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津動物園的「十大明星」(圖) | ||
NEWS.SOHU.COM 2004年08月30日13:56 來源:合肥報業網 |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 ||
免費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 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 點擊進入>>> | ||
明星一:黑麂——世界首例人工繁殖 黑麂是逍遙津動物園的標誌性動物,1976年入園。 作為我國的特產動物,黑麂沒有亞種分化,分布範圍僅見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主要棲息於海拔為1000米左右的山地常綠闊葉林及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和灌木叢中。野外數量稀少,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黑麂迄今未曾在任何外國動物園展出過,國外僅有1~2件標本收藏,因此它被國際上公認為最珍貴的鹿類之一。 黑麂是麂類中體型較大的種類。一般雄雌成對在一起,活動比較隱蔽,有領域性,具有驚人的遊泳本領。主要以草本植物的葉和嫩枝等為食,更令人驚奇的是,曾在它的胃內發現過碎肉塊,表明它能偶爾吃動物性食物,這在麂類動物中是絕無僅有的。 1989年黑麂在逍遙津動物園繁殖成功,這是世界上人工飼養條件下首次繁殖,目前合肥野生動物園仍擁有世界最大的黑麂人工飼養種群,逍遙津動物園有2隻,將在9月1日搬運至野生動物園黑麂園。 明星二:白鸛——子女遍布大江南北 逍遙津動物園1980年開始飼養白鸛。 白鸛是一種常在水邊活動的大型涉禽,全長達1米以上,與鶴在外貌上頗為相似,但其站立姿態與鷺一樣,且翼尖黑色並在樹上停歇,這就足以與鶴類相區別了。 白鸛都在有樹的開闊淺水沼澤地間活動,涉水追逐魚、蛙、昆蟲,偶爾也吃小型鼠類。目前,白鸛的自然種群已很稀少,我國已於1988年將它列為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國際瀕危物種公約也已列為一類保護對象。 1987年白鸛在逍遙津動物園繁殖成功,這是世界上第二例繁殖記錄。截至今年累計繁殖成活128隻,全國各地動物園都有合肥逍遙津動物園白鸛的後代,如上海野生動物園就有10隻,秦皇島野生動物園有10隻,西安動物園有7隻,廣州動物園有4隻……8月30日第一天搬運的三對白鸛均為繁殖種鳥,將遷往野生動物園救護中心的白鸛繁殖籠。而據了解,此次動物大搬遷中年齡最小的動物就是一隻今年5月才剛剛出生的小白鸛。 明星三:丹頂鶴——國內首次繁殖成功 丹頂鶴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一帶,我國東北、朝鮮和日本也有。丹頂鶴身體高大,直立時1.5米左右,素以「三長」著稱,即腿長、脖子長和嘴巴長。性情溫順,容易飼養。每當清晨或黃昏,它總是伸長脖子發出格外清脆嘹亮「呵呵」的鳴叫,可傳至一兩公裡外,屬我國一級保護動物。 1963年丹頂鶴在逍遙津動物園繁殖成功,這在國內動物園中是首次繁殖,英國皇家動物園都對此事作了記載。8月31日,逍遙津動物園內的丹頂鶴將被搬運至野生動物園的百鳥園內。 明星四:金毛扭角羚——「秦嶺三寶」之一 這是今天將要搬遷的動物之一,產於四川,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與大熊貓、金絲猴並稱「秦嶺三寶」。第一隻金毛扭角羚是1997年從秦嶺運抵逍遙津的,雄性,此後又相繼從秦嶺、上海、西寧引來了一雄二雌。 金毛扭角羚的體型粗壯,雌雄均有角,角形彎曲特殊,呈扭曲狀,故而稱之「扭角羚」。它的肢特發達,棲息於海拔1500~4000米的山地森林中,群居生活。扭角羚看上去又粗又笨,但反應很敏銳,攀爬能力較強。以各種樹枝、樹葉、竹葉、青草等為食,隨著季節和食物基地的變化而遷移。 逍遙津動物園的這4隻寶貝將分別於8月30日和9月4日搬運至野生動物園。 明星五:黑熊——現存年齡最大的動物 目前逍遙津動物園有2隻黑熊,其中一隻已24歲,是逍遙津動物園中年齡最大的動物,據說是從野外運來的;而另一隻雌性小黑熊是2002年從太原運來逍遙津動物園的。黑熊以其滑稽的動作深受小朋友的喜歡。 黑熊主要分布於我國南北各地以及日本、朝鮮、南亞、東南亞等地,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它棲息在中、高山及深谷內的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等自然林中,一般多活動於海拔800~1600米之間,由於季節和食物條件的變化,有時也下到海拔500米或上至海拔3000米的林中取食。黑熊為雜食性獸類,以吃植物為主,也吃昆蟲如螞蟻及其他蟲蛹、小型動物,如松鼠、兔子、鳥及鳥卵等。黑熊還喜歡吃蜂蜜、靠近山邊田地上的農作物等。黑熊的視覺較差,但嗅覺和聽覺卻較靈敏。它善於爬樹,還能遊泳,也可直立行走,像人那樣坐著。黑熊有冬眠習性,其冬眠的場所多在密林深處的陽坡樹洞或巖洞裡。 逍遙津動物園的這兩隻黑熊將於9月5日搬運至野生動物園猛獸散放區,為了到它們的新家,這兩隻黑熊得先受頓麻醉之苦了。 明星六:白眉長臂猿——嗓門最大的動物 常到逍遙津動物園的遊人會知道,除了獅子的吼叫聲,最會吸引遊人的就屬這裡的白眉長臂猿了,因為它的嗓門巨大,經常會發出呼喊聲。 這也難怪,白眉長臂猿又稱呼猿,分布在雲南、緬甸、孟加拉、印度。生活於熱帶和亞熱帶的密林,群居,多在清晨和午後活動、覓食。食物主要是果實、嫩葉等,也吃昆蟲和鳥卵、雛鳥。壽命20~25年。喉部有發達的音囊,能發出響亮的聲音。屬世界珍稀動物、我國一級保護動物。 白眉長臂猿目前野外僅存200餘只,全國動物園現在加起來也不到10隻了,而逍遙津動物園的這隻寶貝是1987年進園的,據說是當年一位野外偷獵者偷獵後被林業部門收繳後轉送至動物園的。這個「大嗓門」將於9月4日被搬運至野生動物園的新家。 明星七:東北虎——曾經的電視明星 逍遙津動物園最早的東北虎是1996年從揚州引進的,1999年逍遙津動物園就成功繁殖了東北虎,安徽電視臺還曾經在2000年以「龍年虎仔」為題為東北虎拍了專題片,一時間小東北虎成了明星,不過這隻小明星已經提前入住野生動物園了。逍遙津動物園內現存的6隻東北虎將於9月5日集體「麻醉」後被搬至野生動物園猛獸散放區。 東北虎也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目前野外僅存400餘只,我國境內12至20隻,分布在我國東北小興安嶺、長白山一帶以及貝加爾湖到太平洋沿岸和朝鮮。東北虎喜歡夜間活動,善遊泳。捕獵對象主要是大型哺乳動物。 明星八:非洲獅——最受歡迎的動物 早在1956年,逍遙津動物園就曾從上海引進過一頭非洲獅,頓時轟動全市,據說當時排隊購票的隊伍浩浩蕩蕩,竟從園門口一直延伸到明教寺。現在動物園內的這3隻非洲獅是2000年~2001年先後從徐州、廣州、鄭州運來的,3隻獅子的吼叫聲也是逍遙津動物園最著名的一景。9月5日,3隻獅子將被麻醉運至野生動物園猛獸散放區。 非洲獅主要分布在非洲部分地區以及印度和伊朗。生活在非洲的獅,數量還比較多。而生活在印度的獅,數量已很少。在印度的吉爾森林中,大約有幾百隻,已被列為世界瀕危動物。 明星九:雲豹——愛心救活的寶貝 逍遙津動物園內現存3隻雲豹,都是2002年左右被貴池縣林業局從野外救護而來的,3隻小雲豹被送來的時候,2隻缺腿,1隻頭皮已經被打破,現在均健康狀況良好,9月5日它們同樣也將被麻醉後搬運至野生動物園。 雲豹一般分布在我國東南部、南部及西南部以及尼泊爾、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等地。生活於熱帶和亞熱帶各種類型的森林中,一般喜歡在海拔達2500米的地方。主要樹棲,春天常到地面。獨棲,夜行。聽、視、嗅覺都很好,善爬樹和跳躍。食物包括鳥、猴子、野豬、鹿、羊、兔以及家畜等。數量稀少,屬我國一級保護動物,被列為世界瀕危動物。 明星十:獼猴——動物園的「老祖宗」 獼猴是我國常見的一種猴類,多棲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溝谷和江河岸邊的密林中或疏林巖山上,群居,善於攀援跳躍,會遊泳和模仿人的動作,有喜怒哀樂的表現。取食植物的花、果、枝、葉及樹皮,偶爾也吃鳥卵和小型無脊椎動物。在農作物成熟季節,有時到田裡採食玉米和花生等。獼猴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獼猴是逍遙津動物園深受小朋友喜歡的動物之一,目前逍遙津動物園裡有18隻。逍遙津動物園開園於1954年,最初進動物園的動物們大多已經「作古」,因為最早動物園不搞人工繁殖,這些「老祖宗」也大多沒有留下後代,除了獼猴。姑且我們就封它們為動物園的「老祖宗」吧,9月5日,這些獼猴將被搬運至野生動物園。 ·本報記者 葉琳玲/文 陳驪/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