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大地震!北京剛剛突然宣布!

2021-01-08 騰訊網

公眾號:網際網路熱點

2021年1月1日,央行和銀保監會在北京突然頒布了一條關於房貸的重磅政策。此次新規,涉及的不僅是北京,包括全國所有的省市、所有的城市!!

與每一個人都涉及。

並且,直接標註!2021年1月1日起立即實行!!

廢話不多說,我們先來一起看看,這個超級重磅政策:

這個規定的全稱是《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主要針對的是全國的銀行房地產貸款!!

下面截圖來源央行官網 :

按這條新規,以後銀行房地產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均有重大改變,並且設置了絕對上限,誰都不得突破。

下面是文件裡的詳細比例:

按表格所述,排第一檔的是工行、建行、農行、中國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以及交行、郵政。

其中嚴厲標註:2021年起,這幾家中國最大的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自家整個銀行的貸款額度比例,不得超過32.5% !

這句話的意思,明面上理解很簡單;就是一旦房貸達到了這個比例,就不得發放「 個人房貸 」了!!

就必須立即停止所有房貸業務!!

而排名第二檔次的招行、浦發、興業銀行等等,這個紅線比例更是低,只有20% !

一旦達到,也一樣同上,必須立即停止所有房貸業務。。

一石激起千層浪!如果我沒記錯,如此重大的房貸政策調整,應該是最近十年以來最最最嚴厲的一次........

可能我們普通人還不知道這個文件意味著什麼?但你只需要知道:文件一經公布!無數開發商、個人炒房的、還有房產中介,這幾天紛紛都在哭天喊地。。

你就知道,這個政策有多麼厲害了!!

我估計,很多人估計想不通,抑制了房貸,那房子怎麼辦?全國各地建設了那麼多房子,怎麼賣的掉??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為什麼要突然對銀行系統中的貸款比例做出限制,其實央媽的公告中已經把目的說的清清楚楚。

注意看這句話:「為增強銀行業金融機構抵禦房地產市場波動的能力,防範金融體系對房地產貸款過度集中帶來的潛在系統性金融風險」,這已經說的足夠清楚直白了。

我標紅出來給大家看。

過去!很多人一口咬定房價永遠只漲不跌,因為過去20年裡就沒見到房價真正下跌過。

但如今央行的文件裡寫的明明白白,限制銀行對房地產體系貸款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強銀行業金融機構抵禦房地產市場波動的能力」。

是增強對房價向上波動的抵禦能力麼?

房價向上需要抵禦麼?

當然不用,因為房價上漲不可能給金融系統帶來任何風險,只有下跌才會,害怕上漲也只是為了預防下跌而已。

只有房價的向下波動,才需要抵禦。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明掌握著了全國金融數據機密的央行,在通盤研究後得出了一個結論,房價不是只漲不跌的,是有一定下跌可能的,所以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以防可能的下跌。

那些說房價一定只漲不跌的人,建議和央行的智囊團來一次辯論賽,把這些不看好房價的金融家們統統駁倒。

簡單來說,央行的這一次行動,是在準備「 抵禦 」!抵禦什麼?房價未來如果下跌引起的各種風險、問題等等....

箇中滋味,你們自己仔細去看官網文件,我不方便具體點評!!

過去20年房價一直在不斷的上漲,但只要是思維正常的人,理性的人,都會知道一個國家的房子不可能每一年都漲,這個道理,正常的人都明白!

上述文件裡重點提到的這句話:「防範金融體系對房地產貸款過度集中帶來的潛在系統性金融風險」。是什麼意思??

2020年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的講話,提到了中國金融體系對房地產貸款的依賴和集中度。

按郭主席的說法,中國房地產相關貸款佔銀行業貸款的39%。

而且這些僅僅只是銀行體系內的貸款,那些房企自行發行的債券,融資的股權,已經信託等影子銀行的資金,均不在這39%裡面。

還有很多人,直接用經營性貸款去全款買房,這其實也算房價,只不過在表內看起來像發給工廠企業的經營性貸款而已。

也就是說!經過過去20年樓市的瘋狂上漲!加上這些七七八八的表外貸款,房地產貸款已經佔到我國金融體系所有貸款的40~50%左右。

這是一個非常非常恐怖的比例,是真正的半壁江山。。。(如果不是為了解讀這個文件,我特意去查看多方數據,我都沒想到已經到了如此巨大的規模)

如此巨大的佔比,如果房貸出一點毛病,那整個我們中國的經濟都得地動山搖!!

了解了這個背景!你們再接著往下看:

過去世界上總共產生了130多次金融危機,其中和房地產有關的,你們猜是多少次??

100多次!!

最近的一次,20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起因是房地產。

還有著名的日本金融崩潰,起因其實也是房地產。

所以郭主席將房地產定義為我國金融風險最大的「灰犀牛」。

先搞了一個房企融資的「三條紅線」,如今又開始限制整個銀行體系的貸款上限。

半壁江山實在太高了,哪怕是39%也很高。

所以,了解完這些背景之後,你們再看今天這個重大文件!你們就懂了。。

喊了這麼多年,不要炒房、不要炒房!不管用之後,國家這次直接動真格了,直接通過放貸上限來壓制全體金融系統。

和現狀比,雖然壓的不多,因為房地產貸款佔中國金融體系的比例實在是太大了,大到不能動,不敢動。

但這是首次以行政令的形式頒布貸款佔比紅線,給各銀行都戴了一個緊箍咒。

整體規模必須要縮小,雖然縮的很少,但也必須要縮。

說真的,現在的房地產市場真的實在是太火熱、太火熱了。

新冠肺炎爆發時,房產中介說疫情令人們認識到了家的重要性,所以房價要漲。

新冠肺炎結束時,房產中介說疫情的結束讓壓抑的購房需求得到釋放,所以房價要漲。

經濟不行的時候,房產中介說馬上就要印鈔放水了,所以房價要漲。

經濟紅火的時候,房產中介說經濟那麼好,房租都在漲,房價怎麼可能不漲。

總之,萬事萬物都利好房價,什麼消息都可以得到房價要漲的結論,死的都能給你說成活的,偏偏還有很多人信。

他們就是無腦信任房價會漲,所以只要你隨便給一個看起來還說得過去的理由就行了。

但如今,央媽卻說自己得控制風險,預防「房價波動」。

這顯然對房價不是一個好消息。

但自從中央定調之後,房價好像一直都沒有什麼好消息,純粹憑著民間的狂熱在上漲。

深圳房價異動,上海房價異動,如今連北京房價都開始蠢蠢欲動了。

北京可是天子腳下。北京要是真的也跟風在2021年像深圳一樣猛漲,那全國樓市還得了?還要不要控制了???

於是,在元旦第一天,所有人都還在放假的時候,央行就馬不停蹄的「 直接動手 」了!

一桶冷水直接潑了下來。。。

寫在最後:

這些年,中國的房地產貸款比例真的是太嚇人了!直接就是飛速上升,在2015~2017年,銀行系統每年新增貸款的60~70%幾乎都湧向了房貸市場。

與其說中國的房價是民眾買起來的,不如說是銀行自己買起來的。

但民眾需要還房貸。

房價看似上漲了,其實都只是數字,然而背後過高的房貸,卻已經掏空了居民的現金流,很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消費下滑和婚育下滑的後果。

群眾手裡沒錢,怎麼消費?怎麼婚育?更別提拉動內需、經濟了!

更不用說,在國家目前已經非常明確,未來中國經濟要開啟內需+外貿 雙循環的國家大方針,在這個經濟節點的時間上,房地產首當其衝肯定第一個被打壓的對象。。

草蛇灰線,伏脈千裡!

那些哄抬房價、剪剛需羊毛的炒房客們,今天真的要徹底傻眼了!

一個炒房的時代,正式結束了。。

熱文推薦

寫作不易,感謝打賞

打賞

相關焦點

  • 深圳樓市大地震!對於未來,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7月15日,深圳市政府發布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新政,引發市場大地震。 新政要求:在深落戶且社保滿三年才可購房、離婚3年內受限、增值稅免徵由2年提高至5年........ 縱觀新政,核心還是圍繞「房住不炒」這一原則,從需求端著手,緩解房價短期漲幅太大的問題。
  • 香港樓市大地震:開發商逃離購房者違約 跌幅高達25%
    香港樓市「大地震」 開發商逃離購房者違約,房價跌幅將高達25%房地產市場泡沫積聚,多個標杆性城市房價紛紛掉頭向下之際,以高房價著稱的香港則迎來了一場「大地震」。「如果誠心想要,還可以和業主談價格。」港元匯率直接對標美元,也讓港元資產多了「美元資產」標識,香港樓市自然成為內地,乃至全球投機者口邊的香餑餑。然而,今年8月以來,香港銀行業開始加息,香港樓市出現了降溫的跡象。香港樓市持續低迷,在未來很可能賺不到錢的情況下,香港房地產巨頭——南豐集團馬上用腳投票,轉向新市場。
  • 剛剛,揚州多家樓盤宣布延期交付!
    就在剛剛,揚州多家樓盤宣布或將延期交付!2、就在昨天,住建部剛剛發文:嚴禁盲目搶工期!其實,疫情對工期的影響大家都心知肚明,坦誠地跟業主說明情況未必是件壞事,這也是負責任的表現。3、南京、杭州、無錫、南通等地多個項目宣布延期,延期潮來了疫情對樓市的影響是全國性的。無錫一家原定於明年年中才交付的綠地西水晶舍,都宣布交房順延。
  • 財經30秒 | 成交暴跌50%,香港樓市「大地震」!購房者違約,房地產巨頭逃離
    以高房價著稱的香港樓市迎來了一場「大地震」。2018年11月,香港樓市成交腰斬,暴跌超50%。購房違約案例大增,房地產巨頭逃離,「準地王」流拍香港房地產信息網站Dataelements數據顯示,截至10月26日,今年以來香港已經出現36起購房違約案例,而去年全年僅出現9起。
  • 剛剛,突發地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月4日10時58分在四川樂山市犍為縣發生4.2級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震中位於北緯29.41度,東經104.02度。基礎背景附近村鎮:本次地震周邊5公裡內的村莊有興隆咀、周家灣、繁榮村、太陽村、同心村、石盤子、萬家溝、蒿芝壩、衛星村、冷飯橋,20公裡內的鄉鎮有壽保鎮、馬踏鎮、王村鎮、金山鎮、定文鎮、金粟鎮、三江鎮、茅橋鎮、石溪鎮、竹園鎮。
  • 西安樓市「大地震」:萬科13個項目被停銷售
    (原標題:西安樓市「大地震」:萬科13個項目被停銷售 )
  • 剛剛,唐山連發3次地震!北京等地震感明顯
    >今天早上,河北唐山突發3次級地震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7月12日0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據中國地震臺網,震中距古冶區7公裡、距開平區19公裡、距灤州市23公裡、距豐潤區24公裡、距路北區27公裡,距唐山市28公裡,距天津市132公裡。根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目錄,震中周邊200公裡內近5年來發生3級以上地震共17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
  • 剛剛,地震了!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8日12時21分,浙江寧波海曙區(北緯29.85度,東經121.26度)發生M2.3級地震,震源深度為3公裡。上一次地震的時間是11月5日,地點也在寧波市海曙區。據浙江省地震臺網測定,11月5日20時03分,寧波市海曙區發生M2.1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29.84度,東經121.27度,震源深度6公裡。據統計,地震造成寧波市海曙區章水鎮和橫街鎮等區域有感,當地接到4個群眾來電。沒有接到人員傷亡報告。那麼,為什麼這裡又會發生地震?
  • 剛剛,嘉興附近地震了!
    剛剛,寧波突發地震的消息衝上熱搜。據浙江省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8日12時21分,浙江寧波海曙區(北緯29.85度,東經121.26度)發生M2.3級地震,震源深度為3公裡。另據寧波發布,暫未接到人員傷亡報告。
  • 南京地震了!馬鞍山有震感!
    剛剛!南京地震了!
  • 剛剛!內蒙古一地發生地震
    剛剛!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20年11月5日10時20分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北緯41.2度,東經108.63度)發生3.0級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
  • 剛剛!美國7.5級地震!
    剛剛!美國7.5級地震!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
  • 剛剛!甘肅省天水市發生地震!
    小編從甘肅地震臺網官方微博獲悉,北京時間12月27日20時24分,甘肅省天水市(北緯34.6度,東經105.54度)發生了2.4級地震,地震震源深度11公裡(千米)。本次地震許多震中網友有強烈的震感,地震發生後,網友紛紛跑到微博求證地震的真相,也留言抒發地震時的心情以及情況。
  • 剛剛,杭州突然一聲巨響,你聽到了嗎
    【剛剛,杭州突然一聲巨響,你聽到了嗎】剛剛,有住在錢塘新區下沙的網友向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報料:神秘巨響又出現了,下沙江邊聲音很大,窗戶也在震。市民繆先生表示,大概是1點27分左右聽到巨響的,感覺聲音是從西南方向傳來了的。「有點悶,很響,跟12月底的那一聲有點像。」
  • 剛剛,廬江發生地震!
    剛剛,廬江發生地震!每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它是根據地震時,釋放能量的多少來劃分的。它的範圍在 1 — 10 級之間。地震愈大,震級數字也愈大。地震等級分為九級,一般小於2.5級的地震人無感覺,2.5級以上人有感覺,5級以上的地震會造成破壞。
  • 樓市「溫水煮青蛙」,3年後房價或高位解體?專家:這才剛剛開始
    本以為樓市會迎來拐點,但現實很打臉,每一次似乎都能觸底反彈。微觀來看,在以往房價螺旋式上漲的前提下,房子是最有價值的投資早已深入骨髓,在買房熱情高漲的背景下,所謂的房價下跌就是一句空話。宏觀條件來看,不管外界形勢如何發展,但人口紅利卻始終一路高歌,在住房需求不減少的基調下,我只能說調控政策在打空氣。那在經歷多次調控下,樓市難道就沒有變化嗎?答案顯然是否定。
  • 剛剛又地震了!這兩天唐山、雲南、新疆接連地震,2020怎麼了?
    社會熱點話題評說,每日必保更新 就剛剛,也就是2020年7月13日上午9點28分,新疆霍城發生5.0級地震!而在昨天早晨和午後,河北省唐山和雲南省的紅河州綠春縣接連發生地震,分別是5.1級和4.4級地震,而且唐山這地的地震後的餘震又發生好多次。
  • 海原大地震:一百年前的超級大地震,創造了中國近代史的多個第一
    一百年前的中國,民國政府雖然剛剛建立不久,卻陷入政局動蕩,軍閥混戰的狀況,社會動蕩不安,在那個經濟、科技不發達時期,在當時屬於甘肅省的海原縣,爆發了一場超級大地震,震級達到了8.5級,超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 剛剛,北京昌平發生2.1級地震,遇到地震怎麼辦?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3月05日16時39分在北京昌平區(北緯40.14度,東經116.29度)發生2.1級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延伸閱讀:12秒地震自救求生指南,請收好!在地震突發來臨之際,地震預警自救的黃金時間也許只有短短十幾秒。地震後第一時間應該做什麼?怎樣自救更科學?12秒地震自救求生指南,請收好!
  • 剛剛,烏魯木齊地震
    剛剛,烏魯木齊地震 2020-12-12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