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兩忌諱,溫水煮青蛙,看似很努力,很現實!

2021-01-21 苦甜職場

職場從來都是很嚴肅的話題。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初入職場還用在校園那種心態,殊不知一旦違反了公司制度立馬就會有走人的結局。為了能幫助到更多初入職場的新人,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職場的兩個忌諱,一個是溫水煮青蛙,一個是看似很努力。這兩種都很現實,對職場生涯有很大的影響。下面就來具體說一下。

溫水煮青蛙。這句話的意思想必大家都已經明白,把青蛙放在水裡慢慢加熱最終青蛙會死去,如果在熱水裡青蛙就會直接蹦出來。職場環境有時候也會像放青蛙的器皿一樣,有的公司壓力很大,每天忙的暈頭轉向,領導會為了一點點小事對自己要求更高。但是很多職場新人因為壓力太大就會頻繁跳槽或者消極怠工。這種方式是不對的,有壓力才會有動力,如果每天為了完成公司交給的任務,渾渾噩噩,應付了事,遲早有一天自己會被職場無情淘汰掉。

案例1:小張是某公司的業務員,公司要求業務員每天要打100個有效電話,並且必須找到10個意向客戶,每天還要提交2個準客戶。小張的每次考核都能完成任務,但是業績卻一直做不上去。領導多次溝通甚至還親自監督小張,但是小張確實也都完成了。至於為何業績量一直上不去呢。原來小張打的電話都是自己的親朋好友,甚至是提前串通好的,到後來公司採取末位淘汰制的辦法,把小張給淘汰了。這就是典型的溫水煮青蛙的案例。

看似很努力。職場裡每一個人都很努力,但是卻有一部分是看似很努力的人。這部分人的主要心態是自欺欺人。比如領導安排一個事情別人可能一兩個小時很快就能完成,但是這個人總是還要加班到很晚,為的就是讓領導看到他很努力。一次兩次領導會覺得這個人工作態度很好。可是時間長了能力一直提不上去領導就會看出端倪。

案例2:小秦是公司的人事助理。人事助理的主要工作是幫助人事經理分擔一些關於人事方面的工作。比如招牌、比如檔案、比如公司制度等等。入職一個月小秦每天加班都很晚,都走得比領導還晚。領導起初也很認同他的工作態度,但是時間一長發現事情不對。小秦的工作雖然瑣碎但是在上班期間應該就能完成,為何每次都要加班很晚。後來領導留意了一下,領導基本上前腳走小秦後腳就會結束加班回家。但是第二天檢查工作進度的時候依然還是那些工作量,進度並沒有加快多少。於是公司綜合考慮也是提前結束了小秦的試用期,最後給予不符合公司要求為由並沒有讓其轉正。

職場兩忌諱,溫水煮青蛙,看似很努力,很現實!從以上兩個例子不難看出職場裡面容不得虛偽。溫水煮青蛙和看似很努力只會讓自己越陷越深,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地工作才會被公司認可,才會被領導信任,才能在競爭激烈的職場裡面有自己的容身之地。對此您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職場慢性自殺:溫水煮青蛙,不知不覺間你就甘於了平庸
    但是,很多人忘了自己的現狀……這麼說吧,當自己長期在一個職位上待久了,就給自己的感覺有點做本職事情得心應手的感覺,覺得自己做好本職工作就好,慢慢的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讓自己失去了想要改變的決心。而恰恰的判斷職場青蛙的標準,在於你是不是甘於安逸。
  • 人到中年,警惕「溫水煮青蛙」式的職場陷落
    前段時間和一名90後員工聊天,她說一年之中跳了兩次槽,當時我正想教育她一番,好好給她上一堂職場課,不料卻反過來被她一聲當頭棒喝。她說:「你呀,過得就沒我開心!有話就說,有屁就放,做得不開心拍拍屁股就走人,每個人都如你那般什麼都在心裡放著,活得該有多累。」
  • 職場中切忌安於現狀,別讓「溫水煮青蛙」毀了你
    因為比你優秀的人,比你厲害的人都在努力,你原地不動就是退步。社會中有很多像老張這樣的人,每天重複單一的工作流程,卻不知道每天上班收穫了什麼,給自己帶來了什麼,給公司帶來了什麼。對自己沒有期待,工作變得沒有挑戰性,缺乏進步的動力,不能成長自己。其實這就是「溫水煮青蛙」的表現,舒適的環境慢慢地把人的銳氣,進步的動力和創新精神一點點地磨掉。
  • 工作10年,「溫水煮青蛙」的工作,每天幹活1小時,要不要換?
    說到最後,老李說了這樣一句話:「工作10年,每天幹活1小時」,這種「溫水煮青蛙」的工作模式,有多少人捨得換啊!但是,又有多少人會明白, 「溫水煮青蛙」的公司才是對職場人有著最大的弊端呢!不妨我們可以來看看,細數一下:1、固化的工作模式,已經磨滅職場人的職業彈跳力在職Q社區上,有一位網友說: 「溫水煮青蛙」的公司,埋頭一做就是10年,卻依然還是自己進入公司時一樣的工作。這和老李的親身經歷真的很像!固定的工作行為模式,容易讓人機械化,也不願意輕易去改變。再者,長期固化的單一工作,是不具備職業彈跳力的。
  • 愛情就像溫水煮青蛙,既享受著安逸,也努力著往上「跳」
    所以,愛情就應該是溫水,就想溫水煮青蛙。溫水煮青蛙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其寓意簡單來說,就是不能太安逸的環境了,要有著危機感,不然等到危機到來時,就已經來不及了。可是,愛情就應該是溫水煮青蛙。愛情,就是安逸「一日兩人三餐四季」,這樣的生活應該是很多人想要的,愛情本就是一種平淡,一種安逸。
  • 遠離「溫水煮青蛙」是TM對人生最基本的負責
    什麼是「溫水煮青蛙」說起溫水煮青蛙大家都不陌生,在煮熱的水裡放進一隻青蛙,青蛙受到熱水刺激會很快跳出來,而倖免於難,如果,把青蛙放進正常溫度的水裡,然後慢慢加熱,青蛙不僅不會跳出來,還會隨著溫度上升慢慢的在水裡遊起來
  • 三種溫水煮青蛙式的工作,無出頭之日,失業半年也不要做
    三種溫水煮青蛙式的工作,無出頭之日,失業半年也不要做每一代人對工作的看法都不一樣,父母輩視工作為一輩子的「鐵飯碗」,即使是一些普通的工作,他們也不會有跳槽的念頭,因為穩定最重要。但是到了我們90後這一代,就不能再用舊時的觀念,因為很多工作都是溫水煮青蛙式的,看似工作輕鬆穩定,但賺的錢不多,一抬頭就能看到頂。
  • 溫水煮青蛙,青蛙到底會不會死?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吧!「溫水煮青蛙」來源於19世紀末美國科學家做過的一個「水煮青蛙實驗」。科學家將青蛙投入40攝氏度的水(不是沸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的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而當科研人員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後再緩慢加熱(每分鐘上升0.2攝氏度),結果就不一樣了。
  • 溫水其實煮不死青蛙,用偽科學來講道理是不對的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溫水煮青蛙了。相信這個道理誰都聽過,說的是在進行生物實驗的時候,如果將一隻青蛙扔進沸水裡,青蛙馬上就會跳出來,而如果將其放在涼水裡,而慢慢加熱,青蛙就不會感覺到水溫的上升,在不知不覺中就一命嗚呼了。然後以此作為例子,來證明一個道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 溫水煮青蛙的警醒效應適用於家家戶戶
    把青蛙放在鍋裡的水中,蓋上鍋蓋,加溫初期鍋內很安靜,隨著水溫的逐步升高,鍋蓋會被欲逃生的青蛙撞得叮噹響,水溫繼續升高,最終鍋裡安靜了下來。溫水煮青蛙效應,其意義是說居安不思危,最終難逃滅亡的命運。溫水煮青蛙,青娃死就死在鍋蓋上了,青蛙的智商不足以判斷出鍋蓋會阻斷它的逃生之路。從另外一層意義上說,適宜的溫水讓青蛙生存的很舒服,青蛙就沒有了居安思危的警惕性。在溫水煮青蛙致其死亡的過程中,唯有青蛙在入溫水未被蓋上鍋蓋之時才有可能逃生,此時,因為溫水的適宜溫度使其感覺太舒服,因為其貪圖這舒適的享受才最終遭受了死亡的惡運。
  • 溫水煮青蛙,你中招了嗎?
    原來,不知不覺中,我們被溫水煮青蛙了…當下的工作、生活,讓我們失去了鬥志,忘記了自己是否還有夢想。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們像鍋裡青蛙,興奮、好奇,遊來遊去!一段時間後,我們變得慵懶,安然享受著目前的生活,渾然不覺水溫已經升高了!慢慢地,我們有些緊迫感,因為水溫已經讓我們感到不適,甚至被燙傷了。
  • 在工作中,你正在被「溫水煮青蛙」嗎?
    當我們在一個環境中呆的時間足夠長,就會適應這個環境,同時在忙碌中忘記自己曾經要追求的東西,所以職場老人常說:「不要隨便找一份先做著,那樣只會讓自己不想選擇之前設定的工作。」在工作中,你正在被「溫水煮青蛙」嗎?
  • 著名的「溫水煮青蛙」實驗,是不是真的?實驗結果讓人感到意外
    著名的「溫水煮青蛙」實驗,是不是真的?實驗結果讓人感到意外溫水煮青蛙的實驗,相信大家一定有所耳聞,在簡單的實驗中卻包含著深刻的哲理,著名的溫水煮青蛙實驗是不是真的呢?實驗結果讓人感到意外,接下來就和我看看吧,其實溫水煮青蛙的實驗最早源於17世紀。
  • 溫水煮青蛙的生活方式!
    「溫水煮蛙」這個故事並不會使青蛙因為對溫度的敏感度下降使得青蛙被煮死,反之,在溫度達到一定條件下,青蛙會一躍而出。這只不過是所謂的心靈雞湯,莫不要被其所誤導。「溫水煮青蛙」道出了從量變到質變的原理,說明的是由於對漸變的適應性和習慣性,失去戒備而招災的道理。
  • 心理學家:當代職場人太難了!職場厭倦或許是「溫水煮青蛙」
    職場厭倦,又叫職場枯竭,會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慢慢產生。職場當中的厭倦情緒有很多,像是我不想上班,我只想下班。又或者是明明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夠完成,但提不起興趣,我就是不想做。拖延症的產生,瘋狂的抱怨領導等等,產生這些厭倦情緒的原因也不盡相同。工作當中產生了厭倦就一定會伴隨著懶惰和拖延的行為了。
  • 婚姻,好像溫水煮青蛙
    婚姻,好像溫水煮青蛙,煮的人不以為然,被煮的人竟也慢知慢覺......女人,總是被冠上許多標籤,擔當許多的角色,結了婚的女人更是如此。去掙錢吧,會被人說成不顧家;在家帶孩子,會被人說成在家裡享清福,一事無成。又掙錢又帶孩子,又會被男人說成不把家收拾好。總之,人們對女性的要求真的都好高呀,好像怎麼做都不對一樣。
  • 「溫水煮青蛙」「鴕鳥心態」不要侮辱青蛙跟鴕鳥的智商!
    人類自從有文字以來,一些謬誤流傳甚廣,不是侮辱了人的智商,是侮辱了青蛙跟鴕鳥的智慧,看動物不跟人類說話,就惡毒攻擊!其實很多事情都是人強加給動物的,動物沒有如此蠢!1、溫水煮青蛙流傳甚廣的故事:"溫水煮青蛙"說是將青蛙投入40攝氏度的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
  • 用溫水煮青蛙,青蛙最後會被活生生的熱死嗎?
    我們習慣了聽別人說溫水煮青蛙會把青蛙煮熟的說法,可是這是真的嗎?有沒有人做過實驗?溫水煮青蛙的著名故事,被很多人引用過。大意是這樣的:將青蛙投入已經煮沸的開水中時,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溫刺激立即奮力從開水中跳出來得以成功逃生。同樣是水煮青蛙實驗,把青蛙先放入裝著冷水的容器中,然後再加熱。
  • 別傻了,青蛙才不會被溫水煮死
    剛求職的時候,你肯定聽過這樣的說法:不要當團隊裡懶惰的「沙丁魚」,要當敢闖敢拼的「鯰魚」;如果選擇了安穩的工作,就會有善意的警告:小心成為溫水裡的「青蛙」。溫水煮青蛙:也不怎麼真鯰魚效應是「假洋鬼子」,但接下來要講到的「溫水煮青蛙」,則是如假包換的舶來品。
  • 溫水煮青蛙的時候,青蛙會坐以待斃嗎?一起來看看
    在我們的小學一年級課本裡,有一篇富有童趣的課文叫做小小蝌蚪找媽媽,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路程中,然後慢慢的就變成了小青蛙,並且能夠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這個故事就告訴青蛙生長過程的一些科學知識,於是我們就知道了,蝌蚪在長大以後怎麼能夠變成青蛙的,意思是青蛙到了生育的時候,就能夠生產出很多很多的卵,然後把這些卵就產在了水中,好讓它成為蝌蚪,最後能夠孵出蝌蚪的並不是太多,而能夠生存下來的更是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