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高息攬儲正遭遇監管!如今10萬存1年還能有多少利息?

2020-12-03 兩分鐘金融

對於保守型投資者來說,去年是「難忘」的一年,理財工具可謂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背後主要是因為剛性兌付的打破,通俗說就是理財產品不再保本,而為了吸引更多儲戶,作為變相剛兌的三大理財工具,幾乎成了銀行高息攬儲的主要手段:即大額存單、結構性理財以及智能存款。

事實上,大額存單不是2018年才推出,但是卻是2018年才火的,哪怕是20萬元的門檻,也抵擋不住投資者的熱情!畢竟,曾被視為神器的貨幣基金,收益率從4%以上一路走低,來到2.3%左右,而被寄予無數希望的股市,也不是第一次讓股民失望。

結構性存款,雖然本質上是「定存+期權」的結構,但是一些銀行,卻幾乎都採取了假結構,換句話說就是變相剛兌的高息攬儲,因為幾乎都可以拿到較高的年利率!至於智能存款,則是一些民營銀行主導的,將長期限的定期存款(往往是5年期,年利率最高可達6%左右),以收益權轉讓的所謂創新方式,變成期限短、利率高的存款,甚至是隨存隨取的。

而這一切,如今正在遭遇監管的考驗!先說智能存款,早在去年12月底,就傳出窗口指導,隨後不少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不約而同的開始限購,而5月份的時候,市場又傳出監管層有意整頓智能存款,說白了就是存量的慢慢減少,新的不發!結構性存款也大抵如此,先是去年12月份,監管規定有衍生品資質的銀行才能發行結構性存款,於是大部分小銀行都無法發行結構性存款了,再就是2019年以來,監管層開始對一些「假結構」產品出手……

說白了一句話,銀行高息攬儲的手段將越來越少,尤其是門檻比較低的(智能存款一般只要50元起存)。而沒有被監管的大額存單,門檻要20萬元起,而且按照自律協會機制的要求,3年期大額存單,最高年利率也就4.2625%,5年期的雖然不受限,但很少有銀行發。

不過兩分鐘金融也注意到,雖然被監管,不過銀行似乎應對有道,像智能存款,如今更多是以接力期的方式進行,比如3個月或6個月付一次息。而結構性存款,有的銀行把收益率區間縮小,再掛鈎一些變動不大的衍生品,比如收益率區間是3.9%至4.1%,哪怕拿到最高收益率的條件未觸及,也能拿到3.9%年化利率,而這在目前也算較高水平了。

也就是說,至少截至目前,雖然結構性存款和智能存款都遭遇了監管,但是暫時來說依然還能享受較高的年利率,至少4%不是問題,存10萬元的話,1年還能拿4000元利息,比貨幣基金要高,部分按接力期方式進行的智能存款,甚至年利率可達4.6%,存10萬元1年還能拿4600元呢!

相關焦點

  • 10萬元只存1年還有多少利息?
    這意味著,銀行可能運用的資金又多了,存款年利率可能又要降!當然,從數字來看,可能不會降很多,但同樣的年利率,可能需要更長的期限才能拿到。以某網際網路平臺上的銀行存款為例,來看下如果10萬元只存1年,還能拿多少利息!看完你可能就明白,接下來年利率會怎樣「降」了。
  • 銀行結構性存款破12萬億,監管警示影子銀行死灰復燃
    事實上,購買結構性存款正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據《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自5月初以來,還有包括易德龍、浦東建設、中一檢測、三祥新材、贛能股份、機器人、讀者傳媒等在內的10餘家上市公司發布利用閒置資金購買銀行結構性存款理財產品的公告。
  • 一百萬存銀行一年,能有多少利息?終於算出來了!
    一百萬存銀行,一年能有多少利息呢?現在很多人手裡有了閒錢就喜歡把錢放在銀行,但是放在銀行的利息是多少呢?我們放在銀行的存款利息計算公式如下:利息=本金*利息*期限。從這個公式我們就可以得出自己本金可以得到的利息。當前,不同的存款產品,收益是不同的,所以我們要分別來看一下。
  • 靠檔計息叫停,銀行大額存單成「香餑餑」,20萬怎麼存利息更高?
    年初是銀行攬儲的高峰期,不少銀行都緊鑼密鼓地推動攬儲計劃,爭取在一季度實現存款「開門紅「。不過,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銀行存款,「靠檔計息」已經被叫停,眾多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紛紛下架,大額存單反而成為備受儲戶追捧的「香餑餑」。
  • 2021年起,儲戶存款有變?靠檔計息被叫停,到手利息可能變少!
    隨著市面上理財產品的百花齊放,人們投資的選擇越來越多樣化,銀行理財似乎失去了吸引力。但年關將至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人習慣把辛辛苦苦積攢了一年的積蓄存入銀行。要知道現在的投資基本都是收益越高,伴隨的風險越大,銀行儲蓄雖然沒有其它理財的收益高,但是更加穩妥,安全方便還有利息。
  • 存1000萬到銀行,僅靠利息能夠不用再上班嗎?能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用過支付寶的朋友都知道,把錢存在餘額寶裡,每天都能產生收益,還能隨用隨取。這對於不懂理財但有存款的朋友來說,不失為一個好的理財方式。有人就好奇了,如果1000萬存在支付寶裡,一個月能賺多少利息?光靠利息能過上什麼樣的生活呢?
  • 銀行定期存款提前取出利息怎麼算?分3種情況,分別有多少利息
    文/希財網銀行定期存款一直是儲戶的標準選擇,儲戶將自己多餘的資金存入銀行做定期,到期獲得高於活期的利息,那麼如果急需資金,那麼銀行定期存款提前取出利息怎麼算?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吧。銀行定期存款提前取出利息怎麼算?
  • 年末京城銀行加緊攬儲 「存款送大米」再現
    進入第四季度,銀行為了應對年末「大考」使出渾身解數攬儲。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以儲戶的身份走訪京城多家銀行發現,不同銀行存款利率浮動比例分化明顯,有的銀行根據客戶存款金額不同,開出的價碼也不一致,有的中小銀行定期存款利率甚至最高上浮43%,遠超國有大行。  另外,記者在走訪過程中同時發現,為爭奪存款,部分銀行又推出存款贈禮活動。
  • 去銀行存款還有「套路」?知情人透漏:超過「這個數」可以談利息
    文:靈文俗話說得好「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話確實有他的道理存在,也正說明了錢在我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畢竟每天累成狗的上班生活絕對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賺錢,隨著無現金時代的開啟,很多人喜歡將手中的大額現金存進銀行,保障資金安全的同時還能獲得不錯的利息收入。
  • 銀行推特色定期存款:存1個月年利率3.2%,存360天年利率3.9%
    長假這幾天國內的人流量,仿佛過年一般,不知道大家都為內循環貢獻了多少?當然,也有不少人吸取了以往人擠人的教訓,在家宅著樂。對於這類人來說,可能又涉及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思考錢到底怎麼存才能「生錢」呢?像兩分鐘金融有個朋友,9月底才發的工資。
  • 【經濟日報:對線上攬儲要加強監管】有媒體梳理發現,至少有95家...
    2020-11-30 08:43:55來源:FX168 【經濟日報:對線上攬儲要加強監管】有媒體梳理發現,至少有95家銀行與網際網路平臺「合作」線上攬儲,其中也不乏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的身影。
  • 國內有多少人,在銀行中有100萬存款?銀行經理「直言不諱」
    有人曾算過一筆帳,若是能有100萬的現金,全都將之存進銀行,存五年期的大額存單的話,年利率能夠達到3.98%—4.5%左右,一年的利息便能有45000元,平均每月便是3750元。    而對很多普通人來說,每個月的花銷大概在三四千元,由是,曾有網友表示,要說自己能有100萬的存款就好了,那樣豈不是可以將錢存進銀行,只靠利息就能維持基本的生活了
  • 目前零錢通每萬份收益0.7144,假如存10萬產生的收益比餘額寶如何
    目前零錢通7日年化收益率為2.480%,對應每萬份收益為0.7144,收益較過去幾個交易日出現小幅微漲,儲戶存入一定資金獲取的利息也相對較高一點,且年收益率仍高於普通銀行一年定期利率,而且資金安全係數相對較高,是眾多貨幣基金中較為靠譜的一種,因為這是騰訊旗下的合作貨幣基金,與餘額寶是阿里合作的基金相似
  • 目前大額存單最好利率,是哪家銀行?看完後明白了!
    1 我們的銀行存款理財中,作為銀行的攬儲工具來說,主要有三類存款理財產品,也都屬於存款本金保障,利息固定的類型,也是活期存款意外的存款理財選擇,主要是定期存款,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產品。
  • 每天存10元年利5%進行複利滾存30年,你會擁有多少錢?
    一天存上10元錢,一年365天,本金只有3650元。不過,第1天存的10元錢,但這一年裡也會漲利息。 如果按照年化5%的收益率計算,年終會有多少呢? 這一年之內逐漸累積的錢數,只有開始的10元會有接近5%的收益,也就是5毛,以後的天數也會按比例遞減。
  • 25歲每年往銀行裡存1萬元,30年後能養活自己嗎?
    25歲每年往銀行裡存1萬元,30年後能養活自己嗎?答案是否定的! 想必很多年輕人都隱隱約約有這想法,因為總有人覺得交社保不划算,尤其現在延期退休可能要成為現實,間接影響了一些人交社保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