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機械設計,不下車間設計的東西能用嗎?

2020-11-23 沐風網

今天和大家講一講「下車間」這件事情,看題目是不是和機械設計沒有關係,你錯了,下車間還只是機械設計的一個初級階段……

下車間,其實是一個機械人無法繞開的必經階段,作為一個機械專業的學生,我們常常聽到老師(他們自己可能都沒有下過)和前輩們說:你一定要多去車間,沒有經歷過車間的鍛鍊,你是無法成熟與進步的。

仿佛一個沒有下過車間的設計工程師就像沒有經過戀愛就結婚的新人一樣,絲毫沒有可靠的基礎可言。那今天,作為一個過來人,我想談一下,我們為什麼要下車間,我們下去幹什麼?

車間是什麼樣子

在大多數人的眼裡,車間就是機器轟鳴,底板和牆上到處都是油汙,陳舊的設備與麻木的工人在機械的幹著一成不變的加工活,唯一可以找到點生氣的就是那牆上略帶鼓動性的幾句標語,不痛不癢而布滿了灰塵,仿佛從來都不曾清理過,似乎也沒有清理的必要,因為到處都有比它更髒的地方,反而顯得它是如此的乾淨起來。

在你的印象中,似乎再也找不到比這裡更差的工作環境了,來看看都覺得難以接受,更比說要在這種環境裡工作幾年,運氣不好可能是工作一輩子,那是怎樣的一種自我懲罰啊,有一種懷疑人生的念頭在腦帶裡不停的閃爍:上帝,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想像一下那些網際網路企業的宣傳片,高大上的辦公室,最可恥的是還帶健身房和咖啡廳,電腦都是最新的配置,座椅帶旋轉摺疊功能,辦工桌上永遠擺著自己最喜歡的花和心愛的玩具,更過分的是有的公司還可以帶寵物上班,這哪裡是在工作,分明就是在度假啊,還有的老闆變態到隨便你幾點上班的程度,你是來做慈善的吧。

車間,在很大程度上成了當代大學生的一個噩夢,那是一個發自內心的牴觸的地方,即使很多願意從事或正在從事機械行業的人,也是對下車間深惡痛絕,避之唯恐不及。

其實我們還是要對這個行業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才行,現代製造企業,雖然和很多網際網路公司相比,其工作環境和行業待遇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工業4.0的加快普及,很多企業已經在自動化、智能化這一塊取得了空前的進步。

現代化的廠房,整潔明亮的恆溫車間,忙碌而不知辛勞的機器人已經大量的替代了人工的手動操作,工人們無論是在勞動強度上,還是勞動環境上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他們更像是一個操作智能化設備的司機,輕鬆而專業的搞定著看似複雜的一切。

而且這也絕對是未來的一個大趨勢,是製造企業的發展必然,很多大學生在參加實習和見習期間所到的工廠大都是陳舊不堪,破敗十足的企業。

那是因為,你們的學校因為資源的關係只能聯繫到這樣的企業,或者說只有這些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的企業才會對你們進行適度的開放,而很多高大上的自動化企業因為技術保密的關係是不對外人開放,哪怕是其單位的員工,沒有權限和工作需要的人都是不允許進入的。

這個在很多工業4.0的企業都有類似的規定,因為生產的布局和工藝的流程,對於很多專業人士而言,看一眼就可以學個八九不離十了,但是率先做這些技術與工藝攻關的企業和團隊卻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攻關,輕易的就被別人偷學而去,這明顯是不合算的,也是不允許的。

例如日本的企業,我在跟日本的一個絲杆線軌銷售工程師聊天的時候,我問了一下日本同行業的企業的自動化程度到了什麼水準,他說,他們在日本跟客戶談的時候,客戶根本就不讓他們了解項目的全貌。

他只談他負責的那一塊,進入他們的企業也是需要特定的批准,並不準拍照和攝像,有專人盯著你的行為(那個日本人的普通話說得真好,中文這麼難學的語言,他們說得我都不太聽得出他是日本人,所以我們國人還是得努力啊,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

扯得太遠了,都到日本去了,還是說回我們原來的主體,你為什麼要下車間,下去幹什麼,這是很多人的困惑,我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說明一下,這也是我個人的經歷。

你需要學習什麼

首先是機械加工類的車間,機械加工有什麼東西是你需要學習的?

1、熟悉各種加工設備的加工能力和加工範圍

我們通常在普通車間能夠看到的設備如車床、銑床、刨床、磨床、鏜床、鑽床、雷射切割、線切割等,他們的分別是用來加工什麼工序的,他們的加工精度能夠達到多少?

這些設備最前沿的技術已經是什麼狀態(可以輕鬆的從網際網路上了解到),你所在的工廠又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和水平,你所在的城市,這個行業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和水平,這些對你以後的產品設計都是非常有用的。

2、熟悉產品的加工工藝

例如加工工序是如何排布的,每道工序需要什麼樣的刀具和夾具,設備的加工參數是如何調整的。

加工精度是否和圖紙規定相符合,如何檢驗加工的工件是否合格,用什麼樣的檢具來檢驗等等,這些問題都是需要思考的積累的,這也是你以後做設計的基礎和常識。

3、學習如何操作加工設備

你雖然不需要很精通,但是一定要知道這個東西是如何操作的,並思考這些設備的結構是如何處理。

如果是你來設計這些設備,你會如何處理,是否有比現在更好的結構和加工方法,在設備的使用過程中,發現設備的不足和優點,然後吸收並轉化為自己的能力。

4、學會犯錯

一個人在職業生涯中,一定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而針對這些錯誤的反思就是前進的基石,但是犯錯是需要成本的,誰來替你墊付這些成本,車間就是那個倒黴鬼,為什麼要從車間開始犯錯,因為從車間開始犯錯的成本是最低的。

如果從研發開始犯錯,你會發現成本高得不得了,因為很多研發的錯誤要到設備裝配和調試的時候才能發現,而這個時候,大部分成本已經投下去了,車間不一樣,你最多也就犯個工序上的錯誤,而且很多時候,這種錯誤是有得救的,就算是沒救了,成本也算不得太高,還是可以接受的。

5、學會與他人的交流

大多數工人師傅有著天生的善良和理性的溝通,他們也許為人粗魯一點,也許做人直率一點,但是只要你真誠相待,你就可以很快的融入一個新的社會環境。

但是從學生時代隨身而來的天真與銳氣,多少會被現實的無情所消磨一些,且很多技術牛逼的工人,還會故意在一些技術難題上對新畢業的大學生作一定程度的為難。

這個可能是做技術的人的喜好吧,總是想找個機會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也算是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吧,況且能夠難倒一個所謂的「天之驕子」也是件很開心的事情,至少對他們而言是這樣的。

6、培養你的職業態度

車間工作,事無巨細,對於剛入職的大學生來說,從端茶倒水,拖地擦桌開始是在所難免的,其實這也是一個考驗個人態度的方法,只有勝任了小事,才有當擔大事的機會,所以每一次小的任務都是你通向更高目的地的階梯,在你沒有能力和機會做大事前,那就先學會如何完成那些小事吧。

在車間你要知道哪些

如果你是在機械裝配類的車間,那你應該學些什麼東西呢?

1、產品的裝配工藝流程

認真的分析一下,一個產品從散亂的零件到成型的設備是如何操作的,其中有那些裝配工序,有那些操作流程,需要用到什麼樣的裝配工具。

需要憑藉什麼樣的檢驗工具,需要什麼樣的裝配工裝,需要什麼樣的裝配技巧,需要什麼樣的檢驗規則和流程等等,這對你以後的設計大有裨益。

2、各種裝配工具的使用與操作

例如手電鑽的使用,鏟刮刀的使用,百分表的使用,平尺和角尺的使用,水平儀的使用,雷射幹涉儀的使用等等。

這些工具的使用可以讓你對一個產品建立起足夠的理性認識,在你以後的產品設計生涯中,無論是什麼樣的零件設計,你都能習慣性的形成自己的風格,並完全明了裝配的過程,而不會出現有裝配幹涉或錯誤的尷尬。

3、學會操作各種數控系統

作為設計工程師,雖然對設備的作業系統的使用作硬性的規定,但是如果你能熟練的使用各種作業系統,那無疑對你是一個很加分的技能,因為在調試和檢驗的過程中,對作業系統的操作是無可避免的。

我們目前使用比較多的作業系統有:發那科系統,西門子系統,三菱系統,華中數控,廣州數控,凱恩帝數控等等,其實這些作業系統的操作方法都是大同小異的,會一種也就可以很快的學會另一種了,一通百通。

4、 對各個功能部件和零件在裝配過程中的作用和裝配工序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並在以後的設計中避免一些錯誤的結構處理和選擇誤區,沒有經歷過裝配現場的機械設計工程師的確是不合格的設計工程師。

這和趙括的紙上談兵有很類似的地方,很多東西,到了裝配現場和理論上的差距是非常大的,或者說,到現實中,你的設計根本就不可能實現,要不就是裝配難度過大,要不就是根本無法裝配等。

5、 學會裝配過程中「配」的成分

裝配過程並不是一個純「裝」的過程,還牽涉到一個「配」的過程,例如導軌的精度和接觸,絲杆的安裝與定位等都是需要現場來做配合精度的,而這其中的技術和流程,如果你沒有親身的經歷,你是無法完成和學會的,你在設計的過程中的結構處理也會與相應的隱患在裡面。

其實,在車間就是一個基礎的積累,萬丈高樓平地起,牛逼牛逼靠地基,下車間就是一個打地基的過程,就是一個紮根的過程,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只有把這個基礎打好了,根扎深了,積累做足了,你才能完成更多更牛逼的設計。

來源:知乎欄目「機械設計實戰課程」

作者:蔣小壞,某上市公司技術部部長

相關焦點

  • 做機械的為什麼一定要下車間?
    下車間,其實是一個機械人無法繞開的必經階段,作為一個機械專業的學生,我們常常聽到老師(他們自己可能都沒有下過)和前輩們說:你一定要多去車間,沒有經歷過車間的鍛鍊,你是無法成熟與進步的。 仿佛一個沒有下過車間的設計工程師就像沒有經過戀愛就結婚的新人一樣,絲毫沒有可靠的基礎可言。
  •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機械設計」嗎?
    機械設計是機械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機械生產的第一步,是決定機械性能的最主要的因素。機械設計的努力目標是:在各種限定的條件(如材料、加工能力、理論知識和計算手段等)下設計出最好的機械,即做出優化設計。優化設計需要綜合地考慮許多要求,一般有:最好工作性能、最低製造成本、最小尺寸和重量、使用中最可靠性、最低消耗和最少環境汙染。
  • 機械設計行業真的有那麼可怕嗎?毫無發展了嗎?
    因為你沒弄明白,發展的方向上很多機械生是沒有用的,甚至是副作用。 我是90年代的機械大學生,不說走過的路吧,就站在看過的角度來說點事情。 對於機械行業,市場,只有市場才是唯一的風向標。很多機械人始終不懂,不同於教育醫療公務員,機械面臨的市場是全球性的,是贏家通吃的,市場飽和下,不是你不行,而是不需要你了。
  • 設計案例|水廠壓力式超濾膜處理車間工程設計
    化學清洗車間應靠近過濾系統車間,配電間則應靠近用電量較大的提升泵房。清洗車間和配電間對層高要求較低,可考慮臨近布置,減少輔助系統所在建築高度,既減少造價也利於建築外形美觀。配套水池在場地不足條件下可以考慮下疊至其他車間下方,人孔、通氣及溢流設施布置原則同其他下疊水池。
  • 萬字長文讓機械設計工程師工資翻一番
    車小匠點評:這些能力都屬於創新設計能力的範疇,設計的靈感源自生活,不可能靠拍腦袋想當然憑空捏造。8、略知鈑金知識。車小匠認為一個好的設計作品,應當是讓外行人來觀看時,能讓他們在頭腦裡第一印象做出「美觀」、「先進」、「牢固」、「穩定」等判斷。很多機械設計工程師往往側重關注於工具機功能、效率、精度等一些技術性層面的東西。
  • 你還在用做平面的思維做ui設計嗎
    進入實際工作之後,很多設計師發現無論自己如何努力,仍然做不出讓客戶、老闆甚至是自己滿意的UI設計,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你仍然用做平面的思維做UI設計!  那麼平面設計師的思維和UI設計師的思維究竟有何不同呢?本質上UI 是「用戶接口」,UI 設計指的是「設計用戶接口這回事」。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科中鼎鼎大名的專業,魅力何在?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軍訓,金工、電工、電子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一般應安排40周以上。專業實驗:現代製造技術綜合實驗、測試與信息處理實驗、數控工具機實驗、機械零件與機械設計實驗等。總體來說: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在大學學的東西很寬泛,大學也只是掌握一些理論知識,需要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提高。
  • 機械設計需要哪些知識?這是最全的一篇文章
    一個好的設計作品,應當是讓外行人來觀看時,能讓他們在頭腦裡第一印象做出 「美觀」,「先進」,「牢固」,「穩定」等判斷。很多機械設計工程師往往側重關注於工具機功能,效率,精度等一些技術性層面的東西。往往對於工具機鈑金設計,液壓管道和電氣線路布局採取忽略,忽視的姿態。
  • 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學長學姐現身說法告訴你
    而一般來說傳統的機械比較多,比如數控……如果是女的最後不要報這個專業,男的嗎如果其他更好的專業要怕走不了報這個倒無所謂,工作相對來說好找。(武漢理工)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本科畢業後很多工作都能做,可以去搞設計,一般的工廠都能進,比如汽車、電子、機械行業這個專業還是很受歡迎的,只是剛開始工資可能低了點,我班現在除了幾個讀研的,有在國企的,有在外資企業的,一般都從事製造業,也有個別交際能力好的在做製造業的銷售,混的都還可以。
  • 機械專業為什麼要去車間實習,這些加工工藝及加工精度你都了解嗎
    畢業後進入機械行業的學生,一般都要去車間實習,少則幾個月,多則1-2年。在車間實習的目的是了解公司各種生產加工工藝,及生產加工的方式和所能達到的精度,避免你後續在設計或工藝崗位上連公司的生產工藝都不清楚,還怎麼做設計,還怎麼做作業指導書;但凡沒去過車間實習的,你對各類工具機的加工精度了解多少?他們的加工精度分別能達到什麼程度?
  • 無塵車間設計方案空氣淨化技術研究
    無塵車間設計方案空氣淨化技術研究無塵車間空氣過濾理論的研究始於20世紀,1936年Kaufmann首先把布朗運動2 纖維過濾材料在控制無塵車間空氣中粉塵粒度的同時也需注意空氣的流量問題,因此過濾材料的選擇依據是既能有效地攔截塵 埃粒子,又不對氣流形成過大的阻力。常用的過濾材料是各種非織造布(無紡布),其雜亂交織的纖維形成對粉塵的無數道屏障,纖維間寬闊的空間允許氣流順利通過。
  • 機械設計搞兼職年入40+,年薪大於年齡
    我之前有一篇文章寫過機械設計跳槽頻率和35歲後的職業規劃。其實我是不建議頻繁跳槽的,尤其是在不同方向和地區不斷跳槽。很多年輕人就是為了一個月多個兩三千就一年跳一次,設計技巧是熟練了一些,到頭來做的還是同一件事情,靠出賣技能和時間來換取報酬。
  • 2018年自考《機械設計基礎》試題庫四
    三、簡答題(機械原理部分)1.某凸輪機構的滾子損壞後,是否可任意選取另一滾子來代替?為什麼?2.為什麼要校核凸輪機構的壓力角?校核時應滿足什麼條件?3.一對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分度圓與節圓有什麼不同?在什麼條件下重合?4.什麼是變位齒輪?
  • 世界流行的十大機械工程設計軟體,你會用幾種?
    機械設計是機械生產的第一步,是決定機械性能的最主要的因素。為了滿足機械產品性能的高要求,在機械設計中大量採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輔助設計和系統分析,以下是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十款式機械工程設計軟體。
  • 英國殘疾男子安裝仿生機械手臂後,用機械手繪圖設計3D列印產品
    據英國《每日郵報》2020年2月3日報導,來自英國雷丁的丹·梅爾維爾出生時就沒有右手,在安裝了機械手臂後他勤加練習用機械手臂作畫的技巧,現在成了一名職業設計師。梅爾維爾今年27歲,自從2015年安裝了機械手臂之後,「生活完全改變了。」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怎樣?就業好嗎?
    很多學生不知道該要選擇怎樣的專業才好,希望可以做到興趣和就業前景相結合,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專業。有些學生想選擇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但是不知道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怎樣?就業好嗎?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在工科類專業中屬於比較吃香的一個專業來的,近幾年來也有很多學生選擇報考該專業。
  • 那些機械轉行去做銷售和 IT 都怎麼樣了,到底應不應該轉行?
    也有的人兜兜轉轉逛了一圈,網際網路也做過,生意也做過,最終迫於無奈又回到了機械行業。在這樣一個觀念、技術、生產方式都處於巨大變革中的時代,機械行業該不該轉行呢?壹對於機械行業的來說,轉行最多的就是IT和銷售。
  • 一半機械 一半生物:未來機械概念設計教程
    導語:機械設定英文名為"Mechanical Design",動畫遊戲中登場的機械人、車輛、飛船、武器等設計都包含在內一、構畫草圖先用鉛筆和馬克筆在紙上做一些嘗試。某些地方像速寫一樣,不需要畫太清楚,只要把他大概的結構表明就OK了。創作時你可以回想見過的機械元素,身邊的素材都可以,需要讓觀眾能夠識別你所運用的元素(圖01-1,圖01-2)。這些元素就在我們的身邊,孩子們可以把一個廢紙箱當成一艘宇宙飛船,我們的童年也許都有類似的經歷。
  • 綜合辦公樓、車間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第一節  編制依據及原則  一、編制依據  (一)××醫藥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的圖紙;  (二)國家現行建築安裝工程施工驗收技術規範、施工技術安全規則;  (三)國家現行建築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 看懂機械設計流程,你也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機械設計工程師
    一、設備或產線項目研究,吃透每一處要求 一位搞機械設計的工程師如果只是整天在原來的產品基礎上琢磨怎麼優化,系列化,標準化改造,進一步提升其性能,那這是"有法可依"的工作,自然輕鬆多了,現在面對一個全新項目,就是平常所說的非標項目需要設計出來,那就是一種全新挑戰,自然是一場攻堅戰,是騾子是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