後腦勺上畫了一張人臉,架上眼鏡,使人看了就覺得是一張真實的臉,然後自己背對著黑板坐著,堂而皇之玩起手機,以為這樣就能夠瞞過老師,結果還是被睿智的老師,被抓個正著,並罰畫100張素描
  • 雲南老師逼迫學生摔手機,老師被停職:根源不在於手機,而是誘惑
    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確實不應該將手機帶進學校,老師對於學生帶手機進學校的情況,應該加以糾正、指導,這無可厚非。筆者還記得自己上學的時候,如果被老師發現帶手機去學校,老師都會選擇沒收,交給學生的家長或者幫學生保管,但是你想像不到,竟然會有老師強迫學生自己將手機摔壞,並錄下視頻。
  • 因為遵循了4個原則,我才敢大膽地去罰學生,新老師可以學起來
    愛心這種東西,泛濫了,到處都是了,學生時時能享受到了,其實一點價值也不會有。真正要想讓「愛心」在教育上起作用,必須要有一個前提——這個孩子很缺愛。這時,老師稍微展示一點兒「愛心」,才會有效果。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既然罰是教育裡無法避免的一件事情,那我們怎麼才能罰得安全一點兒?
  • 小學生寫作文 老師:下雪了學生可以先推雪人,再寫作文
    前幾天,我們這兒下了一場大雪,大雪紛紛揚揚,學生都很高興。之前也下過幾場小雪,可是雪太小了,這一場雪下了兩天,而且比較大,校園裡到處都是厚厚的積雪,學生下課了,都開心的在操場上玩耍,打雪仗。上午還是紛紛揚揚,下午雪停了,語文老師準備讓小朋友寫作文。對於鄉村的孩子來說,寫作文真的是太難了,很多小朋友會說不會寫。作文課是兩節課,共計八十分鐘,本來第一節課老師講如何寫作文,這次老師也不講了,決定第一節課讓學生玩一節。
  • 補習學校不準學生帶手機違者罰1千,律師:學校不能以罰代管
    學生們說,學校不讓帶手機,被發現要罰款1000元,所以在超市存手機的人很多,保管費5元,周末取回。&nbsp&nbsp&nbsp&nbsp一位學生家長說,每次學生進校門,都有10個左右的老師在門口檢查。雖然學校規定帶手機進校被發現一次罰款1000元,但還是有孩子把手機偷偷帶進學校。有的孩子把手機藏到鞋墊底下,有的女孩把手機放到內衣裡。
  • 老師體罰學生致吐血?劇情反轉令人心寒!毀掉孩子的是誰?
    劇情反轉了,正義並沒有遲到太久,可是過程卻讓多少老師寒心!先來看看這位家長是如何欺負老師的這位小朋友是被老師罰跑步,監控顯示孩子還是走走停停完成的,回家時狀態良好。但是家長心疼了!我們看看這位劉姓家長的一波波操作吧:第一波:該家長發了大量孩子在醫院走廊的照片,照片上孩子看起來有氣無力,還發了大面積帶血的紙巾照片。發文說老師體罰學生導致孩子吐血。
  • 學生犯錯,老師避免「波紋效應」?掌握3點,對學生進行正確懲戒
    正文字數:1892字閱讀時長:約6分鐘每個班上總有那麼幾個調皮搗蛋的學生讓老師頭疼,但有時老師往往是好事辦壞事、用錯了方式方法,結果往往不太理想。記得學生時代有一次上課時,一個經常擾亂課堂紀律的男生又出來興風作浪,老師忍無可忍沒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就隨手拿起手邊的書捲起來敲了那個男生的腦袋幾下。
  • 家長退群「鬧上」央視,兩者之間的矛盾根源,是老師不負責任嗎?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就已經做好了被「批評」的準備,但我仍舊想為那些愛崗敬業的老師們伸張正義。我堅信好老師居多,也反對家長跟風式對教師進行道德綁架,希望兩者之間矛盾能儘快化解。
  • 校園「冷暴力」現象普遍 應試教育成根源
    72.4%的受訪者承認自己在上學期間遭受過老師的冷暴力。最常見的3種教育冷暴力類型:70.4%為嘲諷挖苦型,69.7%為漠不關心型,66.1%為訓斥型。追問:暴力隱性化,根源在應試網上有個流傳很廣的帖子,發帖人是「樹枝上的月亮」,寫的是孩子遭遇教育冷暴力後的受傷與無助:「我還很清楚地記得那是兩年前的一天,我們班要上公開課,在上課之前,我們班的很多同學都被警告:『上課的時候要表現精彩』,可是我真不爭氣,我那節課讓老師失望了,是很讓老師失望的那一種,我的心裡一直很內疚,因為我一直都是一個好學生
  • 瀋陽:老師用小篆體為學生寫姓名貼(圖)
    瀋陽:老師用小篆體為學生寫姓名貼(圖) 網友齊贊「有才到驚呆」 作者:丁寧 聶焱鑫 2018-03-13 07:17   來源:瀋陽晚報
  • 小學生被罰寫生字走紅,老師氣得火冒三丈,網友:像道士畫的符咒
    文|小易育兒達人不知道你有沒有留心觀察過,自己家的小學生都是咋寫作業的?有時候老師留的家庭作業,語文寫生字部分總是寫不完,要不就是糊弄著寫完,第二天交上去不合格,老師還會罰寫,這樣一來二去,孩子對寫生字就失去了信心。這不就有一個小學生因為「發寫生字」走紅,把老師氣得火冒三丈,網友看到都直呼:簡直像道士畫的符咒,你那不成是想「詛咒誰」?
  • 家長感慨:給孩子當「槍手」寫作文真的太辛苦
    近日,某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家長會上,一位班主任就誠懇地告誡家長,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明年能夠上「一批次」初中,就要利用這個假期幫助孩子寫幾篇「一類文」,這是助考最有效的辦法之一,因為「單憑孩子自己的實力,是很難達到『一類文』的要求的」。面對老師如此誠懇的話語,我們該驚訝,還是感嘆?是驚訝老師的「奇思」,還是感嘆升學考試的「多艱」?
  • 小學生被罰抄名字100遍,爸爸看後笑了:這就是2分鐘的事
    對很多孩子來說,最可怕的噩夢就是寫作業和罰抄。雖然一個詞也就兩三個字,但是在氣頭上的老師罰起來少說也有幾十遍,再快的速度也得寫幾個小時才能夠搞定。學生調皮了,老師會採取怎麼樣的措施讓孩子們「長記性」?應該有不少人都經歷過被老師罰抄名字的痛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