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案例|水廠壓力式超濾膜處理車間工程設計

2020-12-06 慧聰水工業網

超濾膜是指膜孔徑為5 nm~0.1 μm,截留分子量為1 000~1 000 000 Da的膜,可以分為壓力式和浸沒式兩種形態。

本文將小結已有超濾膜工程流程布置、技術指標、設計參數,並且結合具體工程實例,對壓力式超濾膜處理車間設計要點進行歸納和探討,為今後的設計應用提供參考。

1. 超濾膜應用現狀

根據超濾膜截留分子量,是一種精密過濾工藝,一般認為可以替代常規處理中的砂濾池。而超濾膜處理車間單位水量佔地略少於砂濾池,許多建造年代較早、用地緊張的淨水廠會採用超濾替代砂濾的工藝流程(圖1)。如寧波市江東水廠,上海徐涇自來水廠,天津市楊柳青水廠等。

width=320,height=20,dpi=110

圖1 超濾膜替代砂濾池的工藝流程圖

國內超濾膜處理工藝並不普及,管理運行經驗匱乏,若將超濾膜處理車間代替砂濾池,淨水效果無法完全保證,因此,更多工程實例將超濾膜工藝用於深度處理工藝(圖2),如杭州清泰水廠、東營南郊淨水廠。甚至將其作為臭氧-生物活性炭處理工藝之後進一步降低渾濁度(圖3),防止生物洩露至清水池的手段,如上海青浦第三水廠,無錫中橋水廠等。

圖2 超濾膜替代深度處理的工藝流程圖

圖3 超濾膜用於O3-BAC後的流程圖

2. 技術指標的選擇與探討

超濾膜的技術指標主要包括膜通量、水溫、回收率和出水水質控制等。

一般選擇採用壓力式超濾膜,是為了追求更好的出水水質。有研究表明超濾膜能有效去除水中顆粒物、膠體、大分子有機物,還能控制細菌等微生物,對控制「兩蟲」也有較好的效果。現有的工程實踐表明壓力式超濾膜出水水質一般可以滿足濁度≤0.1 NTU、「兩蟲」去除率≥6 log、細菌去除率≥4 log,病毒去除率≥90%(指標生物一般為大腸桿菌噬菌體MS2)。而若出水水質無法做到上述要求,在現有的價格條件下,採用壓力式超濾膜技術意義較小。

膜通量是基本的設計參數。其大小直接關係著所需要的膜面積、並影響膜裝置的佔地和設備的造價。膜通量的選擇可以通過中試試驗確定,也可以根據現有其他水廠的運行經驗進行確定,一般可以為40~80 L/(㎡·h)。

水溫對超濾膜系統運行影響巨大。水溫越低,水的黏度就越大,膜通量越小,膜產水越困難。水溫直接影響膜通量,進而影響膜裝置的產水效率。有研究表明,在20 ℃基礎上,溫度每下降1 ℃,通量約下降2.5%。根據《城鎮給水膜處理技術規程》(CJJ/T 251—2017)規定,膜處理工藝的正常設計水溫不宜低於15 ℃,最低設計水溫不宜低於2 ℃。考慮各系統設計參數時,一定要考慮水溫造成的膜通量的變化對各設備參數選取的影響。

壓力式超濾膜回收率也是較為主要的技術指標,其決定膜設備的大小水源水的水量。較低的回收率會增加設備的規模及前置構築物的水力負荷,因此,壓力式超濾膜主系統的回收率考慮≥95%。若要保證一定出水規模條件下,前置構築物的水力負荷的減小,可以考慮將超濾膜處理工藝設置為帶回收系統的二級膜處理流程,此時系統設計總回收率可達99.5%。在淡水水源匱乏地區淨水廠往往採用二級膜處理流程,以減少原水泵房取水壓力。

3. 系統的組成

壓力式膜處理設施包括進水系統(進水提升泵、保安過濾器及總管),過濾系統(膜組件及膜組),物理和化學清洗系統、排水系統、出水系統(總管及堰)、完整性檢測系統、自動控制系統和供電系統,如圖4所示。

圖4 壓力式膜處理設施系統組成

原水經水泵提升後進入超濾系統,超濾進水通過給水泵進入0.1 mm的自清洗過濾器後,再進入公共配水母管,通過流量控制閥進入各個處理膜組。

排水系統是指反衝洗水經膜系統內部回收利用後,廢水排放系統。廢水可直接排入廠區雨水系統,也可進入水廠其他回用水系統統一利用。

膜系統包含配套自動清洗系統,其中包括空氣擦洗,水反衝洗,維護性和恢復性化學清洗。空氣擦洗系統主要包括鼓風機和配套管配件;水反衝洗系統主要包括水泵和配套管配件;化學清洗系統組成具體見4.5節。

完整性檢測系統是指為了保證膜的完整性而使用的相關監測手段和膜完整性測試。國內的判斷方法主要分為在線監測和離線檢漏兩種方式。淨水廠設計一般採用一種在線和一種離線方法最終判斷哪個膜組件出現漏損。

4. 處理車間的布置

4.1 車間整體布置

壓力式超濾膜處理車間一般分為如下功能區:提升泵房、過濾系統車間(包括主系統和回收系統)、化學清洗車間、反衝洗泵房、鼓風機房、廢液處理井、配電間、控制室和配套水池。

應儘可能將膜組件布置在同一樓層內,以減少提升設施和管道負荷,避免能量損耗。管道應儘量採用不鏽鋼材質,有利於減小膜汙染負荷和提高出水水質,從而延長膜系統的使用壽命。

化學清洗車間應靠近過濾系統車間,配電間則應靠近用電量較大的提升泵房。清洗車間和配電間對層高要求較低,可考慮臨近布置,減少輔助系統所在建築高度,既減少造價也利於建築外形美觀。

配套水池在場地不足條件下可以考慮下疊至其他車間下方,人孔、通氣及溢流設施布置原則同其他下疊水池。由於膜出水的富餘壓力較大,在進行出水渠道和水池結構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其頂板承壓的可能。下疊水池包含膜組提升泵吸水井、膜產品水池、化學廢液處理井等,若設置回收系統,應設計二級泵吸水井和回收水池。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無法滿足膜架設置車間跨度大於15 m內部無柱的空間要求,因此,膜處理系統所在車間應考慮採用鋼結構屋頂以保證空間需求。超濾膜處理車間進水泵房有一定的起吊要求,為方便吊車的安裝和運行,泵房宜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4.2 平面布置實例

我國北方某市水廠超濾膜處理車間不同平面布置方案如圖5、圖6所示。該超濾膜車間用於深度處理工藝之中,流程位於臭氧-生物活性炭處理工藝之後。由於場地條件限制,為充分利用廠區地塊,膜車間平面為右上角突出的手槍狀建築。充分利用空間,膜車間非膜進水泵房的下層均為水池,包括吸水井、回收水池、出水渠道等。車間內膜進水泵房為鋼混結構,過濾系統車間確定為鋼結構屋頂。

由圖5可知,方案一過濾系統主系統位於膜車間正下方。膜進水泵房位於整個膜車間中心的位置。膜車間右上角為配電室、控制室和回收系統,車間最左側為化學清洗系統。其餘設施布置如下疊水池、二級提升泵等均如圖5所示。

圖5 某超濾膜處理車間平面布置方案一

圖6 某超濾膜處理車間平面布置方案二

方案二中除過濾系統主系統位置保持不變外,對其他功能區均進行了調整,具體如圖6所示。調整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進水泵房在車間最左側,反衝洗水泵與進水泵房合併設置。方案一中進水泵房位置布置配電間及控制室。同樣為鋼混結構的化學清洗車間同鼓風機等其他設置布置於車間右上角。在右上角突出區塊下方布置主系統膜回收水池兼二級膜系統吸水井,並採用潛水泵作為提升裝置。

對比方案一及方案二可知,方案二使手槍狀平面被分割了成了三個規整的矩形(圖6中框選),三區域不同屋頂結構設計難度降低。進水泵房位置的相對獨立使下疊水池集中設置,這對結構布局也十分有利。而在右上角設置回收水池,使得水質較好的一級膜進水泵吸水井(臭氧-生物活性炭處理出水)及出水渠道(超濾膜處理出水)不與回收水池共池壁敷設,也保證了出水水質的安全。

綜上,方案二才是本工程較佳的平面布置形式。

4.3 膜進水泵房設計

膜處理車間進水泵房一般是整個超濾膜處理車間最深的廠房,由於膜車間的特殊要求,此處結構形式又與其他車間差別較大。因此,應充分考慮其平面位置,保證建築美觀及結構合理。具體布置實例已在5.2中詳細介紹。進水泵房其它設計要點同一般泵房設計。

進水泵房的揚程應根據式(1)確定,一般揚程可達24~35 m。

H=h+Ho+∑h (1)

其中:H—膜進水泵房水泵揚程,m;

h—超濾膜跨膜壓差,m;

Ho—水泵吸水處水位與出水水位的幾何高差,m;

∑h—水泵吸水管以及送水到出水口的沿線和局部阻力損失的綜合,m。

一般各膜系統的阻力損失和幾何高差差距不大。揚程的高低主要取決於額定跨膜壓差。額定跨膜壓差主要受設計水溫影響,水溫越低,跨膜壓差越大。膜的額定使用壽命也將決定跨膜壓差的大小,一般額定使用壽命越長,額定跨膜壓差越大。進水泵房水泵額定揚程採用了最不利工況下的計算結果,與實際工作揚程差距較大,因此,水泵應考慮變頻,並充分計算水泵變頻曲線後確定水泵型號。

二級膜處理提升系統可考慮採用潛水泵,此時回收水池和二級吸水井可合併使用。

4.4 物理清洗系統布置

在運行過程中,進水中固體物質會逐漸積累在膜的表面,從而增加透膜壓差。物理清洗能有效地去除膜表面的固體物質,包括反衝洗泵、鼓風機,甚至控制系統所需空壓機和空氣罐。

一般超濾膜系統物理清洗系統間隔時間為30~60 min,每次清洗時間為30~60 s。由於反衝間隔時間較短,若膜組較多或有回收系統,應根據膜組總數量選擇是否需要設置多套物理清洗裝置。

考慮到本車間出水可能與下遊未經膜處理的產品水混合,為保證超濾膜反衝洗水的水質和膜使用壽命,反衝洗水泵宜採用膜處理出水母管吸水的方式。且出水母管與下遊產品水池之間應有空氣隔斷設施。

4.5 化學清洗系統布置

化學清洗系統包括次氯酸鈉、檸檬酸、亞硫酸氫鈉、氫氧化鈉和混凝劑原液儲罐、清洗儲罐、循環泵和廢液處理井,主要服務於膜系統的維護性清洗和恢復性清洗。

維護性清洗是指用低濃度化學清洗來恢復膜透過率的方法,使用的化學藥劑為檸檬酸和次氯酸鈉,間隔時間為每個膜列一天一次,每次清洗時間約15~30 min。恢復性清洗是指用較高濃度化學清洗來恢復膜透過率的方法,使用的化學藥劑與維護性清洗相同,間隔時間為每個膜列一月一次,每次清洗時間約4~6 h。清洗完畢的化學廢液將會進入廢液池,由氫氧化鈉與亞硫酸氫鈉進行中和或氧化還原反應後,再進行統一處置。化學清洗流程如圖7所示。

圖7 化學清洗流程圖

次氯酸鈉和亞硫酸氫鈉為氧化還原性較強的化學品,鹽酸、氫氧化鈉為強酸強鹼,腐蝕性較強,若相互混合將會發生化學反應。無論是氧化還原或中和反應均會產生熱量,熱量若無法及時釋放,輕則導致配套設置損壞,重則將會導致危險。因此,應在儲罐布置區域設置聯通所有原液儲罐的藥液集水槽,保證即使會反應的兩種藥劑不慎洩露,也能在集水槽中反應完畢,反應產生熱量的擴散之後,再排放至管道中。固體檸檬酸為可燃物,建議在車間內存儲檸檬酸溶液,而車間內的化學藥劑應儘可能採用低濃度儲存。

4.6 消防及安全

超濾膜處理車間建築等級一般為丁類廠房、耐火等級為一、二級,根據《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 50016—2014)規定,可以不設消火栓。但仍應根據當地消防部門的具體要求確定超濾膜處理車間的消防設施。

超濾膜處理車間中,危險源主要是用於化學清洗的藥劑,具體安全措施詳見4.5節。在調試和運行時,為保證安全不可將兩種不同化學清洗藥劑的同時放空。

5. 結論

(1)超濾膜處理系統在淨水工藝流程中可作為砂濾池替代工藝,也可用於深度處理工藝。

(2)超濾膜通量受水溫影響較大,出水水質一般較好,主系統回收率在95%以上,若要提高回收率,可考慮增設二級膜回收系統。

(3)超濾膜系統組成複雜,應充分考慮車間內部布置和與外部銜接的設計。

(4)超濾膜處理車間布置時,應根據不同區塊特點選擇合理的結構形式,相似建築結構車間及功能區域應集中布置。

(5)物理和化學清洗系統設計應方便膜處理系統的運行,化學清洗系統設計應考慮藥劑儲存及混合的安全性。

來源:淨水技術

作者:張晏晏

相關焦點

  • 全流程水廠工藝設計與典型案例!
    3 全流程水廠設計案例3.1 雄安新區起步區1#水廠(1)項目概況水廠規劃遠期總規模20萬m³/d,一期規模15萬m³/d。水廠供水水質要求滿足「雄安新區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為服務區提供高品質生活飲用水。(2)淨水工藝流程原水——預臭氧接觸池——高效澄清池——V型砂濾池——提升泵房——後臭氧接觸池——翻板活性炭濾池——超濾膜車間——紫外線+次鈉聯合消毒——清水池——送水泵房——配水管網。
  • 國內最大規模超濾水廠——廣州北部水廠一期工程經驗總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廣州市自來水公司副總工程師吳春翹介紹廣州北部水廠(總規模150萬m³/d,一期60萬m³/d)的設計和施工特點。通過這個報告,不但可以先睹這座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超濾膜水廠的芳容,而且可以聆聽工程設計施工細節。北部水廠一期工程常規工藝於2019年1月14日正式試運行通水,目前超濾膜車間還在安裝中,預計9月30日部分試運行通水,10月30日全面試運行通水。
  • 自來水廠中超濾深度處理與常規工藝對比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上海羅涇水廠由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院規劃設計,自2004年開始籌建,經過10年的運籌帷幄,於2014年6月投產運行。羅涇水廠位於上海市寶山區北部陳行水庫西側,承擔了寶山北部地區的供水重責。羅涇水廠設計總規模20萬噸/天,一期工程10萬噸/天,分A、B兩線工藝,其中A線為常規工藝(8萬噸)、B線為深度處理工藝(2萬噸)。
  • 北京市3座地表水廠「超級過濾」 每天省水10萬噸
    原標題:北京市3座地表水廠「超級過濾」 每天省水10萬噸   從6月30日開始,市自來水集團田村山淨水廠超濾膜處理車間正式投入使用,北京城區增加日供水應急能力4萬立方米,對緩解北京西部地區高峰供水壓力有很大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這增加的4萬立方米裡,有2萬立方米是原本被排放掉的工藝排放水。
  • 《城鎮水工程設計典型案例》出版啦!周金全、郭福龍主編
    《城鎮水工程設計典型案例》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ISBN 978-7-112-24831-5,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20)第022549號,主編周金全和郭福龍,協編水工業市場雜誌社,責任編輯王美玲
  • 郭公莊水廠炭砂濾池「南水」調出「京味」
    今年夏天,郭公莊水廠就已經部分投入使用。  為趕時間工期進程縮短一半  郭公莊水廠是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以南水北調原水為唯一水源,是北京城區最先接納「南水」的水廠。一期工程投資35億元,新建輸水管線4.6公裡,將原水從南水北調南乾渠郭公莊分水口輸送至水廠。
  • [公告]江南水務:江陰市澄西水廠深度處理工程項目申請報告
    採用炭砂濾池對松花江水源水的處理效能,研 究結果表明炭砂濾池不僅可以去除膠體顆粒和各種有機物,還能有效 去除水中稍基苯等微汙染有機物。 27 3)北京郭公莊水廠應用案例 郭公莊水廠是北京市以南水北調源水為唯一水源的、最先接納「南 水」的水廠。
  • 實例:三沙市永興島海水淡化廠工程設計
    實例:三沙市永興島海水淡化廠工程設計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滿足三沙市永興島上的居民生活用水需求,根據海島特點,在島上新建海水淡化廠,利用海水作為水源直接供應清水。水廠設計規模1 000 m³/d,採用斜管沉澱-超濾-反滲透-再礦化的淨水處理工藝。
  • 孔徑0.01微米的超濾膜護航嵊泗海島供水
    近期,縣自來水公司基湖水廠擴建完成並投產,投入新設備,採用新技術,提高水廠供水水質,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在基湖水廠,抽水泵將宮山水庫的水源源不斷地抽取到沉澱池內。絮凝沉澱後的水進入膜處理車間,進行超濾處理後流入清水池,再經過消毒進入自來水管網,流入千家萬戶。「現在我們採用孔徑0.01微米的超濾膜,可以有效過濾水中的顆粒、細菌、膠體等。」縣水利水務保障中心副主任李尚科說。
  • ...生態型下沉式再生水廠集約構建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典型應用案例
    國家先進汙染防治技術目錄案例展示:生態型下沉式再生水廠集約構建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典型應用案例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生態型下沉式再生水廠集約構建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典型應用案例工藝路線汙水依次經過預處理單元技術特點採用組合模式建設下沉式汙水處理廠,實現汙水處理和資源回收,融合構建生態綜合體。適用範圍新建和改擴建的下沉式再生水廠。
  • 金科環境中標無錫大型地表III深度水處理工程
    繼上半年中標京東方6萬噸/天MBR水廠、張家港10萬噸/天納濾膜飲用水廠和深圳20萬噸/天提標改造水廠等幾個大型膜濾深度水處理工程後,金科環境又中標無錫新城大型膜濾項目,為當地汙水處理廠提供深度水處理技術服務,實現出水穩定達到準地表III類標準。該提標工程總體工藝路線為硝化濾池、反硝化濾池、臭氧活性炭濾池、超濾膜處理單元。經過激烈競爭,金科環境中標超濾膜處理單元。
  • 孔宇: 汙水處理達到地表準III-IV類出水標準設計案例探討
    (1)團城山尾水處理廠尾水溼地處理工程(磁湖溼地項目)團城山汙水廠位於磁湖南湖西岸,總規模8萬m3/d,尾水達到一級A標準後排入磁湖。人工溼地處理水量按8萬m3/d設計。經人工溼地處理後的出水達到IV類水標準後,進入磁湖,作補充水。
  • profibus總線的網絡特性及實現水廠快濾池自動控制系統的設計
    profibus總線的網絡特性及實現水廠快濾池自動控制系統的設計 賈振軍;許書文; 發表於 2020-04-02 10:03:16 1、引言 70年代以前
  • 當超濾膜遇見樂高:無機架的超濾膜系統 ZW 1500-RMS誕生
    這種基於基礎模塊的設計,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逐漸成為新的流行,因為它不僅兼備靈活性和創意性,同時能對空間通用性強,可謂美觀實用,深受大家的喜愛。那麼在水處理領域,是否也能站在用戶的角度,為其設計出更靈活、更經濟的模塊化產品,不僅滿足當前,同樣能滿足不可預知的未來所需呢? 答案是肯定的,GE突破性的壓力式超濾系統——無機架的超濾膜系統 ZW 1500-RMS 就是典型代表。
  • 新沂市地表水廠深度處理工程即將通水試運行
    新沂市地表水廠深度處理工程於今年1月6日開工建設,經過近6個月建設,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全面竣工,正在進行設備調試。工程預計7月初通水試運行,屆時,經過深度工藝處理後的出廠自來水水質將達到直飲水級別。
  • 環保工程水處理過程中的超濾膜技術應用
    環保工程水處理過程中的超濾膜技術應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導讀:超濾膜技術是指在溶液在自身壓力作用下,利用濾膜的篩分穿透特性,使水中的低分子溶質穿透濾膜,高分子溶質被濾膜截留,無法穿透濾膜,從而實現汙水處理的一項物理處理技術
  • 新型膜組件及超濾膜在焦化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隨著新的《煉焦化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的頒布實施,經上述工藝處理後的焦化廢水中,COD 等指標很難達標。膜技術、催化氧化技術及高效工程菌種等技術在焦化廢水處理中得到廣泛應用。本文介紹了國產超濾膜及新型膜組件在萊鋼焦化廠焦化廢水處理中的應用實例。
  • 技術乾貨 | 臭氧-活性炭濾池在水廠提質改造工程中的設計應用
    技術乾貨 | 臭氧-活性炭濾池在水廠提質改造工程中的設計應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水環境的汙染已是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存在的問題。水汙染的情況日趨嚴重,許多飲用水處理廠的水源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汙染。常規汙水處理工藝已不能滿足現狀水源水處理要求,預處理工藝、強化常規處理工藝和深度處理工藝等是今後主要的發展方向,其中臭氧-生物活性炭技術是深度處理工藝中非常有效的處理手段,得到了廣泛應用。01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藝臭氧-生物活性炭技術就是把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工藝組合使用,包括原水的預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和生物降解等作用。
  • 水廠視界 | 江蘇省地級市中首家採用深度處理工藝的水廠 ——蘇州...
    水廠視界 | 江蘇省地級市中首家採用深度處理工藝的水廠 ——蘇州相城水廠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相城水廠,位於蘇州市相城區,佔地15公頃,於2006年2月開工建設,2007年6月28日常規工藝通水,2008年3月預處理和深度處理工藝投入運行,是省內地級市水司中第一家採用深度處理工藝的水廠,水源取自太湖金墅港水源地
  • [公告]江南水務:江陰市肖山水廠深度處理工程項目申請報告
    小灣水廠深度處理工程已實施;肖山水廠和澄西水廠 處理工藝現狀均為常規工藝,需建設深度處理工程。受江蘇江南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委託,進行了本次江陰肖山水廠深 度處理工程項目申請報告編制工作,內容包括:新建深度處理淨水構 築物、汙泥處理構築物及相應的變配電系統、自控系統和水廠總平面 布置;現狀生產設施的相關設備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