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明天!盛大的金屬行業年會將拉開帷幕! 快來圍觀參會嘉賓名片
SMM12月2日訊:近日,PT Ceria Nugraha Indotama發布公告表示,PT Ceria Nugraha Indotama(CNI)子公司PT Ceria Metalindo Indotama(CMI)與PT Wijaya Karya(Persero)Tbk(WIKA)籤署了一份合作合同,在南蘇拉威西省科拉卡的沃洛市建設一家鎳鐵冶煉廠,計劃生產含鎳量為22%的鎳鐵。
上周五,雅加達兩家公司的管理層見證了首席董事PT CNI Derian Sakmiwata和運營總監WIKA Harum Akhmad Zuhdi的籤名。根據行政、技術、價格、資質和PT CNI的驗證,WIKA獲得了作為項目執行官的信心。「希望通過籤署這項戰略合同,PT CNI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在本國鎳的潛力,並使舊的和有限的鎳工業成為一個在未來幾年具有前景的行業。鎳商品將有望刺激賤金屬行業的增長,同時帶動國民經濟增長。」
該項目計劃位於南蘇拉威西省科拉卡的沃洛市,整個項目預計建設時間為36個月。WIKA的工作包括工程、採購、施工、調試和融資。該鎳鐵電廠的建設將包括兩個部分,生產線3和4(2×72 MVA),合同價值2.8萬億盧比和1.8億美元。產線包括196噸/小時的迴轉窯(溼噸)、178噸/小時的迴轉窯(溼噸),72MVA電爐和其他基礎設備,項目完成目標為2023年能夠達到27800噸鎳/年產量。
除CMI外, CNI子公司 PT Ceria Kobalt Indotama(CKI)也同WIKA籤署了合同。該項目內容與上述項目不同,雖都為鎳冶煉項目,該項目主要內容為紅土鎳礦溼法冶煉,預計合同價值11億美元。
CMI-WIKA合作的核心是採用HPAL技術開發鈷提取和淨化設施,預計年生產能力為10萬噸/年混合氫氧化物沉澱(MHP)(MHP中40%的Ni和4%的Co)和15.8萬噸/年的鉻。工廠的主要生產設施為360萬噸/年(幹噸)的礦石製備設施和溼法冶金廠,77萬噸/年(溼噸)的石灰石處理廠,55萬噸/年的硫酸裝置,97萬噸尾礦及其他冶煉設施。
Agung Budi宣布,在他的運營下將建設一個鎳開採和加工工廠,有朝一日將使用成熟的迴轉窯-電爐路線,將1.59%的較低品位鎳礦轉化為鎳含量為22%的鎳鐵。該冶煉廠不像印度尼西亞的其他鎳工廠使用圓形電爐,該工廠使用矩形電爐,其優勢在於,首先,由於採用浸沒式電極的設計,具有能耗更低的優勢。第二,由於矩形結構的靈活性,使用壽命更長,很好地克服了爐子膨脹的問題。第三,具有較好的鎳回收率水平。
同時,作為CKI-WIKA合作的核心的鈷提取和冶煉設施開發項目,將採用高壓酸浸(HPAL)技術,該技術已被證明可以將含0.13%的Co和1.25%的鎳的紅土鎳礦處理成混合氫氧化物沉澱物,每年可生產4萬噸鎳金屬量及4000噸鈷金屬量,該產物為生產新能源汽車電池的主要原料。
這家HPAL工廠每年的具有經濟價值的副產品是15.8萬噸鉻。由於能耗低,HPAL技術能夠使用低品位鎳礦經濟地收集鈷和鎳等有價值的礦物,從而將運營成本降至最低,鎳和鈷的回收率高達90%。
據SMM了解,該項目預計投產時間約為2023年,以上兩個項目的主要產物為含鎳量22%的Feni以及溼法中間品HMP氫氧化鎳鈷。該項目的籤署意味著印尼本土鎳冶煉項目將同中國在印投資項目一同繼續擴張,順利投產後,將為印尼本土鎳鈷冶煉行業帶來新的技術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