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地中考模擬考試陸續進行,各類模擬考試成績已經很接近中考中考,經歷這些模擬考試,很多考生處於複習瓶頸期,如何衝破提分瓶頸,更上一層樓,甚至逆天改命呢?下面老師從研究真題、精準刷題等方面給大家說說。希望在考前不到100天的時段抓住機會,成績一騎絕塵!
一、透徹研究中考指南針之中考真題
研究中考真題可以讓我們體驗中考考試方式,掌握題型分布、難度、重難點等.中考試卷的模式基本是固定不變的,如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的數量和分值,每道題涉及的知識範圍以及出現的順序等,這些都有規律可循,有些內容每年必考,有些內容則幾年出現一次,周期中變化.
研究範圍:研究當地或鄰近地區近三年中考真題.
研究方法:(1)將所有內容分成實數及其運算、整式與因式分解、分式與二次根式、方程(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圖形的初步認識、三角形、四邊形、視圖與投影、圓、圖形變換、相似、銳角三角函數、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概率初步等,以表格的形式進行粗略統計,從分值和出現順序、難易程度上找規律;
(2)對於以上幾大塊內容,若感覺某些塊掌握較好就略過,對那些每年必考又掌握不到位的內容,進行細化研究;
(3) 中考歷年真題還有中考風向標的作用,由於出題人的變動不大,學生可以通過了解分析命題趨勢,自我預測一下可能會出現的重點難點等,做到有的放矢,這樣才能避免平均用力,全面平庸。尤其密切結合當年最新發布考綱,了解考試內容變與不變,變化一般不會太多,畢竟每個地方中考一般保持穩定命題風格,略有一點變化。通過研究,找出考查重點中掌握不到位的內容,有針對性地找些題目進行強化訓練.如果找不到合適的材料,可以將一輪、二輪複習資料拿出來進行強化,效果也是不錯的,這樣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見效更快.這就是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二.最大限度發揮中考真題眾多功能
中考真題有著很多其他複習資料不能比擬的特點,運用好真題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雖然考過的題大多不會再考,但「 重者恆重」,也就是說考試的核心重點內容是基本固定的,每年雖有變化,但涉及主要知識點卻是基本不變的,少數情況下還有重複的原題。
1、突破重點內容
中考有那麼一部分知識是必考、易考、常考的。學生有的放矢地學好這些知識點,更容易拿分。
2、把握命題思路
真題是由命題專家根據學生的習慣思維和做題習慣製作的,善於抓住多數學生在某一知識點上的短處,以便讓優秀學生脫穎而出。
3、提高實戰經驗
無論是考試時間的把握、解題方法的靈活運用還是答題過程的規範性,這些都可以在做真題的過程中得到鍛鍊,為真正的中考考試奠定基礎。
三、初三黨如何利用中考真題
1、按年份做真題套卷
一般來說,近五年之內的真題基本涵蓋了中考98%以上的知識點和考試信息,可以起到很好的查漏補缺效果。
2、每份卷子至少做2遍
第一遍做真題時,先按照中考時間要求,完全模擬考試的真實氛圍。比如中考數學是上午9:00—11:00進行,在訓練時最好也能選擇相同或接近的時間段,培養自己在該時間段內對指定科目的做題感覺,提高實戰水平。答完之後,做好考後試卷分析,對錯題分析錯因,對難題歸納總結。
在第二遍做題時,可以適當地減少20-30分鐘的答題時間,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答題速度,以便在考場上能達到速度和準確率的完美平衡。對完答案後,再次出錯的部分就是自己容易混淆的部分,需要下功夫攻克一下。
四、精準實施恰當的刷題
刷題?刷哪些題?這是個問題!主要包括選擇題+難題+壓軸題三個模塊。
1、選擇題
相信很多同學都存在選擇題失分嚴重的情況,拿數學來說,一道選擇題4分,每次考試錯幾道,最終成績也就100來分,如果不解決只能次次如此,毫無進步!那麼如何解決選擇題正確率第的問題,當然是狂練選擇題,把不會的、可能做錯的,反覆練習,做到小題小做快做,提分自然不在話下。
2、難題、較難題
我們都知道,中考試卷中易中難題的比例是3:5:2,拉開差距的是分值佔40%的難題、較難題,可見搞定難題、較難題便可拉開差距,進入更高的層級。很多同學成績停滯不前的關鍵便是遇到難題、較難題接跳過,繼續去刷已經爛熟於心的簡單題。這種刷題大忌,同時也是很多同學習慣的舒適刷題法。比如新定義探究問題、幾何綜合探究問題等,常常被冷落。
小編提醒大家這些都是成績能否提分的關鍵,千萬不要避而遠之,一定要靜下心,潛心研究,突破這些問題。
對中等生(基礎偏好)、尖子生而言,最後2個月訓練題的目的在於鞏固解題思想。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擅長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只需做好總結即可。通常用單份的綜 合捲來訓練,能達到最佳的效果。這種方式並不適用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適合水平較高層次的學生。個別層次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抓好複習的四個方向:做題時,提升解題準確度為方向;做題時,抓好解題細節為方向;做題時,提升解題時間為方向;做題時,訓練思考能力為方向(哪怕會做的題也要多思考)
3、壓軸題
每張試卷的壓軸題都能給萬千考生省下很多買筆錢,因為大多數同學都將這道題空下了來。原因很簡單,就是不會、沒辦法下手。但反覆的練習壓軸題,總會找到方法的,因為壓軸題考來考去就那麼幾個,你卻練了上百道。所以解決壓軸題的辦法無他,就是反覆的練習,在練習中總結屬於自己解決的這類問題的小方法,樹立解答難題信心。這樣的分數能拿下,才在中考中顯得格外珍貴!
中考要取得高分,攻克最後兩道綜合題是關鍵。很多年來,中考都是以函數和幾何圖形的綜合作為壓軸題的主要形式,用到三角形、四邊形、和圓的有關知識。如果以為這是構造壓軸題的唯一方式那就錯了。方程式與圖形的綜合也是常見的綜合方式。這類問題在外省市近年的中考試卷中也不乏其例。動態幾何問題又是一種新題型,在圖形的變換過程中,探究圖形中某些不變的因素,把操作、觀察、探求、計算和證明融合在一起。在這類問題中,往往把銳角三角比作為幾何計算的一種工具。它的重要作用有可能在壓軸題中初露頭角。總之,應對壓軸題,決不能靠猜題、押題。
解壓軸題,要注意分析它的邏輯結構,搞清楚它的各個小題之間的關係是 「並列」的還是 「遞進」的,這一點非常重要。一般說來,如果綜合題(1)、(2)、(3)小題是並列關係,它們分別以大題的已知為條件進行解題,(1)的結論與(2)的解題無關,同樣(2)的結論與(3)的解題無關,整個大題由這三個小題「拼裝」而成。如果是「遞進」關係,(1)的結論又是解(2)所必要的條件之一,(3)與 (2)也是同樣的關係。在有些較難的綜合題裡,這兩種關係經常是兼而有之。
為了應對中考壓軸題,根據實際,精選題目,但不必強迫自己廣刷題,一般同學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先做其中的第(1)題或第(2)題,放下第(3)小題。盲目追「新」求「難」,忽視基礎,用大量的複習時間去應付只佔整卷10%的壓軸題,結果必然是得不償失。
要發揮自己的優勢,重視基礎,努力做到把會做的題,做對做好,以此盡力挽回壓軸題的失分,你一定會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的,預祝大家中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