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狐狸」鯕鰍,出水死亡即褪色?海中漂泊76天探險者因它獲救

2020-11-13 一寸蟲奇聞

「我曾經因為把飛魚裹住殺死,而痛哭流涕,但是現在,卻異常興奮的用錘子,把鯕鰍魚砸死,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我的轉變如此之快,或許你們也會感到非常驚訝,但是人確實可以習慣任何事情,甚至是殺戮。」——《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而這裡面的鯕鰍魚,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鯕鰍也叫做「鬼頭刀」。它們在海裡有著繽紛絢爛多彩的顏色,但是,當生命結束的那一刻,它們馬上會褪盡一身鉛華,慢慢變成死寂一般的灰白色。顏色消退得如此之快和徹底,到底是為什麼呢?

鯕鰍魚屬於鯕鰍科鯕鰍屬的一種海洋魚類,它廣泛地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大部分海域,在我國的廣東,黃海,渤海,臺灣海峽都有出現。成年身長可達1.6米,體重能長到60多斤,它們有著非常寬扁魚頭,前額有一部分為硬質突起。而尾部則顯得非常尖細,和青魚的尾部類似。

鯕鰍魚在海裡生活的時候,周身色彩五彩斑斕,是海洋中顏色最豐富的魚類之一,它周身被細小的鱗片所覆蓋。整個背部呈螢光色的綠色,它的腹部為檸檬黃,兩側則分布著許多星星點點狀的藍色小點。


但是這種五彩斑斕的顏色只會出現在鯕鰍魚還活在海裡的時候,當它們離水死去,這身五彩斑斕的外衣,也隨之變白褪色。這主要是因為鯕鰍魚周身的細小鱗片可以反射周圍光線,可以呈現像彩虹一般的顏色,當鯕鰍魚死後,他的這身鱗片就不受自身神經系統控制,所以就變成了本身真正的銀灰色。

鯕鰍魚又被人們稱作海狐狸。主要是因為這一身彩虹的顏色的外表實在是太引人注目了,很影響它們在海中覓食。只要它們稍一活動,獵物就就會發現鯕鰍魚,四散奔逃。

所以在進化當中,鯕鰍魚就學會了非常靈活的運用地形來隱藏身體,它們選擇在逆光的位置隱藏起來,然後,等待獵物接近時,就會出其不意的攻擊獵物。所以,正因為這種靈活變通的捕獵方式,鯕鰍魚又被人們稱為海狐狸。

在小說中,鯕鰍魚挽救了少年派的生命,但是在真實情況中鯕鰍魚也確實讓一位在海中漂流76天探險者轉危為安。

時間回到1983年2月份,而立之年的史蒂文,雄心勃勃的計劃用他自己製造的「拿破崙」號小艇橫渡大西洋,當天是他離開非洲海岸的第7天,它已經航行了大約140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預計在2月末就可以到達加勒比海群島中的安地卡島

轉眼到了夜裡,史蒂文還在想著他的航海計劃,突然他覺得船舷被什麼東西重重地撞了一下,頃刻之間,海水便湧進船艙,不一會兒拿破崙號就開始傾斜,下沉。他驚呆了,但是情況緊急,根本沒有時間思考,他立即拔出水刀,割斷繫著橡皮筏的繩子,迅速跳上救生筏。

海水打著漩吞沒了拿破崙號,他望著茫茫大海,恐懼湧上心頭,這條既沒有動力又缺少食物的橡皮筏子,能否拯救他的生命,只有上帝才能知道。


第2天,天空陰雲密布,風大雨急。掀起的海浪足有6米多高,史蒂文的救生筏直徑只有兩米,被滔天巨浪忽而捧上浪尖,又拋下海底,筏子裡只有夠用10天的淡水和食物,還有一支魚叉,一架無線電發射機,一隻打氣筒和一個裝有航海日誌,海圖的塑膠袋和海水沉澱器。

史蒂文一邊發射求救信號,一邊查看海圖,他發現自己偏離航道已經有500多公裡,短期內不可能遇見救援船隻。現有的食物和淡水最多只能用10多天,雖有海水沉澱器,但必須藉助陽光才能制出淡水,因此他限定自己每天只喝一杯水,以維持到更長的時間。

在茫茫的大洋中,沒人能收到他發出的求救信號,他只好失望地關閉了發射機。連續幾天筏子附近出現了鯕鰍魚,這使史蒂文興奮起來,魚意味著食物,可驅鯕鰍魚號稱海中狐狸,非常狡猾。老是在魚叉的射程之外轉悠,史蒂文又瞄準了幾次,都沒有辦法射中。

在第11天的時候,史蒂文終於用魚叉捕捉到了一條鯕鰍魚,美美地吃上了一頓,到了第14天的時候,海水沉澱器終於第1次製作出了淡水,史蒂文欣喜若狂,這意味著他的生命有了保證。

可就在這時出現了一條窮兇極惡的鯊魚,他對小筏子似乎非常感興趣,使勁撕咬掛在筏子上的塑膠袋,塑膠袋裡裝有寶貴的淡水。史蒂文急忙拿起魚叉去戳他,迫使它離開,可是到了晚上鯊魚又出現了,史蒂文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驅趕它,每一次與鯊魚搏鬥,都是他膽戰心驚,精疲力竭。

自從捕捉了第一條鯕鰍魚之後,每隔幾天就能捉到一條,可是好景不長,連著魚叉上的橡皮筋斷了,史蒂文只好把魚叉綁在叉子頭上,做成一個簡單的魚叉,這樣捉魚的範圍就縮小了,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在以後的日子裡,鯕鰍魚忽然遊得很近,似乎有意讓他捕捉。

3月8日,史蒂文的家屬向有關部門反映了他的失蹤事件,在經過廣泛的搜索之後仍然毫無線索,3月20日,致命的打擊降臨在史蒂文頭上,正當他全神貫注的捕魚時,一不留神,魚叉將橡皮筏劃了一個大口子,筏子開始漏氣,他趕緊找來塊布,想把口子修補好,但是沒有成功。

無可奈何之下,只能用打氣筒日夜不停地拼命打氣,才勉強維持住筏子的浮力,第3天夜晚小筏子旁出現了一條鯊魚,而且久久不肯離去。這個時候他已經精疲力盡,再加上傷口潰爛,指甲脫落,健康正在惡化,恐怕再也見不到親人了。

但是史蒂文並沒有絕望,終於想到了堵住口子的方法,他取出一些泡沫塑料塞進破口裡,四周用繩子紮緊,這樣雖然還有點漏氣,但至少不用沒日沒夜地往裡打氣了。

此刻,搜索史蒂文的工作仍在進行,救援隊伍在美國和波多黎各一帶的海岸上發現了拿破崙號的殘骸,認為他已經遭遇不測,救援工作也暫告一個段落,這使史蒂文一家悲痛不已,相信他再也不能生還了。

4月21日,史蒂文在海上漂泊的第76天,他突然發現在海天相接的遠處出現了一艘漁船,於是立刻奮力向它划去,並揮動衣服向他求救,三個來自馬歇爾格萊特小島的漁民救起了他。

當時史蒂文的樣子十分駭人,長頭髮長鬍子,衣衫襤褸,渾身惡臭,面容憔悴,筏子周圍遊動著成群的鯕鰍魚,乍一看還以為是一個以魚為舞的海中野人。

儘管經過76天的海上漂泊,他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史蒂文仍然十分清醒,獲救時還能說出自己的姓名,他極度虛弱,體重比原來減重了36斤。

當所有人問起他在海上歷險的最大感受是什麼?他認為是鯕鰍魚救了他的命,這些魚對他來說不僅是食物,也是他生存的力量,鯕鰍魚為史蒂文所做的一切簡直是不可思議的。關於鯕鰍魚,你們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鯊海》:對於生的渴望,對於死亡的懼怕
    《鯊海》:對於生的渴望,對於死亡的懼怕這不是災難大片,只是一部小成本電影。而且在國內引進之前網上早已經有資源了。我也看過。不過就這麼一部我已經在電腦上看過的小成本電影,卻使我視聽上的身臨其境感特別重。說到結局,如果直接在妹妹出現幻覺兩人獲救,實際人還在籠子裡開心的笑著,然後一邊笑著一邊虛弱的慢慢地慢慢地失血缺氧至無聲,電影這裡結束的話多好。可惜結尾卻出現了救援隊,之後就不用說了。喜聞樂見的結局。總得來說還是值得去電影院看的。作為「深海逃生」片我覺得它確是不錯的,看來導演約翰內斯·羅伯茨挺擅長拍這類驚悚影片。
  • 「死亡之海」羅布泊,究竟發生過什麼?
    中國西部的一隻「大耳朵」尤其引人矚目它長約60千米,寬30千米形如「地球之耳」其所在之地名為羅布泊01踏入「死亡之海」 羅布泊(Lop Nor),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湖泊,由於形狀宛如人耳,被譽為「地球之耳」,又被稱作「死亡之海」,《山海經》稱之為&34;。
  • 「死亡之海」羅布泊,究竟發生過什麼?
    1972年7月23日美國地球資源衛星Landsat 1發射升空它逐一掃描地球表面中國西部的一隻「大耳朵」尤其引人矚目它長約60千米,寬30千米形如「地球之耳」其所在之地名為羅布泊01踏入「死亡之海」羅布泊(Lop Nor),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湖泊
  • 擁有最長翅膀的鳥——漂泊信天翁
    我們今天就來說一種靠海為生的鳥——漂泊信天翁是現存鳥類中翼展最大的,它們的平均翼展可達3.1米,最長可達3.7米(我們住的房子每層一般不高於3米)。信泊信天翁生活在南冰洋地區,擁有鳥類中最長的翼展,由於強大的飛行能力,其出沒範圍很廣闊,幾乎在整個南冰洋都有其蹤跡,其名字也由此而來。
  • 穿越"死亡之海"羅布泊 尋找失落的文明(全文)
    史智峰攝艱辛的探秘之旅羅布泊自然環境惡劣,卻吸引著無數探險者涉足,窺探它神秘的一面。在這片自然環境嚴酷的荒漠裡,有著為數不多的動物,他們大部分為食草動物,靠一種或少數幾種植物生存。在幾乎寸草不生的灰黃色戈壁灘裡,駱駝刺最令我驚嘆,這種帶著尖刺的矮小植物一簇簇連成片,紮根在沙堆之上,頑強地生長著,它是野駱駝最後的生命之樹。
  • 冰山沙漠無人區 盤點新疆探險者的天堂
    山上終年積雪不化,冰珠閃爍,如同一位鬚髮皆白的老父,更因為它是冰川形成最早的山峰,所以被人們稱作「冰山之父」。  地理概況  「塔克拉瑪幹」維吾爾語意為「被遺棄的故鄉」,又稱「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中國新疆的塔裡木盆地中央,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裡。
  • 世界上最「綠」的公路,「死亡之海」徵服者,時速開到100公裡上
    城市,因其文化底蘊而獨具特色,因其繁華而吸引力倍增,也因其衰敗而吸引無數人前去一瞰遺失的風景。塔克拉瑪幹沙漠,這令人生畏的大沙漠,恐怖的「死亡之海」,裡面埋葬著曾經輝煌的樓蘭古國、尼雅遺址古代文明等等,深厚的文化與及其獨特的景色也是吸引了眾多考古、旅遊愛好者前往。
  • 羅布泊變死亡之海,這片區域掩埋著什麼秘密?消失的原因又是什麼
    羅布泊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南部湖泊,由於形狀宛如人耳,被譽為「地球之耳」,又被稱作「死亡之海」,又名羅布淖,《山海經》稱之為「幼澤」。它的蒙語意思為「多水匯集之地」, 塔裡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等河的水都曾匯入此地。因此在公元三百年前湖水十分充沛,一度成為中國第二大鹹水湖。
  • 漂泊信天翁的漂泊生活
    守望生靈  在鳥類中,活動範圍最廣的可算得上漂泊信天翁了,幾乎整個南冰洋都是它的領地,領地之中都有它的活動蹤跡,其名之所以冠以漂泊二字,緣由也在於此。  一生十分之九的時間在海上  在海上漂泊是漂泊信天翁的一種生活習慣,每隻漂泊信天翁都有連續六七年不離開海洋的經歷,還有的年頭更長,可達10年之久。
  • 澳大利亞90多頭擱淺的領航鯨獲救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25日援引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導,至少94頭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西海岸附近擱淺的領航鯨獲救,它們被放回海中。9月21日,在麥誇裡灣的淺灘中發現近270隻領航鯨。9月13日,發現了另一組200隻擱淺的領航鯨。此前有報導稱,至少有380頭領航鯨死亡。25日早上,當地部門澄清了死亡領航鯨數量,將其下調至350頭。
  • 漂泊在海中的石像之島一復活節島
    在茫茫無際的東南大平洋上,有一座小島,像漂泊在海中的孤舟,這就是石像之島復活節島,雖然小島在大洋中顯得離群索居,形單影隻,可是島上的土著居民卻把它叫做「提畢託奧提赫組」,意為「世界的肚臍」,表明它位於地球的中心,島嶼略呈三角形,長23公裡,寬11公裡,面積約17平方公裡,它距離智利西部海岸達3700
  • 《烈焰》死亡之海BOSS掉落物品說明
    《烈焰》死亡之海BOSS掉落物品說明在《烈焰》死亡之海裡面封印著沉睡已久的死亡BOSS。死亡BOSS逐漸衝破封印,欲侵佔烈焰大陸,勇士們豈能坐視不理!!然而死亡BOSS可不是省油的燈,實力不容小覷。死亡BOSS會在《烈焰》死亡之海3層刷新。在《烈焰》,死亡BOSS每隔180分鐘將會刷新,那麼將會有8次機會出現,如果你比較勤奮的話,或許能有機會讓你遇上它的哦。
  • 垂釣被大魚拖墜海 海水中掙扎6個小時後幸運獲救
    外媒報導,一名小夥子在西澳大利亞獨自出海垂釣時,被一條大馬林魚拖墜海中,他在海裡掙扎沉浮了六個小時後終於獲救。突然,這位20歲出頭的漁民捕到了一隻巨大的馬林魚,可他沒法將馬林魚拉上船,反而被馬林魚巨大的力量拖入海中。他的漁船並沒有停下來,落水後的漁民只好看著漁船離他而去。埃克斯茅斯志願者海上救援隊主管伊利斯表示,另外一艘船隻在當天下午1點半發現了被遺棄的無人漁船,立即報告當局並叫來了救援隊。伊利斯表示,他們知道當時船上只有一個人。
  • 探險者在波羅的海海底發現神秘物體,神似飛船,不像古代產物!
    探險者在波羅的海海底發現神秘物體,神似飛船,不像古代產物!那是在2011年的夏天,地點是在波羅的海,當時有一群名為Ocean-X的深海探險者和尋寶者,他們正在當地的海底進行潛水,而他們的目的是在瑞典海岸海面下約90米處尋找一處沉船,就在他們進行潛水的時候,忽然發現了在海底處有一處非常的引人注目的大型物體,於是這些探險者們就遊了過去!
  • 塔斯馬尼亞州西海岸90多頭擱淺的領航鯨獲救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25日援引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導,至少94頭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西海岸附近擱淺的領航鯨獲救,它們被放回海中。9月21日,在麥誇裡灣的淺灘中發現近270隻領航鯨。9月13日,發現了另一組200隻擱淺的領航鯨。此前有報導稱,至少有380頭領航鯨死亡。
  • 男子被困海鮮冰庫4天獲救 靠喝凍魚融化水維生
    原標題:男子被困海鮮冰庫4天獲救 靠喝凍魚融化水維生 越南南部一名23歲男子被困在攝氏零下22度的冰庫103小時後獲救。   中新網7月29日電 據臺灣「東森新聞網」29日報導,越南南部一名23歲男子日前在漁港一處海鮮冷凍庫工作,卻遇上貨架倒塌意外,被困在攝氏零下22度的冰庫103小時獲救。他說,期間靠喝冷凍魚融化的冰水維生,但味道太噁心讓他吐了很多次。
  • 「流浪綠海龜」深圳遇險獲救 「神秘」海洋生物守護者浮出水面
    深圳新聞網2019年3月5日訊(記者 陳婕 劉慶康 劉彥蘭)近日有3隻綠海龜在大鵬的較場尾、仙人石轄區被相繼發現,其中1隻死亡,2隻獲救,目前獲救的2隻海龜正在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救護基地治病療養,媒體報導後,該救護基地引發了廣泛關注,3月5日上午,記者走進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救護基地
  • 美國62歲男子翻船落海,海中漂流一夜奇蹟生還,緊抓船頭獲救
    直至飛船傾覆,斯圖亞特落入海中,一個人在海上漂流一夜後,最終在11月29日上午11點左右獲救。當斯圖亞特看到「洛杉磯號」救援船時,脫下襯衫用力揮舞吸引注意。待救援船靠近後,斯圖爾特馬上遊了過去。
  • 它為了生存四處漂泊,一不小心竟跨越了大西洋
    觀鳥愛好者在使用雙筒和單筒望遠鏡觀察鳥類。在中國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觀鳥活動中。圖片:Azurfrog / wikimedia儘管有如此高超的飛行技巧,但白鵜鶘的遷徙依舊面臨巨大的風險——它們的遷徙距離也著實太遠,從尼羅河口的傳統越冬地出發,部分繁殖群需要前往中亞和古羅布泊,而這種偉岸的鳥又太重了,成年雄性甚至有超過15公斤的記錄,在所有能飛的鳥類中,它是最為龐碩的代表,風助力了它們遷徙,卻也讓它們對風極度依賴。
  • 垂釣被大魚拖墜海6小時候獲救 馬林魚是什麼魚?
    垂釣被大魚拖墜海,據外媒報導,一名小夥子在西澳大利亞獨自出海垂釣時,被一條大馬林魚拖墜海中,他在海裡掙扎沉浮了六個小時後終於獲救。  事發地點位於西澳西北角的埃克斯茅斯。1月3日,這位漁民獨自出海,在距岸邊約30海裡的地方垂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