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監測,是監視和測定水體中汙染物的種類、各類汙染物的濃度及變化趨勢,評價水質狀況的過程。監測範圍十分廣泛,包括未被汙染和已受汙染的天然水(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及各種各樣的工業排水等。主要監測項目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反映水質狀況的綜合指標,如溫度、色度、濁度、pH值、電導率、懸浮物、溶解氧、化學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等;另一類是一些有毒物質,如酚、氰、砷、鉛、鉻、鎘、汞和有機農藥等。為客觀的評價江河和海洋水質的狀況,除上述監測項目外,有時需進行流速和流量的測定。近年來,國產水質監測儀器技術提高,水質監測儀器呈多樣化發展。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
趨勢一:水質監測儀器多樣化發展
國家對生活飲用水、工業廢水、地表水質等監測指標均進行了調整。隨著國家對環保的日益重視,各種水體監測指標的不斷增加,我國水質監測儀器設備將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各種重金屬監測儀、化學農藥監測儀的專業化儀器將會逐漸增加。
趨勢二:運營服務市場化、規範化和規模化
我國水質監測設施運營服務將朝著市場化、規範化和規模化的方向發展。環保設施運營市場化,即實現環保設施的社會化投資、專業化建設、市場化運營,水質監測行業將逐漸完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排汙企業、運營公司以及監測儀器生產商等專業化管理和規範化發展,呈現規模化發展。
趨勢三:國產水質監測儀器技術提高
隨著行業的發展,國產監測設備將逐漸增加,同時技術水平明顯提高。我國高端設備仍主要來自國外,削弱了我國水質監測行業的競爭力,政府及各大企業必將加大投入力度,研製最新產品,那些處理性能低下、功能簡單的遠端數據採集單元-單片機會逐步退出市場,嵌入式平臺將得到最大發展,現場設備將走向智能化。相關產業升級將更加趨向設備的小型化和專有化,更加符合實際需要。監測設備的智能化、可靠性會越來越明顯。
趨勢四:水質應急監測體系建設趨勢
隨著環境水質突發事件的增多,如山洪、泥石流等事件時有發生,水質應急響應體系也已日益受到重視。水質監測設備的功能將從單獨的數據採集向決策依據、響應體系信息支持演變。應急預警與監控系統建設將是加快實現我國水質保護歷史性轉變基礎性、戰略性的重要任務,同時也是水質監測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