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飛船是如何導航的?怎麼確定在宇宙中的位置

2021-01-16 香草味滴可樂

在我們學會正確的在海洋中航行之前,早期的探險者害怕看不見陸地,因為會迷失方向,他們學會利用水流、風、鳥類的運動,當然還有太陽、月亮和星星的位置,找到他們穿越海洋到達遙遠的地方。同樣當我們學會將太空飛行器發射到軌道和太陽系外,任務規劃者需要開發全新的導航方法,接下來將討論太空導航的工作原理。

登月任務是如何精確地找到它們的方向的,現在又是怎麼做的?對於太空導航的未來,有哪些聰明的想法?

在進入太空導航之前,我們先來談一談地球上的常規導航。你的手機導航系統無非是全球定位GPS,這是一個環繞地球的衛星系統,軌道高度約為20000公裡。你的手機能連接到衛星廣播的位置和當前時間,通過這些信號,你的手機可以計算出你目前在地球上的位置。

在GPS出現之前,導航要困難的多,幾個世紀以來主要的方法是用星星作為嚮導天體來導航。想像一下,太空中的地球在它周圍有很多其他的星球,在任何時刻都有一顆恆星從地球的任何上空部分飛過。如果地球沒有轉動,而你想去地球上的某個地方,你所要做的就是直走,直到那顆恆星在你的正上方。

當然地球在轉,所以問題更加棘手,你需要知道確切的時間並且能測量到不同恆星的角度,你才能計算出你在地球上的位置。早期航行的水手們使用一種叫做六分儀的工具,它可以讓你測量恆星和地平線之間的角度。對於你的南北航行或者緯度,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測量北極星的角度,當北極星在正上方時你在北極,當北極在地平線上時你在赤道,你去南極的時候也有類似的情況。

但是要測量經度就是東西方向比較困難,當地球轉動時,中午12點的情況,每時每刻都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因為時區的不同。當然學習天文導航,並不是那麼困難,而且一旦你學會了它,實際上是相當有趣的。如果你在沒有GPS的情況下,被困你就有辦法找到方向,現在海上駕駛你的船了。

接下來我們說一說太空的導航。飛船的導航主要在地面上進行,地球上的無線電接收器可以檢測太空飛行器的位置和速度,如果需要進入新的軌道,上傳命令即可。但是一旦離開地球,事情就變得更加複雜。

為了阿波羅登月任務,NASA開發了阿波羅指導計算機,這是一臺比現在桌上型電腦稍大的計算機。指令艙裡有一個,登月艙裡有一個。這次任務大部分導航都是在地球上的任務控制中心完成的,在地面一直在跟蹤阿波羅飛船的位置和軌道,但是作為備份,太空人會使用太空六分儀比較恆星的位置與地球和月球的地平線,確保從地球完成的導航計算是正確的。太空人可以輸入導航信息,比如恆星的位置,然後計算軌跡和操縱角度。令人驚訝的是那些飛往月球的太空人使用的導航工具,與地球上的水手們幾個世紀以來使用的導航工具的原理並無兩樣。即使在太空,也只是依靠幾何而已。

但是如果想深入太陽系呢?為了正確的穿越太陽系,你需要知道宇宙飛船在哪裡?你在哪裡?有一個精確的太陽系地圖,並且知道你的宇宙飛船要去哪裡?

NASA的太空飛行器使用深空網絡(DNS),這是一個巨大的無線電天線陣列定位系統,分布在世界各地,美國的加州、西班牙的馬德裡和澳大利亞的坎培拉。有了這三個主要站點,NASA就可以與太陽系內任何探測器進行通訊。當地球自轉時,一個天線的接收範圍消失,則另一個天線仍能接收信號。

除了向太空飛行器發送指令、檢索數據和照片外,深空網絡的天線還有助於導航,當信號到達探測器時,就會發生頻率偏移,然後計算機就可以根據這個頻率偏移以及信號返回軌道所需的時間,計算出飛船的速度和距離。通過將它的位置與太空中的恆星的靜態地圖進行比較,天文學家計算出它的位置和速度,他們做的測量越多,計算就越精確卻。然後他們可以將這些測量結果與太陽系中所有天體的軌道地圖進行比較,從而以驚人的精確度,得知宇宙飛船的位置。

好了文章就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讚、分享、收藏和關注我呦!每日為你更新!

那麼問題來了:指南針在月球會有用嗎?歡迎展開你的腦洞,期待的答覆

相關焦點

  • 如果星際飛船在宇宙中迷路,如何找回地球?
    如果未來星際飛船在宇宙中迷路了,該如何找回地球或者目標系外行星呢?宇宙非常大,想要通過跟地球發射電磁波來確定位置是完全不現實的。如果星際飛船距離地球幾十光年,電磁波信號以光速傳回地球,也要幾十年之後才能接收到。即便只有幾光年的距離,這種通信仍然是不現實的。
  • 如果星際飛船在宇宙中迷路,如何找回地球?
    目前,天文學家已經在超過3100個恆星系統中發現了4300顆系外行星。在這些系外行星中,有些是非常熱的氣態巨行星,有些是非常冷的冰凍行星。但還有少數系外行星像地球這樣處在宜居帶中,這意味著它們可能是宜居的星球,未來人類有望移民到這些星球上。不過,宇宙非常空曠,恆星之間相距數光年,到處都是空蕩蕩的黑暗空間。如果未來星際飛船在宇宙中迷路了,該如何找回地球或者目標系外行星呢?
  • 在宇宙中迷路後怎麼回地球?脈衝星將成為宇宙導航系統的關鍵
    我們到現在也無法描述我們地球在宇宙中的精確位置,這意味著,要是我們在宇宙中迷路了,我們根本無法找到返回地球的路。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總和,是其中所有物質,能量和事件所構成的一個統一體。在這種膨脹下,星體正在加速遠離我們,也許有一天,這個宇宙就會陷入一片黑暗,目之所及,看不到一個星體。我們的宇宙真的很大,它的年齡才138億歲,其中的物質基本上都還都還很活躍,這意味著在這種變化下,我們無法在全宇宙中建立一個通用的定位導航系統。這意味著,假如有一天我們有能力進行星際旅行後,要是我們在宇宙中迷路了,我們可能無法找到返回太陽系,返回地球的路。
  • 宇宙直徑長達930億光年,人類如何定位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在陸地上我們可以根據國家行政劃分街道小區房間號確定自己的位置,那在茫茫宇宙中我們如何確定自己的位置呢?  在宇宙中確定位置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和地球不一樣,宇宙實在是太大了,宇宙中既沒有上下左右可以讓人類來表示方向,沒有東南西北可以讓人類表示方向,那麼在宇宙中我們究竟該使用怎樣的方法來定位呢?
  • 如果人類能夠實現光速飛行,飛船如何躲避宇宙中的障礙物?
    如果人類能夠實現光速飛行,飛船如何躲避宇宙中的障礙物?,就連光速都要走10萬年,所以我們現在的速度根本就分不出銀河系,那麼未來人類可能會實現光速飛行,如果人類能夠實現光速飛行,那麼飛船如何躲避宇宙中的障礙物呢?
  • 《龍珠z卡卡羅特》收集宇宙飛船素材任務怎麼完成 任務完成方法
    導 讀 龍珠z卡卡羅特遊戲中,有個關於收集素材的任務——收集宇宙飛船素材,這個任務沒有給特別明顯的提示,
  • 大表姐《太空旅客》中你沒看懂的導航(全文)_行車記錄儀_GPSGPS...
    就是一套合情合理的「星際導航系統」,當人類的飛船駛出太陽系後,以光年為單位的星際距離,如果沒有精確地導航系統,美麗的星空,便是無盡的陷阱。地球內部我們可以用人造衛星導航,但是太空中呢,沒有任何坐標作參考,他們到底是用什麼導航?難道我們卡到的導航技術都是幻想嗎?他們有科學依據嗎?
  • 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
    宇宙(Uiverse),泛指時空和物質。千百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宇宙是什麼時候,如何形成的。現在宇宙學中的主流觀點是宇宙起源一次大爆炸,是在過去由一個密度極其大且溫度極其高的黑洞演變而來的,並經過不斷的膨脹達到爆炸的狀態,這種觀點被稱為宇宙大爆炸理論或奇點大爆炸理論。
  • 承載人類的夢想:宇宙飛船該如何設計?
    宇宙對於人類來說一直是神秘未知的,而未知也正是科幻的魅力所在。因為未知,我們可以自由地暢想將乘坐怎樣的交通工具去探索、冒險、戰鬥和發掘。一百多年歷史的科幻電影中,出現了無數充滿奇思妙想的宇宙飛船設計。每一艘飛船都承載著設計師獨一無二的冒險精神與浪漫情懷。什麼樣的飛船才具有科技感?在我們對外太空還在嚮往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我們設計的飛船能否達到抵達更深層次外太空的要求呢?
  • 承載人類的夢想:宇宙飛船該如何設計?
    宇宙對於人類來說一直是神秘未知的,而未知也正是科幻的魅力所在。因為未知,我們可以自由地暢想將乘坐怎樣的交通工具去探索、冒險、戰鬥和發掘。一百多年歷史的科幻電影中,出現了無數充滿奇思妙想的宇宙飛船設計。每一艘飛船都承載著設計師獨一無二的冒險精神與浪漫情懷。什麼樣的飛船才具有科技感?
  • 微型恆星追蹤器幫助宇宙飛船找到它們的位置
    微型恆星追蹤器幫助定位太空飛行器 NASA一直致力於解答關於我們宇宙的終極問題。因此,他們需要的工具往往既笨重又昂貴。不過,有一家小型航空航天公司參考一種古老的導航技術,設計出了一種不僅體積小,而且造價低廉的星體跟蹤器。
  • 奧陌陌身份或被逆轉,科學家稱它可能是一艘宇宙飛船,怎麼回事?
    科學家也沒有確定答案,只不過當時科學界普遍的認知是它是一個由固態氫組成的系外彗星。他表示奧陌陌可能已經在宇宙中形成了數億年,而由固態氫形成的天體是無法維持如此長久的宇宙旅程。阿維·勒布教授之所以認為奧陌陌可能是一般宇宙飛船,除了上面提到的固態氫無法提供長久的星際旅程,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進入太陽系之外的一些異常表現。前面我們說了,奧陌陌進入太陽系的速度達到了每秒23公裡。
  • 奧陌陌身份或被逆轉,科學家稱它可能是一艘宇宙飛船,怎麼回事?
    他表示奧陌陌可能已經在宇宙中形成了數億年,而由固態氫形成的天體是無法維持如此長久的宇宙旅程。阿維·勒布教授之所以認為奧陌陌可能是一般宇宙飛船,除了上面提到的固態氫無法提供長久的星際旅程,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進入太陽系之外的一些異常表現。前面我們說了,奧陌陌進入太陽系的速度達到了每秒23公裡。
  • 科學家是怎麼確定宇宙的年齡的?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要談宇宙的年齡,我們就必須提到一個人,艾倫·桑德奇(Allan Rex Sandage,1926—2010),他是哈勃的助手也算是同事。桑德奇以測量造父變星而聞名,為哈勃常數的確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確定哈勃常數也是確定宇宙年齡的必要手段。
  • 乘坐光速飛船,在宇宙中旅行一年,地球上過去了多長時間?
    就算人類未來不斷發展,也很難找到宇宙的極限,但是早在上個世紀人類就已經找到了宇宙中速度的極限——光速,光速是恆定的,也是人類發現的宇宙極限速度,並且有質量的物體無法達到光速。在網上有著這樣一個問題,一個人乘坐光速飛船,在宇宙中飛行一年後,地球上過了多久?首先思考這個問題,要忽略「有質量的物體無法加速到光速」,畢竟只是一個思想實驗,無法做到百分百的嚴謹,為什麼有質量的物體無法達到光速呢?
  • 宏觀宇宙是確定的,微觀宇宙又是隨機的,宇宙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這是因為在量子領域事物的產生是衝滿隨機性的,不能夠準確確定的,但是又能運用波函數方程精確的描述在某個位置出現的概率,這個方程就是薛丁格方程。量子力學作為一種基礎學理論,雖然我們平時生活中很少接觸它的身影,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產品都離不開它。
  • 地球在銀河系中處於什麼位置?在宇宙中又處於什麼位置呢?
    如果,我們將觀測到的宇宙建立一個模型,地球大概會處在什麼位置呢?要全面認識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要了解地球在銀河系中的位置!我們知道,銀河系大概有1000-4000億顆恆星,而我們太陽系就是這龐大恆星群體中的一個!整個太陽系都在圍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地球屬於太陽系的一員,自然也不會例外。
  • 空間曲率驅動:用這種方法使宇宙飛船達到光速!橫行宇宙!
    在劉慈欣的著作《三體》中卻提到了這麼一個讓宇宙飛船的運動速度達到光速的方法——曲率驅動。 作品中的背景是:人類面對強大的除三體文明的第三個文明的威脅,為了逃出地球,需要建造如三體文明那樣的光速飛船。
  • 整個宇宙是如何從無到有的?
    最終,您想到了一個最終的問題:整個宇宙是如何從無到有的?這是所有問題中最大的問題之一,因為它基本上不僅在詢問所有事物的來源,而且首先詢問它們是如何產生的。今天,當我們觀察宇宙時,我們收集的全套觀測資料,即使考慮到已知的不確定性,都指向一幅非常一致的圖景。
  • 銀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茫茫宇宙中地球孕育出了生命,那我們太陽系之上的銀河系,你了解過嗎? 銀河繫到底有多大呢?地球處於銀河系中一個毫不起眼的邊緣角落,相當於郊區,相比之下處於銀河系中心的恆星極為密集。地球在銀河系中的位置但是宇宙實在太大了,銀河系熱鬧也是相對而言,在可觀察宇宙中,星系總數可能超過10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