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溫水煮青蛙」,3年後房價或高位解體?專家:這才剛剛開始

2021-01-21 房產新視界

我國房價為何如此堅挺?從市場走向來看,在過去二十年時間裡,由於外界因素快速發展,例如貨幣政策放水,其中不缺乏出現低迷階段,就以2015年為例,連續17個月銷售數據同比下滑就是最好的證明。本以為樓市會迎來拐點,但現實很打臉,每一次似乎都能觸底反彈。微觀來看,在以往房價螺旋式上漲的前提下,房子是最有價值的投資早已深入骨髓,在買房熱情高漲的背景下,所謂的房價下跌就是一句空話。宏觀條件來看,不管外界形勢如何發展,但人口紅利卻始終一路高歌,在住房需求不減少的基調下,我只能說調控政策在打空氣。

那在經歷多次調控下,樓市難道就沒有變化嗎?答案顯然是否定。從數據來看,我國住房住房貸款餘額29.8萬億元,佔居民債務總額的53.9%,也許大家自身財富在房價上漲的助推下節節長高,但事實上口袋裡的錢卻越來越少,簡而言之大家變窮了。與此同時央行一份報告顯示城鎮居民戶均套數1.5套,在城鎮群效應的加持下,市場的兩極分化似乎有點超乎我們的想像。

換句話來說,這似乎佐證了經濟學家任澤平的觀點,那就是我國房地產行業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人地分離、供需錯配。對於一二線城市來說,產業結構多元化、豐富就業崗位資源造就了城市核心競爭力,從成本價值來說,30%的土地承載70%的住房需求並不是一句空話;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說,不斷利用去庫存抬高房價,而背後城市經濟乏力,這似乎是一種惡性循環。

樓市「溫水煮青蛙」,政策未行市場先動,真相浮出水面

對於今年特殊行情來說,市場就宛如過山車,從最初的的市場凍結期、到多地強勢救市、再到此時的異常火熱。也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沒有想到是這樣的結局,但事實上房價還能繼續上漲嗎?據數據顯示,46家開發商上半年銷售目標僅完成40%,而最關鍵的是房價卻有所上浮,一線城市均價6.18萬元/平方米,二線城市1.8萬/平方米,三線城市1.16萬/平方米。

從以上2則數據來看,其實大家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在房子根本賣不出去的背景下,房價卻不跌反增,這個道理似乎和當下二手房市場現狀如出一轍,量增價不跌,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溫水煮青蛙」。

反觀政策動向,最近來勢洶洶的無疑就是集體建設用地的入市,前者有著新修訂《土地管理法》做鋪墊,後者有著審批權下發撐腰,今年供地結構改革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對於這一點,7月6日北京第一個村集合合資租賃型社區項目上市,對於市場結構來說,具有象徵意義,這對於工薪階級來說,無疑是利好消息。

看到這裡,其實我們會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3年後房價或高位解體嗎?僅從概率性來看,國外並不缺乏樓市崩盤的案例,退一萬步來說,房價真的不會下跌嗎?答案顯然不是,從去年數據上來看,超10個城市房價回到一年前,其中不缺乏核心城市房價暴跌,例如燕郊、青島、鄭州。在房價難上漲的背後,我們似乎得意識到一些關鍵數據,例如人口趨勢、下一階段城鎮化布局。

事實上對於這一點,權威專家黃奇帆曾表示,未來至少還有2億老百姓要進城落戶,但對於城鎮化布局來說,進城並不是結局,能安家落戶才是關鍵。但在我看來是,房價是否下跌的核心因素就是收入成本,簡單來說若房價年漲幅突破20%,想要買房無疑是痴人說夢,畢竟工作年漲幅10%都算是佼佼者。當前樓市不想買房的背後早已演變成真的買不起,這裡不僅僅體現在一線城市,更多的還是部分三四線城市。

其次在貨幣政策中性前提下,拉動消費仍是金融政策的主旋律,僅從M2連續3個月持續11.1%的背景下,下半年可用資金仍有所期待,但在LPR布局完成格局下,顯然和樓市無緣。同時央行行長易綱曾多次表示,我國金融政策絕不大水灌溉,不會讓老百姓手中的票子變毛,這就是說今年來自資金輻射的好處幾乎為零。

總的來說,在這一次新一輪調控強勢打壓下,3年後的樓市也許會有驚喜,僅從房產稅落地、取消預售制來看,未來的市場只會傾斜剛需群體。而對於這一點,不少專家都表示這才剛剛開始,例如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具體細則、徵稅起點是套數還是人均面積,這些都是一些大工程。簡單而言,當前國民經濟的核心是拉動居民收入提升,在居民槓桿60.4%的背景下,想要購房者主動入市無疑是有心無力,與其傻等房價下跌,還不如退而其次選擇,住房需求降級消費才是未來趨勢。

相關焦點

  • 樓市「溫水煮青蛙」,房價或迎來首次下跌?專家直言:這是陷阱
    今年的樓市很不一般,調控次數、土地市場流拍、溢價率、市場銷售規模均有望成為近年來最頂峰,就正如大家所言,市場上沒有隻漲不跌的商品,高房價的背後是購買力被透支,幸福感缺失。但實際上看房的人很多,買房的人卻很少,和中介工作人員簡單溝通一下,發現大多數人並不是嫌房價太高,而擔心房價會繼續跳水。
  • 溫水煮青蛙,青蛙到底會不會死?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吧!「溫水煮青蛙」來源於19世紀末美國科學家做過的一個「水煮青蛙實驗」。科學家將青蛙投入40攝氏度的水(不是沸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的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而當科研人員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後再緩慢加熱(每分鐘上升0.2攝氏度),結果就不一樣了。
  • 專家預言:2020年樓市會漲嗎?這三點很重要
    2019年雖然樓市調控力度加大,但是,仍然有人相信房價不會持續下跌。甚至很多人幻想會象2008年那樣,明年會有上漲的行情出現。對此,有專家預言:每一波上漲行情,都是炒房客拋房良機,2020年春夏會有一波上漲,切不可追漲買入,這是樓市的迴光返照,下半年跌幅會更大。
  • 別傻了,青蛙才不會被溫水煮死
    溫水煮青蛙:也不怎麼真鯰魚效應是「假洋鬼子」,但接下來要講到的「溫水煮青蛙」,則是如假包換的舶來品。〓 CLIMATE CHANGE,氣候變化不過,從生物學意義上來講,溫水煮青蛙是真的嗎?首先,如果真的把青蛙丟進沸水,它們絕對蹦不出來。
  • 溫水煮青蛙的警醒效應適用於家家戶戶
    把青蛙放在鍋裡的水中,蓋上鍋蓋,加溫初期鍋內很安靜,隨著水溫的逐步升高,鍋蓋會被欲逃生的青蛙撞得叮噹響,水溫繼續升高,最終鍋裡安靜了下來。溫水煮青蛙效應,其意義是說居安不思危,最終難逃滅亡的命運。溫水煮青蛙,青娃死就死在鍋蓋上了,青蛙的智商不足以判斷出鍋蓋會阻斷它的逃生之路。從另外一層意義上說,適宜的溫水讓青蛙生存的很舒服,青蛙就沒有了居安思危的警惕性。在溫水煮青蛙致其死亡的過程中,唯有青蛙在入溫水未被蓋上鍋蓋之時才有可能逃生,此時,因為溫水的適宜溫度使其感覺太舒服,因為其貪圖這舒適的享受才最終遭受了死亡的惡運。
  • 婚姻,好像溫水煮青蛙
    越來越多的女人結婚後,尤其是生完孩子後,在不知不覺中得了抑鬱症,整天鬱鬱寡歡,高興不起來。婚姻,好像溫水煮青蛙,煮的人不以為然,被煮的人竟也慢知慢覺......女人,總是被冠上許多標籤,擔當許多的角色,結了婚的女人更是如此。
  • 工作10年,「溫水煮青蛙」的工作,每天幹活1小時,要不要換?
    說到最後,老李說了這樣一句話:「工作10年,每天幹活1小時」,這種「溫水煮青蛙」的工作模式,有多少人捨得換啊!但是,又有多少人會明白, 「溫水煮青蛙」的公司才是對職場人有著最大的弊端呢!不妨我們可以來看看,細數一下:1、固化的工作模式,已經磨滅職場人的職業彈跳力在職Q社區上,有一位網友說: 「溫水煮青蛙」的公司,埋頭一做就是10年,卻依然還是自己進入公司時一樣的工作。這和老李的親身經歷真的很像!固定的工作行為模式,容易讓人機械化,也不願意輕易去改變。再者,長期固化的單一工作,是不具備職業彈跳力的。
  • 溫水煮青蛙的生活方式!
    「溫水煮蛙」這個故事並不會使青蛙因為對溫度的敏感度下降使得青蛙被煮死,反之,在溫度達到一定條件下,青蛙會一躍而出。這只不過是所謂的心靈雞湯,莫不要被其所誤導。「溫水煮青蛙」道出了從量變到質變的原理,說明的是由於對漸變的適應性和習慣性,失去戒備而招災的道理。
  • 「溫水煮青蛙」「鴕鳥心態」不要侮辱青蛙跟鴕鳥的智商!
    人類自從有文字以來,一些謬誤流傳甚廣,不是侮辱了人的智商,是侮辱了青蛙跟鴕鳥的智慧,看動物不跟人類說話,就惡毒攻擊!其實很多事情都是人強加給動物的,動物沒有如此蠢!1、溫水煮青蛙流傳甚廣的故事:"溫水煮青蛙"說是將青蛙投入40攝氏度的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
  • 工作中如何避免被「溫水煮青蛙」?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把青蛙放到一鍋熱水中,那青蛙遇到劇烈的變化,就會立即跳出來,反應很快。 但是把青蛙放到冷水中去,慢慢給水加溫,你會發現青蛙剛開始會很舒適地在水裡遊來遊去。鍋裡的水溫度在慢慢地上升,它毫不察覺,仍然感到暖洋洋的自得其樂。
  • 不我絕不贊同把今年春節後2-3月的行情,稱之為「溫水煮青蛙」
    這部分人開罵的焦點,主要是埋怨,當初被那些空頭們的看空言論嚴重誤導了!咱先不談空頭言論的對錯,首先罵人這事本身就是錯誤的。在網絡上辱罵他人,有失君子之風,骨子裡暴露了當事人嚴重的不自信!無論看空還是看多,代表的只是個人觀點,採納與否,取決於個人實際情況,把自己決策錯誤,動不動就歸罪於他人,動輒讓別人去為自己的錯誤背鍋,只能充分暴露個人人性中羸弱的一面!
  • 遠離「溫水煮青蛙」是TM對人生最基本的負責
    什麼是「溫水煮青蛙」說起溫水煮青蛙大家都不陌生,在煮熱的水裡放進一隻青蛙,青蛙受到熱水刺激會很快跳出來,而倖免於難,如果,把青蛙放進正常溫度的水裡,然後慢慢加熱,青蛙不僅不會跳出來,還會隨著溫度上升慢慢的在水裡遊起來
  • 用溫水煮青蛙,青蛙最後會被活生生的熱死嗎?
    我們習慣了聽別人說溫水煮青蛙會把青蛙煮熟的說法,可是這是真的嗎?有沒有人做過實驗?溫水煮青蛙的著名故事,被很多人引用過。大意是這樣的:將青蛙投入已經煮沸的開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同樣是水煮青蛙實驗,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後再加熱。
  • 一位女教師做完溫水煮青蛙實驗,青蛙和女教師的結果均出乎意料
    「溫水煮青蛙」的著名故事,被很多人引用過。大意是這樣的:將青蛙投入已經煮沸的開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同樣是水煮青蛙實驗,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後再加熱。結果就不一樣了。青蛙反倒因為開始時水溫的舒適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直至發現無法忍高溫時,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了,被活生生的在熱水中熱死。青蛙真的有那麼蠢嗎?
  • 溫水煮青蛙的時候,青蛙會坐以待斃嗎?一起來看看
    , 要受到很多方面比如環境和天敵們的威脅,然後等到真的變成了青蛙以後,能夠存活的可能性就很高了,他們時刻準備著面臨危險的考驗,當然從這個故事中主要是告訴大家,從小都要有能夠獨立生活,以及在遇到事情後自己尋求探索的精神。
  • 溫水煮青蛙,你中招了嗎?
    原來,不知不覺中,我們被溫水煮青蛙了…當下的工作、生活,讓我們失去了鬥志,忘記了自己是否還有夢想。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們像鍋裡青蛙,興奮、好奇,遊來遊去!一段時間後,我們變得慵懶,安然享受著目前的生活,渾然不覺水溫已經升高了!慢慢地,我們有些緊迫感,因為水溫已經讓我們感到不適,甚至被燙傷了。
  • 北京小客車搖號改革久無音訊,難道是想「溫水煮青蛙」?
    作者:小戶標題:北京小客車搖號改革久無音訊,難道是想「溫水煮青蛙」?溫水煮青蛙是19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科學家做過的一個實驗,起初該科學家將青蛙放在40攝氏度的水中,青蛙由於受到刺激立即奮力從熱水中逃脫出來,但是當科學家將青蛙放在冷水中,然後再緩慢加熱,卻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 婚姻,有時像溫水煮青蛙
    這是錢鍾書在《圍城》裡的話!一句話概括了多少城外、城裡的人們的雜念,說是雜念,城外的人還是拼命的擠進城裡來,到了城裡的人,走出去的還是少數,大部分慢慢也就適應了城裡的婚姻生活,不得不說,婚姻,有時真的像溫水煮青蛙!
  • 2020樓市「動物」:黑天鵝和青蛙的故事!
    對於樓市,這也會成為一隻名副其實的「黑天鵝」。 365淘房總部已經全站通告,年後的看房團都要取消。 如果情況得不到好轉,今年的「樓市小陽春」肯定會大打折扣。
  • 工作中應該如何避免「溫水煮青蛙」?
    工作中應該如何避免「溫水煮青蛙」?在工作中有2種極端的情況,一種情況是太忙碌沒有時間思考前方的路,每天早上醒來就是趕忙去工作,到了公司忙碌起來連飯都沒有時間吃,晚上回家趕著最後一班車,回到家倒下就睡著了。另一種情況是工作很閒,每個月拿著旱澇保收的工資,每天在辦公室聊著天吃著話等著下班時間準時離開,這樣的人已經適應了目前的工作崗位,慢慢悠悠地生活更加適合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