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 陳凌燕
通訊員 王敏 張全錄
近日,一名五旬壯漢
因為小小的恙蟎蟲險些丟了性命,
所幸醫生火眼金睛,
通過一個大家都沒留意的痂,
捉到了「肇事者」。
經過對症治療,
這名男子昨日終於治癒出院。
這到底是是怎麼回事呢?
強壯男子突然高燒不退
11月底,51歲的艾先生
在家人攙扶下來到武漢市肺科醫院,
說高燒一直不退,腿也腫了,
就是找不到原因。
其家人介紹,
艾先生是湖北十堰人,
多年來一直在廣東潮州從事交通建設,
常在野外工作。
11月中旬,
一向身體強壯的艾先生突然開始發高燒,
連燒好幾天不退,
去潮州當地數家醫院就診,
都找不出病因,也退不了燒。
因為兒子在武漢工作,
艾先生就請假來武漢治病。
在武漢市肺科醫院,
經過CT及彩超檢查,
發現艾先生左腿深靜脈
及雙側肺動脈有血栓。
該病區主任郭光雲分析,
這是導致艾先生腿腫的原因,
但卻不是導致高燒不退的原因。
血液檢查的結果則顯示,
艾先生的白細胞數據不高,
加上此前他在潮州接受了
至少一周的抗感染治療卻高熱不退,
因此大概率可以排除細菌感染。
神秘的結痂透露真兇
持續這麼久體溫降不下來,
艾先生整個人越來越虛弱,
必須儘快找到病因,
否則可能會危及生命。
在為艾先生做全身皮膚檢查時,
郭光雲突然看到他右上臂有一個痂,
這個痂長得很有特點——
直徑約6至7毫米,
還是凹陷狀的。
艾先生表示,
自己也不知道這個痂是從哪裡來的,
既不疼也不癢,
他也沒管過。
郭光雲仔細觀察起這個痂,
「這種深黑色、向下凹陷的痂,
在醫學上稱為火山口樣焦痂,
是恙蟎蟲叮咬後的典型表現。」
郭光雲說,人被恙蟎蟲叮咬後會出現持續高燒,
使用常規抗生素、退燒藥是無法退燒的。
經過仔細詢問,
郭光雲得知艾先生前不久還在野外工作後,
對自己的判斷更加篤定了。
這種恙蟎蟲「蟲小鬼大」
針對恙蟎蟲叮咬傷,
郭光雲給艾先生重新選擇了另外的藥物。
用藥當天,艾先生的體溫就開始下降,
第二天就完全恢復正常。
同時,郭光雲也針對艾先生的
左下肢深靜脈及雙側肺動脈血栓,
為其進行了抗凝藥物治療。
第三天,艾先生腿腫的情況也消失了。
昨日,艾先生完全康復,
開心地出院了。
恙蟎蟲到底是什麼
郭光雲介紹,這是一種體長約0.2毫米的真蟎目小蟎蟲,生存在野外。
當恙蟎蟲感染一種叫做恙蟲病東方體的病原體後,再去叮咬人,會將病原體帶到人身上。病原體在傷口處繁殖,然後進入血液,跟著血流在人體四處「溜達」,到達不同的組織器官就會產生相應的毒血症狀。恙蟲病病原體死後還會釋放出毒素,導致高燒、皮疹及肝脾淋巴結腫大,並伴有典型的火山口樣焦痂。
2012年,曾有媒體報導過廣州兩名市民因被恙蟎蟲咬不治身亡,引發過熱議。晉朝時,我國就有恙蟎蟲病的記載。在《風俗通》中,也有「恙,毒蟲也,喜傷人。古人草居露宿,故相勞問,必曰無恙」一說。
專家提醒
恙蟎蟲體型微小,人很難察覺。
所以大家到野外去時,
最好紮緊衣袖褲腳,不要直接坐臥草地。
從野外回來後若有不適,
要趕緊檢查全身,
看看是否有可疑的叮咬痕跡或皮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