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相城水廠,位於蘇州市相城區,佔地15公頃,於2006年2月開工建設,2007年6月28日常規工藝通水,2008年3月預處理和深度處理工藝投入運行,是省內地級市水司中第一家採用深度處理工藝的水廠,水源取自太湖金墅港水源地。水廠設計總規模70萬噸/日,目前通水的一期規模是30萬噸/日,是一座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現代化水廠。
相城水廠穩定運行至今已有12年有餘,作為省地級市中第一家採用深度處理工藝的水廠,科學管理、強化基礎工作、技術創新、升級改造等工作是長期維穩、逐步提升的根本力量。
一 管理有序,基礎工作保障穩定運行12載
01 水質檢測多方位全掌控
水質化驗作為水廠最重要的工作環節之一,是水質預警、水處理工藝調整、保障出廠水質的前提。水源地及應急水源地的在線儀表、環保數據、人工檢測多方位保障了水質預警功能;每小時的全過程班組檢測、每周18項的過程水檢測,對生產工藝情況全流程展開;每月1次水源調查、高峰供水期間1次/周水源普查,加密檢測確保水質情況全面掌控。
02 設備電氣儀表一套系統全搞定
公司試運行資產設備管理系統已半年有餘,此系統規範了維修工作流程,統一了設備保養、大修時鐘,為水廠設備、電氣、儀表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導。同時,強大的系統兼具巡檢功能。水廠結合之前班組打卡情況,通過反覆討論如何在單體內布置系統設備、巡檢二維碼及NFC卡,最終確定方案,選擇主要工藝單體進行試點打卡。資產設備管理系統的正式運行將會促進設備運行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03 工藝大修、更新全面開展
水廠工藝的維護保養主要以定期清洗為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出現諸多問題,比如砂濾池衝洗不均勻、活性炭水處理效果差等問題。
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運行至今11年有餘,活性炭吸附性能接近飽和,對有機物的去除效率下降至10%左右。為此,從2014年至今,水廠已陸續完成5組半炭濾池濾料的更新,今年下半年再更新3組炭濾池,提高生物活性炭濾池的水處理效果及保障性能。
近年來,砂濾池出現了衝洗強度分布不均、局部跑砂嚴重等情況,經檢查發現為濾頭濾柄堵塞、濾板間密封膠老化鬆動、濾頭損壞等原因造成。為此,2018年年中至今水廠陸續完成了6組砂濾池大修項目,包括濾頭更新、濾柄清洗、密封膠更換、濾板水平調整等,徹底解決了衝洗不均勻、局部跑砂嚴重等問題,同時減少了衝洗水量,提高濾池截汙效率。
二 技術創新,推進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01 提升泵突停應急應用技術研發
水廠穩定運行兩年後,為進一步提高工藝生產運行的安全性,公司研發了提升泵突停應急應用技術。提升泵為砂濾池濾後水提升至深度處理工藝的生產環節,當提升泵因斷電或機泵自身問題導致的突然停運,吸水室水位升高至2.7米時,此技術可將砂濾池所有出水閥門自動關閉,濾池進水溢流至回用水池,這樣可有效防止因提升泵突停,吸水室水位過高所導致的濾後水在管廊間溢流,致使空壓機、衝洗水泵進水的重大安全問題的發生。
02 臭氧自動投加系統
臭氧系統是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水處理工藝的重要組成部分,臭氧投加直接影響著深度水處理工藝的出水質量。2010年,公司與東南大學合作,研究出了臭氧自動投加系統。此系統,利用了基於前饋-反饋結構的串級控制方法,建立了過程模型,設計了臭氧自動投加控制器,解決了原人工投加導致的不能精準投加、未能綜合整個工藝流程導致的深度處理出水有波動等不足。臭氧自動投加系統在相城水廠已穩定運行8年,主臭氧接觸池出水餘臭氧和活性炭濾池出水氨氮都較工人投加穩定,同時進一步縮小出水指標範圍,從而節約臭氧投加量,降低成本。
03 沉澱池自動噴淋系統,防止池面結冰
2018年,水廠完成四座沉澱池池面噴淋系統安裝,即在沉澱池中間隔牆上沿水流方向安裝噴淋,通過自用水的水壓,將水噴灑至沉澱池池面。水廠在遇低溫冰凍天氣時,該技術的應用可有效緩解池面結冰現象,提高沉澱池抗寒保供能力。
同時,今年計劃將噴淋系統進行改進,使噴淋系統一噴多用,即在噴淋系統冬季噴水緩解池面結冰的功能上新增噴礬功能,比如當礬管保管或漏損導致斷礬時,通過水射器用噴淋直接加礬,一是避免人工加礬及工藝調整勞動力強、操作繁瑣,二是解決二次絮凝無沉降時間導致的砂濾池負荷增大等問題。
04 砂濾池溢流堰
2018年,水廠完成了V型砂濾池進水溢流堰抬高改造項目,即在原來溢流堰的基礎上新裝45°角傾斜式304不鏽鋼可調式溢流堰板,既可不改變過水斷面,又可以根據水質水量情況自行調節。
水廠共有十二組V型砂濾池,分為四個單元,每單元三組濾池。當一組濾池衝洗時,同一單元的另外兩組濾池進水負荷明顯加大,導致進水渠液位上升。當進廠水超過28萬立方米/日,濾池進水會通過溢流堰溢流至回用水池,增高回用水池負荷,若濾池連續衝洗,會使回用水池液位持續在高位,導致其它需要衝洗的濾池不能及時衝洗。
溢流堰板安裝後,收效明顯:①提高濾池運行安全性。減少了砂濾池因回用水液位高,不能及時衝洗的現象。當遇高藻類原水,濾池運行周期明顯縮短,連續衝洗3組濾池後,回用水池液位就達到高限,需要等待2小時後水位下降才能繼續衝洗,現在相同情況下可以連續衝洗4-5組濾池;②增加產能。當供水量超過28萬立方米/日時,砂濾池日產能平均增加約2350立方米;③節約電耗。溢流水量的減少,使得回用水泵的開啟頻次也明顯減少,全年可節約電費約3.8萬元;④節約淨水原材料。減少或避免了溢流水量回用至配水井,重新進入預處理、常規處理工藝現象的發生,故全年節約硫酸鋁約14.1噸,液氧約10.5噸,合計原材料費約2.84萬元。
三 擴建在即,滿足日益增長的人民需水量
目前,公司總供水能力90萬噸/日,隨著蘇州市的穩步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相城區的加速建設,公司供水壓力逐年增大,2017年公司最高日供水量已經達到90.8萬噸,尤其是供應北部區域的相城水廠,2017年高峰供水期間日均供水量29.99萬噸/日,2018年相城水廠滿負荷供水已超110天。為此,公司積極籌劃,於2019年下半年開工建設相城水廠二期擴建工程,屆時將會增加20萬噸/日的供水規模,確保滿足相城區及市區北部蘇州市民的用水需求。
原標題:水廠視界|江蘇省地級市中首家採用深度處理工藝的水廠 ——蘇州相城水廠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