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核電站要把剩餘的熱能排入大海,為何不給南方供暖?

2020-10-11 罐頭芝士

導語:為什麼核電站要把剩餘的熱能排入大海,為何不給南方供暖?

對於核能,相信大家都已經多少有了解了,這是一種情結能源,現在也已經逐漸進入到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了,現在我們國家已經修建而成並且也已經投入到商用的核電機組已經有34臺了,不過對於核電站對於核能的利用率是在百分之三十三左右,省下的大部分能量是會排回大自然當中,可能在這時候就會有很多朋友產生疑問了,為什麼要將這剩餘的接近百分之七十的能量給浪費掉呢?為什麼不能夠給南方供暖嗎?

確實我們可以感受到在冬日裡的寒冷,在北方有暖氣,雖然他們的室外非常寒冷,但是室內是溫暖的,而南方在冬天是室內室外都很冷,還有不少網友調侃道,進入家裡是越來越冷,家裡還沒有室外來得暖和。為什麼不將剩下的百分之六十用來給南方供暖呢?

其實不僅僅是核電站會有這樣看起來十分浪費的現象,傳統的火電站也存在著這樣大量的浪費情況。整體上來看都是由於現在我們的技術對核能的掌控力並不足,技術是制約著我們的關鍵,我們在導出核電站的熱能時候避免放射性物質進入到管道當中也就需要在原油的環路基礎上加上一個環路,隔絕用戶和放射性物質。

核裂變反應是會產生大量的熱量低,需要穩定的冷源來進行冷卻的,目前我們還是使用海水來作為一個冷源冷卻,那麼如果說給南方供暖的話,則是變成使用供暖管網來進行冷卻,這時候需要技術上的一大提高,一旦出現了洩漏問題,核電冷源是會受到嚴重威脅的,在這當中不僅僅是技術需要考慮,還需要考慮到成本問題。而且現在我們對於核能供暖方面的研究還是比較匱乏的,所以也就沒有使用給南方供暖來將供暖管網作為一個核能冷源。

再者就是南方供暖沒有太大的必要性,南方的冬天算是比較溫暖的,雖然說冷,但是也沒有冷到需要暖氣的程度,或者是說需要供暖的天數比較有限,大部分核電站距離人群密集地區還是比較遠的,假設進行供暖的話,需要去鋪設極長的隔熱管道,經濟成本有些高,與其使用核能來進行供暖還不如使用或火電來給住戶進行供暖來得實在,當然了對於其他國家也是會有核能供暖的例子,像是德國的格賴夫斯瓦爾德核電站之前就有一頓啊時間愛你是使用核能來供暖的。但是後來也是因為這一個核電站並不符合西方的一個安全標準,最後核電站退役了。目前來看,雖然和點讚是有著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熱能是浪費掉了,但是相比起其他的一些發電方式,核能發電還是有著自己獨特優勢的。

成本其實也並不是最為主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安全問題最重要,核電站需要穩定的冷源來冷卻,假設真的使用了供暖管網來進行冷卻,這時候管線發現洩漏了,核電冷源收到的威脅是很大的。通過利用核電站部分餘熱進行供暖的話,整體脫離了使用海水冷卻存在著很多大風險,至少還是需要有海水作為備用冷源。

再來就是關於冷源穩定性的問題了,水的比熱容會比較大,收到天氣的影響也比較小,雖然天氣溫度會有變化,但是也並不是很大,水的溫度變化還是比較小的,這也就是東部沿海地區溫差比新疆地區溫差小的原因。東部地區並不會出現「早穿棉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的場景。那麼使用海水來進行冷卻則是最為穩定的,這時候供暖就會收到天氣的影響。

其實我們都是希望能夠用來供暖,然後將熱能最大化使用,但一些現實問題確實是我們需要考慮的,整體上考慮下來還是覺得使用海水作為一個熱能的冷源會比較合適,所以說目前在技術還沒有那麼先進的情況下當然還是選擇海水來作為冷源,而不是選擇給南方供暖。確實需要承認的是我們都是希望能夠最大化去發電,不浪費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這些熱能,但是技術也是需要慢慢提高的,如果在更早之前我們就連核能發電的技術都沒有,那時候跟現在相比,現在也已經是進步和多了,未來我們也是會在技術上、成本上逐漸的加強,讓我們可以最大化的使用,最大化的發電。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核電站多餘熱量不能作為冬日暖氣,卻要白白排入大海?
    為什麼核電站多餘熱量不能作為冬日暖氣,卻要白白排入大海?冬天是一個特別寒冷的季節吧,一到冬天的時候大家都要穿上自己的保暖內衣內褲然後外面還要套個外套。有的比較怕冷的朋友或者老人穿得就更加多了。尤其是北方更加的冷,南方因為是熱帶地區還好一點。
  • 核電站60%能量都浪費了,為什麼不給南方供暖,要白白排入大海?
    很多朋友都不清楚為什麼核電站要建在海邊或者河流旁邊,這是因為核電在發電時會燒開水形成水蒸氣,再推動汽輪機工作後經過冷卻成水重新進入水蒸汽循環,因此核電站用來冷卻的水也會被大幅度加熱,需要大量的湖水或者海水來冷卻,但這些熱量都是白白流向大海或者湖泊了,這有多浪費?為什麼不拿來取暖?
  • 核電站中超過60%的熱量都被排入大海,為什麼不用來給南方供暖?
    很多朋友都不清楚為什麼核電站要建在海邊或者河流旁邊,這是因為核電在發電時會燒開水形成水蒸氣,再推動汽輪機工作後經過冷卻成水重新進入水蒸汽循環,因此核電站用來冷卻的水也會被大幅度加熱,需要大量的湖水或者海水來冷卻,但這些熱量都是白白流向大海或者湖泊了,這有多浪費?為什麼不拿來取暖?
  • 福島核電站周邊地下水中放射物超標,日本政府此前擬將核汙水排入大海
    這是第一次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的地下水中連續檢測出氚。報導稱,氚也包含在自然界的雨水等物質中,但是濃度不到1貝克勒爾。團隊成員小豆川勝見認為,氚的起源只能是福島第一核電站。研究團隊同時指出,需要在用地周邊採取更加嚴格的監視體制。
  • 怎麼看日本要把福島核電站的廢水倒入大海?
    01 最近在傳一個很驚悚的新聞~ 「日本將會把百萬噸福島核汙染處理汙水直接排入大海 02 為什麼除了一些自媒體,全球整體反應並不激烈呢?都被日本買通了嗎? 我不是專業的科學研究者,但從一些權威媒體的報導和基本資料的理解來看。 1. 為什麼要排入大海?
  • ...日本擬將福島核電站核汙水排入大海一事引發巨大爭議。有研究...
    【日本東電稱核廢水稀釋後能喝】最近,日本擬將福島核電站核汙水排入大海一事引發巨大爭議。有研究警告稱,福島核汙水排入太平洋或損害人類DNA,將造成嚴重長期後果。而11月3日,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日本首相菅義偉今年9月26日在視察福島第一核電站時,曾向工作人員詢問「處理後的核廢水能否飲用」,東電工作人員回應稱:「如果稀釋的話就可以喝」,但菅義偉最後並未飲用。
  • 日本要將百萬噸核輻射水排入大海
    日本要將福島百萬噸核輻射汙水全部排入大海,專家們都不太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事情! 日本大地震給了日本處理災後事故留下了一個難題,那就是核電站的汙水。當時位於日本福島的核電站在大地震被損壞,為了減少核電站的輻射不停地擴散,日本就需要不斷向裡面注入水,處理過後那些水就變成了帶有核輻射的汙水,而如何處理這些核汙水成為一個大難題。不過讓人意料不到的日本要用的卻是最自私的辦法!
  • 福島核汙水排入海裡,日本為何敢做這個決定?難道他們不怕核輻射嗎
    福島核電站洩漏事故發生快十年了,然而,核洩漏的廢水該如何處理卻成了一個難題,從好幾年前,日本就提出了要把核汙水排入大海,但是這個決定卻備受爭議,不但是鄰國不滿,就是日本本國民眾也是非常的反對。 然而,日本政府卻一意孤行,執意要把核汙水排入大海。
  • 福島核電站仍在汙染,日本決定排入海水,背後還有更大的危機
    車諾比和福島核電站的洩露,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嚴重的兩次核事故,這兩次事故的影響至今都依然存在。當這些災難拍成了電影後,人們以為災難都變成了歷史,熟不知災難帶來的影響依舊持續,甚至會影響未來的人類生存。
  • 日本政府基本敲定:直接排入大海!
    從如今的情況來看,日本政府基本已經敲定了核汙水的最終處理方案,即——將其直接排入日本東側的太平洋之中,排放計劃預計將於2022年核汙水的儲藏罐裝滿之前進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更是公開表示,處理福島核廢水的問題如今已經刻不容緩。
  • 日本無視警告,將百萬噸核汙水排入大海,歐美失聲,中方正式表態
    就像日本前環境大臣所說:「沒辦法,只能排入大海了!」據媒體報導,日本將在本月27日做出最終決定,是否將核廢水直接排入海中!雖然日方還沒有正式決定,但這件事情基本已「蓋棺定論」,排入大海是日本認為最省錢、快捷的方式。此事在多國網絡上引起熱議,日本有超過40%的民眾表示反對,尤其是日本海產行業更是強烈反對;周邊國家也不能對此事表示贊同。但一向喜歡湊熱鬧的歐美國家這次卻集體失聲。
  • 120萬噸核廢料,即將被日本排入太平洋
    因為核廢料的處理過於麻煩,成本太高,以至於核電站成為了一種既不環保,也不經濟的發電方式。因為無法處置源源不斷產生的核廢料,德國已經宣布今後不再建設新的核電站。福島核電站爆炸後,整個反應堆被炸成了篩子,到處都是裂縫。然後出現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融化的核燃料棒還在持續進行裂變反應,不斷的緩慢釋放熱能。
  • 120萬噸核廢料,即將被日本排入太平洋
    因為核廢料的處理過於麻煩,成本太高,以至於核電站成為了一種既不環保,也不經濟的發電方式。因為無法處置源源不斷產生的核廢料,德國已經宣布今後不再建設新的核電站。而在上世紀掀起了核電站建設高潮後,世界各主要強國也都很默契的減慢或暫停了核電站的建設。這一切,都是因為沒辦法解決核廢料的問題。
  • 日本要將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大海 國際組織:損害人類DNA
    2011年日本遭遇的大地震導致福島的核電站受損,為了冷卻核反應堆的燃料堆芯,東京電力用了大量海水衝刷,這些核廢水累積到了123萬噸之多。對於日本要將這些廢水排入大海稀釋的決定,綠色和平組織警告後果嚴重。
  • 為什麼北方供暖而南方不供暖?科學告訴你
    我們之所以在氣溫還是12度時不感到冷,只是因為我們或多或少做了一些防護罷了。也就是說,無論是湖南的零下四度(實際上湘北一帶的冬季平均溫度一般在四度左右),還是北方的零下十幾度,對於人體來說都已經足夠低了。人體要不感到冷,就是要在周邊環境的各要素的影響下,將體表溫度維持在12度之上,甚至是舒適溫度25度以上。而氣溫和溼度只不過是阻止我們達到這個目的的兩個等同的因素,沒有哪個有絕對影響力。
  • ...排入太平洋?韓官員:核廢水管理是影響全球海洋環境的嚴重國際問題
    【環球時報記者 嶽光 任重 郭偉民】據日本共同社等多家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基本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水淨化後含有放射性物質氚的處理水以排放入太平洋的方式來處理。最快本月內將舉行相關閣僚參加的會議最終敲定。該消息一出就引發外界對於日本福島核廢水排入海中風險的高度關注。福島核電站廢水真的只有排入太平洋這樣一種處理方式嗎?
  • 日120餘萬噸核廢水將排入太平洋?美雜誌:處理後仍有放射性成分
    【環球時報記者 嶽光 任重 郭偉民】據日本共同社等多家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基本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水淨化後含有放射性物質氚的處理水以排放入太平洋的方式來處理。最快本月內將舉行相關閣僚參加的會議最終敲定。該消息一出就引發外界對於日本福島核廢水排入海中風險的高度關注。福島核電站廢水真的只有排入太平洋這樣一種處理方式嗎?
  • 日本無視警告,上百噸核廢水恐排入大海,中方正式表明態度
    可仍有些國家不斷做出破壞水資源的舉動,近日,日本計劃將上百萬噸核汙水排放到大海中。原本世界各國就受到疫情的影響,如今日本又要公然與各國作對,這讓很多國家對日本極為不滿。可日本根本就不管不顧,仍繼續為所欲為。他們自認為各國不敢拿日本怎樣,便大行其道開始實施此汙水排放計劃。
  • 如果日本把 123 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中國會受到什麼影響?
    之所以要把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日本表示是「被逼無奈」的選擇。福島核電站「3.11 大地震」洩漏事故發生後,核反應堆損壞發生熔毀,為了給它們降溫,日本採用了水冷卻的辦法,因此產生了大量的核廢水。言外之意就是,核電站正常運行產生的核廢水和治理核洩漏產生的核廢水裡都有氚,前者產生的廢水處理達標後也可以排放,我們處理過的(核廢水/處理水)也達標了,不應該區別對待。東電今年 3 月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存儲在儲水罐裡的核廢水氚總含量約為 860 萬億貝可。
  • 日本要把123萬噸核汙水排入太平洋,核威脅距離我們有多遠?
    但根據日本媒體最近公布的消息,日本政府決定計劃將福島第一核電站儲存的100多萬噸帶有放射性物質氚的核廢水直接排入太平洋。原來在事故之後,沉入核反應堆底部的核廢料必須使用大量的冷卻水進行冷卻,再加上雨水和地下水的大量滲透,每天將產生大約180噸的高濃度放射性的核汙染水。截至今年9月,核電站周圍已經建起約1000座鋼製存儲罐,用於保存123萬噸的核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