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盤點:細數環境監測儀器增長點

2020-11-26 儀器信息網

  儀器信息網訊 2014年環境監測儀器市場增長迅速,這主要得益於政府對環境監測儀器的大量採購。環境監測儀器市場受國家政策影響很大,隨著「大氣十條」的深入實施,新環保法的不斷加碼,「水十條」、「土十條」的即將出臺,我國環境監測儀器需求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的狀態。根據國內外調查研究機構的調查結果顯示,2015年我國環境監測儀器市場規模在250億~300億之間。

  目前,我國環境監測儀器市場以政府主導為主。但隨著市場的快速發展,人員短缺、技術人才缺乏等問題越來越凸顯,為解決這些問題,政府從購買儀器開始逐步向購買服務、購買數據等轉變。由於環境監測儀器的複雜性,運維服務一般由儀器生產廠商提供,成為環境監測儀器廠商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環境數據需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提供,眾多儀器廠商也看好這一市場,紛紛開展這一方面的業務。

  大氣:以「霾」為主 不斷深入

  以監測霧霾(PM2.5)為契機,我國開始了空氣品質監測網絡的建設,隨著我國《空氣品質新標準第三階段監測實施方案》的完成,我國空氣品質監測網絡基本形成。這也標誌著我國空氣品質監測儀器的大批採購告一段落,但是部分發達地區在現有基礎上仍在優化布點,仍將有儀器採購需求。而快速的網絡布點導致的直接問題是人員不足,因此已有省份試點將儀器歸屬公司所有,政府要求公司提供有保障的空氣品質監測數據。

  隨著對霧霾成因研究的不斷深入,揮發性有機物成為我國大氣汙染監測的下一重點。根據2014年7月環保部等六部委共同發布的《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實施細則》,到2017年全國要實現石化行業、有機化工、表面塗料、包裝印刷等行業的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此項工作將率先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及廣東省珠三角等地區開展。根據國家標準和市場需求,這將主要增加氣體採樣器、氣相色譜儀、氣質聯用儀以及可攜式和在線式揮發性有機物檢測儀等儀器的需求。

  為配合霧霾的治理,研究霧霾來源的源解析技術也在不斷發展,目前各省份的源解析結果在陸續出爐中。若源解析工作成為將來霧霾控制的常規性工作,則將迎來對源解析儀器的採購需要,包括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X射線螢光光譜儀、原子螢光分光光度儀、離子色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儀、液相色譜、氣相色譜-質譜儀、超聲提取-總有機碳分析儀等相關儀器。

  重金屬問題是關係水、氣、土等整個環境的問題,而在大氣領域首先受到關注的是煙氣汞。2014年修訂的《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增加了煙氣汞及其化合物的排放限值。根據標準實施時間表,在線煙氣汞監測儀器將在未來兩年有較大需求。而現行汞及其化合物的檢測標準為《固定汙染源廢氣 汞的測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暫行)》(HJ543)還不能很好的滿足煙氣汞的監測需求,煙氣汞的監測方法還需不斷完善。

  除此之外,霧霾預測、霧霾與健康等相關問題也逐漸受到關注,但這些課題的相關技術仍在不斷發展中。

  水質:保障飲用水安全 完善水質監測體系

  目前水質監測的一大矛盾在於監管主體較多,涉及環保部、水利部、國土資源部、疾控中心、住建部等多個部門,因此採購需求比較分散。比較明確的採購需求集中在縣級飲用水監測和地下水監測方面,而水體監測、汙染源監測等需求還需政策的進一步推動,「水十條」即將頒布,我們有理由對此市場充滿期待。

  根據《農村飲用水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需要解決2697個縣的農村飲用水工程水質檢測問題。而在2014年11月,國務院回訪督促調研組到水利部回訪過程中,水利部農村水利司司長王愛國表示,2015年將在全國2400多個縣設水質檢測中心。按照水利部對縣級水質檢測中心建設的要求,此市場規模約17.28億,所需儀器包括餘氯比色器、濁度儀、超淨工作檯、培養箱、乾燥箱、顯微鏡、分光光度計、電子天平、酸度計、氣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原子螢光光度計、紅外測油儀、低本底放射性測定儀、水質檢測車等。但值得注意的是,縣級水質檢測中心的建設明顯滯後,縣級監測普遍存在人才短缺問題,加上《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的發布,此市場也可能是水質監測服務需求。

  2014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國家地下水監測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正式發布,標誌著國土資源部和水利部負責的地下水監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目前,國土資源部和水利部分別負責的工程初步設計工作招標已經結束,這也意味著我國地下水監測市場將逐步開啟。根據招標信息,國土資源部門建設五大區16個重點區(水文地質單元)共10103個地下水監測站點(包括30個泉流量監測站點),改建2個地下水監則(均衡)試驗場、改建1個地下水與海平面綜合監測站,建立31個省級地下水監測信息節點。103個地下水監測站點,包括新建地下水監測站點7141個(包括泉流量監測站點18個),改建現有地下水監測站點2962個(包括泉流量監測站點12個)。配備地下水水位信息自動採集設備10103臺套,泉流量站水位與流量監測儀器30臺套。水利部建設7個流域監測中心、32個省級監測中心(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80個地市節點(含145個地市信息站)及145個地市信息站巡測設備配置,新建及改建地下水監測站點10298個、相應配套地下水水位信息自動採集傳輸設備10298套,並且與國土資源部共同建設1個國家地下水監測中心。

  土壤:開始受到關注 等待飛速發展期的到來

  我國土壤環境質量受到關注較晚,土壤汙染情況的數據積累還不多。與水、氣相比,土壤監測儀器目前還主要集中在實驗室,也有部分可攜式儀器用於初步篩查。「土十條」編制的消息使很多廠商看好土壤修復市場,因此與土壤修復相配套的儀器採購可能提前啟動。據2014年4月17日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公報》中我國土壤汙染情況,我國主要的土壤汙染物為鎘、汞、砷、銅、鉛、鉻、鋅、鎳、六六六、滴滴涕、多環芳烴等。故涉及的儀器主要包括微波消解儀、原子螢光光譜儀、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儀、分光光度計、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儀、冷原子吸收測汞儀、氣相色譜儀、土壤採樣器等。

  還值得關注的是,隨著人們對環境要求越來越高,除水、氣、土等環境要素外,固體廢棄物、噪聲、振動、電磁輻射、核輻射等環境問題也受到諸多關注。如2015年1月《全國輻射環境監測年報》首次發布。

撰稿:李學雷

相關焦點

  • 2018年環境監測儀器買家報告:水、氣檢測哪類儀器成焦點?
    近年來,中國環境監測儀器市場增長勢頭迅猛,2018年更是出臺了多項環境政策,環境監測要素從大氣擴展到水質,監測領域不斷擴大。在分析2018全年採購方的行為數據時發現,儀器採購用戶所屬行業中,環保/水工業領域勢頭發展迅猛。
  • 年終盤點—2020年,細數我們的「第一次」
    年終盤點—2020年,細數我們的「第一次」 2020-12-31 15: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廠汞監測:數百萬元的高價儀器未必好用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齊文啟研究員分析汞監測技術   2014年4月18日,中國科學儀器行業的「達沃斯論壇」——2014中國科學儀器發展年會(ACCSI 2014)於北京召開,作為發展年會的分會場之一,環境監測儀器技術論壇也在同期召開。
  • 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方案出臺 監測概念股迎機遇
    國務院辦公廳12日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要求建立覆蓋大氣、水、土壤等要素的全國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建設天地一體化的生態遙感監測系統,並實現生態環境監測信息的集成共享,利用大數據分析為環境監測提供支撐。
  • 環境監測總站斥資2500萬採購29套分析儀器設備
    在環保工作快速發展的同時,環境監測儀器也明顯受益,並在汙染減排、土壤調查等重點環保領域發揮著重要技術支撐作用,發展勢頭向好。日前,中國政府採購網發布了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國控重點汙染源監督性監測能力建設項目儀器設備採購公開招標公告。本次儀器設備採購項目預算金額達2539.3萬元,涉VOC監測儀、GC-MS、ICP-MS、XRF、ICP-OES、超高效液相色譜儀等29套環境監測及分析檢測設備。
  • 專注環境監測儀器 博盎環境迎來發展暖春
    2017中國環博會廣州展博盎環境展臺掠影   作為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受益於政府的高度重視,環境監測行業在「十二五」期間獲得長足發展,並且形成了以大氣、水等汙染源監測為主的國家環境監測網絡。
  • 中國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圖表 2020年中國環境監測儀器行業渠道結構  圖表 2016-2020年中國環境監測儀器行業需求總量  圖表 2016-2020年中國環境監測儀器行業需求集中度  圖表 2016-2020年中國環境監測儀器行業需求增長速度  圖表
  • 魏復盛:地下水監測領域儀器發展潛力大——訪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
    在這種情況下,環境監測儀器產業也面臨著空前的發展機遇和壓力,如何解決面對的眾多問題,更好的為環保產業提供技術、產品和服務,同時讓產業自身能有更好的發展?儀器信息網近期就當前環境監測儀器產業的發展等問題採訪諮詢了魏復盛院士。
  • PM2.5這樣監測 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探營
    記者 林雲龍 攝  浙江日報杭州3月1日訊3月,離浙江公布PM2.5監測數據的時間屈指可數。作為公布城市之一的杭州市,目前已有7個PM2.5監測點,環保部門還在這最後時間緊鑼密鼓調試各類儀器。PM2.5通過哪些儀器測量?監測點數據如何傳輸?怎麼計算得出數據值?今天下午,記者走進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一一解開這些疑問。
  • 盤點2014年中國十大生物晶片企業(下)
    下面,OFweek電子工程網的小編繼續盤點2014年我國十大生物晶片企業。  下接:盤點2014年中國十大生物晶片企業(上)  第五名:上海裕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裕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穆海東等留美博士創建於2002年5月,主要從事生物晶片體外診斷產品(包括抗原、抗體、試劑和儀器)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申請專利110餘項,獲得多項國家、省部級獎項。
  • 環境監測與工業過程分析儀器有哪些障礙
    1、認證障礙   從事環境監測儀器和工業過程分析儀器生產的企業,生產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型式批准部分)》中的分析儀器產品時,需要按規定取得「製造計量器具許可證」,而取得該產品生產製造許可需要企業具有較強的技術實力,產品生產和檢定需經過嚴格的審核。
  • 環保部印發《國家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城市站自動監測儀器關鍵技術...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日前,北極星節能環保網獲悉,關於印發《國家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城市站自動監測儀器關鍵技術參數管理規定(試行)》的通知已經印發。全文如下:關於印發《國家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城市站自動監測儀器關鍵技術參數管理規定(試行)》的通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各有關企業:為保障國家環境空氣自動監測數據質量,規範自動監測儀器關鍵技術參數管理工作
  • 地質環境監測院開展災害普適型監測預警儀器示範試用工作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環境監測院承擔的重大高位遠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集成應用地質調查項目選擇金沙江上遊3處高位滑坡隱患點開展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普適型儀器設備示範試用工作。截止6月15日,項目組已完成18套監測預警普適型儀器設備的安裝和調試工作,其中包含2套智能雨量計、12套地表位移GNSS監測站、4套智能地表裂縫計,所有監測設備均按照《地質災害監測通訊技術要求》統一將監測數據上傳至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物聯網雲平臺。
  • 2014年全國草原監測報告
    農業部草原監理中心根據監測分析結果,組織起草了監測報告初稿,並召開專家會進行會商,與農業部遙感應用中心進行了溝通,在此基礎上形成了2014年全國草原監測報告。  2014年,對115個項目縣(旗、團場)的草原生態工程建設情況進行了地面監測調查。監測調查結果表明,通過實施草原圍欄、補播改良、人工種草等措施,工程區內植被逐步恢復,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與非工程區相比,工程區內草原植被蓋度平均高出8個百分點,植被高度平均增加63%,鮮草產量平均增加40.5%,可食鮮草產量平均增加46.1%。
  • 雙引擎加碼環境監測 天瑞儀器打出創新驅動組合拳
    作為全國知名分析測試儀器製造品牌之一,也作為環境監測市場早期的拓荒者,江蘇天瑞儀器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天瑞儀器」)無疑在這個產業中踩下了自己深深的足印。1992年,也就在25年前,西清華研究所成功紮根於關中平原,由此開啟了天瑞儀器精耕國產分析測試儀器的新徵程。
  • 中國環境監測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武漢天虹1991年創建,以研製、開發、生產、銷售各種環境監測儀器和大氣採樣儀器為主。近年來,天虹在大量原裝引進進口核心部件的基礎上,開發、研製出環境空氣品質連續自動監測系統和煙塵、煙氣連續排放監測系統。主要產品有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系統、煙氣連續排放監測系統(CEMS)。
  • MICONEX2016之環境與安全監測技術研討會亮點盤點
    儀器信息網訊 2016年9月22日,第27屆MICONEX2016科學儀器惠及民生系列分會場之環境與安全監測技術研討會在北京順義新國展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辦,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儀器學術工作委員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環境與安全檢測儀器分會和《現代科學儀器》編輯部承辦,儀器信息網作為支持媒體全程跟蹤了此會議。
  • 【總結與展望】從2015年儀器導購專場用戶數據分析看儀器市場未來...
    環境監測儀器市場深受國家政策影響,隨著「大氣十條」的深入實施和「水十條」的出臺,水質分析儀和氣體檢測儀佔據了九成以上的環境監測儀器市場關注度和需求份額。我國的環境監測起步較晚,但政府政策力度大,行業發展迅速,而「十三五」建議將生態文明寫入五年規劃,更是將環境監測推向了發展的高潮。未來五年,氣、水、土三大監測計劃有望全面推進深入實施,環境監測儀器市場將迎來空前發展。  從環境監測儀器細分類來看,總有機碳分析儀(TOC)的市場採購需求遙遙領先,其次分別是化學需要量(COD)測定儀、煙氣分析儀和水質分析儀。
  • 為大氣環境監測衛星研製「千裡眼」
    9月30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光所承研的紫外高光譜大氣成分探測儀、大氣環境監測衛星高精度偏振掃描儀通過交付驗收評審。未來,兩臺精密儀器將安裝在我國大氣環境監測衛星上,成為監測大氣環境質量的「千裡眼」。  大氣環境監測衛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中的科研衛星,是我國大氣環境監測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 江蘇採購1套LCMS和3套GCMS用於環境監測
    標書編號:JSZC-G2014-048   江蘇省政府採購中心受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及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的委託,決定就其所需的環保分析儀器 進行公開招標採購,現歡迎符合條件的合格供應商投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