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詞裡,遇見最美的「江南第一花」:玉簪花

2020-12-06 何不秉燭遊矣

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

說起玉簪花,歷代文人多有吟誦,北宋詞人黃庭堅更是把它稱做「江南第一花」,如下:

「宴罷瑤池阿母家,嫩驚飛上紫雲車。

玉簪落地無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

這並不是說玉簪花特別鮮活、多情,而是讀到「玉簪」這個名字,有時會錯覺地把它想像成古代某個曼妙的女子,搖曳多姿,穿越時空的隧道,把清新、溫婉、純潔、恬靜的氣息送到我們面前。

《本草綱目》裡也有關於玉簪花的記載:

「二月生苗成叢,高尺許,柔莖如白菘,其葉大如掌,團而有尖,葉上紋如車前葉,青白色,頗嬌瑩。

六、七月抽莖,莖上有細葉。中出花朵十數枚,長二、三寸,本小末大。

未開時,正如白玉搔頭簪形,又如羊肚蘑菇之狀,開時微綻四出,中吐黃蕊,頗香,不結子。」

這一句說透了玉簪的品性:凡俗,不起眼,對未來沒有所求,卻又擔當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也許,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長著一株玉簪花,悄悄地綻放,不張揚,積蓄力量只為等待生命中的一場美麗綻放。

宋代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曾有詩「瑤池仙子宴流霞,醉裡遺簪幻作花。萬斛濃香山麝馥,隨風吹落到君家」,讚美一種花為神仙遺簪,花香花色非常宜人,這其實說的也是玉簪花。

玉簪花因為酷似女子的玉簪而得名,玉簪花又名白萼、白鶴仙,碧葉瑩潤,清秀挺拔,花色如玉,幽香四溢,是中國著名的傳統香花,深受人們的喜愛。

八月九月,是玉簪花盛開的季節。純白色的花朵,心形的葉片,香氣瀰漫,讓人賞心悅目。

玉簪花有著雅致聖潔的美妙寄意,給人一種和平天然、超凡脫俗的天然美感,很適合送給心愛的女子。

因玉簪花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唐宋以來,成為文人墨客詩詞書畫題詠的對象。

陳師曾、齊白石、張大千、李苦禪等藝術家的筆下也常見佳作。2015年春拍,張大千的「玉簪花」曾拍出101.2萬港元。由此可見文人們對玉簪花的喜愛。

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在詩詞裡,遇見最美的玉簪花。

《玉簪花》李東陽

昨夜花神出蕊宮,綠雲嫋嫋不禁風。

妝成試照池邊影,只恐搔頭落水中。

《玉簪花》鄭大惠

玉色瓷盆綠柄深,夜涼移向小窗陰。

兒童莫訝心難展,未展心時玉似簪。

《玉簪花》董嗣杲

石砌秋新展綠衣,綠衣涼矗嫩瓊飛。

低抽葉面幾叢矮,高叢花頭二寸肥。

月下自矜明豔盛,壇邊誰認墮翹非。

午風掃淨青蠅止,還有清香眩落暉。

《玉簪花》李處權

秋露日以繁,秋氣日以清。

愛此堂下花,色好香滿庭。

藉之青玉葉,表以白玉英。

微風過披拂,小雨來滋榮。

我老味更薄,與世無復情。

頹然衰病餘,見花猶眼明。

俗客不到門,取琴花前橫。

小童為席地,取酒花前傾。

昔人工比物,言簪豈虛名。

願登君子首,雅與冠弁並。

完。

你喜歡玉簪花嗎?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它被譽為「江南第一花」,它是皮實好養、耐陰耐寒的「玉簪花」!
    懂花多一點,生活美一點!李探花來探花!玉簪花瑤池仙子宴流霞,醉裡遺簪幻作花。詩詞賞花宴罷瑤池阿母家,嫩瓊飛上紫雲車。玉簪墮地無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花中趣味玉簪花自古就是裝飾我國古典庭院的重要花卉,常培植於林下草地、巖石花園或建築物背後等通風陰涼處。它花開溫潤如玉,花形似美人頭簪,故名「玉簪花」。它花色白或紫,故又名「玉春棒、白鶴花」等。它一般在七月上旬、 八月初開花,盛花期約有二十天。
  • 玉簪花:「江南第一花」怎麼養護,來看看
    「玉簪落地無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宋代詩人黃庭堅在詩中這樣寫道。玉簪花不僅開花漂亮而且它的根還有藥用價值,可以消腫解毒、止血等。經過一個冬天的休眠,玉簪也差不多要結束休眠,進入生長期啦。玉簪花玉簪花的繁殖主要是分株,每年春天把母株挖出來,用刀片把旁邊的小球小心分出來移栽在盆裡
  • 玉簪墮地無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玉簪花有趣知識合集
    玉簪花能讓人聯想到珍貴的玉器,帶著瑩潤的色彩,清麗脫俗,是植物界清新雅致代表,古人眼中的玉簪花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說:「玉簪處處人家栽為花草。」李漁在《閒情偶寄》中記載:「花之極賤而可貴者,玉簪是也。
  • 和我學,「江南第一花」玉簪花養起來
    假如有的花友們家裡的光線不太好,接收到的光照不多,千萬不要灰心覺得家裡不適合養花哦,屋子背陽的花友可以選擇種植"江南第一花"玉簪花,玉簪花在以前也被稱作"白鶴仙",因為它開出的花朵十分的清新,通常都是白色的,特別的迷人,又散發著清新醉人的香味。
  • 「玉簪落地無人拾 化作江南第一花」 江南第一花非玉簪花莫屬
    長得酷似百合,花型又像簪子的這種花其實就是玉簪花。玉簪花花香淡雅,清新宜人,所以玉簪花的花語為——清新脫俗,冰清玉潔。如果是送給女孩子的話,玉簪花應該是一個不會錯的花哦~圖片來源網絡宋朝詩人黃庭堅有詩道:「宴罷瑤池阿母家,嫩驚飛上紫雲車
  • 家居綠植 冰清玉潔超凡脫俗的「江南第一花」——玉簪的傳說
    玉簪墜地無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玉簪花冰清玉潔,超凡脫俗,十分惹人喜愛,人們稱它「江南第一花」。玉簪花,別稱玉春棒、白鶴花、玉泡花、白玉簪,屬百合科植物。玉簪花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於中國、日本,是一種喜陰綠植,特別適合用於當作地被植物,覆蓋裸露土壤。
  • 最美的觀葉庭院植物是哪種?玉簪花了解一下
    想必花友們都聽過玉簪花的名字。傳統玉簪花開出的花朵為純白色,冰清玉潔,清新脫俗。(現代品種開花有其他顏色)花朵還沒有綻放之前,外形好似古代女子頭上的髮簪,因而得名「玉簪花」。據說在古代,成年男子常會採摘此花送給愛慕的女子,人們認為這種花象徵著少女的純潔。
  • 邂逅,八月玉簪第一支,便是「一笑相看兩不厭,翠雲堆裡玉搔頭」
    是金人史肅筆下《立秋日》裡的玉簪花,因隨處可見、清香宜人,在秋日來臨、心生悲秋之時,反而能給人幾分安定和寧心,可見親民與走心了。除了不喜陽光曝曬,無論是種在庭院,還是長在山野,皆能依然自然、自由生長。玉簪喜陰溼肥沃之地,性極耐寒,花期為八到十月間,所以,邂逅八月裡的第一支玉簪花,是一件非常具有儀式感的事。
  • 玉簪:黃庭堅譽為江南第一花,漢武帝寵妃為其代言,竟是斷產猛藥
    《本草家庭園藝》欄目第22篇玉簪:黃庭堅譽為江南第一花,漢武帝寵妃為其代言,竟是斷產猛藥但和玉簪花得名之間,其實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演繹而已。也有人根據商紂王的妃子難產,因見玉簪花而順利分娩的傳說,把古人對玉簪花的記述,一下上推到了商代。不過,按照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的說法,玉簪花是有毒的,以至於能夠化解卡在喉嚨裡的魚骨。又引《摘玄方》稱其可用於婦人「斷產」,即絕育。催產與斷產,僅一字之差,卻背道而馳。古人對自然的認識再怎麼殘缺,終不至於如此糊塗。可見也只是傳說。
  • 誰說礬根最美?那是你沒養過玉簪花!
    有這麼一種花,開花色白如玉,花苞似簪,碧葉瑩潤,聽這名字還以為是秋海棠呢;其實不是哦,既能觀葉又能賞花的植物,它是玉簪花;相信很多花友都沒有養過;玉簪花到底美在哪裡?玉簪花有哪些品種?接下來與大家感受下玉簪花的嬌豔。
  • 這十首詩詞裡,藏著最美的江南
    《詠江南》元·張養浩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簷,芰荷叢一段秋光淡。看沙鷗舞再三,卷香風十裡珠簾。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颭。愛殺江南!蘇軾也是愛極了江南的,在乘舟經過富春江,路過七裡瀨時,他用如畫般的筆墨寫下這首詞,滿滿都是詩情畫意。乘一葉小舟,蕩著雙槳,像驚飛的鴻雁一樣,飛快地掠過水麵。天空碧藍,水色清明,山色天光,盡入江水,波平如鏡。水中遊魚,清晰可數,不時躍出明鏡般的水面;水邊沙洲,白鷺點點,悠閒自得。白天之溪,清澈而見沙底;清曉之溪,清冷而有霜意;月下之溪,是明亮的水晶世界。
  • 玉簪不僅是簪它還是花
    玉簪墮地無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 . ------黃庭堅自古以來有關玉簪的詩詞有很多,宋朝黃庭堅有《玉簪》、王安石有《玉簪》、明朝李東陽有《題玉簪》、清朝梁清芬有《玉簪花》。玉簪花,名字的由來,有兩個傳說,第一個是說漢武帝曾為寵妃李夫人取玉簪蟄頭,宮女們紛紛效仿;另一個是說西王母宴請眾仙,仙女們歡歡玉液瓊漿,大家都飄然如醉,頭髮散亂,頭上的玉簪遺落凡塵,化作玉簪花。
  • 詩詞丨當李清照遇見張愛玲,一個驚豔了時光,一個溫柔了歲月
    李清照,一位「千古第一才女」。明明有著公主的命,卻活得像個戰士;張愛玲,一位「民國曠世才女」。明明有著至高無上的才情,卻用盔甲將自己包圍。當兩位靈魂相似的人相遇,便是人間最美妙的碰撞,一個溫柔了時光,一個驚豔了歲月!
  • 詩詞|漫漫悠長歲月,最美不過初次遇見
    人生,最美不過初相遇~《野有蔓草》先秦·佚名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在那個典型的青年男女被剝奪了自由戀愛權利的封建社會裡,「一見鍾情」有著特別的意義。但這種一見鍾情的愛情,由於缺乏共同的思想基礎,縱使剎那間可以爆發出耀眼的火花,若所遇非人也會轉眼歸於毀滅,以致產生不可設想的悲劇,這是封建社會婦女的不幸處境所造成的。
  • 詩詞丨願你生如夏花,愛滿心田
    愛,是初次遇見時的怦然心動。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宋·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這世間,最美不過初戀,最好不過初見。
  • 初冬時節,到通城賞油茶花,讀最美茶花詩詞!
    初冬時節,到通城賞油茶花,讀最美茶花詩詞!——陸遊《山茶》通城油茶時值初冬當憐花人正在慨嘆百花凋零時通城漫山遍野的油茶花卻開得正豔紅的、粉的、白的......豔麗多嬌
  • 當詩詞遇見江陰,美極了!
    不得不說,當詩詞遇見江陰,真的美極了!讓我們跟隨《領讀江蘇 · 走進江陰》優美的鏡頭語言,精緻的人文視角,感受江陰的歷史景觀、厚重文化與現代江陰之美。01、江陰地處江尾海頭、長江咽喉,歷代為江防要塞。歷史上,韓世忠、嶽飛、辛棄疾等名將曾鎮守於此。清初,江陰義民自發守城81天,破敵24萬,是「忠義之邦」的最好見證。
  • 江南最大山水園林,獨佔太湖風景最美一角,堪稱「無錫第一勝景」
    有一個冬,伴著風的午後,無錫太湖邊,這是我愛的江南。一直喜歡山清水秀的地方,喜歡原生態的風景,去就近的太湖當是最佳的選擇了。儘管已經去了好幾次,總覺得百看不厭,每次都如初見,每次都有不同的收穫,每次都有流連忘返的感覺。這個冬的午後,漫步於無錫黿頭渚景區,這一片世界是我的,都是我的。生於江南,枕著太湖水,哼著太湖的歌謠長大。
  • 「最美江蘇詩詞大會」點讚通道開啟,參與就有機會贏iPhone7大獎
    江蘇,自古是詩詞之鄉。這裡不僅有江南情調,也有楚風漢韻。「最美江蘇詩詞大會」大型全媒體活動啟動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作為5月即將召開的江蘇發展大會的一項重要活動,「致我親愛的家鄉——最美江蘇詩詞大會」將用詩憶之美獻禮江蘇發展大會。
  • 是什麼力量,讓你跨越大洋遇見長安
    少年 家國信 玉簪花謝 去年夏天,在這個校園裡,我邂逅了遠道而來的你。金髮、雪膚、碧眼,鍾愛網球和物理——我們有太多的不同,但17歲少女同樣的陽光開朗,還是瞬間將彼此的心拉近。 此刻,我禁不住想問你,是什麼力量,讓你跨越大洋,遇見了我與我的長安? 你啟程了,同數百名交流生一起,越過太平洋,停靠在這異國的港灣。