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盤點:新三板雷射設備企業排名

2020-11-30 OFweek維科網

2017年是雷射行業大豐收的年份,相比之下2018年的發展則顯得較為平緩。尤其是今年下半年,部分企業出現較大滑坡,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在新三板的雷射企業中,有8家企業與雷射設備業務相關,他們在市場上競爭力如何?今天OFweek雷射網將帶大家一起了解。由於多數新三板企業未公布三季報,因此本次排名以半年報數據為依據。

營收與營收增幅

今年上半年,以焊接設備為主的聯贏雷射營收3.99億元,排在榜單第一位。此外,聯贏雷射公布的三季報中顯示,聯贏雷射前三季度營收5.79億元。主營雷射切割機的邦德雷射則以3.49億元的業績緊隨其後。上半年營收過億的還有從事針對太陽能電池提供精密雷射加工解決方案及設備的帝爾雷射和從事工業智能裝備、覆蓋雷射切割、焊接、打標、增材製造等領域的天弘雷射。

榜單上其他成員的主營業務如下:光博士主營雷射設備、刺繡設備、自動化設備、通用機械設備;德中技術主營精密雷射加工設備、光機電一體化設備;聖石雷射主營雷射精密加工設備、機器人自動化設備;大德重工則主營機器人自動化設備、雷射切割、焊接設備等。

在營收增幅方面,增幅最大的是帝爾雷射,與去年上半年相比增長122.59%,其次是邦德雷射92.59%。光博士、聯贏雷射、聖石雷射業績增幅均在30%以上。而根據聯贏雷射三季報的數據,前三季度聯贏雷射增幅僅為24.61%,可以看出聯贏雷射下半年增速放緩。在這8家企業中,僅有大德重工業績下滑,較去年上半年營收下降了25%。考慮到今年下半年行業整體有遇冷趨勢,預計部分企業營收增幅會在此基礎上有所下降,但排位變化不大。

淨利潤對比

儘管聯贏雷射的營收高居榜首,但盈利方面卻是帝爾雷射7624萬元的淨利潤遙遙領先,聯贏雷射獲利4433萬元、邦德雷射獲利1082萬元分列二三位。聯贏雷射前三季度獲利5128萬元,第三季度單季獲利僅有695萬元,去年全年獲利8612萬元,今年實現提升難度較大。帝爾雷射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已超過去年全年(6712萬元),但由於「531」新政對太陽能光伏企業衝擊較大,也會給帝爾雷射下半年的盈利帶來一定壓力。

相關焦點

  • 雷射企業三季度業績排名:帝爾雷射增速快,柏楚電子最賺錢
    10月底,各家企業2019年三季報陸續出爐。OFweek雷射網根據公開數據,整理了與雷射相關的17家上市公司(含4家科創板企業,不含新三板企業)的排名,詳細內容如下。前三季度營收情況排名在2019年前三季度的營收排名中,前三甲依然是大族雷射、華工科技、大恆科技,三者營收分別為69.44億元、38.78億元及22.14億元。
  • 引力波背後的雷射:「諾獎」之後的新三板企業價值分析
    第一個階段主要歸功於小功率雷射在輕工業上面的普及,例如利用小功率雷射加工設備對服裝皮革等打標。該階段的龍頭上市公司平均年營收規模在3至5億元,而普通公司的營收普遍不足億元。第二個階段,新能源、電子設備的發展帶動大功率雷射設備需求的上升,如大功率雷射切割、焊接等業務。由於大型設備的價格與銷量雙雙提高,也大幅推動了龍頭公司的業績表現。
  • 雷射企業三季度業績排名:帝爾雷射增速快 柏楚電子最賺錢
    10月底,各家企業2019年三季報陸續出爐。OFweek雷射網根據公開數據,整理了與雷射相關的17家上市公司(含4家科創板企業,不含新三板企業)的排名,詳細內容如下。前三季度營收情況排名在2019年前三季度的營收排名中,前三甲依然是大族雷射、華工科技、大恆科技,三者營收分別為69.44億元、38.78億元及22.14億元。科創板企業中,以雷射顯示為主戰場的光峰科技上半年營收13.52億元,整體排名第5;而以光學技術服務於國防科技工業的新光光電體量最小,今年前三季度營收0.94億元。
  • 雷射上市公司三季度業績排名分析
    近日,各家企業都陸續公布了三季度財報,雷射行業整體保持穩步增長。隨著消費電子、智能製造、機器人、人工智慧、PCB、新能源汽車、新型顯示等應用市場需求不斷加大,雷射加工市場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
  • 掘金新三板之奇致雷射:能否成為醫療美容領域的大族雷射?
    由於雷射美容無痛且安全可靠,受到人們歡迎。據智研諮詢整理的數據,2016年我國雷射醫療設備行業市場規模達到 91.7 億元,國內醫療機構對雷射醫療設備的需求保持很高的增長趨勢。一種是綜合性的如奇致雷射、Lumenis 科醫人、Alma 飛頓、Cynosure 賽諾秀、美中互利、Syneron 賽諾龍、歐洲之星、深圳 GSD 等;另一種是單純自主研發產品的國內企業如深圳 GSD、科英雷射(871966,已在新三板摘牌)等,這類公司的產品價格相對較低,但是其產品品質與進口產品差距明顯,能夠滿足部分中低端客戶的需求,但無法滿足公立及大機構的採購需求。
  • 大族雷射被買爆背後:產業黃金十年已至 雷射企業密集上市
    為什麼是雷射概念股:黃金十年已至與5G、豬肉、大麻等熱門話題相比,此前雷射產業的市場關注度並不算高,但為何外資爆買的是雷射概念股而不是5G概念股、豬肉概念股?據悉,大族雷射的主業為雷射加工設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 1月25日新三板開盤必讀:已有126家企業去年業績報喜
    今日掛牌  今日共有26家企業掛牌新三板,其中,協議轉做市2家。截止今日,新三板市場總掛牌數達10436家,協議轉讓企業8796家,做市轉讓企業1640家;申報及待掛牌的企業共1257家。仍有多家公司業績不佳  截至1月24日,已有135家新三板公司發布2016年度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
  • 全球十大雷射代表企業盤點,國內企業是哪家?
    雷射技術是與計算機技術、半導體技術、原子能技術並稱為二十世紀全球四大發明之一的高新技術,對整個社會發展影響巨大。雷射憑藉著方向性好、單色性、以及能量高度聚集等優良特性,被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從日常的衣食住行,到工業領域加工製造的各個環節,再到醫療美容,雷射的身影無處不在,影響著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一個國家雷射產業的發展狀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透視出整體的工業製造水平。從全球範圍來看,美國、德國和日本是在雷射產業和技術上最具領先優勢的國家。
  • 八家雷射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排名分析
    >、光韻達分別以83.07%、77.40%的增長速度排名第二、三。毛利率與淨利率排名由於技術前沿,雷射一個高毛利的行業,2018年上半年福晶科技、高德紅外、銳科雷射實現毛利率相對比較高,分別達到59.24%、56.58%、50.79%,排名分別為第一、第二、第三名。
  • 【年終盤點】2018年鋰電行業十大最具影響力新聞(上篇)
    Top1、沃特瑪轟然倒下在盤點今年鋰電行業的十大事件並為其排序時,OFweek鋰電網認為影響最大的是,沃特瑪倒下了。極速擴張之下,資金鍊斷裂成為壓垮沃特瑪的最後一根稻草。如今,由於2018年沃特瑪嚴重虧損,無法完成業績承諾,作為業績補償義務人的大股東李瑤將以其名下公司的股份和自有資金對公司進行補償,補償金額上限為52億元。
  • 中國醫美器械企業及產品盤點
    上一期為大家分享了醫美微整注射市場概況(參見《行業研究 | 中國醫美微整布局企業及產品盤點》),本期將和大家分享醫美器械類產品分類及市場分析。:Ulthera(Merz) 04 全球醫美器械企業盤點 國際醫美器械器械起源於1960年代前後,以德國、義大利等歐洲企業為領頭羊,1990年前後美國、以色列企業成立並得到迅猛發展。
  • 超快雷射風口來臨,盤點全球超快雷射企業—中國篇
    超快雷射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企業布局加速隨著國內5G、3C、汽車、半導體、顯示面板等行業對微精細加工要求越來越高,超快雷射市場在近幾年取得了較大發展,市場規模增速超過40%,是整個雷射設備市場增長速度的兩倍。
  • TOP 15半導體設備廠商排名出爐,日本企業佔了半壁江山
    另一方面,排名第2的是專業從事於光刻(Lithography)的 ASML,2018年的業績與2017年比增加了31%,突破了120億美金(約人民幣816億元),可以說馬上就趕上Top1的AMAT了。由於價格高昂的EUV光刻的量產投入一直以來都不是很高,預計今後的業績應該會有增加,也有可能奪走AMAT的首席寶座。
  • TOP 15半導體設備廠商排名出爐,日本企業佔據半壁江山
    據美國的半導體產業調查公司VLSI Research發布的2018年全球半導體生產設備廠商的排名結果來看,日本廠商佔據7家,東京電子(TEL)排名第3、排名第6的是愛德萬測試(Advantest)、第7名是SCREEN,第9名的是KOKUSAI ELECTRIC、第10名的是日立High Technology、第14名是大福(DAIFUKU)、最後排名第15的是佳能。
  • 大族雷射:國內雷射設備絕對龍頭,扛起國產替代大旗
    大族雷射(002008)發布業績快報,今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6.23億元,同比增長64.11%。公司認為這主要得益於國內新冠疫情有效控制,二季度行業快速復甦,各項生產基本恢復正常,主營業務有序開展。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在全球雷射設備企業中,Trumpf營收、利潤規模第一,大族雷射營收、利潤規模排名第二。得益於研發優勢、人才優勢,大族雷射盈利能力遠超國內同業,比肩國際龍頭。
  • 2014年中國十大雷射加工設備製造企業排行榜
    2008-2013年,我國雷射加工設備行業發展較好,增速高於全球平均水平。2009年,我國雷射加工設備行業市場規模為49.62億元,同比增長了37%;到2013年,我國雷射加工設備的市場規模已達75.95億元,但增速已明顯放緩為7.4%。
  • 7月20日新三板開盤必讀:新三板加強投教向違規亮劍
    今日掛牌  今日共有4家企業掛牌新三板,其中,協議轉做市0家。截止今日,新三板市場總掛牌數達11273家,協議轉讓企業9751家,做市轉讓企業1522家;申報及待掛牌的企業共833家。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公用事業  創新層:  暫停轉讓  元亨光電、長江文化  恢復轉讓  華匯環境  加入做市  天弘雷射
  • TOP 15半導體設備廠商排名出爐,中國僅一家企業上榜
    排名第2的是專業從事於光刻(Lithography)的 ASML,2018年的業績與2017年比增加了31%,突破了120億美金(約人民幣816億元),可以說馬上就趕上Top1的AMAT了。由於價格高昂的EUV光刻的量產投入一直以來都不是很高,預計今後的業績應該會有增加,也有可能奪走AMAT的首席寶座。
  • 去年還在虧損的邦德雷射摘牌新三板 是否能成功跨越科創大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吳浩自8月7日起,濟南邦德雷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邦德雷射)股票終止掛牌。據悉,邦德雷射於6月29日發布公告,根據企業戰略發展規劃,公司考慮未來選擇適當時機申請於「科創板」或A股其他板塊轉板上市,為提高決策效率並為未來上市計劃做準備,邦德雷射向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申請股票終止新三板掛牌。
  • 這家雷射切割設備製造商擁有五名實控人,去年業績增速大幅下滑 |...
    柏楚電子的主營業務係為各類雷射切割設備製造商提供以雷射切割控制系統為核心的各類自動化產品,自稱已掌握先進的隨動控制技術與雷射切割控制技術,使公司在中低功率雷射加工控制領域處於國際領先地位。迄今為止,公司已為超過400家的雷射加工設備製造商提供成套的系統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