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透明導電膜的產業化進展及技術趨勢

2020-12-04 OFweek維科網

柔性電子崛起的產業趨勢已日趨明朗,柔性顯示器、柔性照明、柔性太陽能電池、柔性傳感器等產品已經逐漸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在這產業趨勢之下,具有可撓性、高光穿透度、高導電度的軟性透明導電膜是許多柔性光電產品的基礎。 因此,柔性透明導電膜將會成為柔性光電產品的戰略性材料。

本文從透明導電膜的特性探討具潛力的柔性透明導電膜技術,闡述各技術發展現況,並從材料特性、量產技術與商品產業化進展分析各種技術的發展趨勢。期盼在柔性電子崛起之際,產業能夠在材料、製程、設備有所布局,掌握柔性電子的龐大商機。

透明導電膜為光電產品基礎

光電產品都需要光的穿透與電的傳導,因此透明導電膜是光電產品的基礎,平面顯示器、觸控面板、太陽能電池、電子紙OLED照明等光電產品都須要用到透明導電膜。

市調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 2017年發布的市場調查指出,預估全球透明導電膜的市場從2017到2026年平均年成長率超過9%,不管是從光電產品的產業鏈或是市場規模來評量, 透明導電膜都是光電產業不可忽視的重要材料。

透明度與導電度在物理上是兩個互相掣肘的特性,透明度代表可見光可以穿透介質的多寡,而導電度代表介質傳導載子(Carrier,包括電子與電洞)的多寡,與載子濃度有關。

在光學性質上,載子可視為處於一種電漿狀態,與光的交互作用很強,當入射光的頻率小於材料載子之電漿頻率(Plasma Frequency)時,入射光會被反射,因此,材料的載子電漿頻率在光譜的位置是可見光波段(380nm~ 760nm)是否能夠穿透的決定因素。

一般金屬薄膜的電漿頻率在紫外光區,所以可見光無法穿透金屬,這是金屬在可見光區呈現不透明光學性質的原因,而金屬氧化物的電漿頻率落在紅外光區,因此可見光區的光線可以透過金屬氧化物,呈現透明狀態。

但是,金屬氧化物能隙(Energy Band Gap)太大,載子的濃度有限,導致金屬氧化物的導電度很差。 從材料的物理特性來看,透明度與導電度是難以兩全的特性,開發一個同時具有高導電度與高光穿透率的材料相對困難。

降低金屬材料厚度是增加光線穿透度的一個方法,惟金屬薄膜厚度太薄,加工不易,例如以蒸鍍方式成膜會形成島狀不連續的生長;另一方面也因為膜厚較薄,在空氣中容易有氧化的現象產生,造成電阻值劇變,薄膜穩定性差,不利於後續加工應用。

提升金屬氧化物的載子濃度以增加其導電度是透明導電膜的另一個方向。 氧化物材料穩定,薄膜成膜性佳。 可以利用摻雜(Doping)或是製造缺陷增加載子的濃度來提高導電度,是透明導電膜的理想材料。

如摻雜的氧化錫、氧化鋅等都具有高透明、高導電的特性,其中又以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 ITO)應用最為廣泛。 ITO導電度佳,可見光透光率高,同時成膜技術與後續蝕刻圖案化製程都成熟可靠,是目前透明導電膜主要的材料。

ITO透明導電膜雖然應用非常廣泛,但ITO屬於脆性的陶瓷材料,容易受力脆裂。

從柔性電子對可撓性的功能需求來看,受力彎曲碎裂的特性使ITO在柔性電子組件應用上碰到瓶頸,具有可撓特性,取代ITO透明導電膜的產品必是未來柔性光電產品的基礎材料,是柔性光電產品的戰略物資。

柔性透明導電膜需求上揚,製造材料多元化

近年來,柔性電子產品已逐漸商品化,柔性顯示器、柔性照明到柔性傳感器、柔性太陽能電池等技術發展日新月異,這些柔性產品都促使軟性透明導電膜的需求日益殷切。

依據Touch Display Research 2015年的報告,非ITO透明導電膜之市場需求將逐漸地上升(圖1)。

圖1 Touch Display Research預測非ITO透明導電膜市場規模

預計2018年,取代ITO的透明導電膜市場高達40億美元的產值;到2022年時,將超過百億美元。

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主要來自柔性觸控、柔性顯示器、柔性太陽能電池與其他柔性電子組件在未來幾年蓬勃發展,造成市場對柔性透明導電膜需求的結果。

雖然學理上一種材料同時具有高光穿透率、高導電率與可撓曲特性比較困難,但透過材料設計如金屬薄膜、氧化物/薄金屬/氧化物(Dielectric/thin Metal/Dielectric, DMD)複合材料結構、 摻雜具共軛鍵的有機導電高分子(Organic Conductive Polymer);具導電性的導電碳材如石墨烯(Graphene)、奈米碳管(Carbon Nanotube, CNT);或是設計肉眼看不到網格的結構如金屬網格( Metal Mesh)、金屬網絡(Metal Web),都可製成軟性透明導電膜(圖2)。

圖2 各種具潛力之軟性透明導電膜技術

以下就回顧這些技術目前的研發成果。

金屬薄膜

降低金屬材料厚度可以增加光線的穿透度,但是金屬薄膜厚度太薄時,材料穩定性差,容易氧化,造成電阻值劇變。

日本TDK以薄銀合金來取代銀金屬,並且以上下保護層來克服金屬薄膜穩定性問題。

如圖3所示,獨特的Ag-Stacked Film在9 Ω/sq的電阻下仍有高達90%的穿透率。

圖3 TDK可撓性質的銀合金軟性透明導電膜結構

降低氧化物的厚度到奈米等級可改善氧化物的脆性,然而厚度降低必然也會降低導電度,將導電度極佳的金屬薄膜夾到氧化物中,就有機會在一定的可撓度下,維持可應用的光穿透率與導電度。DMD結構材料尚包括ZnS/Ag/WO3;MoOx/Au/MoOx。

這些DMD結構特別適用於需要能階匹配的組件,如迭層結構的OLED與太陽能電池,可藉由氧化物的選擇做能階匹配,以增加組件光電轉換效率。

金屬薄膜與DMD結構都需要複雜的真空製程,製造成本比ITO來得高,比較適用於高附加價值的光電產品。

相關焦點

  • 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研究與產業化進展
    其在觸控屏、顯示面板、智能玻璃、太陽能電池等領域都有巨大的市場需求,隨著柔性顯示和觸控技術的快速發展,ITO 在變形和彎折時易斷裂的缺點成為行業發展的瓶頸,石墨烯材料的光學透過率高達97.7%、理論載流子遷移率為200 000 cm2/(V·s)、具有較好的機械強度及良好的柔性,在透明導電膜市場中有很好的競爭力。
  • 柔性透明導電膜市場藍海廣闊,廠商布局產業化應用
    大尺寸、柔性摺疊屏是面板廠商所看好的未來應用方向。我國政府引導和鼓勵相關企業加快統籌規劃,推動顯示產業技術進步,加強大尺寸、柔性面板等量產技術的研發,以推動新型顯示產業向全球高端領域邁進。以OLED高清面板為例,面板廠商想要實現大尺寸、柔性摺疊屏,內部構件要輕薄、耐揉搓,材料性能需大幅度提升,同時還要降低生產成本要,現有的技術力量無法擺脫電子器件的應用問題。當前,OLED市場發展態勢良好,儘管存在諸多的技術挑戰和其它問題,但OLED整體技術進一步成熟,同時新興市場的技術應用,都有力推動OLED市場的增長。
  • 柔性電子崛起 | 一文讀懂柔性透明導電膜!
    柔性電子崛起的產業趨勢已日趨明朗,柔性顯示器、柔性照明、柔性太陽能電池、柔性傳感器等產品已經逐漸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在這產業趨勢之下,具有可撓性、高光穿透度、高導電度的軟性透明導電膜是許多柔性光電產品的基礎。 因此,柔性透明導電膜將會成為柔性光電產品的戰略性材料。
  • 石墨烯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膜:助力柔性電子趕上「發展快車」
    隨著柔性電子概念的提出,以及柔性技術的發展,各種電子產品不斷湧現,明顯看出柔性電子產業化趨勢日益明朗。目前,柔性電子產品在市場上深受年輕消費者的歡迎,如柔性顯示器、柔性照明等,柔性產品已經逐漸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 柔性透明導電膜的製備技術
    金屬系透明導電膜金屬膜系導電膜的製備方法主要為濺射型和金屬柵網型兩大類,主要用作透明電磁屏蔽材料。濺射型是指將金屬直接濺射在基材上。其中印刷法和銀鹽法是近年推出的製備透明導電膜的新工藝,具有成本低、柔韌性好、表面電阻可調等優點。氧化物膜系透明導電膜ITO膜是目前研究和應用最廣泛的氧化物透明導電薄膜之一,對In2O3和SnO2的能帶研究表明,符合化學計量比的In2O3和SnO2均為寬禁帶絕緣體。
  • 柔性透明導電膜助力柔性電子的未來發展
    打開APP 柔性透明導電膜助力柔性電子的未來發展 發表於 2019-08-27 16:39:41 由於5G通信的商用,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催生人們建立以柔性電子器件為媒介,建立人與外界的信息傳輸系統,實現人類生活娛樂的交互式應用場景。如今,柔性電子技術成為全球範圍內電子技術領域的研究熱點。 最初期,柔性電子概念的提出,很多人認為是異想天開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柔性電子元器件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
  • 軟性電子產品崛起 軟性透明導電膜躍居關鍵材料
    本文從透明導電膜的特性探討具潛力的軟性透明導電膜技術,闡述各技術發展現況,並從材料特性、量產技術與商品產業化進展分析各種技術的發展趨勢。 期盼在軟性電子崛起之際,產業能夠在材料、製程、設備有所布局,掌握軟性電子的龐大商機。
  • 柔性觸控發展迅猛,透明導電膜迎來黃金期
    打開APP 柔性觸控發展迅猛,透明導電膜迎來黃金期 微晶科技 發表於 2019-10-15 10:04:09 柔性觸控是未來電子器件的發展方向,這是毋庸置疑的,再加上5G技術的商用、新技術的飛速發展,更是推動柔性、摺疊顯示和觸控技術的發展步伐,智能終端設備形態多樣化成為未來的主流方向。
  • 柔性屏幕應用前景廣闊,透明導電膜成為理想的電極材料
    若能實現手機屏幕的摺疊彎曲、柔性捲曲的電子終端形態,實現萬物互聯的智能化、智慧化將不再是夢,從多種角度來看,將方便人們的日常使用,以及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目前,根據媒體報導,LG向WIPO(世界知識產權局)申報了三款屏幕專利,並出現在資料庫中,分別是採用Z-Fold設計的摺疊屏手機、內折和外翻設計的手機。
  • 透明導電膜,你真的了解嗎?
    新型透明導電膜依據Touch Display Research在2015年的報告得知,非ITO透明導電膜之市場將逐漸地上升,其趨勢如圖所示。預計在2018年取代ITO的透明導電膜市場高達40億美元的規模;當到2022年時,則將超過百億美元,此龐大的市場規模主要來自軟性觸控、軟性顯示器、軟性太陽能電池與其他軟性電子元件未來幾年蓬勃發展的趨勢。
  • 納米專項課題「石墨烯透明導電膜」實現與產業對接
    近日,國家納米中心與江蘇生美工業集團籤訂了「石墨烯基智能窗器件研發」技術開發協議,雙方將在北京市科委支持開展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研製的基礎上,在北京納米科技產業園註冊成立項目公司,集中推進石墨烯基智能窗器件研發和產業化工作
  • 透明導電薄膜 線上研討會
    為此,DT新材料 聯合 材視 於 2020年4月18日 舉辦 透明導電薄膜專題線上研討會,邀請行業內知名專家及企業代表,分析行業全球發展現狀及最新進展、探討行業痛點問題,促進產業鏈的轉型升級。>報告內容:        透明導電薄膜概述        透明導電薄膜技術及產業發展趨勢        透明導電薄膜市場分析及政策        透明導電薄膜產業化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二、柔性透明金屬基複合電極及其應用
  • 透明導電薄膜研究及應用 | 你想聽的報告都在這裡了
    隨著柔性電子的崛起,柔性顯示器、柔性照明、柔性太陽能電池、柔性傳感器等產品已經逐漸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對於具有可撓性、高透光性、高導電率的柔性透明導電膜的需求越來越多。目前,研究較多或者正在產業化中的柔性透明導電薄膜主要有以下幾類:1.金屬柵格,包括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金屬網格透明導電薄膜;2.碳納米透明導電薄膜,主要包括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和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3.導電聚合物,其中的主要代表是Pedot:Pss薄膜;4.新型氧化物透明導電薄膜。
  • 【盤點】國內納米銀線柔性透明導電薄膜企業
    蘇州諾菲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蘇州諾菲成立於2011年,由北極光投資,是國內最早從事納米銀線柔性導電材料研究的公司,公司創始人潘克菲、姜鍇均為海歸博士,且擁有多年半導體行業工作經驗。主要業務為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膜的研究開發,已在2014年小量量產,目前已積累了一批試樣客戶。
  • 柔性透明導電膜賦能視聯網,視頻將被重新定義
    與此同時,AI技術的發展促使社會邁入智能時代,更多終端和應用場景將由設備連接,表現形式更具多樣性。全球市場的大中小屏將通過視頻向個性化的消費場景滲透,與大眾頻繁交互深入生活場景,助力線上線下的媒體投放數位化與融合。視聯網的發展助推屏幕顯示技術的興起,數百億的終端設備將面臨更新換代。
  • 重磅綜述:石墨烯導電材料在透明電極中的應用進展
    2石墨烯在透明電極中的應用現狀  石墨烯作為典型的碳家族材料,具有超高的電子電導率、理想的電容儲能和對光透明的特性,在構築高性能透明導電薄膜(TCE)和柔性透明超級電容方面等方面具有很大潛力雖然透過率7.7% 的提升給人的視覺不會帶來較大影響,但由於上述提到的ITO 的局限性,也使得石墨烯在透明電極領域的發展成為可能。  Peter Blake 等人成功製備石墨烯作為透明電極的液晶顯示器,首先使用機械剝離法在玻璃片上製備石墨烯薄膜,在石墨烯薄膜周圍噴塗5m m 鉻和50nm銅,再依次在表面添加40nm 取向膜、20μm 液晶、40nm 取向膜、ITO 以及玻璃片。
  • 透明導電膜在電容屏領域的現狀
    方興科技此次除了在重大項目建設中引入了「混合所有制」和「股權激勵」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外,也把透明導電膜新材料概念再次引入人們視野,帶動透明導電膜材料概念企業動作頻頻。一、透明導電膜種類及用途透明導電膜(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TCO)是在可見光範圍內具有高透明率具有導電特性的一種薄膜,為晶粒尺寸數百納米的多晶層,主要用於光電器件如液晶顯示器的透明電極、觸控螢幕、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透明電極等,上述透光度和導電性是兩個相互牽制的指標
  • 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發展優勢
    傳統的透明導電材料,如ITO,價格昂貴,易碎,不靈活。儘管碳納米管、多晶石墨烯和金屬納米線等替代網絡已經被提出,但這些材料的透明導電性能使它們不適用於廣泛的應用。幾乎所有現代可攜式和家用電子產品的激動人心的特點都是由光電子器件驅動的,它廣泛地使用透明導電薄膜,如觸控螢幕、液晶顯示器、有機光電池和有機發光二極體。由於石墨烯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光學透明性和力學性能,因此被認為是取代現有的昂貴的銦錫氧化物(ITO)作為透明導電膜的理想材料。石墨烯氧化物以膠體懸浮液的形式,不僅可用於低成本的大批量生產,而且與基於柔性基體的新興技術相兼容。
  • 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薄膜加速「跑」
    在第十三屆深圳國際觸控螢幕與顯示技術發展論壇上,寧波科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量博士,就《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薄膜的進展與展望》發表主題演講。據了解,科廷光電首條年產100萬平方米納米銀線導電薄膜生產線已於近期投入運行,研發     北京時間12月08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   緊跟行業發展步伐,創新引領未來方向。
  • 透明導電膜也可以是二維的?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已經製造出了第一批高度透明,具有觸覺響應性和導電性的超柔性銦錫氧化物(ITO)薄膜。ITO片採用新型液態金屬印刷技術製成,厚度僅為1.5 nm,可以沉積在各種基材上,然後可以像管一樣捲起來。它們可能被用來製造未來的觸控螢幕,並且可以像報紙一樣通過卷對卷(R2R)處理來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