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科技樹被鎖,看北歐小國如何解決電動車冬季續航

2021-01-19 騰訊網

去年下半年,隨著疫情的影響逐漸減弱,電動汽車行業也迎來了短暫的春天。據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1月全國電動車銷量達到20萬輛,同比增長翻了一番,環比增長更是超過了四分之一,遠超行業預期。

然而,一場「霸王級」寒潮讓這場電動車的熱潮戛然而止。「開車不敢開空調,只能穿大棉襖」「充電兩小時,出行五分鐘」……種種「悲慘」的案例讓那些將大量資源押注電動車的廠商,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電動車在冬天真的無解了嗎?

電動車真的與低溫天生不對付嗎?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電動車在中國與低溫天生不對付是成立的。從地理來看,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視角放大到整個東亞的話,整體還呈北高南低之勢。再加上中國處於太平洋西岸,大部分地區為亞熱帶季風和溫帶季風氣候為主。所以冬季西伯利亞的寒潮能由北至南,直接席捲全國。

其次,從電動車的電池基本原理來看,目前市面上的電動車基本都是使用的鋰電池。鋰電池的基本原理是通過鋰離子在正極與負極之間的遷移,讓電池實現充電和放電,而冬天低溫的環境很容易阻礙鋰離子運動。

圖源:同濟大學《不同溫度與荷電狀態下鋰離子電池傳荷電阻估計》

據同濟大學《不同溫度與荷電狀態下鋰離子電池傳荷電阻估計》的論文顯示,溫度降低的時候鋰離子在石墨和鈷酸鋰中的擴散係數會減小(溫度越高電阻越低),不利於鋰離子的遷移。再加上大部分鋰電池的電解溶劑為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二甲酯(DMC)的混合物,溫度降低時電解液粘度增大,進一步影響了鋰離子的遷移。尤其是以特斯拉model3為代表的電動汽車,還採用了低溫性能更差的磷酸鐵鋰電池,進一步影響了電動車冬天的續航。

典型磷酸鐵鋰放電曲線:低溫下性能明顯降低

種種科學實驗表明,除非電池技術革命,否則目前鋰電池電動車註定與冬季無緣。但令人驚訝的是,在遙遠的北歐國家挪威,電動車滲透率卻超過50%,是全世界電動車人均保有量最大的國家。

這…到底發生了什麼?

電動車逆天改命的關鍵在於充電

挪威雖然靠近極圈,但在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下,冬季溫度與北京差不多。從數據看,截至2018年,挪威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了驚人的46.4%,遠超同地區瑞典的7.9%以及芬蘭的4.7%。拋開世界各國類似的減稅等電動車激勵政策以外,挪威完善的充電政策,才是解決續航焦慮的根本原因。

在數量上,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統計顯示,2019年挪威共有1.03萬座慢充樁,佔據全歐洲慢充樁的6%;3426座快充樁,佔據歐洲快充樁的13%。雖然這個數量在總數上看起來不怎麼起眼,但要知道挪威總人口僅有536.8萬人。而總人口高達6679.68萬人的英國,在2019年時僅有2.28萬座慢充樁、4960座快充樁。

在頂層設計方面,挪威政府在2009年-2010年國家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第一階段,就委託國企Enova(類似於中國國家電網)與挪威電動車協會合作,建設了一個開放的充電樁資料庫,這使得所有人都能基於標準化的資料庫體驗到最齊全的充電查詢服務。

其次,挪威電動車協會在2015年開始為所有會員提供通用充電服務。與國內方便的行動支付相比,挪威在建立通用支付之前,電動車主想要充電十分麻煩。車主必須用不同的APP找到充電樁,並通過不同的支付方式如充電卡、簡訊、話費等完成充電。在通用充電平臺建設完成後,用戶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充電服務,並且仍然可以從各自運營商那裡獲取發票等服務。

在微觀政策方面,2017年挪威議會通過法律,保證租房用戶、公寓住戶的充電樁安裝權。在國內這波「霸王級」寒潮中續航翻車的用戶,大部分都是使用公樁的車主。在國內車主想安裝充電樁,不僅需要一個私人車位,還需要單獨協調物業、供電局等多個單位的關係,手續十分繁雜,更不用說連車位都沒有的車主了。而挪威議會的政策極大地簡化了居民安裝充電樁的手續。

對於那些缺乏改造條件的社區,現在挪威正在推廣充電樞紐。充電樞紐的本質就是一個大型充電站,不過這些充電樞紐不像普通充電站一樣布置在交通幹線上,而是集中布置在各種老舊公寓、社區附近,方便相關社區用戶使用。除此之外,挪威政府還通過一個法案,計劃在主要道路和高速公路上,每50公裡建設一個充電站,並且保證配備2個以上的高速充電樁,滿足用戶的長途跨區充電需求。

充電樁的現狀:盈利難、亂象頻出

從挪威的經驗看,充電樁行業亟待加強投資,但實際上國內整個行業的發展並不樂觀。

首先,最大的問題就是盈利難。車主在公共充電樁上,需要支付三份費用:電費+服務費+停車費。以廣州為例,廣州公共充電執行的是工業電價(0.675元),再加上1.5-2元不等的服務費以及6元一小時的停車費,整體成本和汽油車相當,這極大地降低了車主在外充電的意願。而對於充電樁企業來說,雖然收費高,但裝進口袋的只有1-2元的服務費,如果是加盟的共享充電平臺,平臺方還要再抽走一部分費用盈利並不高。

事實上,盈利低不僅僅是中小充電企業的問題,行業巨頭也是如此。特銳德的董事長於德翔在致股東信中提及,特來電運行5年,累計投資50億元。前4年,特來電累計虧損6億元,終於在2018年勉強進入盈虧平衡期。「虧損的主要原因是需要等待車來,充電設備利用率低。」

在正規充電樁充電生意賺錢困難的同時,一些人卻趁機渾水摸魚。「10-30個月可收回全部投入成本,單槍的年利潤預估超2.5萬元,10年預估超過25萬」「今年,新能源車銷量直線上漲,投資充電樁,收益有保證。」各種高收益廣告像街邊的搖搖車一樣,對投資者們喊著「小朋友快來玩兒呀」。但實際上,這些不良企業只是把充電樁當「金融產品」來賣,通過成立一隻基金或者投資公司讓普通投資者眾籌養樁。至於後續的服務費分成、維護等等,who care?反正加盟費和政府補貼已經賺到了。

圖片來源:北京青年報

總結

在2020年的聯合國大會上,中國政府宣布將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想要達到這個目標,汽車的電動化肯定是必經之路。

目前,冬天續航縮短已經成為了電動車發展最大的障礙,可是電池技術的進步卻遙遙無期。廣建充電樁也許是當前最好的解決方案。但就現狀看,這也許需要政府、企業多方面的推動,才能打通中間的阻礙。

相關焦點

  • 雅迪石墨烯電池,解決電動車冬季續航問題
    近日,雅迪冠能系列、雅迪石墨烯電池在中國最北端的北極村展開了一場極寒挑戰。將雅迪石墨烯電池在零下18度的北極村雪地上經歷72小時冰凍後,隨著雅迪車隊進行了長達兩個多小時的續航挑戰,其表現十分突出。  雅迪石墨烯電池和冠能系列電動車參加極寒挑戰  雅迪冠能系列與雅迪石墨烯電池,通過動力、續航、耐寒方面的硬核實力,在中國最北端經歷「破冰行動」、「雪灘足球」等挑戰環節,針對雅迪石墨烯電池耐寒性、雅迪冠能系列載重性能、
  • 不再發愁電動車冬季續航,雅迪石墨烯電池成暖冬黑科技
    相信很多人選擇電動車出行時都遇到過這樣的窘境:天氣寒冷的時候,車輛續航能力會急劇下降。即使在充滿電的情況下,車輛續航裡程依然難以保證日常使用。究其原因,這些電動車使用的多數是普通鉛酸電池,它們的耐低溫性較差,導致在冬季尤其是北方地區,性能、儲電量大打折扣。
  • 電動車冬天續航下降,原因是什麼?有解決辦法嗎?
    [摘要]天氣一變冷,電動車的續航裡程就會明顯下降,原因是什麼?往下看,胖編為大家答疑解惑。   電動車冬天續航下降,原因是什麼?   首先,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分為兩個方面。
  • 試過後才知貨真價實,雅迪冠能系列冬季續航獲用戶點讚
    ,用戶的口碑如何,一起看看!冬季電動車續航急劇縮短,給洛陽的王女士帶來很大的困擾。每到冬天,她上班途中電動車電量總是掉的飛快。下午不充電的話,晚上保準回不了家。前些天,「雅迪暖橙服務」進社區,王女士在暖橙小哥對她的車輛進行檢修、保養時才終於明白,原來冬季電動車續航下降,和電池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 冬季疫情反覆,雅迪錢靜紅:石墨烯電池讓續航與防疫出行兩不誤
    進入寒冷的冬季,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了起來,適逢春運臨近,踐行「一人一車,安全出行「的舉措更加刻不容緩。2020年11月,雅迪集團控股創始人錢靜紅通過一場別開生面的「極寒挑戰賽」,為更多消費者帶來了冬季「安全出行」的更優解決方案——搭載TTFAR 7級增程系統的雅迪冠能系列電動車!
  • 雅迪錢靜紅大讚石墨烯電池 黑科技助跑兩輪電動車市場
    來源:時刻頭條石墨烯是一種全新的材料,具備優秀的電氣、散熱性能,用在電池上是革命性的技術,充電速度快,壽命長。雅迪集團控股創始人董經貴、錢靜紅堅持加大對於石墨烯電池的研發投入,鼓勵其科研團隊創造出雅迪石墨烯電池。
  • 純電動汽車如何在寒冷冬季實現最大化續航裡程
    打開APP 純電動汽車如何在寒冷冬季實現最大化續航裡程 智選車 發表於 2020-04-06 09:12:00 (文章來源:智選車) 我們都知道一個事實,電池不太適合極度寒冷的環境,寒冷的冬季和嚴寒天氣會導致純電動車續航裡程大幅縮水。
  • 如何給電動車正確充電,牢記這四點延長電池壽命
    儘管騎電動車的人越來越多,但真正懂得如何正確給電動車充電的人卻寥寥無幾。不少電動車用戶在充電時存在幾個誤區,即常在電動車電池電量完全用盡後,才想起給電池充電;或臨用時才想起要充電,電池還沒有充滿就騎車出門;或一兩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不使用電動車,根本想不到給電池充電,這些都是讓電池壽命縮短的不利用法。
  • 解決電動車續航終極方案?金屬空氣電池發展簡析
    場長導讀:如果空氣電池的研究能夠取得突破,在與內燃機動力車以及燃料電池車的續航歷程競爭中,目前處於劣勢的電動車將會脫穎而出。而空氣電池將會取代目前主流的鋰離子電池,一舉登上霸主地位。
  • 石墨烯電池神了!電動車有了它竟能提升10%續航
    電動車的續航問題一直都是困擾用戶的痛點,尤其是到了冬天,剛買時能跑個60km,騎了一年半載後,能跑個35km都算不錯的了!目前,電動車行業一般採用的都是鉛酸電池,或是鋰電池,這兩種電池各有利弊,鉛酸電池相對穩定,不過,體型較大較沉,一般不可拆卸。而鋰電池體型輕便,充電速度快,唯一的缺點是頻繁充放電容易電池鼓包,發生充電起火事件。還有就是這兩種電池在寒冷的冬季,續航就會明顯下降。
  • 還在擔心冬季電動車的續航問題?漢EV來為你排憂解難
    一到冬天可能不少電動車主們的續航焦慮就要來啦,而且,為了能夠開車更加省電,大冷天開車最好的禦寒方法可能就是給自己帶個手套,或者自己默默地抗下這一切。然後等到春天來,到時候就能跟大家說自己由更加抗凍啦!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那麼,為什麼同樣是汽車,電動車在冬天的續航會衰減這麼厲害呢?
  • 河豚換電|電動車電池各大型號續航裡程大解密
    眾所周知,電池容量越大,電動車續航裡程就越遠。電動車用戶的騎行裡程需求不同,所適合的電動車電池容量自然不盡相同。為幫助廣大用戶選擇最為適合自己需求的電動車,特整理了各類型號電池的續航裡程供參考。實際上,除了電池容量之外,影響電動車續航裡程的因素還有很多,包括騎行速度、電動車功率、載重強度、騎行習慣、氣溫、電池老化程度等,電動車用戶要想電動車跑得更遠,除了靠電動車基本裝備外,還要特別注意日常保養,養成良好的用車習慣。
  • 電動汽車冬季續航「魔咒」:續航裡程腰斬充電換電排隊兩小時
    中國農業大學車輛動力學與智能控制創新中心主任王國業也向記者表示,冬季電動車續航裡程銳減只是暫時的問題,隨著技術的進步,電動汽車在電池方面、充電設施等各種方面持續突破,成本降下來了,電動車續航裡程的焦慮也會隨之化解。「不是在充電就是在找充電樁的路上」近期宣布國產Model Y降價14.81萬-16.51萬元的特斯拉,在使出降價「殺手鐧」後,官方一度因訪問量過載陷入癱瘓。
  • 冬季電池不耐用?石墨烯變身「加熱服」,讓電動車續航無憂
    【本期創業者:吳 偉】一到寒冷的冬天,我們的手機經常出現耗電快、自動關機等問題,有時捂一捂、暖一暖或許能「搶救」一下,而對於電動車來說,低溫對電池的影響更為嚴重。充電困難、續航能力降低可能讓你寸步難行。
  • 電動汽車冬季續航「魔咒」:續航裡程腰斬 充電換電排隊兩小時
    中國農業大學車輛動力學與智能控制創新中心主任王國業也向記者表示,冬季電動車續航裡程銳減只是暫時的問題,隨著技術的進步,電動汽車在電池方面、充電設施等各種方面持續突破,成本降下來了,電動車續航裡程的焦慮也會隨之化解。
  • 電動車電池續航下降,加水能修復嗎?老師傅告訴你!
    很多用戶都知道鉛酸電池都是有一定的充放電次數,因此當其使用一兩年後,都會出現電動車電池續航下降的情況。而這個時候,一些用戶就會選擇去加水修復電池。那麼事實上,加水能修復電動車電池續航問題嗎?作為一名老師傅,今天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 鋰硫電池新突破 電動車續航裡程獲提升
    鋰硫電池新突破 電動車續航裡程獲提升 (HKUST)工程與環境系教授Cheong Ying Chan與中國香港科技大學機械與航空工程系教授兼能源研究所主任ZHAO Tianshou組建了一支研究團隊,為鋰硫電池(Li–S)提出了一種新穎的陰極設計概念,將可大幅提升此類具有發展前景的下一代電池的性能。
  • 凜冬將至,純電車冬季續航問題何解?
    續航焦慮,成為來自兩個不同領域產品的同樣的阿喀琉斯之踵。其實,這並不是質量問題,而是和電池的溫度特性有關。電動變「電凍」,純電車為何這麼怕冷?純電車續航冬季裡程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車怕冷,二是人怕冷。
  • 華為進入電動車行業,石墨烯電池,充電十分鐘續航1000公裡
    威馬汽車 威馬汽車掌託人為沈暉,任職沃爾沃董事會董事兼任沃爾沃中國區董事長,菲亞特動力科技的CEO,如此多名頭加持,換來資本青睞,好似順理成章,2015年,主要還是因為電池的耐用性,華為也深以為然。
  • 「每周推薦NO.11」5款價格超5000元的電動車
    基於消費者對於電動車選購的痛點,中關村在線電動車頻道特意推出系列精品欄目《每周推薦》,該欄目主要針對目前市面上正在熱銷的新品爆款電動車,從整車性能、特色亮點、極限續航、性價比、顏值等方面進行分析,從而為消費者提供選購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