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要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背後隱藏的現實令人絕望

2020-12-04 清史留名處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重男輕女」這個詞彙。很多人都認為這個詞誕生於現代社會,尤其是在農村,這種現象更加普遍,不知是受傳統觀念的束縛還是約定俗成的世俗禮教,人們普遍認為,男孩才是家裡的根兒,也只有男孩才能擔當起傳宗接代光宗耀祖的重任。

女孩可有可無,但是男孩就必須要有。我們家的鄰居,自打嫁過來,連著生了六個女孩。還不包括墮胎的三個,但是人家就是有那麼一股不服輸的精神,終於在第七個的時候,成功誕下一名男嬰。

現如今,那些孩子都長大成人成家立業了,別人家大年初二的時候都是一桌兩桌就夠,他家家裡就跟趕集似的。但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這個詞彙所表達的現象,從封建社會乃至上古時期就已經存在了。

最早的時候,人類是由猿猴進化而來的,在那些風餐露宿的時期,人類也沒有現在這樣雜七八雜八的亂糟事,他們所要面對的不過是如何讓自己填飽肚子而已,而男人天生無論是從體力還是身體特質等各方面都要強過女人,也因此奠定了男人在一個家庭中的主導地位。到了社會體系比較完善的封建時代,這種現象越發明顯。並且已經演變到成了一種變態的地步。

有一句從老一輩傳下來的話,叫做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話其實就是對古代重男輕女思想的一種體現。寡婦指的是丈夫去世的妻子,而生妻指的是丈夫尚在人間的妻子,從另一個角度解讀這句話也代表著瘸子裡面挑將軍的意思,在過去,如果能夠娶到正經人家的黃花大閨女,這兩種女人誰也不稀罕要。

一個寡婦,就算你長得再漂亮,再溫柔嫻熟,風情萬種,也抵不過一個滿臉麻子的大閨女受歡迎。

中國的封建社會是一個對女性極為不公平的時代,特別是在男女婚嫁這方面,男人死了老婆之後可以名正言順地續弦再娶,而女人在死了丈夫以後就必須得為自己的老公守寡一輩子,只有這樣才能夠保持你一生的貞潔之命,並不是寡婦不好,也並不是沒有人要她們,而是當時的世俗禮教就是那樣。

正所謂寡婦門前多是非,指的並不是這些寡婦們死了丈夫以後不守節操風流成性,而是說大多數男人都會下意識地離她們遠一點,怕影響了自己的名聲。郭德綱有一段話說得非常好「他這個年紀,我這個歲數,有會說的不會聽的,舌頭底下壓死人,跳進黃河洗不清,我得要這個……」

寡婦再嫁的例子並不是沒有,而是她們嫁過去以後,就會不自覺的自我感覺低人一等,受盡世人指責。

與生妻交往並不是說背地裡搞破鞋,換成現在話說,生妻指的就是離了婚的女人,這在我們現在看來再平常不過,可是在過去,離婚對一個女人來說是根本承受不了的打擊,因為女人幾乎沒有提出離婚的權利,她只有被男人休妻的權利。

男人當然也不是可以無理由地把 她們休了,必須犯有七出之條,男人才可以名正言順地將他們趕回娘家。這樣的女人,相對於寡婦而言更加沒有地位,他們就如同幹了天底下最丟人的事一樣,一輩子抬不起頭來,而很多娘家人,也為了自己的門風,禁止她們再回到家裡。

這個時候,很多人選擇出家削髮為尼,也得有的人不堪侮辱最後走上了絕路。難道說都是女人們的錯嗎?我看也不盡然,說不定是男人看上了別人家的千金小姐也說不定。說到底,還是在封建社會,女人沒有地位造成的。

985

相關焦點

  • 俗話所說的「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啥意思?
    俗話所說的「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啥意思?抗倭名將戚繼光,48歲時為何讓老婆給休了?他太對不起王氏了。諺語俗話,是古人生活經驗的總結,對後輩有著特別的啟迪與指導意義。有些老話即使是放到現在,也仍有其積極意義,而有些所謂的處世名言,則與時代精神相悖,應歸之於封建糟粕。
  • 古人為何說「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意思?
    「寧窮死,別娶生妻」,這古人說的話,最難理解的是「生妻」一詞,也是爭議比較多的一條古漢語名名稱。現在人們對「生妻」理解有三種意見。第一種是古代被丈夫休掉回到娘家的女人。第二種是丈夫長期在外,夫妻分離的女人。第三種是舊時民間的陋俗「典妻婚」。
  • 古人講「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老輩說俗語,今天我也要和大家說句俗語——「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最開始我也不明白,直到後來聽完老輩講,我才知道其中的意思。說到俗語,追溯一下它的歷史,最早可以從西漢提起。在《史記·滑稽列傳》曾記載:「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
  • 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鄉下人的講究,如今還有道理嗎?
    舉個例子,在表示家庭糾紛情況複雜的情況下,外人根本就沒有辦法來斷定孰對孰錯,就會用到「清官難斷家務事」;再談及人怕出了名容易招麻煩時常說「人怕出名,豬怕壯」。在農村是有很多講究的,老一輩的人留下來很多俗語和老話,肯定都是有一定的原因在其中的,因為文化的差異,和不同地區的差異,很多都是讓人難以理解的一些俗語,農村人不理解的就更不要指望城裡人可以理解了,又有一句俗語可以解釋這種說法。
  • 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生妻不娶:妻指的是妻子,那麼生妻又是指什麼呢?其實生妻是過去人們對一種女人的叫法,人們將已經結婚但是被丈夫休回家的女人稱作生妻,和寡婦的意思正好相反。寡婦指的是丈夫已經去世的已婚女人,而生妻則是指丈夫還在世,但卻被丈夫休回家。
  • 俗語說:無冤不成夫婦,有錢不娶生妻,是何意?生妻指的啥?
    俗語說:無冤不成夫婦,有錢不娶生妻,是何意?生妻指的啥?不知道你們對俗語了解多少呢?可能很少有人主動去了解這些吧,俗語已經慢慢的淡出了我們的生活,現如今大部分的俗語可能只是存在於農村老人的口中。這對我們來說還是很遺憾,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則俗語:無冤不成夫婦,有錢不娶生妻。首先來看第一句,「無冤不成夫婦」,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它說的是如果兩個人結婚的話,那他們在前世一定有某種淵源,而且很可能就是冤家,所以註定他們今生要相遇,然後互相「折磨」對方,直到老去。
  • 俗話說「好男不娶生妻,好女不嫁六郎」,這生妻和六郎是啥意思?
    就像今日,筆者所帶來的這句——「好男不娶生妻,好女不嫁六郎」,你知道這「生妻」和「六郎」是啥意思嗎?一、好男不娶生妻何為「生妻」?如果出嫁後的女子被傳出與哪個男人有染,那麼,必然會被夫家所唾棄,乃至休掉,趕回娘家去,而一旦被休掉,這女子的下半輩子必然艱難無比,成為了眾人指指點點的對象,鄉鄰們必定會閒言碎語,說這女子行為不檢點,作風有問題等等,所以,面對此類女子,許多的男人哪怕打著光棍,也不願娶之為妻,成了這句「好男不娶生妻」的由來。
  • 俗語「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到底是什麼意思?你可能沒聽過
    比如說這一句「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至今讀來也有著一定的道理。由於古代社會的階級性和男性地位的超越性,讓女性承受著太多的不公和磨難。而青樓這種特殊產業的存在更是將女子的地位和尊嚴踐踏在了社會的最底層,就算是如此,史上也有很多文人雅士將這裡當作了附庸風雅、飲酒作樂的好去處,而眾多被迫在裡面迎合男人的女子們則成為了供往來者消遣的玩物。
  • 農村俗語:「寧娶富家奴,不找窮家女」,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農村,經常聽老人們說這樣一句話:「寧娶富家奴,不找窮家女」,意思是在娶媳婦的時候,哪怕娶一個富人家的奴婢,也不要找窮人家的女兒,這也是古人的一種婚姻觀念,那麼這種婚姻觀念放到現在還適用嗎?所謂的「富家奴」就是以前富人家的丫環或者奴婢。
  • 為何古人告誡我們:有錢不娶「活漢妻」
    導讀: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傳承到今天,積累了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比如四大發明、詩詞歌賦、山水書畫都是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傳統文化,除此之外,我們日常中說的俗語、諺語其實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人俗語曰:『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
  • 「寧繞百裡路,不渡七尺河;願娶糊塗妻,不要麻纏婆」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寧繞百裡路,不渡七尺河;願娶糊塗妻,不要麻纏婆」。其實,這就是「寧繞百裡路,不渡七尺河」這句俗語的來歷。二、願娶糊塗妻,不要麻纏婆所謂的「糊塗」一詞,出自《宋史·呂端傳》中,在《宋史·呂端傳》中有這麼一段話:「太宗欲相端 ,或曰:『端為人糊塗。』太宗曰:『』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決意相之。」
  • 大將軍衛青,明知她是二婚寡婦克夫命,娶年近40的平陽公主報恩?
    大將軍衛青娶的寡婦,能是非同尋常的寡婦?即便是寡婦,即便是三婚,也並非一般人能夠得到的女人,平陽公主與衛青的結合,並非簡單的政治利益交換,也包含了大將軍衛青,那段並不光鮮亮麗的奮鬥史,同時也包含一段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兩人算不了青梅竹馬,甚至是在那個年代,很多人都認為並不可能的主僕關係,但是大將軍衛青做到了,娶了那個少年時期仰慕的尊貴女人,只可惜如願以償後,兩人終究還是錯付了……一個女人的黃金年齡段,也不過就區區
  • 農村老爹說丨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寧做雞首不做牛尾,啥意思?
    農村的老爹說:「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這話什麼意思?農村老爹說的話,是對生活的感悟,要認真聽,深切的悟。正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一、什麼叫二度花?二度花是指離過婚的婦女。
  • 三國猛將趙子龍,為何怕娶漂亮寡婦為妻?原因讓人意想不到
    三國猛將趙子龍,為何怕娶漂亮寡婦為妻?原因讓人意想不到文/動感歷史說起三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這其中的帝王之術以及軍事謀略讓人看得大呼過癮。當年周瑜死後,諸葛亮前去弔唁,只因身邊有趙雲持劍相隨,吳軍無人敢動諸葛亮,在漢水救黃忠時,讓魏軍大將張郃和徐晃心驚膽戰,不敢應戰。劉備去世以後,魏國兵分五路進犯蜀國,趙雲鎮守陽平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在趙雲七十多歲的時候,仍然是蜀國的前鋒。縱觀趙雲的一生,他機智多變,忠君為主,其形象文武雙全,人格近乎完美。他膽識過人,將士們都稱他是虎威將軍。
  • 古代「娶妻不娶活人妻,種地莫種河灘地」,是什麼意思?為什麼?
    「娶妻不娶活人妻,種地莫種河灘地」,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句俗語諺語,是運用帶經驗式的比興手法說理,目的以俗語勸告警誡世人。「活人妻」的意思在古代是說離了婚的妻子,還有另一層的意思是指被休了的妻子。因為前夫還活著,所以叫「活人妻」。因為古時代,女人是沒有權力離婚的!
  • 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什麼意思,啥是仰頭女?
    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什麼意思,啥是仰頭女?文/農夫也瘋狂結婚生子這是每個人一生中都要經歷的過程,只有這樣的人生才是完整了。在古代還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說一個人如果沒有後代,那就是最大的不孝了。
  • 漢朝第一將衛青為何會娶「三婚」平陽公主?其中有哪些玄機
    衛青娶的這位女人不一般,那是貨真價實的金枝玉葉,無數人夢寐以求的白雪公主。此女之父乃是漢景帝劉啟,弟弟是漢武帝劉徹,她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平陽公主。所以,也就是「漢朝第一將」才有娶她的資格。只不過是她在嫁衛青之前已經有過兩段婚史,她的兩任丈夫一位叫曹壽,另一位叫夏侯頗。
  • 農村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什麼意思
    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啥意思?有道理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解釋一下首先說一下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和閨蜜去隔壁村發通知,路過一戶農莊突然躥出只大鵝啄我們,我嚇得掉頭就跑,閨蜜女漢紙氣質爆發了,拎起大鵝扔好遠,大鵝嘎嘎的跑了,說到鵝為什麼會啄人呢?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鵝是鳥綱雁形目鴨科動物的一種。鴨科動物繁雜,我們常說的大雁、天鵝、鴨、鴛鴦等都是鴨科動物。
  • 俗語說:生七不娶,暗九不過。現在是否還需遵從?
    而生老病死是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事,包括擁有最高權力的歷代帝王,縱使他們擁有各種稀有的資源和大量財富,仍舊沒辦法煉製出靈丹妙藥讓自己長生不老,更何況是大千世界的普通人呢? 有這麼一句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據說它總結了人生兩件大事的哲理,那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2021年是「寡婦年」嗎?為何古人有「寡婦年」不結婚的說法
    對於將要結婚的新人來說,寡婦年結婚並不順,所以就有「寡婦年不結婚」的說法,當然,如今這種想法不合時宜了,結婚與寡婦年無關。為什麼會出現「寡婦年」呢?2021年,從農曆上來講是辛丑年,年頭年尾都沒有立春,這就意味著傳統意義上的明年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寡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