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有可能打穿地殼的地點,印度洋大洋中脊「亞特蘭蒂斯淺灘」

2020-12-03 地理沙龍號

人類是孤獨的,人類自誕生以來一直在探索周邊的環境,困擾我們人類的問題是,我們人類來自哪裡?我們人類又將去向何方?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人類一方面向宇宙空間進行探索,另一方面對於我們所生活的地球進行探索。雖然說人類在地球上生活的時間已經超過了300萬年,但是我們對地球的認知依舊十分有限。

海洋鑽井鑽頭

人類目前對於地球的了解主要集中在地球表面,當然,我們對於地球表面的很多地方也不是很了解,至於地面以下的地球內部部分,我們人類的認知更是少了。目前人類對於地球內部結構的探索,主要是利用地震波的手段,根據地震波的反射情況,我們把地球內部劃分為三個部分,由外到內分別是地殼、地幔和地核。

地球內部結構示意圖

地球的平均半徑大約為6371千米,從地表到地心劃分成三層,但是地殼、地幔和地核的厚度不是均勻的。地殼是最外面的一層,相當於蛋殼,其平均厚度約為17千米,地殼之下是地幔,兩者的分界面稱為莫霍界面。地幔的位置大約是從莫霍界面以下,一直到地下約2900千米深處,其厚度約為2900千米,可以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幔之下是地核,兩者的分界面稱為古登堡界面。地核是地球最內部的圈層,可分為外核和內核。

地球內部結構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們對於地球內部的探究,主要是通過「耳聽」獲取的,人類如果想親眼看看地球的內部,目前的能力還非常有限,以目前人類的鑽探能力,能夠鑽探的最深深度是12.26千米,是有前蘇聯的科拉學院在人跡罕至的帕欽加地區科拉半島上完成的,隨著鑽探的深度增加,溫度和壓力等因素的影響,困難會成倍的增加。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很難再往深處鑽探了,所以地心探險,只能是科幻小說和電影的場景了。

俄羅斯科拉學院

人類最深的12.26千米的鑽探能力,還不到地殼的平均厚度17千米,那麼是不是意味著人類目前就不可能打穿地殼了呢?當然這也未必,我們之前說了地殼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全球的地殼厚度是不均勻的,有明顯的厚薄差異。一般而言,陸地上的地殼厚度厚一些,平均厚度可達33千米,而海洋海底的地殼厚度就薄一些,平均厚度只有6千米。

板塊構造學說

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如果選擇合適的海底,來進行鑽探,由於海洋地殼厚度比較薄,我們還是有機會打穿地殼,穿越莫霍界面,打到地幔層的。當然,在海洋中鑽探,需要克服的是海水還有風浪等的影響,難度比陸地上鑽探要大,為了打穿地殼,美國,英國,中國,等12個國家的30名科學家,登上美國的「決心號」鑽探船,前往地殼較薄的西南印度洋大洋中脊的「亞特蘭蒂斯淺灘」。

亞特蘭蒂斯淺灘

大洋中脊,是海洋中板塊的生長邊界所在區域,往往有一系列的火山組成,是海底地殼的生成區域,也是海底地殼較薄的地區。從2015年12月開始,「決心號」就前往西南印度洋大洋中脊,進行鑽探打井,目前這一計劃正在實施中。當然,這個人類大膽的科學計劃,也引起了不少民眾的擔憂,有人人為打穿地殼,將會引發嚴重的自然災害。

「決心號」大洋鑽探船

相關焦點

  • 人類首次打穿地殼:鑽頭鑽到了巖漿?
    此時此刻,中美英等12國科學家正在西南印度洋一處名為「亞特蘭蒂斯淺灘」的地方打穿地殼與地幔的邊界,這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鑽穿殼幔邊界。此時此刻,遠在近萬公裡之外的中國大量網友,發出了自己的擔心:「打穿了地幔,海水是否會倒灌進去?」 「是不是會打出巖漿?」 「會不會引起火山爆發?」
  • 人類將首次打穿地殼 抵達地幔了解地震火山成因
    這是國際大洋發現計劃的第360航次,也是名為「SloMo」計劃的第一個航次。「SloMo」是「慢速擴張脊下地殼和莫霍面的性質」縮寫。該計劃致力於在人類歷史上首次鑽穿殼幔邊界,以檢驗「在慢速、超慢速擴張脊下方的莫霍面代表了地幔的蝕變邊界」的假說。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劉傳周研究員、同濟大學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周懷陽教授、課題組成員馬強博士等人全程參加。
  • 科學家將首次打穿地球殼幔邊界 探尋莫霍面
    美國、英國、中國等12個國家的30名科學家已登上美國「決心」號鑽探船,準備在西南印度洋開展打穿地球殼幔邊界的第一次大洋鑽探。  這是國際大洋發現計劃的第360航次,也是名為「SloMo」計劃的第一個航次。「SloMo」是「慢速擴張脊下地殼和莫霍面的性質」縮寫。該計劃致力於在人類歷史上首次鑽穿殼幔邊界,以檢驗「在慢速、超慢速擴張脊下方的莫霍面代表了地幔的蝕變邊界」的假說。
  • 多國科學家將首次打穿地球殼幔邊界 探尋莫霍面
    美國、英國、中國等12個國家的30名科學家已登上美國「決心」號鑽探船,準備在西南印度洋開展打穿地球殼幔邊界的第一次大洋鑽探。  這是國際大洋發現計劃的第360航次,也是名為「SloMo」計劃的第一個航次。「SloMo」是「慢速擴張脊下地殼和莫霍面的性質」縮寫。該計劃致力於在人類歷史上首次鑽穿殼幔邊界,以檢驗「在慢速、超慢速擴張脊下方的莫霍面代表了地幔的蝕變邊界」的假說。
  • 人類首次打穿地殼與地幔邊界 探尋地球深處秘密
    電影雖然給大家描繪了一個光怪陸離的地下世界,但現實中的地下並不存在這些可怕的生物。目前,人類雖尚無法抵達地球內部,但也正在一點一點往地球更深處探索。  近日,來自美國、英國、中國等12個國家的30名科學家準備在西南印度洋中脊一處名為「亞特蘭蒂斯淺灘」的地方,進行一次大洋鑽探活動,這次活動將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打穿地殼與地幔的邊界。
  • 科學家印度洋鑽探地殼:與地幔「親密接觸」
    大洋鑽探地點位於西南印度洋中脊西南印度洋脊的Atlantis Bank一看到亞特蘭蒂斯這個名字,不少考古迷的胃口馬上被吊了起來,這難道是要尋找古希臘大哲學家柏拉圖所描述的1萬年以前離奇突然沉於海底的亞特蘭蒂斯文明?
  • 地殼地幔邊界將被打穿 中美等國參與 揭秘地心有沒有生命
    新華網「決心」號12月20日電(記者張建松)蔚藍色的西南印度洋,連日來晴空萬裡。「決心」號大洋鑽探船自16日晚抵達後,穩穩地停在這片位於南緯32度42分、東經57度17分的目標海域,連夜展開大洋鑽探工作。
  • 人類將首次打穿地殼地幔邊界(圖)
    新華社  地球結構圖  新華社「決心」號12月21日電停泊在西南印度洋中脊海域的「決心」號大洋鑽探船,20日成功鑽取一處名為「亞特蘭蒂斯淺灘  位於南緯32度42分、東經57度17分的亞特蘭蒂斯淺灘,在海水下方約700米的深處,極具科研價值。來自美國、英國、中國等12個國家的30名科學家乘坐「決心」號來到這裡開展大洋鑽探,最終目的是想在人類歷史上首次打穿地殼與地幔的邊界,本航次的目標是鑽取1300米的巖芯。
  • 人類將首次打穿地殼地幔邊界(組圖)
    新華社  新華社「決心」號12月21日電停泊在西南印度洋中脊海域的「決心」號大洋鑽探船,20日成功鑽取一處名為「亞特蘭蒂斯淺灘」的新鑽孔巖芯,鑽孔編號為  U1473A。  位於南緯32度42分、東經57度17分的亞特蘭蒂斯淺灘,在海水下方約700米的深處,極具科研價值。
  • 地殼地幔邊界將被打穿 網友:地球會不會發生大爆炸
    近日有多家媒體報導,多國合作地幔邊界將被打穿,這是人類史上首次。地球將被鑽取巖芯。這對人們了解地球內部構造非常有幫助。  來自美國、英國、中國等12個國家30名科學家參加的這次大洋鑽探活動,準備在西南印度洋中脊一處名為「亞特蘭蒂斯淺灘」的地方,在人類歷史上首次打穿地殼與地幔的邊界。
  • 打穿地殼看地幔 地球心臟到底啥樣
    32度42分、東經57度17分的目標海域,來自美國、英國、中國等12個國家的30名科學家,準備在西南印度洋中脊這處名為「亞特蘭蒂斯淺灘」的地方,實現人類歷史上首次打穿地殼與地幔的邊界。  科學家期待通過鑽取巖芯,研究一系列科學問題,如下地殼的巖石是如何分層的?下地殼中有多少地幔混入?「莫霍面」是否代表了地幔的蝕變邊界?下地殼和含水的地幔中是否存在生命?選位:海地鑽探船上直播  亞特蘭蒂斯淺灘位於海水下方約700米深處。「決心號」抵達後,一個巨大的水下電視攝像系統和鑽杆一起,通過船底與海水相連通的月池緩緩放入海底。
  • 在地球鑽探方面,我國的「地殼一號」鑽機最深能夠達到多少米?
    為此,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自己的深鑽項目,我國在此方面的科研項目就是由吉林大學自主研發設計的萬米大陸科學鑽機「地殼一號」。千米,不過這個深度對於地球來說還只是表皮,我們地殼的平均厚度就有17千米,大陸地殼的平均厚度可達33千米,海洋地殼的平均厚度約為6千米,地殼一號是一臺大陸鑽探設備,所以其10千米的鑽井深度也還在地球地殼中。
  • 人類將首次打穿地殼與地幔邊界 鉅派投資集團:或將影響能源領域投資
    近日,來自美國、英國、中國等12個國家30名科學家參加的這次大洋鑽探活動,準備在西南印度洋中脊一處名為「亞特蘭蒂斯淺灘」的地方,在人類歷史上首次打穿地殼與地幔的邊界。鉅派投資集團認為,地幔邊界被打穿後,地心熱能有望繼風能與太陽能之後,成為可再生能源的又一上佳選擇。而這無疑將影響能源領域的格局以及相關的能源概念股。
  • 人類為何要探索地殼和地幔
    摘要:據報導,來自美國、英國、中國等12個國家30名科學家正準備在西南印度洋中脊一處名為「亞特蘭蒂斯淺灘」的地方,試圖進行人類歷史上首次「打穿地殼與地幔邊界」的嘗試。地殼、地幔和地核的平均厚度分別約17千米、2865千米和3400千米,顯然,人類對自己腳下地球的認識現在只限於地表和有限的地表下地殼的10多千米深處。
  • 地幔邊界將被打穿 中美等參與(組圖)
    蔚藍色的西南印度洋,連日來晴空萬裡。「決心」號大洋鑽探船自16日晚抵達後,穩穩地停在這片位於南緯32度42分、東經57度17分的目標海域,連夜展開大洋鑽探工作。來自美國、英國、中國等12個國家30名科學家參加的這次大洋鑽探活動,準備在西南印度洋中脊一處名為「亞特蘭蒂斯淺灘」的地方,在人類歷史上首次打穿地殼與地幔的邊界。整個鑽探計劃分3個航次,本次開展的是首次鑽探。資料圖:地球內部構造示意圖亞特蘭蒂斯淺灘位於海水下方約700米深處。
  • 「地殼一號」萬米鑽井7018米,創亞洲鑽井記錄
    我們生活的地球可以分為外部圈層和內部圈層兩大部分,地球的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圈層,地球的內部圈層包括地殼、地幔和地核等圈層。地球上的這些圈層都是人類研究的對象,具體來說可以概括為上天、下地和入海三部分,其中「下地」就是對地球的內部進行研究,實際上人類對於地球內部的研究主要是基於地震波,而非人類親眼所見。
  • 大洋鑽探:到地球深處探尋生命極限—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決心」號12月23日電 (記者張建松)連日來,「決心」號大洋鑽探船停泊在西南印度洋中脊海域,巨大的鑽杆夜以繼日地旋轉,從海底鑽取巖芯,目前已鑽取上百米深
  • 人類為何要探索地殼和地幔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視點  據報導,來自美國、英國、中國等12個國家30名科學家正準備在西南印度洋中脊一處名為
  • 人類將首次觸摸地殼與地幔的邊界!中國科學家參與
    據新華社12月3日消息,美國、英國、中國等12個國家的30名科學家已登上美國「決心」號鑽探船,準備在西南印度洋開展打穿地球殼幔邊界的第一次大洋鑽探。 這是國際大洋發現計劃的第360航次,也是名為「SloMo」計劃的第一個航次。「SloMo」是「慢速擴張脊下地殼和莫霍面的性質」縮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