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天翁一生飛過的距離,能往返月球十一次

2021-01-15 科學松鼠會


在廣袤無垠的南印度洋上,十一月的克洛澤特群島正是萬物生長的季節。成千上萬的王企鵝帶著「獼猴桃」幼崽們在礁石間踱步,重達三四噸的雄性南象海豹為了爭奪領地,在沙灘上高聳上身互相撞擊撕咬,鼻息如雷。島上的山地長滿鮮綠的青草,隨著南方大洋經年不息的強勁西風搖曳。


逆著這股帶著鹹味兒的海風,一個棕色的身影展開超過三米的巨大雙翼,輕而易舉地被託舉升空。這雙世間最大的翅膀將帶著它不到一歲大的主人第一次遨遊海空;而鳥如其名,漂泊信天翁Diomedea exulans正是如此開始了它六十年飛行不息的一生。


黑乎乎的漂泊信天翁亞成鳥。圖片:moussu / inaturalist



這是幼年的漂泊信天翁換上飛羽之後的第一次遠行,也是一趟數年不見陸地的孤獨成長之旅。它第一次斂翅落在蔚藍的波濤之中休息,又第一次迎著西南方吹來的大氣環流起飛,就這樣不急不躁地飛飛落落:180公裡,200公裡……它每天都比昨日飛得更遠一些,向著東北方的溫暖洋面前進。在印度洋的溫帶地區,漂泊信天翁四處遊蕩,度過了自己的一歲生日。離開出生地五個月後,它每天都要跨越250公裡的深藍空間,已經如同自己的成年父母一樣,是乘風擊浪的飛行大師了


在盛行西風的洋面上,漂泊信天翁的雙翼賦予了它們輕鬆駕馭氣流的能力。它們呈Z字形運動,先逆著風向獲得升力,然後在高空轉向自己想去的方向,不必振翅就能長距離滑翔。離家一年後,它已經見過了從好望角到紐西蘭的大部分風景,丈量了十八萬公裡的地球表面,也度過了它最為脆弱危險、死亡率最高的幼年期,成功存活。而它出生於其他南方海島上的同族們,則分別成為了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上空的御風高手。


翱翔的信天翁亞成鳥。圖片:Rolf Lawrenz / inaturalist



這趟平均五年之久的遊歷,最終以漂泊信天翁雙腳踏上出生小島的山崖結束。在茵茵綠草之中,它見到了與自己年齡相仿的亞成鳥們。少年少女熱烈地歡迎著彼此,在初萌的愛意中流連。它們時而面對意中人張開寬大的翅膀,引項向天,嘶鳴聲響徹山海之間;時而互相靠近,粉色長喙嗒嗒作聲,活潑地輕輕相觸,為對方梳理羽毛,試探彼此的心意。


談情說愛之餘,年輕人們沒有忘記大海,繞著自己的家園小島探索、覓食,慢慢熟悉著這片地區,它們將要在此繁育後代。



但是漂泊信天翁並不急於在這個時刻安身立命、繁育後代:它們能夠養活自己的矯健身軀,還不足以忍飢挨餓、含辛茹苦地餵養後代。於是在天氣逐漸變冷的三月,它又毅然離開溫柔鄉,與心儀的異性作別,獨自滑翔入無邊的藍色之中。年輕的大鳥開始了更加活躍的飛行,在南印度洋上每天跋涉三百公裡,用海水錶層漂浮著的頭足類和小魚小蝦充實著自己的身體。甚至,乘著高緯地區的西風,有的漂泊信天翁開始了日常的「環繞南極遊」,在一年的旅程後回到故鄉,和族人重逢敘舊。


年復一年,青年時期的漂泊信天翁增進著自己的體魄,初次離家時巧克力色的軀體逐漸斑駁變白,翅膀的灰褐色指示它的年輕。在十歲左右,它終於發現自己準備好了。


信天翁的求偶舞。圖片:National Geographic / youtube


夏天又至,進入成年期、軀幹雪白的漂泊信天翁在又一次優美熱烈的雙人舞蹈中,和伴侶開始了繁衍大業。雌性在草地上的泥巢中產下一枚寶貴的卵,卵的窄長形態是在演化過程中為了獲得擅長飛行的流線體型做出的調整。此後,這對情侶輪流孵卵,讓對方有機會出海覓食。當然,哪怕是此時十天左右的覓食之旅,來回也是數千公裡



如此兩個多月,雛鳥破殼。初為父母的漂泊信天翁仍輪流出海覓食,哺育一身白色絨毛的獨生後代。雛鳥滿月後,不再容易被狂風或捕食者威脅,父母就會雙雙離巢。它們進行著或長途或短途的覓食飛行,不定期回到島上,將胃裡濃縮的高熱量油狀物餵給孩子。在八個月的時間裡,漂泊信天翁仍將七成的時間花在海面上,在七十餘次飛行中跨越十五萬公裡的旅程


縱然有多年準備,繁育後代也並不容易。新手爸媽有將近一半的概率育雛失敗,而中年夫婦有最高的成功率:漂泊信天翁的覓食效率和飛行距離幾乎成正比,中年夫妻在回巢餵食的時機配合上也可能更為心有靈犀。而到了老年,親鳥育雛會有些力不從心。隨著年齡增長,雌性漂泊信天翁在哺育後代時的飛行距離越來越長;而與雌性一直在溫帶水域覓食不同,高齡雄性會逐漸轉移到緯度更高的南極附近洋面覓食,身上的白色羽毛也會面積更大。目前,我們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促使這些年長的雄性向著風浪更大、水溫更低的南方而去。


翱翔在海面上的漂泊信天翁。圖片:National Geographic / youtube


隨著雛鳥逐漸長大,脂肪積攢,體重超過雙親,父母的覓食行程也越來越遠,回巢的次數也越來越少。當體重開始下降、白色的絨毛斑駁脫落、而父母久不見蹤影時,雛鳥也會在夏日裡本能地舉起三米長翼,感受南大洋永恆吹拂的勁風,試圖理解自己同樣將歸於海天的宿命


而此時,漂泊信天翁夫婦已經悄然分別,各自乘風而去,回歸大洋,獨自漂泊。它們有的在群島四周的印度洋海域遊蕩;有的遠涉重洋,在澳洲和紐西蘭南部盤桓;而更多的個體則不喜歡迎著西風的費力回程,索性重拾青年時的環球之路,甚至繞著南極洲飛行兩圈——這段路程它們一個多月就能完成,用十二個月飛過兩遍,並無挑戰。



在一年的時間裡,漂泊信天翁換去全身一半的羽毛,為新的繁育做準備。一年之後,它們又會在夏初返回家鄉,等待和尋找自己的另一半。戀人相認,又將經歷熱烈舞蹈、齊心協力養育後代的一年,之後,它們又會毅然展翅分飛,開始各自兩年一次的遠行,如此反覆。大多數漂泊信天翁夫妻將會是終身的伴侶,從十歲左右到五六十歲的暮年,每兩年相聚生育一次,然後御風而去


「耳鬢廝磨」的信天翁配偶。圖片:National Geographic / youtube


紀錄片《遷徙的鳥》片尾曲云:


For I know one thing. (因為我心深知)

Love comes on a wing. (愛在羽翼之間)

For tonight I will be by your side. (今夜伴君身旁)

But tomorrow I will fly.(明日我將飛翔)


漂泊信天翁的一生會飛過大約850萬公裡的路程,相當於往返月球十一次。它們並不是潛水捉魚的高手,只靠著長途的飛行搜尋靠近海面的獵物,也有著悠久的跟隨人類船舶覓食的歷史。今天,在南半球,兩萬多隻個體組成了這個物種的全部種群,集中在南方大洋上的幾處島嶼上。商業化的金槍魚延繩垂釣船在放線入海時,眾多帶餌的魚鉤會吸引包括漂泊信天翁在內的海鳥,造成死亡。這種兩年生育一次、精心育幼的大鳥,正在因此承受著持續的種群縮減。也許,我們生活和生產方式的友好改變,就是漂泊信天翁這個物種能年復一年在盛行西風中展翼跨洋的全部希望。


飛翔於海面之上。圖片:Scott Buckel / inaturalist



題圖來源:Scott Buckel / inaturalist

文章來源: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物種日曆」,轉載請聯繫原帳號。


相關焦點

  • 信天翁一生飛過的距離,能往返月球十一次
    這雙世間最大的翅膀將帶著它不到一歲大的主人第一次遨遊海空;而鳥如其名,漂泊信天翁Diomedea exulans正是如此開始了它六十年飛行不息的一生。新手爸媽有將近一半的概率育雛失敗,而中年夫婦有最高的成功率:漂泊信天翁的覓食效率和飛行距離幾乎成正比,中年夫妻在回巢餵食的時機配合上也可能更為心有靈犀。而到了老年,親鳥育雛會有些力不從心。
  • 漂泊信天翁一生飛過的距離,能往返月球十一次
    漂泊信天翁或許會給我們答案,體長約70—140釐米、雙翅展開可達3~4米的信天翁,一生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漂泊在海上。它每天都要跨越250公裡的深藍空間,繞地球飛行一周只需要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漂泊信天翁的壽命很長,在野外可以活到60多歲,漂泊信天翁的一生大概會飛過大約850萬公裡的路程,相當於往返月球十一次。
  • 漂泊信天翁:一生飛過的距離,居然能夠往返月球11次
    漂泊信天翁:一生飛過的距離,居然能夠往返月球11次大家都知道,鳥類能夠自由翱翔於天空之上,那麼鳥類的一生究竟可以飛行多長的距離了,而這一個距離的極限,應該就在漂泊信天翁的身上,根據相關的統計,漂泊信天翁一生飛過的總距離
  • 信天翁此生能夠飛過的距離,可比人類往返登月11次
    這種信天翁四處遊蕩,就這樣,它度過了自己的一歲生日,離開出生地近5個月,它幾乎每天都要跨越250公裡的海洋,它儼然是和自己的父母一樣成為乘風破浪的飛行者了。隨著盛行西風,它們似乎能夠飛得更遠更好,因為信天翁的兩隻翅膀很巧妙的賦予了它們輕鬆駕馭氣流的能力,首先這對翅膀會呈c字形運轉,先逆著風向上獲得升起力量,而後在高空中進行轉向——當然是跟隨它們自己的意志去轉向,這就意味著它們不必展翅,卻能夠擁有長距離的滑翔運動。
  • 最奔波的鳥:一年中有半年飛在路上,一生遷徙距離可往返月球3趟
    尤其是我國的春節,是眾所周知的全世界每年規模最大的人口遷徙,春節的遷徙是為了往返於家和工作地之間,這也是另外一份「中國特色」。我們每年春節飛機、火車、汽車輪番上陣,輾轉奔波,感覺繁瑣和疲憊。但是在鳥的世界,每年都要純粹依賴自己的體力煽動翅膀完成長途遷徙,已經是生命的常態了。
  • 飛得再遠,也能找到回家的路,信天翁的忠貞愛情
    信天翁代表著忠貞不渝的愛情,它們通常一生只愛一隻鳥,從一而終是它們的常態。成年的信天翁一年飛過的距離可繞地球三圈,它們有90%的時間都是在海上漂泊的,而且總是在海浪最兇猛的地方捕食。就像遠離家鄉的我們一樣,一年到頭都是在遙遠的外地辛勤的工作養家。但每年的十月底,飛了一年的它們會準確的回到它們的老家,已婚的信天翁會在家等待著另一半的歸來,縱使有其他異性信天翁的誘惑,它們也無動於衷。
  • 漂泊信天翁,世界上最孤獨、離婚率卻最低的鳥類
    信天翁是地球上能飛的鳥類中上體型最大的,而漂泊信天翁(Wandering;成年信天翁一年飛行的距離大約為12萬公裡,可以繞地球三圈;一隻50歲的漂泊信天翁一生飛行的距離可以超過600萬公裡,足夠往返月球八次之多。
  • 一顆高樓大小行星將飛過地球 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不到地球與月球距離...
    一顆高樓大小行星將飛過地球 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不到地球與月球距離的三分之一時間:2020-09-02 09: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顆高樓大小行星將飛過地球 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不到地球與月球距離的三分之一 據(NASA)消息稱,一顆具有潛在危險性的2011ES4號小行星將於
  • 一生飛行850萬公裡!信天翁習慣漂泊,但無論多遠都會回家等伴侶
    信天翁一生愛漂泊,可以在海上飛行幾個月不落地,在海濤洶湧時覓食,累了就浮在海面上睡覺。但不管飛得多遠,都會記得回家的路,一旦有了伴侶就會相伴幾十年直到死亡,終生不換配偶。在信天翁身上有很多標籤,最能飛、最愛漂泊、最忠貞、最令人心疼等,雖然很多人沒有見過信天翁真容,但還是想用「最」來形容它,你真的了解信天翁嗎?信天翁是一種大型海鳥,屬於鸌形目信天翁科,南北半球均有分布。
  • 加島信天翁:一生幾十年僅一個伴侶,說悄悄話時更是「優雅親暱」
    高山禿鷲和天鵝都是世界上公認的能飛得最高的鳥類,說不出誰更厲害一點,但都能夠飛越高達8844米的珠穆朗瑪峰。那麼世界上能飛得最遠的鳥又是什麼鳥呢?可能會有人說是軍艦鳥,但實際上卻是信天翁。根據數據結果顯示,信天翁可以長達六天六夜不休息的都在飛行,其中有一隻信天翁飛行46天的飛行距離長達22000公裡。這是一種什麼概念呢?就是如果說讓一隻信天翁飛行兩個月的話,那麼它的飛行距離基本可以達到繞地球一圈的程度。信天翁是現在世界上現存體型最大的海鳥,從遠古時期的大航海時代到現在,一直都是深受水手和航海家們的尊重,受到了極高的禮待。
  • 漂泊信天翁的漂泊生活
    守望生靈  在鳥類中,活動範圍最廣的可算得上漂泊信天翁了,幾乎整個南冰洋都是它的領地,領地之中都有它的活動蹤跡,其名之所以冠以漂泊二字,緣由也在於此。  一生十分之九的時間在海上  在海上漂泊是漂泊信天翁的一種生活習慣,每隻漂泊信天翁都有連續六七年不離開海洋的經歷,還有的年頭更長,可達10年之久。
  • 【熱點】一顆小行星將近距離飛過地球
    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消息稱,2011ES4號小行星將於9月2日飛過地球,其直徑為22米至49米,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不到地球與月球距離的三分之一。這也是最近十年內離地球最近的一顆。
  • 歷史:智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信天翁!
    歷史:智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信天翁!觀看萊桑信天翁在海面上空滑行時,可能是一個優雅的景象。這些棲息在太平洋地區的美麗鳥類以無情的旅行者而聞名,雖然它們通常遷徙到太平洋的熱帶島嶼或環礁進行繁殖,但它們可以通過遷徙路線到達日本或加利福尼亞。然而,該物種中有一個成員受到了很多國際關注。她的名字是智慧,她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野生鳥類,並且仍然在荒野中繁殖。
  • 距離比月球還近!「具有潛在危險性」的小行星將飛過地球
    據美國宇航局(NASA)的消息,一顆「具有潛在危險性」的小行星將於9月2日飛過地球。這顆行星被發現於2011年,每9年繞地球一次,是最近十年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
  • 7地球至月球的距離是絲毫都不能有偏差的.
  • 鳥類的滑翔冠軍——漂泊信天翁
    漂泊信天翁是一種大型的信天翁,生活在南冰洋附近,其總數約為8萬隻左右。它是體型最大的一種信天翁,也是眾多鳥類中翼展最長的一種鳥,其翼展平均達3.1米,最長的可達3.7米,體長110釐米,體重一般約50公斤,該鳥羽毛通體純白,只有翅膀的前段是黑色的。其外形很美,有小巧的腳蹼,修長的翅膀,尖銳的嘴啄,巨大的翼骨。漂泊信天翁繁殖力低,一胎只有一隻,其間孵化要78天,看護20天,還要定期餵食,平均相當於一年只能繁殖一隻幼鳥。
  • 漂泊信天翁——南極上空驕傲的弧線
    漂泊信天翁(學名:Diomedea exulans),是體型最大的一種信天翁,也是全世界翼展最長的一種鳥,最大翼展達到3.7米。巨大的翼展賦予了漂泊信天翁良好的滑翔能力,它可以在空中停留幾個小時而不用揮動翅膀。同時,它每下降1米高度可以滑翔22米遠,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滑翔高手。
  • 比地月距離還近 美國航空航天局稱今日將有小行星飛過地球
    8月31日,據外媒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今天(9月1日)將有一顆比籃球場大的小行星飛過地球,屆時它的與地球的距離將比地月距離還近,並不會對地球造成危險。報導稱,美國航空航天局的表示,9月1日小行星2011 ES4將會飛過地球。屆時它將與地球只有45000萬英裡(約72420千米),將比地月距離還近,被列為近地天體(NEO)。
  • 北極燕鷗遷徙距離世界最長 往返超地球兩倍周長
    北極燕鷗遷徙距離世界最長 往返超地球兩倍周長 2016-06-08 16:39:44參與互動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衛報》6月7日報導,據一個科學家小組研究,來自英國諾森伯蘭法恩群島的北極燕鷗遷徙距離為世界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