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東省臨沂市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六)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籤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座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的位置。考試結束後,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併交回。
2.答題注意事項見答題卡,答在本試卷上不得分。
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
第Ⅰ卷為選擇題,共25道題,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生物適應環境也能影響環境,下列不屬於生物適應環境的是( )
A.春天,桃花、梨花競相開放
B.秋天,楊樹、柳樹紛紛落葉
C.夏天,大樹底下好乘涼
D.冬天,青蛙、蜥蜴進人冬眠
2. 下表所列實驗的相關操作與所要達到的目的,對應錯誤的是( )
3.如圖表示植物細胞分裂和分化的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⑤細胞都具有分裂能力
B.①到②的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最明顯
C.④⑤與①細胞中的染色體數量不同
D.細胞分化增加了細胞的數量
4. 圖甲是菜豆種子萌發過程示意圖,圖乙是菜豆種子萌發過程中的質量變化示意圖,其中X為鮮重變化曲線,Y為有機物質量變化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甲中,種子吸水萌發,其中H是由子葉發育而來的
B.圖甲中,種子萌發時,胚乳中的營養物質逐漸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
C.圖乙中,X曲線的ab段,質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種子萌發大量吸水
D.圖乙中,Y曲線的ae段,質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進行呼吸作用水分大量散失
5.下列有關綠色植物、花、果實和種子的表述,有誤的是( )
A.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區
B.圖丙中的①由圖乙中的⑥發育面來
C.圖甲中的①由圖丁中的②發育而來
D.壓榨的大豆油主要來自圖丁中的④
6.某生物實驗小組做了如圖所示的一組探究實驗(同種植物),該實驗探究的是綠色植物體蒸騰作用的強度與 ( )
A.環境的溫度有關
B.光線的強弱有關
C.葉片的多少(面積)有關
D.環境的溼度有關
7.下列關於人的生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睪丸的功能是產生卵細胞和雄性激素
B. 精子在子宮中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
C. 新生兒的誕生是新生命的開始
D. 胎盤是母體與胎兒進行物質交換的器官
8.下列實驗中沒有應用「澱粉遇碘變藍色」特性的是( )
A.觀察酵母菌
B.饅頭在口腔內的變化
C.觀察根毛和根尖的結構
D.觀察玉米種子的結構
9.如圖甲是肺內壓隨時間的變化示意圖,圖乙表示人體膈肌收縮和舒張時在胸腔內的位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甲曲線ab段時,膈肌處於圖乙所示的B位置壓
B. 圖甲曲線ac段表示吸氣
C. 圖甲曲線de段時,膈肌處於圖乙所示的A位置
D. 圖甲曲線ce段表示呼氣
10.如圖5為三種血管關係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b為肺部毛細血管,則c內流靜脈血
B.若b為腎小球處毛細血管,則c內流靜脈血
C.若b為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則c內流營養豐富的靜脈血
D.若b為腎小管處毛細血管,則c內流含代謝廢物較少的動脈血
11.如圖是人體的血液循環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虛線表示體循環途徑,實線表示肺循環途徑
B.當血液流經①時,血紅蛋白與氧分離
C.當血液流經②後,血液由暗紅色變成鮮紅色
D.左心房中流的是動脈血,右心房中流的是靜脈血
12.下列關於人體不同生理過程的示意圖,正確的是( )
A.空氣→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
B.光線→瞳孔→角膜→晶狀體→視網膜→視神經→視覺中樞
C.血液→腎小球→出球小動脈→腎小管→腎小囊→尿液
D.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左心房
13. 如圖為人的泌尿系統,箭頭表示流向,比較1、2、3結構內尿素的濃度,從低到高的正確順序是( )
A. 1-2-3
B. 2-1-3
C. 3-2-1
D. 3-1-2
14.如圖表示人體膝跳反射示意圖。敘述錯誤的是( )
A. 該反射的神經中樞在脊髓
B. 膝跳反射屬於簡單反射
C 若②受損,則無感覺但能發生膝跳反射
D. 若④受損,則有感覺但不能發生膝跳反射
15.下列關於無脊椎動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環節動物中的蚯蚓能夠疏鬆土壤
B.扁形動物中的蛔蟲能危害人體健康
C.軟體動物中的牡蠣、扇貝等富含蛋白質、維生素
D.腔腸動物中的海蜇營養豐富
16.排球運動員在比賽中需完成手腕屈和伸等動作,關於這些動作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在神經系統調節下完成
B.由一塊骨骼肌收縮完成
C.由骨骼肌牽引骨繞關節活動完成
D.體現了關節的牢固和靈活
17.下列相關食物的保存方法,錯誤的是( )
A.真空包裝粽子
B.常溫保存熟食
C.滅菌保存牛奶
D.冷藏運輸荔枝
18.下列是四種生物的結構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甲是大腸桿菌噬菌體,它的細胞結構簡單
B.乙是毛黴,其營養菌絲用來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C.丙是青黴,人類利用它提取了最早的抗生素一一青黴素
D.丁是細菌,該細菌有莢膜和鞭毛,靠芽孢繁殖後代
19. 一名同學在學習了《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節後,用概念圖的方式整理了本節內容。下列選項與概念圖中的①②③④相對應的是( )
A. 黴菌、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與動植物共生、根瘤菌
B. 香菇、與動植物共生、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根瘤菌
C. 香菇、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與動植物共生、結核桿菌
D. 黴菌、與動植物共生、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結核桿菌
20.培養新型冠狀病毒時,應選用( )
A.冷卻的牛肉湯
B.含有多種無機鹽的營養液
C.固體培養基
D.活的雞胚
21. 某研究員利用四組條件相同的大白鼠,探討營養物質X和物質Y對大白鼠體重增加量的影響。對大白鼠的實驗處理如下表,獲取四周內的體重增加量如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甲、乙對照說明物質X對大白鼠的體重影響不大
B.甲、丙對照說明物質Y對大白鼠的體重影響不大
C.物質Y的成分一定是小分子有機物
D.物質X在四周內會使大白鼠的體重增加超過100g,而物質Y不能
22..人的棕眼和藍眼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如圖表示一個家族眼色的遺傳情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由個體3、4、10可推斷,棕眼是顯性性狀
B.如果個體5和6再生一個孩子,孩子可能為藍眼
C.個體3和4再生一個藍眼男孩的可能性是1/4
D.從含性染色體來說,個體8會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
23.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進化樹可以比較直觀表示生物的親緣關係和進化歷程
B.米勒實驗證明了非生命到生命的演變過程
C.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唯--可靠的證據
D.捕食者與被捕食者之間的生存鬥爭,使生物不斷產生有利變異
24. 夏天的海水浴場,初學遊泳的人有時會面臨著溺水的危險。當溺水者被救後,一旦出現心搏驟停、呼吸停止的情況,必須立即進行心肺復甦術。施救的過程一般是( )
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④①②③
D.③④②①
25.下列對圖中各曲線的分析,錯誤的是( )
A.圖甲是某生態系統中兩種生物的數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m、n可分別代表蟬、螳螂
B.圖乙是24小時內植物釋放氧氣情況曲線圖,a點積累的有機物比b點多
C.圖丙表示3種營養物質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Z曲線表示脂肪的消化過程
D.從圖丁曲線變化可知,農藥對具有抗藥性變異的害蟲進行了選擇
第Ⅱ卷(共50分)
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共6道題,26題8分,27題9分,28題12分,29題7分,30題8分,31題6分,每空1分,共50分
二、非選擇題
26. (8分)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圖一表示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調查某森林公園生態建設情況後繪製的食物網簡圖,圖二表示圖一中某條食物鏈各生物體內有毒物質相對含量。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圖一表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還需要補充的生物成分是( )。
(2)該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源頭是( ),能量流動的特點是( )。
(3)若X代表該食物網中的某種生物,那麼對於食物鏈:「植物→昆蟲→蜘蛛→X→蛇→鷹」,X既可以代表( ),也可以代表( )。
(4)該生態系統中,屬於初級消費者的是( )。
(5)圖二中的甲對應圖一中的生物是( )。
(6)若一段時間內鼠的數量大量減少,首先會引起植物的數量增加,但不會無限制地增加下去,這是因為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 )能力。
27. (9分)在「網際網路+新農業應用」中,農民通過控制系統對大棚內的溫度、水分、二氧化碳等實時監控,為農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長環境。如圖一是大棚內甲、乙兩種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與光照強度的關係曲線圖;圖二是葉肉細胞示意圖,1~ 6表示葉綠體、線粒體吸收或釋放氣體的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大棚中安裝土壤溫溼度傳感器可檢測土壤中的含水量,實現農作物的自動灌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於( )。大棚中安裝二氧化碳發生器的目的是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原理是( )。
(2)圖一中,當光照強度為f時,甲植物葉肉細胞內發生的生理過程對應的是圖二中的過程( )(填數字)。若不考慮溫度對呼吸作用的影響,此光照強度下,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 )(填「多於」、「等於」或「少於」)乙植物。
(3)為了探究溫度和相對溼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農技專家在大棚中將生長狀態一致的甲植物平均分成5組,都提供適宜的光照,每天中午12:30 測定各組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確定其光合作用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的相對值」表示)實驗處理及結果如下表所示。
①上述實驗中的( )組探究的是相對溼度對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結論是:當其他條件相同時,( )。
②通過上述實驗可以推測,中午時,對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影響較大的環境因素是( )。判斷的依據是在( )的條件下,( )改變時,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變化較大。
28.(12分) 2017年 12 月 1 日是第 30 個世界愛滋病日,小強參加了青島市組織的「為艾行走,善美青島」健步行活動。如圖一是小強體內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其中①~⑨表示生理過程,1~8 表示結構;圖二表示小強在不同狀態下的呼吸情況。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小強的早餐中有雞蛋,其中的蛋白質先後經過( )(填器官)的消化,終產物a( ) 依次穿過( )(填結構)進入血液。
(2)行走時流向骨骼肌的血流量增加,其生理意義是( ) 。圖一中心房、心室所處的狀態分別是( )。圖一中,發生了氣體擴散的生理過程是( )(填數字)。
(3)圖二中的( )(填序號)是小強快速行進時的呼吸情況,特點是( ); 他患有輕度貧血,在行進時感覺乏力和頭暈,原因是( )。
(4)葡萄糖隨著血液流經圖一中的腎單位時,5 處葡萄糖的含量比 4 處少的原因是( );血液中的部分無機鹽,經過圖中( )(填數字)的路徑,成為尿液的成分。請在如圖三中畫出血液流經1、3、2 時,血液中紅細胞含量的變化趨勢(A 點是起始點)。
(5)在活動中小強了解到,目前還沒有可臨床使用的愛滋病疫苗。因此愛滋病的預防主要以( )方面的措施為主,同時要對患者及時進行治療。
29. (7分)在繽彩紛呈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似乎顯得過於微小與沉寂。然而,它們在食品製作方面卻作用非凡。某興趣小組查閱資料得知:葡萄的果皮上含有多種微生物。下面是他們製作葡萄酒酒和葡萄醋的實驗流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酒精發酵階段,發揮作用的微生物是( );在操作過程中,發酵罐先通氣後密閉。在通氣階段,該微生物主要通過( )的方式大量繁殖。
(2)酒精發酵時要將溫度控制在18℃~25℃,原因是( )。
(3)在醋酸發酵階段,可向葡萄酒中加入醋酸菌,這一操作相當於細菌、真菌一般培養方法中的( )步驟。與製酒用到的微生物相比,醋酸菌的結構特點( )。
(4)醋酸菌只有當氧氣充足時,才能進行旺盛的生理活動。在醋酸發酵階段如果能產生一定量的乳酸,會使葡萄醋的口味更佳。現有如圖所示的兩種發酵方法。
方法:每天都對發酵罐中的原料進行翻動,使其充分接觸氧氣,發酵30天:
方法二:將發酵罐中的原料分為A、B兩層,每天只翻動A層,發酵15天;之後,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將A、B層顛倒,每天只翻動B層,再發酵15天。
為了獲得乳酸風味的葡萄醋,他們應選擇的發酵方法是( ), 理由是( )。
(5)為了延長葡萄醋的保質期,可以選擇冷藏保存的方法。從防腐的角度分析,其原理是( )。
30.(8分) 在2019年北京世園會期間,我國的9個牡丹野生種首次亮相。花卉專家利用這些牡丹野生種培育出了純黃、橙紅等不同花色的新品種。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中培育的牡丹新品種與親本牡丹野生種在花色上有明顯不同,這種穩定的差異屬於( )變異,這是培育新品種的基礎。培育牡丹新品種的方法有( )(寫2種)。
(2)花卉專家研究發現,純種紅花牡丹和純種白花牡丹(基因用G、g表示)與純種紅花豌豆和純種白花豌豆(基因用A、a表示)的雜交實驗現象有所不同,結果如圖所示。
①壯丹的紅花與白花在遺傳學上稱為( )。
②牡丹雜交實驗中,子一代性狀不表現為紅花,也不表現為白花,而是表現為粉紅花。如果子二代獲得的牡丹共366株,理論上粉紅花植株的數量為( )株。
③豌豆的體細胞中有7對染色體,其產生的卵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是( )條。豌豆雜交實驗中,子二代紅花植株體細胞中,染色體與控制花色的基因可以用如圖中的( )表示(填字母)。
④豌豆雜交實驗中,為確定子二代某一株紅花豌豆的基因組成,可讓該紅花豌豆( ),觀察其後代的性狀表現。豌豆豆莢的綠色(H)對黃色(h)為顯性,現將純種黃色豌豆授以純種綠色豌豆的花粉,則該植株所結豌豆豆莢的顏色及種子中胚的基因組成分別是( )。
31. (6分)閱讀科普短文,回答問題。
貓頭鷹晝伏夜出,大雁秋去春來,植物春華秋實……你可曾想過,他們是如何感知自然並順時而為的?
中國古代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早有「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的闡述。由於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導致光照、溫度等環境因素均呈現出晝夜和季節性周期變化,生物體適應這種周期性變化,形成了生物節律。如人的體溫周期波動、果蠅的羽化(從蛹到成蟲)均表現為晝夜節律,鳥類的遷徙表現為年節律。
生物體內調節生物節律的機制稱為生物鐘。從簡單的細菌到植物、動物都有生物鐘。人們很早就觀察到含羞草的葉片白天張開、夜晚合攏的現象。當把含羞草放到一個黑暗的環境中時,發現含羞草葉片開合仍會維持原來的晝夜節律。後來,科學家通過對果繩羽化節律的研究,分離得到第一個生物鐘基因﹣﹣per基因,這項成果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對於人體來說,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一天通常只出現一次,大約在夜晚入睡一小時後,且早睡覺比晚睡覺的峰值高很多。晚上不睡,白天補覺則無濟於事,因為白天睡覺不會引起生長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可見,生物鐘如鐘錶一般,可以精確地調控行為、激素水平、睡眼、體溫等生理機能。
生物鐘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賦予了生物預見和應對自然環境變化的能力,有利於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了解和順應大自然賦予我們的生物鐘,將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健康。
(1)通過對含羞草葉片開合的研究,人們認識到含羞草葉片開合( )(填「有」或無」)內在生物節律。果蠅羽化節律的研究表明,生物節律是由( )控制的。
(2)據圖可知,18:00﹣19:00是人體的( )和體溫最高的時間。
(3)根據文中信息分析,下列屬於年節律的是( )。
a.人體體溫變化
b.人體褪黑激素的分泌
c.北極黃鼠冬眠
d.貓頭鷹晝伏夜出
(4)青春期是青少年身體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由( )分泌的生長激素能促進骨骼和肌肉的生長發育。因此,遵循晝夜節律對維持生長激素的正常分泌至關重要。
(5)健康生活需要良好的生活習慣。結合對生物鐘的理解,請你寫出一條健康生活的建議:( )。#生物中考試題賞析#
答案請私信聯繫,不會私信的請參閱下面的連結,在看到私信後,大史會在第一時間把答案發給您,如有延遲,還請原諒。
不知道怎樣在百度app上私信小編,看過之後,原來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