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雷射行業大豐收的年份,相比之下2018年的發展則顯得較為平緩。尤其是今年下半年,部分企業出現較大滑坡,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在新三板的雷射企業中,有8家企業與雷射設備業務相關,他們在市場上競爭力如何?今天OFweek雷射網將帶大家一起了解。由於多數新三板企業未公布三季報,因此本次排名以半年報數據為依據。
營收與營收增幅
今年上半年,以焊接設備為主的聯贏雷射營收3.99億元,排在榜單第一位。此外,聯贏雷射公布的三季報中顯示,聯贏雷射前三季度營收5.79億元。主營雷射切割機的邦德雷射則以3.49億元的業績緊隨其後。上半年營收過億的還有從事針對太陽能電池提供精密雷射加工解決方案及設備的帝爾雷射和從事工業智能裝備、覆蓋雷射切割、焊接、打標、增材製造等領域的天弘雷射。
榜單上其他成員的主營業務如下:光博士主營雷射設備、刺繡設備、自動化設備、通用機械設備;德中技術主營精密雷射加工設備、光機電一體化設備;聖石雷射主營雷射精密加工設備、機器人自動化設備;大德重工則主營機器人自動化設備、雷射切割、焊接設備等。
在營收增幅方面,增幅最大的是帝爾雷射,與去年上半年相比增長122.59%,其次是邦德雷射92.59%。光博士、聯贏雷射、聖石雷射業績增幅均在30%以上。而根據聯贏雷射三季報的數據,前三季度聯贏雷射增幅僅為24.61%,可以看出聯贏雷射下半年增速放緩。在這8家企業中,僅有大德重工業績下滑,較去年上半年營收下降了25%。考慮到今年下半年行業整體有遇冷趨勢,預計部分企業營收增幅會在此基礎上有所下降,但排位變化不大。
淨利潤對比
儘管聯贏雷射的營收高居榜首,但盈利方面卻是帝爾雷射7624萬元的淨利潤遙遙領先,聯贏雷射獲利4433萬元、邦德雷射獲利1082萬元分列二三位。聯贏雷射前三季度獲利5128萬元,第三季度單季獲利僅有695萬元,去年全年獲利8612萬元,今年實現提升難度較大。帝爾雷射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已超過去年全年(6712萬元),但由於「531」新政對太陽能光伏企業衝擊較大,也會給帝爾雷射下半年的盈利帶來一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