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水質監測與保護得到不斷加強

2020-12-06 央視網
專題:關注中國水汙染

松花江治汙力度不斷加大 跨界水體水質監測與保護得到加強

    新華網北京8月29日電(記者顧瑞珍)環保總局有關負責人29日表示,松花江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實施進展順利,松花江治汙力度不斷加大。

    這位負責人說,2006年8月,國務院批覆了《松花江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2006-2010年)》。《規劃》共安排治汙項目222個,包括工業汙染源治理、城市汙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重點區域汙染防治等,項目總投資達133.66億元。截至目前,列入《規劃》的222個項目,已完成和正在開工建設的項目共84項,佔項目總數的38%;共新建成汙水處理廠3座,對15家重點汙染源進行了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實施了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與此同時,採取有力措施關停高汙染企業,加大執法力度。今年上半年,三省區共關停、淘汰落後產能企業42家,削減COD排放量6326.7噸;先後派出13個督查組,共檢查排汙企業2000餘家,對違法排汙企業依法嚴肅查辦。

    據介紹,中俄雙方環保技術人員於6月10日至25日、8月14日至25日完成了對兩國跨界的黑龍江、烏蘇里江、額爾古納河、綏芬河和興凱湖9個斷面的同時聯合採樣,第一階段的監測結果將在中俄環保分委會第二次會議上進行數據交換,第二階段監測樣品已進入實驗室分析階段,將在一個月後進行數據交換。

    這位負責人表示,中俄跨界水體水質監測與保護近期將主要做好以下工作:綜合分析評價2007年中俄跨界水體水質。組織開展2007年度中俄聯合監測各個階段的監測結果分析評價工作,共同分析聯合監測結果。組織制定2008年中俄跨界水體水質聯合監測方案。組織召開中俄跨界水體水質聯合監測協調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組織、協調、布置2008年中俄跨界水體水質聯合監測工作。組織開展中俄跨界水體水質監測技術交流。適時開展具體技術合作研究。加強中俄跨界水體水質聯合監測能力建設,為中俄跨界水體水質聯合監測工作的深入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編:李星池

相關焦點

  • 水質改善魚類增多江風清新 記憶裡的松花江又回來了
    記者走訪發現,這幾年,松花江哈爾濱段能吸引那麼多人前來遊玩,主要與水質的改善有關。記者從環保、漁政等部門了解到,通過對松花江流域風險企業進行搬遷和關閉,管控進入松花江的汙染源,並進行投放魚苗、延長禁漁期等生態修復,松花江的水質越來越好,魚類種類數量也得到恢復,沒有了腥臭,江風清新,遊人如織。
  • 用法治汙刻不容緩 我省代表呼籲儘快啟動松花江汙染整治工程(圖)
    誰汙染,誰治理誰汙染,誰補償  代表們一致認為,全面加強松花江水汙染防治,對黑、吉和內蒙古以至國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意義。松花江是跨省域的河流,單憑一省一地之力,無法真正實現水質得到根本改善的目標。國家必須統一協調管理,加大投入力度,堅決遏制水汙染加劇的趨勢,以保證「十一五」期間松花江水質得到根本的改善。
  • 扒一扒|國家水質自動監測系統與網絡的構成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水質自動監測站是以在線自動分析儀器為核心,運用現代傳感技術、自動測量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等組成的一個綜合性的水質在線自動監測系統。傳統意義上的水質自動監測站一般有以下各系統組成:站房、採水系統、配水系統、測試系統、數據採集與傳輸系統、控制系統等。
  • 加強水質監測 確保飲水安全
    浙江在線-嘉興頻道8月12日訊(通訊員 顧玉芳)8月10日一早,桐鄉市衛生監督所領導帶隊檢查桐鄉市運河水廠水質處理工作  8月11日一早,嘉興市衛生監督所領導帶隊檢查市區貫涇港水廠水質處理工作  截止8月11日上午,全市已對全部19家集中式供水單位和252個管網末梢點(包括社區飲用水、居民水龍頭水)進行了監督監測。根據匯總的數據和掌握的情況,颱風期間,全市未發生生活飲用水汙染事件,生活飲用水水質總體平穩,各項指標均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市民可放心飲用。
  • 青山湖區:緊盯「八項指標」加強水質監測
    南昌新聞網訊 11月4日,南昌市青山湖區環境監測站對幸福二支河點位水質進行採樣監測,主要檢測PH值、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總氮、六價鉻、五日生化需氧量、懸浮物等八項指標。「我們對採集的每一個水樣都會做好記錄,每一個樣品都有相應的編號,樣品採集後及時將排汙口名稱、現場測定結果、保持條件和水質情況簡要描述做認真登記,此次的水質採樣監測結果將於一周內出具水質監測報告。」青山湖區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一邊將水樣倒入採集瓶一邊介紹說。
  • 吉林:水質不斷改善 野鴨子回來了【組圖】
    人民網長春3月4日電 (記者李家鼎)日前,在松花江吉林市江段,幾千隻野鴨子在戲水。吉林市經過近20年對松花江吉林市江段汙染的治理,使松花江水質不斷改善,生態環境逐年好轉,曾經銷聲匿跡的野鴨子又飛回來了。
  • 國產水質監測儀器技術提高 水質監測儀器呈多樣化發展
    主要監測項目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反映水質狀況的綜合指標,如溫度、色度、濁度、pH值、電導率、懸浮物、溶解氧、化學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等;另一類是一些有毒物質,如酚、氰、砷、鉛、鉻、鎘、汞和有機農藥等。為客觀的評價江河和海洋水質的狀況,除上述監測項目外,有時需進行流速和流量的測定。近年來,國產水質監測儀器技術提高,水質監測儀器呈多樣化發展。
  • 2020年中國水質監測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預計2025年市場...
    1、水資源整體呈現遞減 地表水仍為核心供水資源水質監測行業產業鏈上遊包括各種水源,如我國地表水,包括各河流、湖泊水庫、飲用水源地、城市景觀河道、水利工程水,以及我國各汙染行業排除的廢水汙水,這些是我國水質監測的對象。水質監測行業產業鏈中遊包括水質監測設備和水質監測運營服務。
  • 有關水質監測在國內發展不足的地方
    水質一旦受到汙染,是能夠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的。所以,水質在線監測很重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質汙染事件不斷發生,很多城市都有相關新聞曝光,從而更體現出水質監測的重要性!雖然我國的水質監測系統在快速的發展,但是在這過程當中也存在不少問題。
  • 「水十條」正式發布 水質監測儀器或將迎發展高峰
    《計劃》強調,完善水環境監測網絡。統一規劃設置監測斷面(點位)。提升飲用水水源水質全指標監測、水生生物監測、地下水環境監測、化學物質監測及環境風險防控技術支撐能力。2017年底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海域建成統一的水環境監測網。
  • 萬州區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守護「大水缸」 喝上放心水
    近年來,萬州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從源頭著手確保飲水質量,不斷增強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在甘寧水庫,站在堤壩放眼望去,悠悠碧水倒映著岸邊的松柏,映襯在藍天白雲之下,水光山色渾然一體。作為萬州城區主要飲用水源,甘寧水庫水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為保護好群眾的「大水缸」,庫區加強水源監控,實現了一級保護區全覆蓋。
  • ...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獲評全國水利系統水質監測質量管理優秀實驗室
    原標題:海河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獲評全國水利系統水質監測質量管理優秀實驗室   本站訊 日前,在水利部組織實施的全國水利系統271個水質監測機構2011至2015年度水質監測質量管理監督檢查考核評定中,海河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以總分96.50分位列第三,被評為優秀實驗室。
  • 國家環保總局:松花江發生重大水汙染事件
    新華網北京11月23日電 國家環保總局有關負責人23日向媒體通報,受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影響,松花江發生重大水汙染事件,吉林、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啟動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採取措施確保群眾飲水安全。這位負責人說,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發生後,監測發現苯類汙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質汙染。
  • 全國環境監測結果:飲用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
    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提供的全國環境監測結果顯示,2009年,我國環保重點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有所上升,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與上年持平
  • 探析水質監測中氨氮測定的影響因素
    而在進行水質監測時,主要就是對水體中的氨氮含量進行測定,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過往工作經驗,對水質監測中氨氮測定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旨在提升水質監測效果,實現水源保護目的。關鍵詞:水質監測;氨氮測定;影響因素引言目前,我國城市發展所帶來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其中水汙染問題的形勢非常嚴峻。
  • 黃山市將建36個監測點 跨界監測新安江水質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月27日,黃山市環保部門消息稱,為進一步加強新安江流域地表水生態環境保護,黃山市大力推進新安江流域水質自動監測網絡建設。該市計劃在新安江流域幹流、主要入河支流、重點水域和區縣跨界建設36個水質自動監測站點,其中,2019年底前建成23個,2020年底前全面建成,屆時,將實現對黃山市境內新安江流域水質連續動態監測和遠程監控全覆蓋。
  • 中國加強對新型環境汙染問題監測力度
    新華網西安2月24日電(記者楊一苗)農村環境汙染、城市飲用水源地存在的飲水安全風險,近年來成為中國環境保護工作出現的新問題。記者從中國環境保護部了解到,中國正不斷加強對這些新型環境汙染問題的監測力度。全國環境監測工作會23日在西安閉幕,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在過去的五年時間裡,中國環保部門針對新型環境汙染問題和潛在的環境風險,積極拓展新的監測領域。
  • 安徽省就加強巢湖藍藻水華應急監測工作作出部署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有效監控巢湖藍藻水華情況,確保水質穩定改善和飲用水安全,近日,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於加強巢湖藍藻水華應急監測工作的通知》,就加強巢湖藍藻水華應急監測工作提出要求。《通知》指出,結合近幾年巢湖藍藻水華發生特點,從今年起,應急監測時間由每年的4月1日—10月31日延長為每年的3月15日—11月15日。
  • 哈希可攜式水質分析儀器為重慶三峽庫區首艘水質監測船保駕護航
    近日,重慶三峽庫區首艘水質監測船(名為「渝環監012」)已正式投入使用,這是環境保護部為加強三峽庫區水環境監測工作量身定做的。該船配備了超聲波測深儀、衛星定位系統、水質監測儀器設備等,結束了重慶三峽庫區區縣沒有專業環境監測船隻的歷史。
  • 重點水系地表水水質月報首次發布
    ●珠江長江水質較好 黃河海河松花江遼河水質較差●太湖滇池巢湖水質均為劣五類國家環保總局日前發布重點水系3月份的地表水水質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