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信天翁的四步飛行法或許可供設計無人機的科學家借鑑一二。
圖片來源:J. J. Harrison/Wikimedia Commons
漂泊信天翁可以飛翔數千公裡在海上搜尋食物——靠的只是一對長長的、優雅的翅膀。
研究發現,之所以會有這種從容不迫的飛行,秘訣在於一個四步滑翔周期,使漂泊信天翁能夠利用風的能量產生動力。
在南印度洋克爾格倫群島的一個漂泊信天翁繁殖聚居地裡,研究人員進行了為期3個月、開此類研究先河的野外調查。
他們用膠布把100克重的微小GPS接收器粘在築巢漂泊信天翁的翅膀之間,並收集了16隻不同鳥兒在36天裡的有價值的飛行數據。
通過每秒鐘內測量十次覓食漂泊信天翁的位置,研究人員得以辨別出每一次漫長的飛行都是由持續15秒左右的重複周期組成,並且包含了四個不同的階段。9月5日,研究人員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報導了此項成果。
首先,漂泊信天翁會側風飛行,然後稍稍迎風,從略高於海浪處攀升到大約15米高。在其飛行路徑的最高處,漂泊信天翁會轉向順風而行。隨後,在沿順風方向飛翔儘可能遠的距離之後,它便通過轉向側風飛行來結束整個周期,並使自己準備好另一次攀升飛行。
該研究團隊表示,那些設計無人機的科學家或許可以從這些鳥兒中學到一兩個節能飛行的竅門。(來源:中國科學報 閆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