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居財經 林振興 發自北京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遠洋集團(3377.HK)邁進新的戰略發展期——發布五期戰略,在不斷鞏固京津冀區域優勢基本盤的同時,加速「南移西拓」,縱深開拓全國市場。
本次調整令外界最為關注的,是獨立成立華西、華中兩個事業部。
遠洋集團六大開發事業部
新設華西、華中,充分表明遠洋「南移西拓」的發展策略,將凝視的目光聚焦到武漢經濟圈、成渝經濟圈等深具高潛力的都市圈,踩準了國家在重點區域進行部署的節點。
這樣的布署,讓各開發事業部所轄區域更加緊湊合理,縮短業務條線和管理距離,提升管理效能,更有利於撬動核心區域優勢價值,輻射周邊熱點區域。
但其實早在十年前,遠洋就已進駐武漢和成都。而今,它從開疆拓土到深耕發展,以武漢為中心,覆蓋鄭州、合肥、長沙、南昌等華中城市,開發項目近20個;同時以成都為中心,覆蓋西安、重慶、貴陽、昆明等華西城市。
在近日,遠洋集團公布的2020年中期業績報中,2020年上半年新增土地儲備中,「南移西拓」區域的土儲面積佔比已高達72%,用數字力證了戰略轉變的堅決性。而樂居財經也透過遠洋在華中和華西的落子布局,一窺其「與城共融」的秘籍。
01|乘著國家政策東風
不難發現,在遠洋27載的故事中,這家企業的成長始終與國家發展的節奏同頻共振。正如,遠洋在華中和華西區域的每一個精心布局,都預見到了這兩個區域的未來前景,與國家戰略規劃相互吻合。
從地緣來看,華中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中心位置優勢,起著承東啟西、連南望北的作用,且歷史文化厚重、資源豐富;從政策大背景看,在國家倡導的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中,華中區域是長三角、大灣區戰略轉移的腹地,承接調整型產業類別。與長、珠兩地主要以高精尖與創新產業有所不同,未來長江經濟帶沿線,將成為國家重要的綜合化工業產業基地,這無疑為未來城市發展打開了更多想像空間。
其中,武漢是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也是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長江自城區穿流而過,武漢也由此發展出了中國內陸地區最大的水路交通樞紐,如今武漢更是邁入「長江時代」,將以長江作為城市中軸,匹配世界超級都市的格局。
此外,2019年國家發改委公布的《2019 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首次明確了繼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之後,成渝城市群佔據全國第四大城市群的重要戰略地位。而從城市消費能力來看,在2020年上半年中國十大城市消費能力排名中,重慶、成都均列入前五,從這一維度也可以看出,遠洋對華西區域如此倚重的依據所在。
在遠洋啟動實施五期戰略的兩個月後,中央於5月中旬宣布「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要求西部地區發揮區位優勢,補齊發展短板,實現升級跨越,實現高質量發展。西部地區伴隨國家戰略而持續釋放發展潛能,將成為我國城市化第二階段的最大受益者,同時也為遠洋的發展插上新的翅膀。
南移西拓,與大勢相合。未來,遠洋將緊跟國家戰略的高度,繼續在華中和華西區域提檔加速,深耕主力市場,培育出一批能夠佔據市場前列的重點城市。並以此為中心,輻射周邊區域,並形成各自區域之間的協同性發展效應。
在遠洋集團華中開發事業部常務副總經理婁文華看來,「除了已有布局的五個城市,遠洋也會在華中其它的省會城市繼續拓展,前提是滿足集團投資標準,以及城市本身具備足夠的發展潛力。」
遠洋集團總裁助理、華西及環渤海區域總經理史志勇則表示,華西事業部作為「西拓」的先鋒隊,將按照集團要求精耕細作、強身健體,把每個項目做好,不盲目投資。在拿地方面,我們希望投資既要強健又要穩健,強健是指要拿好地,穩健是指不會為了拿地不計後果和不計代價。
02|地標賦能城市
人們對一座城市的認知或記憶,是從它的標誌性建築開始。地標,是一個城市形象最鮮活的標誌,承載著國家變遷與發展的記憶,蘊含了整座城市的人文底蘊。
當然,城市地標也不是靜止的,而是變化的,它不只是城市歷史的代言,也是城市未來發展的反映。而遠洋著眼於城市未來,以城市規劃為設計大綱,在理解城市文脈、歷史、性格之後,打造城市獨有名片。
位於漢陽區的歸元片區,不僅歷經了千年的風雨,更是在經歷大疫之後,鳳凰涅槃、浴火重生。作為深耕武漢十年的企業公民,遠洋在2017年就拿下了這宗舊改地塊,打造240萬方的城市驅動型綜合體項目,集商業、商務、教育、文化、科技和住宅於一體的240萬方城市驅動型綜合體項目。
遠洋深諳,大歸元片區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地標綜合體項目,而是一次城市的有機更新,需要在尊重城市肌理與傳承歷史的基礎上的再建與改造。所以遠洋對文化的注重,並不只是體現在對區域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上,比如做出經濟讓步,主動修繕和復原區域內的文保建築聖母堂、聖心堂、繡花堂等,更重要的是通過深度研究當地文化,將其深植到建築理念,助力歸元新生。
截止目前,它已率先推出住宅產品遠洋東方境世界觀、商業公寓歸元MAX,大獲市場認可,伴隨酒店、甲級寫字樓、街區式商業等業態的陸續打造和面市,將加速區域發展。
武漢遠洋裡鳥瞰效果圖
當然,歸元寺項目最大的亮點是,遠洋拿出超過30%的稀缺土地打造一條開放式商業街區——武漢遠洋裡CITYLANE。
據遠洋集團商業地產事業部武漢歸元寺項目總經理黃碧宇介紹,遠洋裡是一個室內外雙驅動的街區,室外是10萬方的街區式商業 ,室內是7萬方的地下商業,它在規劃設計上,以荊楚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為基調 ,將武漢歸元片區文化特色與現代商業氛圍進行深度融合,寄託了「城市更新、古城煥新、始於歸元、揚帆遠航」的願景。而此前遠洋成功打造成都遠洋太古裡和杭州遠洋樂堤港大運河商務區等大型商業綜合體項目的經驗,也讓他對武漢遠洋裡項目充滿了信心。
在距離武漢1157公裡的成都,遠洋進入蓉城的首個項目——成都遠洋太古裡,現已成為新成都的商業地標和網紅打卡聖地,更是成為一次次被提及的經典商業案例,更超越成都、輻射西南乃至全國。
成都遠洋太古裡的出現,也改變了城市的商業發展軌跡,她對於商圈的更新與提振,主導區域的城市更新有重要促進作用。從區域來看,以前春熙商圈的核心,在群光、伊藤一帶,在中山廣場,隨著成都遠洋太古裡的入世,整個春熙商圈的關注核心被東移至中紗帽街一帶。
於遠洋而言,商業項目不是開業以後就完成了使命,在開業後,它還會不斷地調整優化,把定位不斷進行提升。近年來,奢侈品牌、國際大牌、以及各品類的頭部品牌,紛紛選擇在這裡呈現Pop-Up Store,甚至有一些品牌直接將大秀的中國首站落於此,這也使得成都遠洋太古裡成為時尚的代名詞。
03|多業態協同共進
通常而言,不同城市的房地產市場發展階段和發展使命存在差異,既要講究入鄉隨俗,也要避免生搬硬套,所以這就要求房企必須制定清晰的經營戰略。
面對華中、華西區域不同城市、不同階段的市場,遠洋在進駐城市的選擇及進駐方式上,積累了城市更新、開發、商業運營、產業等多種模式,採用多業態協同共進,成功在華中和華西走出了一條屬於遠洋特色的戰略路徑。
正如在華中戰略核心城市——武漢,遠洋陸續打造陸續打造遠洋世界、遠洋莊園、遠洋心裡、遠洋心漢口等多個代表項目,並從最初的單一住宅產品,形成了現在中高端住宅、寫字樓、商業綜合體、服務公寓、養老公寓等多重業態複合發展的態勢。
其中,位於江岸區高雄路的椿萱茂養老公寓是遠洋首個入漢、布局華中的養老機構,它依託遠洋體系化的養老服務和失智照護模式,為長輩帶來高品質的養老生活。也是在這裡,今年新冠疫情下,雖面臨重重困難,但這裡的照護人員仍採取各種措施,悉心守護著長輩的健康。
而在華西區域,遠洋則基本完成對它的整體布局,聚焦核心區域,形成多城市群協同推進的聚合效應,逐步鞏固「主力市場、主力產品、主力團隊」。
除此之外,尋找項目合作夥伴,合理控制開發項目風險與操作難度性,也是遠洋在這兩個地區深謀遠略的思量。其中,華西及環渤海區域總經理史志勇表示,「西拓」暗含拓展的內涵,遠洋不一定要全部持有,我們更多的是通過合作的形式來延伸遠洋的經營管理能力和產品打造能力,同時也著重與各個城市的合作方建立聯繫。
而遠洋集團華中區域常務副總經理婁文華也贊同這是一個擁抱的時代,「在合作方面,我們將繼續發揮遠洋建房子、品牌、產品、客戶、口碑方面的長處,與合作夥伴互利共贏。」
十年的深耕正迎來回報,如今,遠洋在華中、華西的多個項目開始步入開花結果的階段。
04|內外兼修的健康品質
此次突發的新冠疫情讓「健康」二字深刻觸動人心,使得行業和購房者對居住安全和健康的關注度大幅提升。
但健康生活、健康住宅絕對不是一句口號。遠洋始終堅守以「健康」作為品牌及產品內核,通過體系內不斷強化客戶研究、對產品線及時進行要素固化,保證產品品質和健康落地。
遠洋健康建築體系
早在2015年,遠洋正式提出「建築健康」的核心品牌理念。為此,專門成立了健康建築研發中心,著手研發適合中國人生活方式的健康標準體系。自2018年起,遠洋集團在全國持續推動并迭代升級《遠洋健康建築體系》,截至2020年8月底,已落地健康建築體系項目共計86個,逾1300萬平方米。
而今,遠洋將自身品牌「建築健康」的理念帶到華中腹地,按照其推行的WELL健康建築標準,以及自主研發的「遠洋健康建築體系1.1」,運用科技與綠色的技術手段改善項目的環境和運營問題。
比如,針對武漢的半夏特點,因地制宜地提出「歸元商業綜合體項目微環境可行性方案、微氣候模擬(風、日照和溫度)、汙染氣體優化治理」等內容,通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以及建築技術,適應地方生態,形成一個高效和諧的現代建築體系的循環生態系統。
就在6月,遠洋在武漢遠洋東方境世界觀的四個住宅地塊啟動海綿城市實施,這是遠洋落地武漢的首個「海綿城市理念」標杆項目,成為遠洋在華中地區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新嘗試,也是遠洋致力於健康的真實寫照。
【關注百家號樂居財經,洞悉房產市場風雲變化。】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