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
說起玉簪花,歷代文人多有吟誦,北宋詞人黃庭堅更是把它稱做「江南第一花」,如下:
「宴罷瑤池阿母家,嫩驚飛上紫雲車。
玉簪落地無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
這並不是說玉簪花特別鮮活、多情,而是讀到「玉簪」這個名字,有時會錯覺地把它想像成古代某個曼妙的女子,搖曳多姿,穿越時空的隧道,把清新、溫婉、純潔、恬靜的氣息送到我們面前。
《本草綱目》裡也有關於玉簪花的記載:
「二月生苗成叢,高尺許,柔莖如白菘,其葉大如掌,團而有尖,葉上紋如車前葉,青白色,頗嬌瑩。
六、七月抽莖,莖上有細葉。中出花朵十數枚,長二、三寸,本小末大。
未開時,正如白玉搔頭簪形,又如羊肚蘑菇之狀,開時微綻四出,中吐黃蕊,頗香,不結子。」
這一句說透了玉簪的品性:凡俗,不起眼,對未來沒有所求,卻又擔當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也許,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長著一株玉簪花,悄悄地綻放,不張揚,積蓄力量只為等待生命中的一場美麗綻放。
宋代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曾有詩「瑤池仙子宴流霞,醉裡遺簪幻作花。萬斛濃香山麝馥,隨風吹落到君家」,讚美一種花為神仙遺簪,花香花色非常宜人,這其實說的也是玉簪花。
玉簪花因為酷似女子的玉簪而得名,玉簪花又名白萼、白鶴仙,碧葉瑩潤,清秀挺拔,花色如玉,幽香四溢,是中國著名的傳統香花,深受人們的喜愛。
八月九月,是玉簪花盛開的季節。純白色的花朵,心形的葉片,香氣瀰漫,讓人賞心悅目。
玉簪花有著雅致聖潔的美妙寄意,給人一種和平天然、超凡脫俗的天然美感,很適合送給心愛的女子。
因玉簪花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唐宋以來,成為文人墨客詩詞書畫題詠的對象。
陳師曾、齊白石、張大千、李苦禪等藝術家的筆下也常見佳作。2015年春拍,張大千的「玉簪花」曾拍出101.2萬港元。由此可見文人們對玉簪花的喜愛。
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在詩詞裡,遇見最美的玉簪花。
《玉簪花》李東陽
昨夜花神出蕊宮,綠雲嫋嫋不禁風。
妝成試照池邊影,只恐搔頭落水中。
《玉簪花》鄭大惠
玉色瓷盆綠柄深,夜涼移向小窗陰。
兒童莫訝心難展,未展心時玉似簪。
《玉簪花》董嗣杲
石砌秋新展綠衣,綠衣涼矗嫩瓊飛。
低抽葉面幾叢矮,高叢花頭二寸肥。
月下自矜明豔盛,壇邊誰認墮翹非。
午風掃淨青蠅止,還有清香眩落暉。
《玉簪花》李處權
秋露日以繁,秋氣日以清。
愛此堂下花,色好香滿庭。
藉之青玉葉,表以白玉英。
微風過披拂,小雨來滋榮。
我老味更薄,與世無復情。
頹然衰病餘,見花猶眼明。
俗客不到門,取琴花前橫。
小童為席地,取酒花前傾。
昔人工比物,言簪豈虛名。
願登君子首,雅與冠弁並。
完。
你喜歡玉簪花嗎?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