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京海盜英文Viking,原意是「來自峽灣的人」。維京人今天通常泛指生活於公元800年——1066年之間所有的斯堪地那維亞人。他們從事廣泛的海外貿易和殖民擴張,海盜時代初期,維京人對英格蘭海岸及歐洲大陸的修道院、教堂和其他一些易於攻擊之地發起猛烈進攻,他們因此被描繪成殺人如麻的掠奪者。
從孩提時代開始,維京人就喜愛種種競爭激烈的遊戲,他們比試馬術、舉重、划船、操帆和遊泳,每年的部族大會同時也是北歐的奧林匹克。最熱衷的運動是摔跤,劃出一片空曠的場地,中央放置一塊尖頭的界石,比賽的雙方用力將對方推到石頭上去。
此外他們還比試射箭、滑雪、溜冰。所有這些比賽,都是為了鍛鍊出更加強壯的戰士。哪怕冬天躲在屋裡玩的遊戲也是如此,從阿拉伯流傳來的棋盤遊戲,內容總是圍繞著攻守技巧。維京人是強悍的戰士,他們的人數較少,於是就得依靠周密的策劃與出其不意的突襲。在戰鬥中他們又表現的異乎尋常的狂熱,捍不畏死,於是人們談海盜色變。
維京人生活在1000多年前的北歐,今天的挪威、丹麥和瑞典。當時歐洲人更多將之稱為Northman,直譯為北方人,即北方來客。維京是他們的自稱,在北歐的語言中,這個詞語包含著兩重意思:首先是旅行,然後是掠奪。他們遠航的足跡遍及整個歐洲,南臨紅海,西到北美,東至巴格達。當他們第一次在當地百姓面前出現,就是以海盜的身份搶劫掠奪,所以也被稱之為「維京海盜」。
戰斧
說到維京時代的武器,就要說到赫赫有名的維京戰斧了。很多文學藝術裡所描述,維京人的戰斧巨大無比,如同巨人使用的神器。而事實上維京人作為海盜和優秀的戰士,他們的斧頭輕便平衡,揮砍速度快,而且招數極為陰險致命。
斧頭實際上是最窮困的維京人的武器,在古代北歐茂密的寒帶森林中,一把手斧是家家必備的生活工具。所以即便是最窮的維京戰士也能配上一把兼具伐木與殺人的小手斧。
專門為殺人而設計的戰斧則與伐木手斧有所不同。斧頭的設計有很多種,早期戰斧的刃約在7-15釐米之間,而後期維京人的斧刃越來越寬,新月形的寬斧斧刃長22-45釐米。其製造工藝也越加精湛,有些戰斧由含碳量較高而硬的鐵打造斧刃,然後與含碳較低的鐵斧身融焊在一起。類似於後來日本刀的「刃金」與「心鐵」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很多文學作品和影視劇中出現拿著雙刃斧的維京人,但事實上目前並無考古證據證明維京人製造或使用雙刃斧。事實上雙刃斧屬於奇型兵器,製作工藝更複雜,殺人效率也不比單刃高。
有些人會問,維京人是否使用斧鞘遮擋斧頭以避免意外?這一點同樣沒有任何的考古發現存在維京斧鞘,而在北歐傳說中提到某個拙劣的戰士在騎馬時意外被戰斧割傷,可以從側面反映維京人並無類似於劍鞘的斧鞘。
由於斧柄是木製,所以很少有考古的實物。有些學者認為,戰斧的木柄一般約80釐米。但相信每把斧頭的配重和使用者身材不同,斧柄的長度也不盡一樣。而在現代的複製實驗中,1米-1米5以上的長柄使用起來十分便利,而且威力強大。而歷史文獻上這種長柄戰斧也是存在的。
維京矛槍
矛槍是維京戰士最常用的作戰兵器。槍頭是由一塊純鐵做成的,形狀一般為闊葉狀頂為尖狀(為了刺得更深),並將其安裝在一根木質矛杆上(通常為白蠟木)。總長度約1-2米(3.2-6.5英尺),矛頭的長度則有3-18英寸不等。而其中一些矛頭帶有側翼(可稱為倒鉤矛槍),這種槍殺傷力更大,而且也可以在防禦中有效使用:翼狀突出可格擋劍擊,也可以防止敵人的劍刃順著矛頭下滑傷及矛的使用者的手部。
這些矛既可以用於刺殺也可以用於投射,較大矛頭的矛則可用於砍殺。有證據表明,用於砍穿鎖甲的矛槍既可單手使用也可雙手揮動。一名技巧高超的維京矛槍兵能用雙手同時擲出兩根長矛,還能接住飛來的矛槍並朝對方擲過去。
維京劍
縱觀整個維京時代,可以說最不普及而且最昂貴的兵器就是劍了。通常只有一個國王、地方領主或者是比較有勢力的貴族才可以擁有一把劍。儘管我們在各種文藝作品中看到的維京人更常用的武器是戰斧,但是維京人最為尊崇的兵器依然是劍。在他們看來,家族的劍代代相傳是一種光榮的事,如果一把劍在某場戰役或者爭鬥中被某位著名的偉大戰士或貴族用過,這把劍就具有極高的價值,人們認為這能使劍身充滿特殊的力量。因此,劍也就成為了一種奢侈品,多見於貴族佩戴。很明顯,一把斧頭或者是矛槍有的時候並不能起到很好的效用,尤其是當某個大力勇士雙手舉起斧頭過頭頂時,他的胸部、臉部、脖子將會暴露在敵人的攻擊範圍內。為了安全起見,戰士們肯定還會隨身攜帶一把輕型劍作武器。
回過頭來看維京人的劍。維京人的劍大都是寬葉雙刃的式樣,長約70-80釐米(27.5-31英寸)不等。外觀具體上則大相逕庭,有的劍有淺槽,而這些劍的劍柄和劍鞘的花樣則花樣很多。
一把標準的維京劍則是由五個部分組成:由模具焊接的劍鋒、劍鋒與劍柄之間的橫檔護手、接著下面則是錐形的自劍鋒到劍柄愈來愈小的平滑的把手、把手下面則是第二個橫檔、最後則是一個三角形或者半圓形的多裂片的劍首(位於劍柄底端)。
盾
儘管盾是一種防禦裝備,但是很多時候,對於維京人來說,盾的意義比武器還要重大。
唯一一種在維京人中廣泛使用的防禦裝備便是盾牌。維京人使用一種由木頭(一般是椴樹,較為密實)製成的圓盾,這種圓盾中間放置把手的部分鍍上了金屬,既可以用來保護拿盾的手,也方便靈活地運用盾牌。有些盾牌則覆上了牛皮,甚至有的用金屬的釘刺和邊角加強了一番。一些另外的傳奇中則提到盾牌看起來也分早期的輕巧型盾牌或者大方盾,這種盾有一個尖頭,能覆蓋住大部分腿部。
當維京人不再使用早先的紋章符號(諸如一些隨後在歐洲開始被使用的,大概是被融進歐洲文化的宗教符號)時,盾牌可以被高度地修飾一番了。一面紅色盾牌通常是戰爭的標誌,而一面被高舉的白色盾牌則被用作是求和的標誌。國王可以持有鍍金的盾牌,而其他貼在上面的用作裝飾的花樣也可以用來加強盾牌。
和羅馬與希臘盾牌不同,維京盾牌增加了一個先進的,人性化的設計,有不少維京盾和十字軍騎士們的風箏形盾牌一樣,有一條皮質的挎帶,在行軍時可以將沉重的戰盾挎在身上,很是省力。皮帶就安裝在盾牌內側的木質握把兩端,而且這樣的設計很超前,比十字軍時代早了很多年。也許攜挎式的騎兵盾牌早已出現但作為步戰盾牌的維京盾牌,使用這樣的設計的確很先進。
假如把所有歷史上聲名在外的戰鬥族群或者軍事組織比作武器,那麼維京人本身就是一把鋒利而又「猙獰」的刀劍。他們天生就是戰士。我們難以確定究竟是什麼得以決定他們如同冰與火一樣矛盾而又剛烈的性格,以及永遠無法耗盡的英勇氣魄。
總之,絕對不可以簡簡單單地就將維京人評論為「野蠻人」。他們豪邁而又粗獷的性格,他們如同冰塊一樣的冷靜與如火一般灼熱的戰鬥欲望,他們無法摧毀的強大意志,他們高超而又嫻熟的戰鬥技巧,甚至是他們作為(主要的)步兵所擁有的超乎尋常的自主性與機動性,和堪稱奇蹟一般的龍頭戰艦,這一切便是維京人最重要的武器。
右下角留言,看看你喜歡哪種冷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