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雞蛋價格漲了點,一些當時猶豫觀望沒有及時補欄上雞的,還有經不住誘惑腦袋發熱,低價淘汰了高產蛋雞的朋友,便跳腳罵上啦!
這部分人開罵的焦點,主要是埋怨,當初被那些空頭們的看空言論嚴重誤導了!
咱先不談空頭言論的對錯,首先罵人這事本身就是錯誤的。在網絡上辱罵他人,有失君子之風,骨子裡暴露了當事人嚴重的不自信!
無論看空還是看多,代表的只是個人觀點,採納與否,取決於個人實際情況,把自己決策錯誤,動不動就歸罪於他人,動輒讓別人去為自己的錯誤背鍋,只能充分暴露個人人性中羸弱的一面!
我注意到,空頭們經常把低迷行情中養殖戶的處境,比喻成「溫水煮青蛙」!
老井尤其不贊同把今年春節後2-3月的行情,稱之為「溫水煮青蛙」。
所謂「溫水煮青蛙」字面解釋應該為,在看似舒服的環境中麻痺而死!
蛋價在春節後,長達兩個多月的時間內低於3元/斤,整體算來,已經是嚴重低於雞蛋生產綜合成本價格的,大把的銀子見天跟你說拜拜,這樣的環境,能算得上舒服嗎?
所以,彼時養殖戶的處境,應該叫「涼水泡青蛙」才對,特別是經歷了去年的高價過山車行情,三元以下的低價,讓本來已經讓這些「涼水泡著的青蛙們」更加戰戰兢兢、無所適從!
空頭們整天喋喋不休「兩塊以下」的判斷,只不過讓這些處於驚恐狀態的「青蛙們」,放棄了可能出現「溫水」的幻想,驚慌失措的跳出「涼水」,慌慌張張的一頭扎到坑裡去了而已!
但是,「貨賣當時值」,決策無論對錯,都是自己親手做出的,沒人拿著槍指著你腦袋!
並且,400多天賣掉的雞,已經在去年下半年蛋價「出乎意料」的高潮中賺到「超高利潤」,當機立斷的賣雞了,也算是「落袋為安」,務請這些賣雞的朋友淡定淡定再淡定!
當然,那些在「涼水中」熬過來、和在關鍵時機抓住機遇,及時補欄的弟兄,一定要衷心感謝那些不遺餘力、歇斯底裡,常常引經據典、口水四濺、不辭勞苦喊空的朋友們!
沒有他們這種「捨身取義」大無畏的獻身精神,蛋雞行業何以去產能?
如果都像老井這樣,張口「暴漲」閉口「漲停」,蛋價前景美好得似乎要隨時「破五衝六」,誰還捨得把300多天,蛋率95%的高峰蛋雞果斷的賣掉了呢?
所以,看多和看空,本身沒有對錯,錯的是你不該動不動就罵人,錯的是你在決策時看錯了形勢,跟錯了方向!
衡量對錯還有一個重要標準——錢包,你可以找到看空或者看多的一萬種理由來,最後發現,錢包竟然癟了下去!
無論有著多充分的理由,多偉大的邏輯,在憋下去的錢包面前,都是扯淡和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