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生靈
在鳥類中,活動範圍最廣的可算得上漂泊信天翁了,幾乎整個南冰洋都是它的領地,領地之中都有它的活動蹤跡,其名之所以冠以漂泊二字,緣由也在於此。
一生十分之九的時間在海上
在海上漂泊是漂泊信天翁的一種生活習慣,每隻漂泊信天翁都有連續六七年不離開海洋的經歷,還有的年頭更長,可達10年之久。因為漂泊信天翁出生地是在南極苔原周圍的島嶼上,出生後的幼鳥一旦羽毛豐滿,獲得了飛行能力,就會飛向海洋,而且會一直飛下去,通常情況要飛六七個年頭,直到它成年之後準備產卵繁殖時,才返回出生地,否則它們完全不需要陸地。這樣從總體算來,漂泊信天翁的一生,大約有十分之九的時間漂泊在海上。
如此喜歡在海上漂泊,就必須具備高強的飛翔能力。在這方面,漂泊信天翁確實具有超群的先天優勢,它在飛行中,可以做到用很少的氣力,就能飛出數千千米,一般情況下,一個月可以輕鬆地飛行15200千米。
那麼,這其中的秘密在哪裡呢?
就在於它的身體結構和飛行技巧。
漂泊信天翁身體結構最突出的優勢是它具有現存鳥類中最長的翼。據研究人員考察,漂泊信天翁的平均翼展達3.1米,最大的漂泊信天翁的翼展達到了3.7米。不僅如此,它的翅膀上還長有25至34枚次級飛翔。相比之下,海燕就只有10至12枚。正因為這樣特殊的結構,其翅膀就如同是高效的機翼一樣,將它們下沉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成就了它們高超的滑翔本領。另外,漂泊信天翁身上的一些特別肌腱能將它們的翅膀拉直固定,不需要肌肉用力來舉起和揮動,只有在轉彎時才需要動一動,這樣它們的肌肉就用不著太多的使勁了,因此在長時間、長距離的飛行中就可保持足夠的體力,輕易不會有疲憊感。
漂泊信天翁的滑翔技巧在鳥類可堪稱第一,最令人叫絕的是它能夠巧妙地利用海浪上方的氣流。比如,它常常利用西風從西向東做長距離的飛行,10個月飛1.5萬千米。研究人員利用高清追蹤器和特別的電腦軟體發現,漂泊信天翁在海面飛翔時,是一次又一次地以弧線形方式前進,即:先攀升,再轉彎,後滑翔。它們每當飛到最高點,從逆風轉向順風時,都能利用風的能量低消空氣阻力,因此連續飛行很久也不用煽動翅膀。
奇妙的導航神器
在廣闊無垠的茫茫大海上,漂泊信天翁是如何發現它們所尋找的食物呢?如何找回到它們的巢區呢?通常人們可能認為,它們有千裡眼,有順風耳,有超乎尋常的記憶力,它們依靠這些或許依靠地球磁場來導航。
其實不然。它們的導航神器是——管狀鼻。
作為鸌形目的漂泊信天翁,從前稱為管鼻類,這是因為它生有管狀鼻。管狀鼻的構造精密複雜,簡單地說,是它的鼻管沿著它巨大的鉤狀鳥喙與其發育良好的嗅腺相連。正是如此構造,使得它們具備了極強的嗅覺能力。因此,它們利用嗅覺可以在千米之外發現要尋找的目標,比如食物和它們的巢區。
它們的管狀鼻還有另外一種功能,就是能夠排除其體內多餘的鹽分。排鹽時是由一個鼻管負責,另一個鼻管保持正常呼吸。
一旦相愛就終生相伴
漂泊信天翁是一夫一妻制,通常情況下,它們五六歲開始選擇「意中人」,一般要「考察」一兩年,才能認定這門「婚事」。它們六七歲時正式婚配,生兒育女,在今後的20年左右旅途中,一生相伴,被傳為愛情佳話。
漂泊信天翁天長地久的愛情從一開始就充滿了浪漫與溫馨。它們在選擇「意中人」時從翩翩起舞開始,雙方展翅,邊叫邊觸喙,並發出噼啪的響聲,通過這種精巧舞蹈的求愛表達,如果雙方「中意」,就將關係確定下來。而且在這同時,彼此將這種「舞蹈」形成其獨特的肢體語言,當一段較長的分離後,再相逢時,雙方便用這種語言進行相互問候。
漂泊信天翁兩年才產1枚卵,而且還不一定能孵化成功。有研究資料指出,基於繁殖速度非常緩慢和人類大量捕殺的原因,如不加緊保護,漂泊信天翁在21世紀將有滅絕的危險。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