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卻傳說賦予的「魂器」屬性,真實世界的漂泊信天翁也是足以讓每一個出海的人心中敬畏的。在環繞著南大洋的西風帶——帆船時代著名的「狂暴的50度與尖叫的60度」——信天翁們卻可以優雅地在浪峰間盤旋,忽而迅速接近船尾,剎那間又離船而去,消失於分不出海霧與浪頭界限的天際。
踏浪而來的今日主角。圖片:Biodiversity Explorer
生活在西風帶的漂泊信天翁,擁有讓人羨慕的現生鳥類最大翼展,以及寫入基因的高效滑翔本領。漂泊信天翁的平均翼展為3.1米,曾有記錄的最大翼展甚至有3.7米!如果《逍遙遊》中所指的「鯤鵬」確有其物,它也許是一種信天翁。雖不及李白所詠「扶搖直上九萬裡」,駕馭著西風的漂泊信天翁也能每天輕鬆飛行900公裡,速度可達85公裡/小時。
位於南喬治亞島古理德維肯(Grytviken)博物館中的漂泊信天翁標本,注意天花板的高度一般約3米,這樣側立著雙翼划過海面的確是漂泊信天翁常見的飛行姿態。圖片:紫鷸
從上圖可以看到,漂泊信天翁粉紅色的喙上有兩個細小的管狀鼻孔。這是鸌[hù]形目鳥類(Procellariiformes,就不認坑爹的巨大鸛形目分類!)的共同特徵,因此這些遠洋的海鳥又被稱為管鼻目。相比其它鸌形目成員位於喙上方單個管道中的鼻孔,還是信天翁科兩側各有一管比較符合人類審美。不過它不是用來給人審美的,這兩根管道有類似戰鬥機空速管的功能,內部的神經可以靈敏地察覺氣壓和風向的變化,從而讓信天翁的大腦即時調整飛行姿態。
看姿勢,一毛一樣有沒有?圖片:Veda Photography
然而信天翁並不需要思考複雜的空氣動力學,它的身體仿佛一架全自動滑翔機,可以省心地進入巡航模式,讓自然選擇造就的本能自如地控制身體的一切運動。它們喜歡順風滑翔,因為這樣最省力,可以直接把翅膀通過特殊的肌腱拉直固定,不需要肌肉用力來舉起和揮動,只有在轉彎時才需要動一動。在風速不足時滑翔速度也會降低,並且需要偏離行經路線盤旋更大的圈。
一隻漂泊信天翁30小時裡的日常,以及它的心率變化圖。圖片:Weimerskirch / Proc. R. Soc. Lond(2000)
因為對風的巧妙利用,信天翁是這顆星球上能以最舒服的姿態停留在空中的物種。有研究者測量了從克羅澤群島(Crozet Islands)起飛的的漂泊信天翁的心率,得到了上面這張萌圖。我們可以看到,1999年2月3日9點過,在飛行了一個多小時後,這隻漂泊信天翁的心率可以降到和它之前趴在陸地上停歇時相似。還有數據顯示漂泊信天翁飛行中的平均代謝率只是基礎代謝率的1.4至2倍,為所有鳥類中最低值。當然,起飛時心率升高是因為當風不足以直接使其騰空時,「大飛機」信天翁也需要助跑一段,順便一提,鸌形目腿普遍不好使,相比之下,信天翁科在陸地上的行走能力也算出眾的了。
漂泊信天翁助跑起飛,小短腿搗騰得很快,其實其他鸌形目鳥類腿更短。圖片: ABC Natural History Unit, Australia / Arkiv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