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記者饒沛)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昨日宣布,南水北調配套工程——郭公莊水廠(一期工程)具備了通水條件。「南水」進京後,日供水能力將逐漸達到50萬立方米,按照每人每天用水100升計算,可以供500萬人用水,使城區總日供水能力從322萬立方米增加到372萬立方米,可大大緩解北京中心城區特別是城南地區供水壓力。
今年夏天,郭公莊水廠就已經部分投入使用。
為趕時間工期進程縮短一半
郭公莊水廠是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以南水北調原水為唯一水源,是北京城區最先接納「南水」的水廠。一期工程投資35億元,新建輸水管線4.6公裡,將原水從南水北調南乾渠郭公莊分水口輸送至水廠。
郭公莊水廠2012年4月開工建設,2013年初開始大規模建設,為了趕上南水北調江水進京的時間,原本需要三年的施工工期,實際僅用了一年半就具備了通水條件。
來水首先進入格柵間,水中直徑超過1釐米的雜質被濾除在外,然後依次通過提升泵房到達預臭氧接觸池、機械加速澄清池、主臭氧接觸池、炭砂濾池、膜處理車間及紫外線消毒車間進行常規處理、深度處理和消毒。
經過多道工藝處理後,最終,完全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的自來水將被輸送到市政大管網中,流進千家萬戶。郭公莊水廠還將規劃建設二期、三期工程,使該水廠遠期日供水能力達到100萬立方米。
中心城區首建大型現代化水廠
郭公莊水廠的建成使中心城區處理南水北調水源的水廠增至5座,同時,改變了北京城區水廠分布的格局,使城區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均有大型主力水廠,城區供水壓力更加均衡。這也是新世紀以來北京中心城區首次新建的大型現代化水廠。
「南水」進京後,將相應替換目前在用部分地下水水源,使地下水得到涵養。由於地表水硬度適中,以南城為主的部分區域自來水硬度偏高現象將會得到改善。
目前南城的自來水主要水源是地下水,水質偏硬,而南水北調的水源是丹江口水庫,是典型的地表水,硬度較軟,預計南城居民壺中結水垢的現象有望緩解。
■ 亮點
紫外線、超濾膜「各顯神通」
據自來水集團介紹,郭公莊水廠工藝水平達到世界領先。該水廠是國內採用膜處理技術規模最大的自來水廠,並且首次在國內運用了超濾膜與紫外線消毒組合工藝,採用了預加氯、預臭氧和粉末活性炭等多道前置處理工藝,根據原水水質情況,水處理工藝可組合、可跨越,提高了應對原水水質複雜化的能力。
據介紹,目前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丹江口水庫水質優良,但為了預防長途明渠可能帶來的原水水質風險,郭公莊水廠在處理工藝上預留了較大的處理餘量,可以應對突發汙染事件。其中深度處理工藝——超濾膜與紫外線消毒各有「神通」。超濾膜的孔徑只有0.01微米,只有頭髮絲的千分之一,能夠將更細微的雜質攔住,讓水分子順利通過,而紫外線則可以進一步消毒。
48個炭砂濾池去除色嗅味
郭公莊水廠炭砂濾池共有24組48個濾池,是郭公莊水廠深度處理工藝的主要環節,它的主要作用是進一步吸附和過濾水中的有機物和難以沉澱的雜質,去除水中的色、嗅、味,確保「南水」調出「北京味兒」。
每組炭砂濾池長14米、寬8米、高近6米,濾板上鋪有1.2米厚的石英砂和0.6米厚的活性炭,整個水廠共需使用8000噸石英砂和720噸活性炭。這種創新性地採用活性炭和石英砂疊加式一體化淨水處理工藝,不僅提高了水處理效率,確保了出廠水水質安全優質,而且節省了佔地,節約了投資。
為了確保炭砂濾池氣水反衝洗過程的均勻穩定,每個系列12組炭砂濾池「布氣孔」的高程誤差應控制在正負2毫米,而郭公莊水廠炭砂濾池的「布氣孔」誤差基本控制在正負1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